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8:19
字数:774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在众人眼中,父子二人不愉快的起因其实很透彻,也很简单。透彻的是,两人的“用人观”不能协调统一:一个是“用人不疑”,一个偏要“用而疑之”。简单的是,这场冲突缘起于一次小概率事件:小玄烨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居然当众一而再、再而三得“抢白”当今皇上!

    于是,结果再“透彻简单”不过,福临下旨要小皇子回去休息——剥夺你参加御前会议的资格!

    就在弘毅自己都心灰意冷,黯然接受被遣送回东二所这一事实的时候,有一人却挺身而出,冒着触犯天颜的风险,为小贝勒爷求情了!

    无论满汉,几位大清重臣都像躲避瘟疫一般,唯恐避之不及、伤及无辜——悄悄挪动膝盖,默默将说话之人凉在中间。如此一来,皇帝和这位“不知死活”的臣子,就巧妙的组成了两个中心,颇有分庭抗礼的架势了。

    “李际期,你说什么?”回过神来的福临,有些尴尬的冷冷发问。

    不错,跳出来的这位正是一直在“玩”退避三舍的兵部汉尚书李际期!此人会议以来,表现得“不死不活”,似乎心灰意冷,只有一次长篇大论了户、兵、工三部所涉及的军需物品,还在最后强烈希望皇帝重用玄烨,怎么听怎么像临终遗言一般。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居然冒着违逆圣意的风险,出来维护刚刚“失宠”的小皇子!

    “回皇上的话,臣说:请皇上听完贝勒爷所言,再做圣裁不迟。”李际期这次没有高声断喝,却是四平八稳又将刚才一句话完整重复了一遍,而且是一副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架势。

    “李际期!你好大的胆子!你想违逆朕意不成?”下不来台的青年皇帝不得不提高嗓门,几乎是怒吼了。

    “皇上!臣此时不得不违逆圣意。只是因为微臣听懂了皇二子所要奏闻圣听的本意。臣料想,若是让皇二子把话说完,皇上定然会恩准其法的!”李际期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就是不让皇帝痛快!

    “恩准其法?哼!李际期,难道你不知道朕亲政以来,一直是对你们这些汉臣用人不疑的嘛?若是从了玄烨的法子。你们还会有今日的高官得坐吗?你难道是糊涂了?!”福临气急败坏,一下子将自己最最紧要的忧虑和盘托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除了李际期之外,剩下四个汉人立即感恩戴德山呼万岁——的确,我们都是“用人不疑”好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呀!

    “皇上!恰恰是因为臣对皇上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无以为报,故而才不惜逆龙鳞、进直谏!皇上!臣虽死不足以报皇恩,但。终不能腆居高位、枉吃俸禄多年而不进良言、不行大义呀!皇上若能再容际期一言,际期死而无憾!皇上!”

    李际期突然激动起来,一口一个“皇上臣子”、一句一个“生离死别”,说得所有人都有些后背发凉——怎么?你李际期还准备说完这句话之后就一头撞死在这位育宫的宫柱之上不成?

    福临也有些犹豫了,生怕向来寡言少语的李际期一时想不开。有个过激的举动,那岂不是把自己往“夏桀商纣”那个阵营里面撵嘛!

    “符献,你的用意朕清楚。玄烨所言也不尽然全是错漏,否则朕怎么会让他在众位爱卿面前如此畅所欲言?只是,他尚在年幼,如今国是面前,难免失之偏颇。这一点,朕再清楚不过了!毕竟,朕还是他的皇阿玛,虎毒不食子。朕只不过让他回去休息,日后等他历练成熟,如若堪用,自然是会启用如初的。这一点,你放宽心就是了!”

    福临想起御前会议前半段,李际期大篇幅阐述军需物品的时候,最后不忘要求他要重用小玄烨那些话来,还以为这位是怕小皇子自此失势呢!念其空怀大才却自甘沉沦,此时还情绪激动,皇帝终于缓和了语气。好言相劝。

    “皇上,臣宽不宽心并不重要,但皇二子所言,却是紧要……”李际期刚要准备给玄烨开脱出来,没成想皇帝还是果断制止。

    “符献,不要再说了。朕和你交个底儿吧!”福临长叹一口气,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了自己如此对付玄烨的初衷。

    “朕也知道玄烨关于郑芝龙的评判有些道理,但,朕却不能听,更不能依计而行。这是为何?众位爱卿可理解朕的想法?用而疑之,知易行难呀!”

    这句话出口,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人家父子二人还是惺惺相惜的,只不过小皇子的策略在皇帝这里看来,操作难度实在是太大罢了。

    “假若今日玄烨所言,朕全盘采纳,后果如何?”

    不等有人答话,福临继续自己的思路:

    “一者,‘用而疑之’,在众人听来,难免以为朕是那种市侩之徒,用着某人的时候什么都好说好办,用不着的时候就疑神疑鬼。如此风议一起,是不是给那些已经或者将要被朕重用的人一种……一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忌惮?在他们眼中,朕将来说不定还会弄出什么‘杯酒释兵权’的权谋,以求自己心安,却置君臣情意于不顾!朕岂不是成了事前‘花言巧语’以求驱使、事后‘过河拆桥’翻脸无情的厉佞昏君?[1]”

    “皇上……”李际期实时插话,以求反正,但皇上没给他这个机会。

    “符献,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是不是要说,只要朕身正行端,自然不怕那些个流言蜚语,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吧?”

    “皇上圣明!”李际期其实历来很欣赏少年满洲皇帝的睿智和聪颖,此处乃是“真心点赞”!

    “呵呵,朕,懂你!然而,朕贵为一国之君,不可将国家社稷寄托于什么‘清浊自辨’的虚无之上。朕颇为赞同唐太宗所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既然要得人,就不能得而复失。失有德有才之人,尽忠效命的干臣便会心寒。干臣心寒,则自甘沉沦,长此以往,君之侧、堂之上则尽为佞臣充塞!李世民后一句‘用非其人。必难致治’,发人深省!佞臣起,则朝政乱;朝政乱,则民心失;民心失,而距天下亡不久远矣!这个道理,诸位爱卿谨记呀!”

    “臣谨记圣训!”李际期一改过往行状。带头称颂了。为何?福临一语双关之功劳也——“干臣心寒则自甘沉沦”,不管什么原因,李际期就是心寒沉沦之辈,皇帝将他的沉沦上升到了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可是极高的褒扬!

    “一者。却也是紧要所在,朕不得不深思熟虑。”福临环视诸位臣子,直看得老老少少、满满汉汉直起鸡皮疙瘩,这才冷冷说道:

    “一旦让玄烨把如何对同安王用而疑之的策略详尽道出,朕可以断言,不出半月,东南福建的同安王就会巨细皆知。如此一来,他郑氏父子,会如何看待朕的爱子?会如何议论玄烨的用心?朕知道玄烨是一心为国、知无不言,朕也可以大加褒扬、彰其忠义。但,朕的这些褒奖之语,却未必会传到郑芝龙的耳中!即使到了他那里,估计也会变了味道。”

    “诸位爱卿,你们说,是与不是?”福临望着阶下,还是一脸冷峻。

    为首的李际期一下子被皇帝的细心与远谋所打动了——不仅自己看好小皇子并给予厚望,就连皇上本人也是尽显舐犊情深、倍加呵护呢!

    最吃惊的莫过于弘毅了!刚才还心灰意冷跪在当场后悔不跌,如今听闻福临这番话,禁不住真的“感动”起来——你不让我和盘托出怎么用而疑之的最大原因。原来是要保护我!你怕我不听劝,执意要说,这才上演一出“父子翻脸”的好戏吗?真有你的,爱新觉罗.福临!这几年正牌皇帝不是白干的呀!

    不过别人会以为这就是全部,但我却不这么以为。估计后面还有一层深意吧——一番折腾下来,我在众人面前神乎其神的光环就被你瞬间击破、荡然无存!大伙一定会从对我的“盲目崇拜、惊为天人”,集体转向成对你“宽厚仁慈、爱子护子”的感念敬佩!

    不过,似乎这还不够,还不尽兴吧?还会有什么自己至今没有意识到的隐情呢——

    弘毅跪在那里冥思苦想,其余大臣都是在纷纷点头,恨不得表现得和皇帝感同身受一般。

    但即使如此,皇帝还是黑着脸,等着……

    “主子!奴才万死也不敢如此呀!主子明察呀!”

    就在大伙发现皇帝似乎意犹未尽,可他们自己还没回过味来的时候,从未有过的一幕突然出现了——福临后面的吴良辅“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遗余力、玩命儿一般磕起头来!

    这是什么状况呀!刚才还是好好的呀!众人无不愕然!

    除了一位,小玄烨,如愿以偿找到答案一般,竟然冲着福临和老阉奴微微撇着嘴,似乎还有笑意!

    所有人都没有发现,福临看到玄烨的微笑,眼神中闪过一丝宽慰,还有一种“千辛万苦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的满足和喜悦……

    [1]文中此段的思路,来自于书友@奇幻乐园的大力支持,感激不尽!@奇幻乐园兄弟原文为——“用而疑之”,知易行难,而且很容易变成用人的时候什么都好,不用的时候什么都疑。给被用的人卸磨杀驴的感觉。特别是卸磨杀驴一词言简意赅、十分传神。弘毅本来准备全盘照搬的,可一查成语字典,“卸磨杀驴”虽是成语,却语出刘绍棠的《狼烟》,属于现代成语,估计福临说不出口。无奈舍弃。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