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6:00
字数:851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启祥宫。

    当执事太监进来禀报,说多罗贝勒、皇二子玄烨求见的时候,皇后乌伦珠日格[1]正在和自己的姑姑、废后孟古青抱怨康妃母子故意使坏,要让她在皇太后和皇帝面前出丑,实在是因为看不上她这个不得宠的皇后。而孟古青却一言不发,只是安静听着,任由侄女宣泄。

    “他来做什么?难道还嫌我不够卖力、出丑不够不成。不见!叫他回去!”皇后十分不耐的转过身来,冲着通禀的小太监厉声喊道。

    “慢!”静妃孟古青却及时制止了准备应诺而出的执事小太监。

    “姑母,您还想见他不成?”皇后看到静妃没有依了自己的心气儿,有些抱怨的问道。

    “皇后,他既然敢来见你,就说明他们母子当日让你出马也罢,今天又矢口否认也好,都是有备而来的。”静妃话说了一半,却停下来先拍拍皇后的手背,以示宽慰。

    “只有贝勒一人过来吗?”静妃接着转而问向小太监。

    “回静主子的话,只有贝勒爷一人求见。”小太监小心作答,这位主子可不好惹,那可是在三宫六院赫赫有名的“前皇后”呢,脾气大了去了!

    “知道了。”出人意料,废后今天表现的十分沉稳和淡定。

    “皇后,他一人前来,说明这几次三番的事情,他现在要给我们一个说法了。毕竟,景仁宫的康妃,不过只是她儿子的一枚棋子而已。我看,还是见一见吧,听听他怎么说。”静妃温柔劝解着自己的亲侄女,脸上居然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微笑。

    “可是姑母,他这小‘造粒噶’【蒙语“混蛋”的意思】着实可恶,居然把我们耍的团团转!怎么就不能让我出口气呢?难道你不生气吗?”皇后还是心有不甘,一脸委屈。

    “呵呵。‘高山跑死马,怒气可伤身’。乌伦珠日格,不生气哈!你还年轻,有些人、有些事你现在还参悟不透!‘森林中没有不弯曲的树,天地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2]。如果他小玄烨不给我们来这么一出,也许我们都不会把他当回事呢!”静妃孟古青连着用了两个蒙古族的谚语,努力化解皇后心中的那团火气。

    看着皇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静妃接着说道:

    “他这是要告诉我们,现如今在这紫禁城里,别看他才不到三岁,可也出落成一个人物了,有些事情,他的确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了。其实啊。他越是这样,就证明他是想交好我们博尔济吉特氏的女人。特别是我们两个女人!”静妃笑着轻展玉指,冲着自己和皇后比划了一下,举手投足间,却尽显从容。

    “交好我们?哪有如此交好的?又为何要交好我们?”皇后一脸的惊讶。

    “为何不能如此交好呢?哈哈,乌伦珠日格,亏你还是草原上来的蒙古女儿。你难道不知道我们蒙古人最钦佩英雄?他如果不使出一点手段,我们岂不还是看扁了他,把他当做寻常幼童一般对待?他如果一箭射下了草原上高高飞翔的雄鹰,我们自然会拿出最好的马奶酒,给他唱最悠扬的长调!”静妃目光洒向远处,就好像看到了无尽的草原一般。

    “哦,原来如此……他就是想让我们知道他的厉害罢了!”皇后似有所悟,征询一般看着自己的姑母。见到她点头赞许,这才接着问道:

    “那他为何要交好我们呢?他现在可是在慈宁宫和位育宫两边都被宠爱着呢!”皇后逐步领悟了一定要在弘毅身上下足功夫、多加思考的道理。

    “不错,皇后说的很是。他现在有皇太后和皇上的宠信,看似红极一时,就像春天草原上盛开的花儿。可是,皇太后也好,那个薄情的皇上也罢。都是草原上的春风一般,有些时候可以温柔拂面,可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风沙四起了!更要紧的是,皇太后和皇上。根本不是一股风,反而经常是东风冲西风、西风压东风!你说是不是?”静妃循循善诱。

    “呵呵,姑母说的在理,这两年来我也有所体味了。”听闻姑母这个形象的比喻,年轻的皇后会心的笑了。

    “那你想想,这朵美丽的雏花,怎么才能在狂风肆虐中生存下来?”静妃看了一眼一旁的小太监,还是接着问皇后。

    “你!今日听到的话,但凡有半句让别人知道了,你可明白你的下场?”皇后注意到了静妃的眼神,突然厉声指向侍立一旁的执事太监。

    “奴才知道,奴才万万不敢!”吓得小太监“噗通”跪在地上,浑身颤抖。

    静妃满意的冲皇后点了点头。刚才这一眼,也可以算作是对皇后的随机培训、临时任务,就看看你能不能明白一个眼神的深刻含义。皇后也不是呆傻,自然知道静妃的想法:这启祥宫里的人,能不能保守秘密,还要我这个正主“皇后”来判断、来下令、来发威。

    “姑母,那朵小花要自保,难不成要依靠这高墙之外的……”皇后急切转回正题。

    “高墙之外?哦,皇后是说佟佳一门?呵呵,你也太高抬她了!”静妃冲着景仁宫的方向怒了努嘴。

    “为何不能?那位可是固山额真、三等精奇尼哈番【三等子】呢!”皇后却继续指向高墙之外。

    “固山额真?‘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而已!皇后记住了,这大清朝,只有满蒙八旗才是精锐,又以我蒙古八旗为最!他一个汉军奴才,小小的三等精奇尼哈番,现在上不了台面。不过,我看将来他们倒是可以反过来仰仗这位小贝勒爷飞黄腾达的。”静妃说着,目光更加深邃了,似乎看得更远。

    “哦,那……那朵小花要靠什么来生存呢?”皇后不再纠缠于墙外的佟家,而更关心墙内的“小花”。

    “要靠深深的扎根于它脚下的沃土!”静妃因为皇后没有追问自己佟家为何将来会仰仗小玄烨,有些失望,却还是和蔼而坚定的说。

    “沃土?”

    “对,沃土!在这后~宫之内,你是皇后。也只有你才能成为他玄烨可以深深植根的沃土!否则,即使他今天得宠万千,来日就怕狂风摧残!”静妃目光炯炯,却又深不可测,似乎看到了日后景象一般。

    “帮他?这小家伙才刚刚要挟了我们……”皇后有些着急。

    “皇后!不要自乱分寸!你只听到一声狼嚎,还没有见到凶猛的狼群,怎么就要匆匆逃命吗?毕竟。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静妃终于展现了一点点的威严,就把对面的皇后吓得乖乖就范。

    “可我……我算什么沃土?怎么扶持他这朵小花?”皇后有些想不明白,自己连皇帝的正眼都得不到,说不准哪天就成为第二个废后了,怎么去当人家的“沃土”?

    “呵呵。我想,门外的小家伙会有办法。否则,他怎么会找上你我呢?”静妃满意的笑了,似乎在肯定自己的判断。

    “他有办法吗?”

    “嗯,就让他来想给你办法,使你坐稳皇后的宝座。那我们就来给他想办法,做他茁壮成长的一片沃土!”静妃该换了后半句的主语。用‘我们’代替了‘你’。

    “可我有什么办法呀!”年轻的皇后还是沉不住气了,也没有听出静妃话中的变化。

    “皇后不要忘了,你还有我!我的美丽的侄女!”静妃使劲点了点头,又用力握了握皇后的手,接着说道:

    “只不过,先要看看他给我们送上怎样的礼物!”

    “礼物?”皇后现在只剩了“复读”她姑母说话的份了。

    “皇后,让他进来吧,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是一只低飞捕猎的雄鹰。还是一只偶尔飞上毡房的母鸡。”

    静妃说完,也不等皇后发话,就冲还一直跪在地下的小太监挥了挥手。早就耳闻目睹废后种种飞扬跋扈的执事太监,如蒙大赦一般退了出去。

    ……

    “皇额娘!静妃母![3]”终于登了启祥宫正殿的弘毅,头也不抬,看也不看,就一口气喊出两位“挂名额娘”的尊号。打千儿之后就半跪在那里动也不动。

    “玄烨啊,你怎么看也不看,就知道本宫在皇后这里呀?”静妃有些愕然于这小家伙的做派,胸有成竹一般。连个“请安”的话也没有,就只是招呼两声,打个千儿就完了?!貌似吃定了咱们娘两个了吗?!

    “回静妃母的话,儿臣是来给皇额娘和您送礼来的,如果今个儿皇额娘的启祥宫少了您,儿臣还真不敢贸然前来了呢!儿臣怕惹皇额娘恼怒……”

    送礼?果真是送礼?皇后忍不住偷望了静妃一眼,转而狠狠怒视那个执事小太监。

    [1]皇后的名字“乌伦珠日格”是作者弘毅杜撰,意思是“彩云”,正史中没有论及。各位大大千万别以为这是正史记载的了。作为一部小说,我要注意不能把正史和演绎猜测混为一谈,以免各位不太熟悉这一段历史原貌的读者们天长日久有了认识上的误区。此事多亏【青梅竹马小X】同学经常加以考据并提醒我!所以,借此机会郑重声明——本小说虽然秉承以历史原有脉络为情节展开基线的原则,但是杜撰、猜测、演绎成分不能避免,也不可废弃,否则就成了历史的复述了!故而自今日起,凡是正史中的确出现的事件、人物,我都会用加注解的方式做一阐述。明显杜撰的地方,会在文中直接提及说明。这么做也许会给阅读带来些许不爽,但是,的确怕误了许多爱好历史的童鞋们的前程!抱歉了。

    [2]这两句都是蒙古族谚语。

    [3]考据《清实录》和清代帝王《起居注》之后,弘毅认为:清代皇子称呼父皇的妃嫔,口语为“妃母”【估计此处满语的“母”,不会用“额娘”一词,而是另外找词语代替】。书面语里,在皇帝大行之后,会称他的妃子为“皇考某妃”。另外,皇子除了生母和嫡母之外,是绝不叫其她妃嫔为“额娘”的。再说明一点,其实我们现在常用的“儿臣”一词,在清初皇子口中,一般是自称“子臣”的,只不过被诸多清宫戏给带坏了、带懒了,所以弘毅也就随了大流,写作“儿臣”了,省得各位看着别扭。欢迎指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9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