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5:10
字数:814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眼瞧着皇帝着急了,弘毅才说出实情。

    “皇阿玛息怒!容儿臣禀报。今日之事是罗刹队不假,不过却不是其他,而是罗刹队佐领别科托夫尊我意思,出皇城游玩,以彰显皇家体恤。不料在西安门受阻,言语不通,语意不明,竟被被镶红旗守门军校殴伤!”弘毅看见目的达到,话锋急转直下。

    “原来如此,真是小孩子,奏言也不挑紧要的说!”福临责怪一句,碍于孔四贞在这儿,也就没有太多不满,以显示自己的慈爱。

    “不过这又与你何干?更不必你亲来请罪呀?让兵部职方司[1]去按律查办不就行了?小小一个佐领被殴,不至于让你哭鼻子吧?别忘了,你现在可是大清的贝勒爷,不能辜负朕的厚望呀!”福临放心之后,还是忍不住对儿子今天的表现有些责备。

    “儿臣知错!可皇阿玛,今日之事虽小,却提醒了玄烨一处紧要。”

    “什么紧要?”

    “罗刹降兵既然奉皇命入旗成军,却一直没有归入满蒙汉任何一个旗下,而且也没有宗室管带,长此以往,的确不利于兵士的安稳。”

    “嗯,有理。不过,这些个罗刹人尚未归化,的确也不好仓促归入满蒙汉旗下,以免唐突。至于宗室管带嘛……”福临微微点头,眼神里有了一丝狡黠的光亮,却早就被弘毅看在眼中。

    “你不已经是朕亲封的火器营左总统大臣吗?还兼领着下五旗宗室总理一职。况且这罗刹队成军之前,就被你统辖的有声有色,还把鳌拜打得落花流水一般。我看,就归到你的名下,如何?”

    福临终于明白了,小家伙闹出哭鼻子的丑态,原来是来和自己这个皇帝要兵马了!哈哈,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善于心计?

    不过福临却不恼怒,反而心有喜悦。区区三百人的火枪兵,闹不出什么大事来的。况且,此处还有一层深意:不怕你有些个小小的**,就怕你压根对这些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没有**!没有**人,如果恰恰是皇帝的儿子,那他就只能有一个最终的**,那就是——窥伺大位!真到了这一步,可就悔之晚矣!

    自以为看透了小家伙心思的皇帝,笑眯眯等着哭鼻子的儿子叩谢圣恩。

    “儿臣不敢!请皇阿玛收回成命!”弘毅却扑通跪在地上,频频叩头。

    “为何不敢?说!”福临的好奇心再次膨胀。

    “儿臣怕误了军国大事。”

    “何意?”

    “因为和罗刹队过不去的旗兵,不是别的旗,而是镶红旗……”弘毅点到为止,说多了就言多必失了。

    “哦……”福临也不是傻子,玄烨刚才说到镶红旗,自己还没有特别的判断,只是心中计较。这次玄烨再提,福临立即想到了当日在御门听政之时,平郡王罗科铎的种种表现!好啊,你小子贼心不死怎么?还要借机闹事不成!要知道现在跳出来闹事,那真是找死!皇帝我刚刚亲领了下五旗,你就鼓捣这一帮旧人出来砸场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福临正在寻思着,弘毅继续说道:

    “儿臣当日在午门外,按照皇阿玛的圣意,开恩释放了这一标罗刹人,无非是看中那些罗刹火枪兵对于洋枪洋炮的习练程度,远过于我八旗子弟。为了我大清能有自己的神威大炮,布威于四海,儿臣才请了皇阿玛的旨意,设立火器营和火器研究院,研发火炮枪支……”

    “大炮!你是说大炮?”旁边传来近似惊呼的一句,打断了弘毅熟背于胸的台词。抬眼望去,却是刚才一直默不作声的孔四贞,站在不远处惊诧的望着自己。

    回头看福临,却并不恼怒,而是微微颔首,笑着示意孔四贞坐下继续练字。福临心中暗道,四贞刚刚写了好几个“炮”字,玄烨就提到此物,怎么能让这个小妹妹不惊奇呢?

    “正是火炮。没有西洋火炮的助力,大清不能攻城拔寨如此犀利。今后,开我海疆、通我海运,更是要依仗船坚炮利,才能无往不利!”弘毅有些不明所以,但不知道为什么,果实神差一般,专门为了对火炮如此感兴趣的小女孩做了一个提纲挈领式的知识普及。

    “朕知道了!玄烨,这罗刹队对于今后大清八旗战力,的确意义非凡。朕,懂你!来,朕加你一个‘罗刹队归化宗室管带’的虚衔,就将这一队人马,外加一标绿营,专门拨作你的亲兵,驻扎在景山火器营,方便你时常出宫去亲自调教。如何?”

    “儿臣……”

    “呵呵,你可别忘了,京师之内,现如今也只有你这个多罗贝勒有了自己的亲兵,而且是六百人的兵丁。这是何等皇恩浩荡?不过朕,你的皇阿玛,也不是无能昏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朕早就知晓了。皇阿玛知道你忠心耿耿,不会糊涂。”

    话说到这个份上,弘毅实在是没有什么理由来推辞了。最关键的是,这也正是自己来位育宫之前就想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儿臣遵旨!”

    “好,你这就拿了朕的手谕,叫上汤若望,去镶红旗营中走一趟,由你们两人亲自审理那个别克被殴一案。其中若是真有人在背后暗中指使,故意掀起什么风浪,意图坏我父子的大事,你们定要遵旨严办!拿出你下五旗宗室总理的气魄来,谁要是不服,就让他到我这里来!我看看谁能闹出什么大事!玄烨,你明白了吗?”福临一边说,一边匆匆在御案上写就一张纸片。说完,正好加盖了自己的玉玺印宝,这才交到吴良辅手中。

    底下的弘毅再一次听闻“别克”一词,忍不住抖了两下身子,才勉强忍住笑意,赶紧趴在地上领旨。这个小动作,在福临眼中,却是感激涕零的表现了。

    看着吴良辅再把手谕传给玄烨,福临接着说:“玄烨,前日阿玛给你的玉佩,你要好好用用!”

    “儿臣遵旨!谢皇阿玛隆恩!”玄烨三叩九拜之时,全然没有了进门时候哭鼻子小孩的窘态,而是换回了胸怀乾坤的小小志士。

    “好了,去办差吧。记住,办好了!”福临笑着挥手。

    弘毅捧着这道皇上手谕,恭恭敬敬后退而出。快走到殿门口的时候,感觉一旁还有谁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而且是那么焦急和热切,忍不住侧脸一看,原来是孔四贞在望着自己,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对了,这位“干姑姑”还在,既然是长辈,也是要行礼告退才好的。弘毅停下脚步,转向孔四贞的方向:

    “四贞姑姑,玄烨告退!”

    “嗯,贝勒爷办完差事,记得去慈宁宫找我,姑姑给你一样好东西……”孔四贞轻轻说道。

    好东西?什么好东西呀?弘毅心中疑惑,偷眼打量了一下孔四贞小姑娘靓丽娇小、突兀而出的青春曲线,竟然有些心猿意马起来——不会吧,小妹妹,咱俩年龄差距这么大,你还小,我更小,不要这么急切好吧!按照历史里的说法,你该喜欢你的“福临哥哥”才对呀!我还小,还木有发育呢,你就放过我,好不好嘛……

    好在顶着一个两岁的躯壳,现在的弘毅实在不能有任何生理反应,再者还有一群“国际友人”等着自己去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小贝勒爷赶紧收拾心思,让那一点点色心胎死腹中,只是礼貌性的冲着孔四贞微微点头,说了一句“拜别姑姑”,这才稳稳退出位育宫大殿。

    “恭送小爷!”吴良辅跟在后面来了一句。今天很顺利,这位小爷没有丝毫的表示要“摆弄”自己,这让老阉奴感觉像是过年一般愉悦。

    “吴公公,四贞姑姑来了多久了?”弘毅下了一级台阶,突然回过头来,使劲往上望着。

    “回小爷的话,今早孔郡主是过来用的早膳。”吴良辅急忙绕过弘毅,一口气跑下去四五级台阶,这才回过身来弯腰作答。

    “哦。”弘毅站着没动。

    吴良辅也不敢动,就这么呆着。

    “待会四贞姑姑回宫之时,请你告诉她,我出宫办差回来,就去找她玩!”

    “嗻,小爷放心!”吴良辅满口答应。

    弘毅还是没有动,吴良辅还是不敢动。

    弘毅招呼朴氏过来,取过自己的荷包,掏出一锭官银,亲自送到吴良辅鼻子底下。

    “这不是赏银,而是酬劳。上次安郡王府的差事,你办的不错。”

    “奴才谢小爷!”吴良辅赶紧收下,不再推辞。

    希望你能明白,赏银和酬劳的区别。我是在用你,而不是拉拢你!——弘毅心中暗语。

    *

    *

    出了位育宫,坐上肩舆,正要顺路向西,急匆匆出西华门赶赴西安门,弘毅突然示意轿夫停下脚步,回头对朴氏低声说道:“烦请嬷嬷走一趟景仁宫,去告诉康妃,到孔四贞格格那里走一趟。让我额娘一定要好好宽慰她,就说她的事情,我玄烨包在身上!”至于是什么事情,弘毅现在还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就是,绝不是那种事情!

    原定计划的“宫内大戏”没来得及上演,但是,自己却突然发现,后~宫之内,还有许多新的战场,等待自己去开发、利用,以及驰骋!

    [1]兵部职方司,全称“职方清吏司”,是明清兵部四司之一。掌理各省之舆图(地图)、武职官之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旅之检阅、考验等事。至清朝时,兼掌关禁、海禁。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职方部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清朝沿置。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兵部改为陆军部时,裁撤。主事:为各部司官(即郎中、员外郎、主事)中最低一级,秩正六品。掌章奏文移及缮写诸事,协助郎中处理该司各项事务。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