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1:25
字数:1606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任凭你是皇帝,也是如此。很快,婴儿弘毅因享受盛大的办满口所带来宫中“热议”,就被关于那晚匆匆抬进位育宫的小轿所引发的“暗议”取代了。就连朴氏那天满怀自豪地抱着小弘毅说起四月底五月初,她老家的朝鲜鸟枪队会同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统领的清军,在松花江上一场恶战击败了罗刹匪军[1]的时候,也不忘说了说这福晋董鄂氏的传闻。

    当婴儿弘毅躺在孙氏的怀里听梁功神情诡异、娓娓道来的时候,感触颇多:首先是震惊——原来后世议论的什么顺治专宠董小宛是假的呀,那个十一贝勒福晋才是正版董鄂氏,后来的董鄂妃!再就是担忧——据说后来董鄂氏进了皇贵妃,而且生下皇四子,那可是自己皇权争夺战的第一个正牌对手呀!万一自己的穿越改变了历史该怎么办?当不成皇帝还不如反穿越回去算了,如果能够也好,就怕回不去还遭罪!最后就是愤怒——自己和再生娘都成了他顺治皇帝无情利用的工具,这种滋味实在是难受!

    弘毅是五味杂陈,而皇太后就剩下暴怒了,也不顾什么仪态举止,一把将手中名贵的青花瓷茶杯摔了个粉身碎骨!也难怪,自己苦心经营,颁了禁止令,结果就被自己的儿子这么“巧妙”地绕过去了!什么满洲风俗、什么宗室团聚,全是大大的阴谋!一定要抢在那个小小的福晋占得先机的前面把事情搞定才行!看我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女人怎么力挽狂澜好了!

    福临知道纸包不住火,却心甘情愿飞蛾扑火一般一往无前。为了见到那晚和自己干~柴~烈~火、如胶似漆的美~娇~娘,他隔三差五就去十一弟的府上嘘寒问暖。长此以往,此事唯一的借口,就是幸巡南堂、顺便路过贝勒府了。

    顺治十一年六月初二日,宣武门内,南堂。德国老头汤若望正跪拜在“无玷始胎圣母”像前,做着虔诚的祈祷。作为一个天主教耶稣会修士,他已经来到中国传颂福音整整三十五年了!

    今天是西历1654年7月15日,三十五年前的今天,1619年7月15日,他和邓玉函、罗雅谷等22名教友们抵达了澳门,被安置在圣·保禄学院里。一踏上中国土地,他们便开始精心研习中国语言文化,甚至以掌握北京官话为目标。这些西方修士入乡随俗,脱下僧袍,换上儒服,住进中式房屋,并潜心研究中国经史和伦理,寻找其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感谢天主,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我,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都可以依仗您的赐福,去影响这个中央帝国的中枢,为传颂福音服务……只是,近来听说皇帝突然和一名将军的妻子有了不洁之事,而且这位远征在外的将军还是皇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2],你可知道,我的孩子,淫乐的罪过更大呀!希望天主能够让你回心转意吧!“你们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3]”……另外,万能的主,您是否将你的赐福倾注于前不久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婴儿身上?据说,他降生的时候,手握圣器,光华烨烨,难道他会成为一位圣徒吗?如果是这样,我一定要对他多加关照,施以您的福音,让他早日信奉您,听从万能的天主的差遣……

    “皇上驾到……”门口又传来熟悉的吴良辅的尖嗓门。汤若望只好暂停祈祷,走到南堂门口去接驾。

    “玛法[4],朕又来了!”福临边走边喊,只有在这个洋人老头面前,他才会表现出和自己年龄相称的轻松和不羁。路过自己御笔亲题“通玄教师”的匾额前,他还十分自得的端详了半天,这才走进了南堂大殿。

    “臣,汤若望,恭请皇上圣安!”汤若望作势要跪拜,福临赶忙拉起他来。“玛法,朕不是说过了吗?以后你就免了这些三拜九叩、请安跪安的俗礼了!来,快和朕说说,你在干什么呢?”福临拉着汤若望坐了下来。

    “老臣正在为皇上祈祷呢!”汤若望一脸忧伤的说道。

    “哦,是吗?为朕祈祷什么?”福临脸色中露出一丝小男孩才有的惊慌失措,忙不迭低下头去,却用皇帝的口吻继续问道。

    “皇上,吝啬和淫乐,哪一个罪过更重?”

    “这……”福临感觉自己的心跳都有点加速了,果然是躲不过这个自己十分倚重的老玛法!

    “你们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汤若望背诵了一段圣经,然后手划十字,望着圣像!

    福临也随之跪在圣像之下,思索良久,才低头说道:“圣明的主啊,你可知道,朕这一切绝非荒淫!朕生在帝王家,没有一天能够得到阿玛和额娘的疼爱,懂事以来,只有前朝和**的尔虞我诈、血雨腥风!朕亲政之后,可曾有一天懈怠?为了大清、为了天下臣民,朕只有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可即使是这样,他们连一份像样的情愫都不肯给我!那个废后骄横刁钻、奢靡纨绔,根本不能给朕些许慰籍,反而是处处刁难、处处羁绊!后~宫~女眷,也个个对朕曲意迎逢,还不是为了母凭子贵?哪一个曾真心对过朕?哪一个又知道朕内心的苦楚?这一次,朕是真心喜欢她,看重她,而她,也不拿朕仅仅作为皇帝,而是一个男人,一个能够顶天立地的男人!为了她,朕愿意放弃一切!万能的主呀,您不是说信了您就会进入天堂吗?我真的希望,现在就和她一起去到天堂,再也不要这什么劳什子皇位和天下了……”说到这里,福临竟然泣不成声……

    汤若望千言万语,也不知一时从何处劝导,呆呆看着面前的小皇帝,又在圣像面前划着十字,心中暗道:“你不做皇帝事小,福音传播事大呀!耶稣会的指示现在没有你可办不了啊!”也只能是默默陪伴,相对无语。

    半响,福临止住了悲切,重新换做皇帝的尊容,抬头说:“玛法,朕今日来,是要请你去参加朕的小皇子一月之后“百岁”庆典,你可愿意?”

    “哦?皇上是说那位天降祥瑞、持鼎而诞的小皇子吗?”汤若望来了兴趣。看来天主有了旨意了!

    “哈哈,就是他!玛法,你说他真的是天降祥瑞吗?”福临追问,也显露了心思。

    “皇上,臣是您和天主的奴仆,却不能揣测天主的圣明安排。就像很多大臣口中所说,您的‘天威难测’一样,这一切,都要依照主的安排!”汤若望避实就虚。

    “嗯,天威难测……好吧,那朕就看一看天主安排是怎么样的吧!”福临点头记下了。

    这是福临又一次来到汤若望的南堂,一老一少,就像一对祖孙,在圣像之下促膝长谈,谈论的,有教义,有人生,有感情,也有朝堂……

    转眼就到了顺治十一年的七月初一。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婴儿弘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是着重加强口舌肌肉的锻炼,一天到晚自言自语个不停。在朴氏眼中,这一切就是奇迹!特别是小皇子偶尔还“思密达思密达”的和自己对话,那种抚育殊荣的自豪,让她很是看重!再者,弘毅十分擅长去揣测皇太后、苏麻喇、康妃乃至大阿哥生母庶妃董鄂氏的心思,见了面不是要抱抱,就是趁机来一个大大的口水热吻。好在骚扰对象年纪都不算太大,而且清初的后~宫~也没有浓妆艳抹的风气,所以尽管每次弘毅都是备受良心谴责,却也做的顺理成章。特别是那庶妃董鄂氏,虽然早就把这个小孩子作为了大阿哥的竞争对手,却也一时半会儿下不去狠手……

    顺治十一年夏天的北京,热的出奇,可就是因为热,坊间陆续又传出了故事:“知道小阿哥降生的时候为什么日光烨烨、光华四射吗?原来这位小皇子降生前,原本是天界的三足金乌[5],手持方鼎下凡来了大清朝皇帝家,就是上天要让大清定鼎中原、如日中天!更何况乌鸦本来就是满洲人的吉祥神鸟呀!远的诸如乌鸦衔来朱果令佛库伦怀孕,生下了满洲人的祖先——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近的就是一大群乌鸦覆盖在太宗(努~尔~哈赤)的身体上,让追兵以为是乌鸦啄食腐尸而放过追捕。看来这大清有了小阿哥,那就一定是天意所向、大统正朔了!既是金乌下界,那这天气再热,也就正常不过了!”云云……

    当福临陆陆续续听到这些坊间传言之时,只是微微一笑,看来这个天降祥瑞的小儿子还能给入关不久的大清,带来不小的作用呢!日光烨烨、光华四射?!好啊,你一个小阿哥就如此神明眷顾,朕,大清皇帝,作为你的阿玛,那就更是奉天承运、执掌华夏了!只是可惜,今天朕要给那小子过百岁,却不能让“她”再来宫中一聚了,皇额娘又急急忙忙颁了懿旨,今后宗室女眷,不宣不得入宫!唉,也罢,不求这片刻温存!还是先借着小皇子的喜事,扫扫这一个多月来的晦气!

    原来,福临这一个多月的确不顺心。外朝之事,先是六月初一黄河溃决于大王庙,接着六月初八,陕西西安、延安、平凉等地发生地震,弄得民生涂炭,再加上朝廷屡次招降那东南郑氏[6]未果,让一心要做个勤政爱民好皇帝的福临好不心烦。这内廷就更是让福林憋屈。自从去年废了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之后,皇太后总说这后~宫~不可一日无主,早早就又给他选了蒙古科尔沁部镇国公绰尔济的两个女儿,还是她博尔济吉特家的,一个要做皇后,另一个做妃子。要是按照汉人的辈分论起来,两个女孩要管那个废后叫姑母,管自己的额娘叫姑奶奶,那不也是皇帝我的侄女嘛!虽说满洲人不太讲究这个,可浸~淫汉俗日久的福临还是感到难以接受。尽管百般无奈于五月聘那二女为妃,又于六月十六日策立其中那个大的为皇后,紧接着六月十八日成了大婚,但他到现在都没碰过她们……还是那天在这位育宫,和那个“她”的一夜激~情,竟是出奇的尽兴,做她的男人,真是美不胜收呢!……这事情吴良辅办的不错!

    想着当日吴良辅那神秘莫测的样子,福临就好笑。一个奴才,能这样尽心为自己效命,确实难得。想着想着,突然回想起当日小皇子出生,那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尙质遣使进贡,请朝廷赐颁新的敕印时,一并缴还的故明敕印来。抬头一看,到御案上的那枚旧明金印还在一旁,福临于是端正心思,叫过吴良辅,做了如下安排:颁发册封世子尚质为琉球国中山王诏书和敕谕各一道,赐镀金驼纽银印一颗。其“印文六字,琉球国王之印,左满右篆,不称中山。”特遣正使兵科副理官张学礼、副使行人司行人王垓赍[jī]捧诏书、敕谕和印信,前往琉球国行封王之礼。另外,“颁赐国王蟒缎二匹、青彩缎三匹、蓝彩缎三匹、蓝素缎三匹、衣素二匹、闪缎二匹、锦三匹、绸四匹、罗四匹、纱四匹;妃青彩缎二匹、蓝彩缎二匹、妆缎一匹、闪缎一匹、蓝素缎二匹、衣素二匹、锦二匹、罗四匹、纱四匹。”[7]

    “这琉球国抵近倭国,实乃要冲之地,必须笼络停当!”福临对吴良辅说道。“奴才记下了!”吴良辅应承道。

    七月一日下午,慈宁宫。汤若望坐在皇太后和皇上的下手,正和娘两个聊着天,讲述着西方世界的轶事和天主的仁爱。周围还有一群宗室皇亲,也是闲聊着,显得其乐融融。当然,这次宗室来的全是男的,没有命妇女眷,屋里的女人,就只有后~宫~妃嫔众人。论起来,都是自己家人,叔叔大爷的倒也不用特别回避,连那个洋人汤老头,皇太后还时不时叫他阿玛呢,也算是“远房亲戚”吧。

    不一会儿,朴氏抱着婴儿弘毅走了进来。众位宗室起身相迎,朴氏也是带着小皇子一一行礼。走到汤若望跟前,弘毅眼前一亮,这个官居三品的洋人老头,身着孔雀补服、蓝宝石顶戴、鹖羽蓝翎[8],年纪六十上下,胸前佩戴十字架,虽也谦恭,却和皇太后与皇帝谈笑风生……弘毅紧急调动自己现有最高配置加以运算,苦了这三个多月的小脑袋里所有内存条!运算结果如下——最早一批传教士都有谁?利玛窦?早了点,明朝的!应该玩完了!……南怀仁?晚了点,康熙朝为主,估计现在还没登场吧……中间那个承上启下的洋人叫啥来着?……南堂!前几个月还和小艾去过的,有圣方济各的雕像?不对,前面还有一个人的塑像……汤若望!对了,就是他!一定是他!和皇帝这么亲近,错不了!这可是个人物呀,据说天文、数学、枪械、地理无所不通,还懂得开矿冶炼!而且对康熙皇帝继承大统那也是有功之人呢!而且是大大的有功!……对他一定要尽快熟络起来才好!怎么办?弘毅突然有了灵光一现,计上心头!既然穿越了,老老实实过了100天了,也该出手了吧,要不然回去写回忆录都没有人看了!谁爱看一部忠实记录历史的网文?哪怕是亲历者写的也不行吧!读者大大们又不是做考古研究的……又跑题了,婴儿弘毅收拢心思,严阵以待!

    “老臣给小皇子请安!”汤若望虽然好奇这个天降祥瑞的小爷是个啥样子,可是还要先把常规礼节做到位!

    “Halloo![9]”弘毅努力说得清楚一点,虽然对那些满人来说还是一样的婴儿自语,对于你,老汤头,哈哈……

    “Ha……”几乎脱口而出的常用问候语,差点回了一句,却让汤若望吓出一身冷汗!

    这是纯正的英格兰口音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汤若望顾不得礼节,一把从朴氏怀中抢过婴儿,仔细端详!

    “Hi!”弘毅灿烂的微笑,又在他的怀里轻轻来了一句。“老玛法,对不住了,不出奇招是不足以拿下你滴!”弘毅心里暗喜道。

    汤若望确信无疑了,这个小男婴如果不是中世纪的女巫,那就绝对是天主的使者了!汤若望确认无误是这小婴儿说的,才毕恭毕敬把小皇子交给目瞪口呆的朴氏,也不管不顾旁边皇太后、皇帝和所有宗室大臣的疑惑,当场跪倒,按照宗教仪式,手划十字,奉颂天主(拉丁文弘毅一句不懂,估计是!)

    直到这位洋大人忙活完毕,却又在小皇子面前毕恭毕敬,一动不敢动了。皇太后这才笑着说,“汤阿玛,你这是怎么了?他还只是个幼童,你又何必如此大礼呀?”

    “不不!启禀皇太后,这位是万能的天主派来的圣人,是我耶稣会修士所敬仰的圣人!”老汤连忙纠正。

    “哈哈哈哈哈……”屋里所有人,包括后间的女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一个不过百天的婴童,虽然贵为我大清皇子,但也懵懂未开,还不至于是你们天主的圣人吧!”叔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笑道。这里他辈分最大,倒是可以先把皇子的威仪拿来说事。

    “不,安郡王,圣人刚才已经用英吉利语言传下了福音!”

    “什么?英吉利?这英吉利是什么所在?”济尔哈朗不解。

    “英吉利乃是那欧罗巴大陆西北一隅的一个岛国,区区三岛,却是后起之秀呀!”

    “那你凭什么说小皇子会那什么英~英吉利的语言?”济尔哈朗追问。

    “皇太后、皇上,请恕老臣不恭之罪!”汤若望望向主位。看到两人轻轻点头,汤若望走到朴氏面前,再一次手划十字、双手握拳于胸前,轻声说道:“AlmightyGod!”

    “这不就是‘万能的主’吗?幸亏是英语,大学六级我还白白浪费了不成?”弘毅听得仔细,本想随口就答,转念一想,低调低调,树大招风呀,还是不要太招摇!于是故意歪动小嘴,口齿不清的说了一句“卜~赖~思~友”【(god)blessyou】。其实,就是婴儿弘毅想说清楚也是办不到的,毕竟才刚刚一百天,思想可以成熟,**却需要成长呀!刚才的hallo和hi,这两个单词音节简单,作为生下来就不断勇闯语言关的弘毅来说,不是太难!但就这几下子,就足以让汤若望彻底臣服了!

    他汤若望本来只是借着这个机会,来打消心中还存有的一点点疑惑,但是答案却是如此的明确,这个三个多月的婴儿会英语!即使是在西方,三个月的神童都不会说话呢!他一定是显圣的天主的使者!尽管发音模糊,却是问答相合!

    汤若望知道,今天即使和在场的所有人解释半天,也不能让他们信服天主的神奇,所以,他决定暂且带过此事,回去赶紧通知各位修士,将此圣音传回罗马!

    “老臣愚钝,可能是离乡日久,竟生了思慕之情。刚才小皇子喃喃耳语,却恰恰与那英吉利语言相似,老臣误了皇太后和皇上,老臣该死!”汤若望找了一个台阶,跪倒请罪。

    “哈哈,汤阿玛这是说的哪里话呀,有什么罪过呀。不肖说你了,哀家和这个小子时间久了,也总是以为他在和哀家聊天说话呢!哈哈,我们都老了,耳朵不灵便了呢!哈哈!”皇太后笑着宽慰汤若望,心里却在疑惑他的一番表演。

    皇帝没有说话,以他对老玛法的了解,此中必有原委!

    “哈哈……”其余众人只是笑话洋人也和自己一样,总有一天会老死终了,却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百岁”仪式照常进行,佟图赖呈上了一百个大馒头,谓之“蒸(增)百岁”,又奉上铜钱一百,谓之“百岁钱”。弘毅被倒是第一次见到顺治朝的铜钱,流露出贪财小人的本性,伸着小手从朴氏那里要过来一枚,和任何一个婴儿一样,不一会儿就放在了嘴里,惹的额娘、保姆、奶嬷都是一阵紧张……就是要表现得和一般婴儿无异才行呀,要惊吓,就惊吓你汤若望一人好了!要改变,就从当下的历史开始!

    该出手了!

    [1]顺治九年(1652年),驻守宁古塔佐领海色率军队攻打沙俄侵略黑龙江的哈巴罗夫匪帮,海色失利。第二年,清政府派能征善战、熟悉黑龙江情况的沙尔虎达任宁古塔昂邦章京,担当起驱寇靖边的重任。顺治十年(1653年),沙尔虎达到任,即着手整顿军备,扩建满洲八旗,在原设的宁古塔上三旗的基础上,又增设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等下五旗,共为宁古塔八旗。补充武器,训练旗兵,并派军队赴黑龙江查边。宁古塔气氛为之一变,军民倍受鼓舞。沙尔虎达奉行清廷指令,采取坚壁清野的措施,把常受俄军侵扰的当地居民内迁,这一战略撤退是为了保证抗俄有生力量更有效地进行反击,因此,沙尔虎达对内迁的各族人民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和整编,增强了抗俄队伍的战斗力,扩大了清军的兵源。顺治十一年(1654年)夏,沙俄斯捷潘诺夫率370余人乘船偷偷驶进松花江,逆水而上。沙尔虎达闻讯,率领600名清军,在朝鲜100名鸟枪手的配合下,领20只大船,140只小船组成的船队,还有骑兵、火炮兵共700多人出击,在松花江口一带进剿,激战3日,沙俄军队战败,向黑龙江上游逃去。

    [2]《汤若望传》中有类似记载,但是所指为谁,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意见。

    [3]引用的圣经内容不知是否准确,有教徒可以核证拍砖!谢谢!

    [4]满语,爷爷。顺治皇帝对汤若望的尊称。

    [5]根据《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述,中国远古时代太阳神话传说中的十日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它们既有人与神的特征,又是金乌的化身,是长有三足的踆乌,会飞翔的太阳神鸟。

    [6]指后世所称“郑成功”。

    [7]摘自《历代宝案》。

    [8]正史记载,顺治八年(1652),顺治在一天之内加封汤若望能议大夫、太仆寺卿、太常寺卿三个官衔,使他从原来的四品晋升为三品。文中描述皆为三品穿戴。

    [9]Halloo今天译作“一种喊声”,在十七世纪的英国莎士比亚时代,就是打招呼的用语了,是今天hello的前身。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