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附02——福佑寺简介 附03——《故宫博物院游览计划书》 附04——独爱香山,独爱那淡淡的散发着灵 附05——北京天坛(百度百科) 附06——天坛听雪(作者:以风为马) 附07——清乾隆铜镀金嵌珐琅望远镜 附08——作者的几句话 附11——旗人称“奴才”略述【作者:橘玄 附14——几句想说的话 附16——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 附17——满语对北方汉语方言的影响 第一章 引子之〖景仁宫〗 第二章 引子之〖福佑寺〗 第五章 引子之〖新加坡〗 第六章 引子之〖爱情〗 第三章 引子之〖大清皇室〗 第四章 引子之〖格格〗 第七章——穿越与出生 第八章——重入景仁宫 第九章——取悦皇太后 第十章——上天降祥瑞 第十一章——铜件乃天赐 第十二章——结怨吴良辅 第十三章——母子分离苦 第十四章——迁居东五所 第十五章——奶妈加保姆 第十六章——给爹当道具 第十七章——玛法受惊了 第十八章——孝庄你要笑 第十九章——祖孙来深谈 第二十章——苏麻教阿哥 第二十一章——计收郑成功 第二十二章——宫斗真来了 第二十三章——算计老毛子 第二十四章——圣婴显神通 第二十五章——抓周揽天下 第二十六章——谁的董鄂氏 第二十七章——博弈起居注 第二十八章——历史真变了 第二十九章——福全好兄弟 第三十章——违心救阉奴 第三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第三十二章——教训老阉奴 第三十五章——午门献俄囚 第三十六章——控诉罗刹罪 第三十三章——力保直言臣 第三十四章——经略苦寒地 第三十七章——功封贝勒爷 第三十八章——点评汉儒学 第三十九章——国学与西学 第四十章——西洋火绳枪 第四十一章——第一巴图鲁 第四十二章——沙场领皇差 第四十三章——战壕出奇效 第四十四章——初识鳌拜才 第四十五章——四大辅臣到 第四十六章——星堡显神威 第四十七章——兼领火器营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九章——扬名八旗军 第五十章——开办研究院 第五十一章——平壤虹缎被 第五十二章——领悟四九城 第五十三章——赏识好侍卫 第五十四章——偶遇季开生 第五十五章——大谈义利观 第五十六章——入股松竹斋 第五十七章——私访何其难 第五十八章——结识新贡士 第五十九章——识才辨其长 第六十章——父子亲情浓 第六十一章——棒子来咬钩 第六十二章——合同写朝文 第六十三章——刁奴镶白旗 第六十四章——遇险骡马市 第六十五章——奴才毁亲王 第六十六章——求您了八婶 第六十七章——梦中说错话 第六十八章——掰扯下嫁案 第六十九章——小爷听汇报 第七十章——借用吴良辅 第七十一章——开导五旗主 第七十二章——初登御门下 第七十三章——旗务需改革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第七十五章——一主揽八旗 第七十六章——总理解律条 第七十七章——皇子收奴心 第七十八章——都是文化人 第七十九章——论道老谈头 第八十章——玄烨解国榷 第八十一章——福临戴高帽 第八十二章——宗室怎总理 第八十三章——东北未禁恳 第八十四章——遗训灭东洋 第八十五章——太祖来托梦 第八十九章——诏设皇仆局 第八十六章——海运要规划 第八十七章——躺枪朱由榔 第八十八章——福临定领海 第九十章——家祭颂心声 第九十一章——舆情需引导 第九十二章——新兵也是人 第九十三章——后宫要兼顾 第九十四章——玛拉遇美女 第九十五章——情愫遭识破 第九十六章——额驸欲攀附 第九十七章——缘来还是你 第九十八章——玛拉被提亲 第九十九章——计测靖南王 第一百章——爹娘都送礼 第一百零一章——横生新变故 第一百零二章——御妹孔四贞 第一百零三章——贝勒哭鼻子 第一百零四章——亲兵罗刹人 第一百零五章——礼拜惹的祸 第一百零六章——多衔就是牛 第一百零七章——巧送知遇恩 第一百零九章——开生献画作 第一百一十章——弄巧也成拙 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驸马大街 第一百一十二章——猥琐小屁孩 第一百一十三章——姑姑改学姐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四贞讲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刺激皇额娘 第一百一十七章——子要凭母荣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第一百一十九章——蒙女开小会 第一百二十章——悲催大将军 第一百二十一章——罗刹娶寡妇 第一百二十二章——兄弟不和睦 第一百二十三章——女人是大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来送礼物 第一百二十五章——虚礼也是礼 第一百二十六章——人体形态学 第一百二十七章——嫡出第一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两位亲额吉 第一百二十九章——被废始与末 第一百三十章——惊天大秘密 第一百三十一章——嫡庶一样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太后做大媒 第一百三十三章——还我雅克萨 第一百三十四章——血仇深似海 第一百三十五章——循循而善诱 第一百三十六章——配角不能少 第一百三十七章——政务挑干员 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第一百四十章——复合型人才 第一百四十一章——失踪笔帖式 第一百四十二章——求鱼未得食 第一百四十三章——御马嘶鸣时 第一百四十四章——别馆变大堂 第一百四十五章——看人看主流 第一百四十六章——御前高端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满汉仍有别 第一百四十八章——相煎何太急 第一百四十九章——会议踢皮球 第一百五十章——臣奴各展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徐庶进曹营 第一百五十二章——管控军需物 第一百五十三章——朝鲜与倭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奴才与臣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崇满不抑汉 第一百五十六章——小小和事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令行禁不止 第一百五十八章——属国分等次 第一百五十九章——朝贡贸易制 第一百六十章——倭寇产白银 第一百六十一章——民间行海商 第一百六十二章——荷兰也怕他 第一百六十三章——雅俗共宵夜 第一百六十四章——夫子罕言利 第一百六十五章——论点极吻合 第一百六十六章——义利需并行 第一百六十七章——郑甲发迹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福临叹刘昌 第一百六十九章——圣主配良臣 第一百七十章——保全郑芝龙 第一百七十一章——科罗湾海战 第一百七十二章——崇武海大战 第一百七十三章——盗亦有其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海贼两三年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夫与芝龙 第一百七十六章——福临用人观 第一百七十七章——食材与人才 第一百七十八章——典故对故事 第一百七十九章——正邪集一身 第一百八十章——功亏于一篑 第一百八十一章——符献挺身出 第一百八十二章——阉奴巧当托 第一百八十三章——性恶与性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与文化 第一百八十五章——芝龙文化源 第一百八十六章——四用并三疑 第一百八十七章——水师定基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三十九章 ——聪明的伊万
《梦穿康熙换乾坤》
作者:弘毅知难
更新时间:2024-01-21 20:36:33
字数:1096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梦穿康熙换乾坤 !

    不到半个时辰,别科托夫就在梁功的指引下,意气风发地走进了皇仆局。

    随“别克先生”一起来的,恰如弘毅“所料”,多了几个他的手下:安东、尼古拉、谢尔盖、尤里,以及那个被别克先生誉为“最最聪明的”、准备“跑着回莫斯科”的伊万。

    而这五位,就是当日撺掇着别科先生要去找礼拜堂,而后在西安门内陪着“打群架”的主力军,其实也算作别科托夫的亲信了,自然都被杜笃祜记在了那十名“分得拨什库‘骁骑校’”中。

    “奴才给贝勒爷请安!”领头的别科托夫正顶戴、甩蹄袖,毕恭毕敬带头行礼。

    虽说是“请安”,但六名“阿尔巴人”,都齐齐给弘毅行了包衣奴才见主子的大礼——一叩三拜,而且做得有模有样。

    “嗯,都起来吧。”弘毅十分受用,挥挥手让他们起来,接着说道:

    “你们几个,虽然昨日闹了些事情,但皇上念你们远来归化,安顿未久,也就不予追究了。皇上还和皇太后请了懿旨,要给你们,和你们手下的三百弟兄们娶妻成家、开枝散叶,你们可愿意?”

    “奴才愿意!奴才愿意!”还没等别科托夫率先回答,余下的四个人都急不可待得嚷嚷起来,除了一个,叫做谢尔盖。

    “士兵们,噤声!”站在最前面的别科托夫无奈的回头呵斥一声,如愿看到手下迅速回归了恭敬谦卑的样子,这才高声回禀一句:

    “奴才誓死效忠皇上,誓死效忠大清!”

    “奴才誓死效忠皇上,誓死效忠大清!”有领头人的提醒。归化未久的大清武官们立即卯足气力,齐声回答的声势高涨,果然将满屋子满汉官吏的目光全吸引了过来。

    弘毅就是要让这群罗刹人表现的整齐划一,而且大声宣誓一番,自然十分满意。笑着点头称赞。

    他这么安排是有自己的考虑的——罗刹娶妻这么一件近似于“皇家赐婚”的大事,实际上全靠宗人府一群大小官员操持。成败关键,全在他们尽心尽力与否。

    可天朝上国的官吏们,此刻到底对这些三个月前还是罗刹匪兵的蛮夷是何态度?弘毅不问自知。说不准他们心中还正在鄙夷这这群降兵呢,又怎么能够奢望他们全力全速做好差事?故而弘毅安排梁功自己去传他们过来,自然路上也会好好交代一番。

    现在看。效果不错,至少满屋子人见了如此听话懂事的罗刹鬼子,没有嗤之以鼻了,而是啧啧称奇。懂礼貌就是好孩子,崇尚礼义就是一心归化!这“夷夏之辩”还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

    “我说,那位‘哥萨克的勇士’——安东。你的膀子好些了吗?打起架来不输场面,这才是我的亲兵应该有的做派!”弘毅不忘宣慰一番。满人最讲礼数,见面寒暄也是必备的项目,但主子对奴才,这就是天大的恩惠了。

    “回主子的话,奴才好多了!不影响……奉皇帝陛下的命令……尽快结婚的!”安东眼珠飞转,赶紧用不怎么利索的满语。急切回答出问题的关键。这句话瞬间引起周遭正在忙碌的满汉官吏一阵哄笑,归化的蛮夷到底还是蛮夷,娶个老婆猴急猴急的!哄笑过后,官吏们却又迅速平静,各自手中活计也没有停下。

    弘毅也是开心地笑了,见他们喜笑颜开的样子,知道自己的决策一定是无比正确的。

    “安东,你……不得无礼!”别科托夫还是不得不出言呵斥。虽然自己娶老婆的愿望比他们还要强烈,但自己现在是大清的官长了,就要有个“高级干部”的觉悟!更何况来的路上。“梁官家”已经透露自己还会再升官,那就必须随时随地、更加卖力的维护好小主子的权威,这才是“投桃报李”的表现。

    “别克,不打紧,我知道你们高兴着呢!”弘毅亲切称呼别科托夫。没有一点反感,这让六名包衣奴才喜不自禁。

    “你们那日逞强烙下的教训,也都好些了吗?尼古拉,你也是哥萨克吧?”弘毅继续问道。

    “回主子的话,奴才也是哥萨克!那点伤算不得什么!”尼古拉跪倒回报。

    “哦,起来吧,你们现在也是有官职在身的人了,以后见了我,一开始打个千儿问个安就好了,让人家知道你们一日进了我的门维包衣,还是一辈子把我当主子孝敬着,这就够了。若是我问起正题来,还是以官员之礼相待,明白了吗?”

    “奴才明白了!”几人齐齐回答,整齐划一的程度越来越高。

    “谢尔盖,我听别克佐领说起过,你来归之前在罗刹国主之城mockвa做过神职人员吗?”弘毅用十分自然而又纯正的古典俄语说出了“莫斯科”这个词。“感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课的胡教授当年的传授呀!也感谢这两天别克先生的语音纠正!”弘毅心中默念。

    “是的,我尊敬的主人!”谢尔盖的确表现的像一位后世所说的神甫,温文尔雅,一点也看不出当日在西华门斗殴的痕迹。

    “圣母升天大教堂吗?”弘毅试探道。这个信息谁也没有告诉他,可他还是决定碰碰运气。

    “圣母诞神女玛利亚!我的主啊,您是怎么知道的?我从未和别人说起过……”谢尔盖简直就像是看到了圣徒降临一般,十分崇拜的望着弘毅。要不是奴仆身份限制,他一定立刻就会在胸前划起十字来!

    一旁的五人,包括别科托夫,也是目瞪口呆!

    bingo!好极了!妙极了!中奖了!弘毅强压喜得大奖的激动,庆幸自己的好运。

    无怪乎弘毅会用“圣母升天大教堂”这个名字去博彩,而且一击而中。原来,大学时代,胡教授曾经说过。莫斯科圣母升天大教堂可不是普通的东正教教堂,它被视为莫斯科大公国的“母堂”。从1547年到1896年,俄国历代君主加冕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此外,俄罗斯正教会大部分牧首和莫斯科都主教都安葬于此。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这座教堂也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俄罗斯各地诸侯向莫斯科大公宣誓效忠的地方。在“伊凡雷帝”给自己加上“沙皇”头衔以后,又成了沙皇加冕的教堂。即使是在苏共禁教时期,唯有此教堂仍为民众敞开大门,受到东正教的推崇。可见其地位重要!

    另外一个原因,现在可是顺治十二年,西元1655年。后世著名的莫斯科教堂在这之前建成的,也就那么几个,地位还都不如这个圣母升天大教堂!它是在1475年至1479年间,由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委托意大利建筑师菲奥拉万蒂所建。

    弘毅没有理会谢尔盖那崇拜的眼神,因为和当日的汤若望竟是那么相似,而是继续稳稳说道:

    “那你在圣母升天大教堂的神职是什么?”

    “回主子的话。奴才为天主服务的品级很低,是白神品中的修士辅祭。”谢尔盖据实回答,诚实做人。

    “哦,那你可愿意转作黑神品?只是不能和安东他们一样娶妻生子了……”弘毅边说,边望向别科托夫。

    “啊?奴才……奴才愿意!”没想到谢尔盖竟然激动异常,跪地谢恩。

    在神品方面,东正教在与天主教分裂后实行牧首制。神品分黑白两种:黑神品有修士、修士辅祭、修士大辅祭、修士祭司、修士大祭司、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驻国外教区代表﹞、都主教、牧首;白神品有诵经士、副辅祭、辅祭、大辅祭、司祭、大司祭、司祭长等。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白神品多为世俗人员,基本上通过修道院或者大学培训的优秀者都可以参加。黑神品就以专职宗教人员为主了。至于能不能结婚,一般来说,白神品可以结婚,但最高品级就是司祭长,做不到地方主教的级别。而黑神品原则上是不允许结婚的……

    “哦,怪不得你没有跟着安东吵要娶老婆,看来你是一心向佛!”弘毅故意偷换概念,把东正教的主神称之为“佛”!这可是有深意的举动——一是让一直听得云山雾罩的各位宗人府官吏最后得个明白:我们这是在谈论罗刹人的神鬼之道。二来嘛。后面有用处!

    “主子,谢尔盖其实就是我们当时从莫斯科出发以来的神职人员,的确是……一心向佛的。”别克先生补充说道,而且引用了小爷的最新指示。

    “嗯,皇上已经令我加挂‘南归阿尔巴人管带’衔。这几日我就会给你们找一个好的处所,建一座‘罗刹庙’,让你们日后也好有个地方去顶礼膜拜这罗刹国的神佛。后天就是礼拜日了,你们可以先去钦天监监正汤若望的南堂做弥撒,不过,我可提醒你们,汤老玛法可是天主教……”

    “叩谢主子!”六个东正教教徒跪谢贝勒爷。

    “尤里,你的火枪打得极准,当日在木兰围场演武,我就记住了你了!”弘毅等他们再次起身,将话题依次下移到叫做“尤里”的青年人身上。

    “谢谢主人的夸赞!”尤里生得细皮嫩肉,天生一副学生模样,天知道他为什么当了东征探险队员!

    “贝勒爷,尤里不但枪打得准,还会修理枪械!”别科托夫慢慢无师自通,找到了一点大清官员、或者说中国官员的路数,那就是及时隆重推出自己的手下人,也好以为朋羽。

    “哦?是吗?”弘毅暗自佩服自己今天的运气十分好!说实话,十七世纪中叶的俄罗斯,科技能力还没有因为后世彼得大帝的改革而突飞猛进,军械工艺在欧洲也几乎垫底。但较之于当今的大清帝国,还是可以取长补短的。

    “我家族世代是修表匠,十岁那年我父亲把我送进了基辅的莫吉拉学院学习,前年毕业。所以我能够为别科托夫佐领读读书、记记账、修修枪。”尤里说的很谦虚,却把弘毅听得很激动!

    基辅的莫吉拉学院?!著名的莫吉拉学院!1632年基辅莫吉拉学院的创立可是俄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俄国高等教育的诞生。从1632年成立到1819年,基辅莫吉拉学院共培养了一千二百余名高级专门人才,为彼得一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基辅莫吉拉学院初创时,仿照西欧耶稣会派高等学校的模式开设了八个班,而这八个班中又分为“初级部”四个班,“中级部”两个班和“高级部”两个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院招收不同阶层的子弟入学(僧侣和教士子女约占三分之一),学习期限为12年;在初级部为学生开设斯拉夫语、希腊语、拉丁语和俄语(阅读、书写、语法)、祈祷、宗教问答、算术、音乐、唱歌;在中级部为学生讲授诗学(作诗法)和修辞学;在高年级为学生讲授哲学和教义研究,从17世纪末又增加了神学、外语(法文、德文、英文)和一些实用学科(绘画、建筑学、地理学等)。

    也就是说,尤里有可能是整个大清、除了曾弘毅之外,唯一一位享受过“12年教育一贯制”的同志了!宝贵的人才呀!还会打枪!又会修枪……

    “好,也许你的长处还远不止于此!”弘毅夸奖一句,心中有了打算。现在轮到这群重要“龙套演员”的重头戏了!

    “伊万,你是乌克兰贵族?”弘毅大声问道。

    “回主子的话,我在乌克兰的远房亲戚,是乌克兰哥萨克人头领黑特曼.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奴才的父亲,就是跟着赫梅利尼茨基同奥斯曼帝国作战的时候死掉的,我成了孤儿,所以跟着别克佐领探险……哦,跟着别克佐领东归大清的。”最最聪明的伊万的确不凡,满语虽然还是有些生涩,但意思很清楚,关键是及时找准了“东征探险”和“东归大清”的区别。

    “嗯,那你就是正儿八经的乌克兰贵族了,而且很聪明!”弘毅大声评论了一句。

    “谢主子夸奖!”伊万十分高兴,跪倒谢恩。

    聪明的伊万虽然知道自己得到小主人的赏识,但却不知道此刻自己身后,有一位正在“奋笔疾书”的杜笃祜大人!

    杜笃祜把整个主仆对话听的一清二楚,毫不犹豫,干练落笔,一行规范的满文写得清楚明白——别科托夫佐领亲随:安东、伊万。

    这两人,安东勇猛忠厚,伊万精干聪明,都是做亲随的不二人选,至于同为哥萨克人的尼古拉、一心向佛的谢尔盖,还有被小爷十分欣赏的修表匠的儿子尤里,似乎放在那个什么“连队”里面更能发挥作用……

    “最最聪明的伊万”更不知道的是,他将来的重任,此时已在肩上!

    【本章所涉及的罗刹人,除别科托夫外,皆为杜撰人物。但俄罗斯、哥萨克和乌克兰人构成比例,参考后世投降康熙的阿尔巴津人实际比例构成。】

    马蹄袖,也叫“箭袖”,在满语中叫做“哇哈”,就是在窄窄的袖口上,再接出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形如马蹄,俗称马蹄袖,因北方天气寒冷,这是为防寒护手的。满族入关以后,由于箭袖已成为满族民族传统的象征,清朝《会典》中规定,皇帝、皇后的龙袍,亲王、贝勒、文武官员的蟒袍,都一律带有箭袖。这样的服装成了有身份男子的礼服,要给人行礼时,即迅速下马蹄袖,否则为不敬。此时的箭袖已失去了御寒保护手臂的作用。箭袖这种形式在北方的农村,特别是老年赶车人,衣袖上仍然能看到。(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