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4:39
字数:1273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就在京师迅速转入“炒作模式”,沸沸扬扬满城风雨的议论今早这一纸诏书之际,弘毅已经在岳乐的陪同下,红红火火地开始筹备自己的“皇家仆吏局”了。

    皇家仆吏局的衙门设在了前明兵仗局的佛堂[1]之所,西邻南海子,北靠三旗牛羊群牧处[2],东临长街,南邻后宅胡同,紧靠着玄烨外公、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三等精奇尼哈番佟图赖的一处宅子。选在这个地方,是皇太后、皇帝和皇二子三方面商议之后的结果。

    前明兵仗局佛堂位于紫禁城外东北角,离着未开府的玄烨居所东二所比较近便,出了玄武门西行片刻就到,也方便两岁的玄烨随时回宫找“奶~口”。临着长街,有什么事情又可以及时从西华门直接入宫。挨着佟图赖的一处府宅,这可就是弘毅的意思了,因为,这一处府宅,也许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小玄烨的一处重要活动场所了!

    此刻,这位新任“掌印大臣”,正在草创不久的皇仆局偏殿之内认真办公:签发文件!

    在梁功的服侍下,弘毅还是要求亲自将一方玉箸篆[3]银质[4]“堂印[5]”稳稳按在自己亲自签发的第一份公文之上,良久,弘毅这才郑重其事、小心翼翼的抬起印章,通红的满汉双文“大清皇家仆吏局”印记赫然醒目!

    “小爷,奴才恭喜小爷终于开衙门办公差啦!”小功子抓住时机,欢欢喜喜得道贺。

    “呵呵,我也是高兴着呢……呃,但你记住了,这公差你可千万不要想着涉足,我这是为你好!”弘毅尽量柔和地提点梁功。

    “奴才谨记!爷,这官印可真是大大的有讲究呢,奴才都看出来了!”梁功认真回应,同时继续按着自己的思路再说。

    “哦,什么讲究?”弘毅故意一问,给他一个倾诉的机会。

    “爷,首先是质地。银的!呵呵,这可是当朝大员才能用的,也就比您贝勒爷的印信低了一个等次而已。”

    的确,当日功封多罗贝勒,福临在皇太后的强令下,只好勉强钦赐了一方金质印。要知道,清代主要是后妃中的太后、皇后、皇贵妃、妃及皇太子、亲王、亲王世子的册封印,才能是金质。同时“荫封”贝勒的福全,也不过是一方银质镀金印。不过就是银质镀金银,按照规制,也是只有多罗郡王册封印才能使用的,没办法,谁叫这二位都是皇子呢!

    “爷,要是您最近几日才封了贝勒,奴才斗胆,估计皇上一定会赐您金印了!”梁功对最近皇上如何亲近玄烨,那是心知肚明。

    “乱说!”弘毅及时打住。

    “嗻!再说这官印的钮式,更是大有讲头了!”梁功还是不死心,非要囫囵个儿把小贝勒爷拍马屁拍个体无完肤才好!

    “好吧,你继续说。”弘毅端详着手中的印信,也想听听小功子跟着自己的长进如何。

    “您看,这可是龟钮!只有**妃子娘娘、和硕亲王、亲王世子他们的印宝才能用的规制。按理说,皇仆局不过是个三品衙门,您的印信可是在材质、钮式上都越了好几级呢!恭喜小爷、贺喜小爷!”小功子说完,得意洋洋。

    “哈哈,你猜我怎么说?”弘毅故意绷着。

    “奴才愚笨,请爷示下。”

    “您可真聪明!”弘毅笑了。

    “奴才都是跟着爷您,这才长进的……”小功子受宠若惊。

    “好了,你自己留心长进才会有今日,我不贪功。但切切不可肆意而为,知道吗?”不等小功子应承,弘毅接着说道:

    “这印信里面的含义,你自己明白就好,小心出去乱说,回来要记在档册上!”

    “奴才知道了!”梁功发自肺腑的承诺道。

    “季先生、谈老先生、朱之锡大人,还有杨雍建、闵叙二人那里,你都去说了?”弘毅转而问起自己一直在关心的事情。

    “回小爷的话,今日一早,奴才就按照您的吩咐出了宫,赶在**颁诏之前,把其中要义都和几位大人、先生都说了。读书人脑子就是好使,奴才只说了一遍,他们全都记在心中了。”梁功压低了声音。

    “哦,他们怎么说?”弘毅关切询问。

    “他们都是异口同声,都说立即去找自己的同僚、同乡、师友之类的,要将圣旨深意好好宣讲一番,也好让天下读书人都明白皇上的用心良苦。”

    “好!”弘毅十分满意,接着呼唤一声。

    “玛拉!”

    “奴才在!”应声而入的,正是门外廊下站立许久的四品二等侍卫玛拉!

    看到如今对自己早已是忠心耿耿的玛拉,弘毅刚要开口,却想起什么,顿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

    “玛拉,自今日起,你就伴随我的左右,不必门外侍立了。”

    “奴才不敢,奴才就是一个护卫,不敢造次!”玛拉一如既往的耿直。

    “哈哈,不要客套,你可不是一般的侍卫,你如今,和小功子一样,都是我的贴己人,都是我左膀右臂一般亲近!”弘毅说完,看到玛拉还要固执,就直接命令道:

    “就这么定了,无需多言!”

    “嗻!”下面这位倒也实在,起身就站在了弘毅身后、梁功身旁。

    “唉,我说你,我还没问完话呢,你就跑到后面去了,你让我歪着脖子和你说话呀!真是!”弘毅扭头,假意嗔怪。

    “嘿嘿,奴才忘了……”玛拉这次没有施礼赔罪,而是憨憨笑着,拍着脑门又转了回来。

    “呵呵,你呀……”弘毅和小功子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我问你,你可去了琉璃厂?”弘毅止住笑容,认真问道。

    “回爷的话,今早奴才去过了,找到了当日那个瘸腿乞丐,也是按照您的意思,让他回去抓紧散布去了。”玛拉回答的言简意赅。

    “好,穷苦人也应该知道朝廷的旨意是何意思。你们二人做得好!”弘毅满意的笑了。

    “奴才效命贝勒爷万死不辞!”两个心腹异口同声,主仆三人爽朗融洽。

    “对了,玛拉,这几日你还要常去季开生大人府上和张岁寒松竹斋多走动走动,一是替我多多宣慰谈迁老先生,二来嘛,也要照顾一下松竹斋的周全,留意是否有朝鲜死士对张岁寒有所介怀,以备万全。”

    “奴才照办!”玛拉痛快答应。

    “爷,为何不让奴才去照顾一处?也好帮着玛拉大哥轻省一些呢。”一旁的梁功有些耐不住寂寞,主动请战。

    “你?不要忘了你的身份,出宫办差,还不是你能做到的!记住了,你是公公,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切不可学那吴——吴奴,手伸得太长!”弘毅和颜悦色告诫着。本来是想把吴良辅称作“吴阉奴”的,话到嘴边却想起同为阉人的小功子的切身感受,及时更改。

    梁功何其聪明伶俐,玄烨稍一语塞,立即明白了其中主子对奴才的眷顾之情,瞬间也是千言万语不知如何表白,只好单膝跪地,郑重其事说道:“奴才叩谢贝勒爷眷顾大恩,一定谨记爷的教诲,誓死效忠!如若违背誓言,天诛地灭!”

    一旁的玛拉,虽然没有明白梁功为何突然如此发下毒誓,却也能够体味跟着如此一位英明主子的激动,也是跟着跪倒立誓:“奴才誓死效忠!”

    “好好,我也不要你们誓死效忠于我,而是要你们心怀天下,各司其职,当好差,做好人!”弘毅也是有些激动,来到大清两年了快,第一次有人誓死效忠,说明自己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些家底了!

    “起来,都起来。你们不负我,我断不负二位!”弘毅伸手相搀,这才发觉死沉死沉的印信还拿在自己手中,于是赶紧将硕大的龟钮[6]银印小心交给刚爬起来的梁功收好,又拿起自己刚刚写好的公文,自言自语道:“《大清皇家仆吏管理条例(暂行)》!好……”一遍遍看着用繁体正楷字、自右向左竖排书写而就的这篇《条例》,弘毅骄傲万分!

    毕竟,中国执行几千年的官吏制度改革,现阶段无法一蹴而就,但,可以另辟蹊径,培养一批另类的仆吏,最关键的是,他们,将始终掌握在皇家,或者说是小玄烨的手中,并且,还会从皇仆局这个小小的衙门,走进数以百千计的宗室觉罗、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的家中……

    即使仅仅从内容上看,这篇《条例》也是史无前例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义务与权力、职务等级、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职务任免、培训、交流、回避、俸饷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管理与监督和附则等,共计一十八章八十八条,全部是弘毅自己凭着后世的记忆,又结合大清朝当时的现实情况,一条一条冥思苦想之后写就的。

    例如《职务等级》一章,就十分体现出与现实相结合的特点:

    皇家仆吏共分为九等,最高级别为“仆吏管带”,与“驿丞、牐官”[7]同样品级,均为“未入流”吏员。其下八等,由高到低分为:仆吏首领、仆吏头目、仆吏、一等仆、二等仆、三等仆、四等仆。新招募的皇家仆吏,定等之前有一年时间“见习”,为试用期,不定等级。一年之后考核合格,定四等仆。

    仆吏管带俸饷等同于“从九品兼未人流”,即每年俸饷31两5钱,禄米31斛半。其中,皇家支付银16两,禄米16斛,其余为差使人家支付……

    只有现如今已经身兼大清国多罗贝勒、火器营左总统大臣、下五旗宗室总理、宗人府左宗人和皇家仆吏局掌印大臣这“一爵四职”的弘毅自己明白,这“皇家仆吏”,在后世,也许就成为“国家公务员[8]”了!

    与此同时,弘毅亲自导演的这场民间大讨论,正在皇城内外席卷开来……

    [1]今北京万寿兴隆寺。

    [2]即庆丰司。清初官署名,清内务府所属机构。初名三旗牛羊群牧处,康熙十六年(1677)并归掌仪司,二十三年另置庆丰司。掌牛头羊畜牧事务。内务府每年派总管大臣轮值管理。本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书吏等员。在皇城内及南苑、丰台、张家口外、盛亦、打牲乌拉等处,设有牛羊圈、牧厂等,均有专人负责。

    [3]小篆的一种。箸,俗名筷子。因小篆的笔画圆如玉箸,所以叫玉箸篆。玉箸篆又作“玉筯篆”,顾名思义,字体笔画粗壮,犹如玉箸一般线条。如“永通万国”。玉箸篆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明代公印字体多用玉箸篆,意味着自古以来“九叠文”禁锢公印的冰山已经松动。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十分严格,印章普遍有所增大。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满文、汉篆等。最常见的是汉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点。其中汉篆中,九叠文也已不太兴盛,出现了玉箸篆、悬针篆、柳叶篆、芝英篆等等。

    [4]清代官印的特质首先表现在质地方面。清代御宝质地以玉为主。银质官印是除御宝而外的实际钤用印信中的最高品质,主要为一、二品要员用印,也包括个别三品印。终清一世,有权使用银质官印的机构与臣僚,统计《会典》、清三通等,大率有如下巨职。内外文官为内三院、宗人府、衍圣公、军机事务处、各部、都察院、理藩院、盛京五部、户部总理三库事务、翰林院、内务府、詹事府、通政使司、大理寺、太常寺、各省都司、布政使、顺天府、奉天府;武职有公、侯、伯、经略大臣、大将军、将军、领侍卫内大臣、都统、提督、总兵、镇守挂印总兵、提督九门统领、护军统领、前锋统领、火器营、向导总领、管理伊犁、乌鲁木齐、叶尔羌、喀什噶尔、阿克苏、巴里坤等处事务大臣、伊犁分驻雅尔城总理参赞大臣、办理哈密粮饷事务大臣等。目前所见实物遗存中以武官银印为多,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向导大臣之印”、“左翼前锋统领印”、“右翼前锋统领印”、八旗护军统领印共八方、“三旗领侍卫内大臣印”,均为乾隆朝所制;上海博物馆藏有“提督广东水师总兵关防”、“湖南巡抚关防”,均为嘉庆朝所制。文职银印存世者,有“总管内务府印”、“袭封衍圣公印”,皆为乾隆十四年制造,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5]“堂印”与“行印”相对,是清朝顺治朝确立了“朝官双轨印制”之后,主要高级官员在京办公期间的公印。顺治朝“双轨印制”即“堂印”与“行印”并备。首批确定的双印机构是“顺治八年定,六部、都察院、銮仪卫等衙门官,遇行幸扈从,每衙门别铸印一颗,加‘行在’二字。其特差侍卫等,均用銮仪卫印信。”顺治八年,福临亲政,制定了一系列朝仪,冠服等制度。八年四月乙卯,世祖首次出安定门北上巡幸,先期制定了驾出巡幸制度。铸扈从官属行在印信,是驾出巡幸制的一个重要内容。至顺治十六年,双印制广及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几乎遍及所有的朝官机构。嘉庆二十五年谒陵时,曾发生了兵部行印遗失案,《清实录》及私人笔记均有记载。北京故宫博物院曾收购一方乾隆十四年所制的“行在太医院印”,可知行在印之“行在”二字系加在官称之前。

    [6]官印的等级特征还表现在纽式上。官印中最高级别御宝的纽式历代相袭均为龙钮,清代的御宝也不例外。龟钮是仅次于龙钮的等级。清代妃金印及和硕亲王宝、亲王世子宝、朝鲜国王印均为龟钮。然而其龟钮与古印中龟钮形制不同。从清宫遗存的各种妃子印可见,龟的造型为首、尾均作龙形,只有身躯似龟而已。这种钮式体现了持有此类宝印之人的特殊身份。

    [7]驿丞,明清之制,各州县设有驿站之地,均设驿丞。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不入品。明各府、州、县,据不同情况置驿丞,或有或无,或多或少,掌驿站车马迎送。清沿置,官秩为未入流,雍正六年(1728年)规定满人不得为驿丞。

    牐,音zhá,即闸。清吏员名。掌启闭河牐,以时蓄泄。隶属河道总督府。

    [8]何为“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规定,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但作为公务员中一份子的弘毅,对此还有个基本解释,更好懂,就是“人民仆吏”!为何这么说?我国草创公务员制度之初,有人建议按照东洋倭国的叫法,称“文官”。但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认为,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之后,“官”者,早就成为一种和“民”相对立的特定称谓,不能反映我国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和宗旨。又有人建议用英国的“文职服务员”、“文职仆人”等称谓,但又涉嫌贬低广大“干部”。就在各方意见莫衷一是的时候,不知谁提出借用部队上为机关和首长服务的士兵的一般称谓——“公务员”。在部队,负责机关内部杂七杂八的事物的小战士,一般就叫做“公务员”。此提议迅速得到了高层同意,因为他既不是高高在上的“官”,也不是低人一等的“仆”,我国的公务员,应该是公民的一员,人民群众的一份子。所以,公务员这个词就这么固定下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