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甲申天变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正文 当时的一些基本经济状况 关于崇祯内帑的网络资料 搜集的一些明末农村形势,可以不看 第一章 崇祯年间的烟民 第二章 发财才是硬道理 第三章 发财之后和水火不容 第四章 不想发财的是傻子 第五章 共同致富 第六章 乱世桃园 第七章 波澜虽小影响深远 第八章 活财神 第九章 小丫头是瞎说的,真是瞎说的? 第十章 老办法也有效 第十一章 情窦初开,绝对是情窦初开 第十二章 如此明目张胆 第十三章 木之本水之源(求票求收藏) 第十四章 早就想赌了(冲榜求票票) 第十五章 检验蝴蝶(今日第一更,求票) 第十六章 跟四叔好好干(今天还有更新) 第十七章加更一章,今天还有更新(求票) 第十八章 利益和野心的结合(第四更) 第十九章 战场纪律(求票第一更) 第二十章 战场上的九连环(今天还有更新) 第二十一章 诡计与实力的抗衡 第二十二章 实力与实力的较量(正式拉票) 第二十三章 狰容初露(俺又更新了) 第二十四章 我不管你的身份有多高 第二十五章 他们说去死 第二十六章 干掉大B 第二十七章 相反的道路其实是殊途同归 第二十八章 我也想是真的 第二十九章 我想要你的权利 第三十章 大智如妖 第三十一章 神棍无牙 第三十二章 你是来毁我的吧 第三十三章 山寨版战略家 第三十四章 该咋过还咋过 第三十五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 第三十六章 钱都去哪了?(求票) 第三十七章 骑兵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三十八章 财神其实是个穷光蛋 第三十九章 大年初一头一天 第四十章 什么叫做强呢? 第四十一章 天要塌了吗? 第四十二章 倒计时开始 第四十三章 最后的君王 第四十四章 托孤之重 第四十五章 我们是来发财的你们逃命去吧 第四十六章 小小逆流 第四十七章 其实激烈的战斗并不存在 第四十八章 咱们要回家 第四十九章 皇帝死了?真是大喜呀 第五十章 跑出来就开始瞎琢磨了 第五十一章 人心呀,看清楚了再说 第五十二章 其实我是个演员 第五十三章 黄瓜如铁 第五十四章 抢劫之王被抢劫 第五十五章 这回可是真的发了 第五十六章 他不是大善人 第五十七章 胜利大分配 第五十八章 乱象纷呈 第五十九章 大火无湿柴 第六十章 大忠臣呀我是 第六十一章 救命稻草 第六十二章 日月长照鲜血满地 第六十三章 桃源末日 第六十四章 怎么狠怎么来 第六十五章 杀奴 第六十六章 血对血,牙对牙 第六十七章 该杀就杀 第六十八章 多情环哇多情环 第六十九章 打跑了劫匪我就是抢劫的 第七十章 最后的絮叨 第七十一章 灾难贫穷的地带 第七十二章 胆子大的都能包天了 第七十三章 从抢劫犯到绑匪 第七十四章 该胆大的时候没有胆大 第七十五章 添油是不好的 第七十六章 不,没有花瓶,绝对没有 第七十七章 真是久仰了 第七十八章 七杀令出风云变 第七十九章 求人赈济有用吗? 第八十章 道不同 第八十一章 怪叔叔和小萝莉的幕后故事 第八十二章 小号大号 第八十三章 十分肥厚的诱饵 第八十四章 这里的人们很好战 第八十五章 通道一定要打开 第八十六章 预备,放 第八十七章 小萝莉的婚嫁事 第八十八章 补铁锅 第八十九章 这才是扭转乾坤的力量 第九十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 第九十一章 不大破咋大立? 第九十二章 把脑袋埋进沙子的肥猪 第九十三章 冬瓜蘸黑酱,杀器呀 第九十四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九十五章 你心知来我肚明 第九十六章 我容易嘛我 第九十七章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九十八章 忽悠,接着忽悠 第九十九章 裙带关系不好使 第一百章 我真的没有办法 第一百零一章 你怎么在这里? 第一百零二章 底层力量真的有用? 第一百零三章 尧舜还是靖难?难说的很 第一百零四章 最后一块筹码 第一百零五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 第一百零六章 有唱高调的就有下黑手的 第一百零七章 最血腥的一天(上) 第一百零八章 血腥的一天(下) 第一百零九章 恐怖之烈 第一百一十章 拼图完成 第111章 露出来了 第112章 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去死 第113章 桃花笑江水流 第114章 车轮比天高 第115章 骡子不瞎 第116章 匹夫得逯 第117章 我就知道你是硬骨头 第118章 必先夺其器 开个单章,读者请看 第119章 密云将雨卷扬州 第120章 逆风扛大旗(求月票大章节) 第121章 破局首战(继续拉月票) 第122章 大幕拉开 第123章 扬州,我们的扬州 第124章 为何而来?送死 第125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求月票) 第126章甲兵只在你心中 第127章 何谓英雄?看这里 第128章 倾尽全力最后一击(月票哇) 第129章 金玉碎而沟壑平(上) 第130章金玉碎而沟壑平(中) 第131章金玉碎而沟壑平(下) 第132章 六十四万种风情 第133章 风潮第一波 第134章势力势力,就是势和力 第135章 群丑跳梁一帜独出 第136章 小蛇也想吞巨鲸 第137章 最后的平静 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 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 第140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 第141章乱起乱平看血光 第142章 里里外外 第143章 以后不胡来 第144章 麻杆打狼 第145章 天那么大 第146章 水混才好摸大鱼 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 第148章 你看我们多齐心 第149章 大问题其实好解决 第150章 有名为七杀 第151章 桃色花边儿下流事 第152章 一缕发 三千血 第153章 八月十五过节了 第154章颓局大振 第155章 收保护费 第156章 又砸又补一大锅 第157章 人有两面各不相同 第158章 各有心思三两片 第159章 说金风道雨露 第160章 潸然泪下 第161章 愤怒中的机会 第162章 宁静的太多了 第163章 恨滔天血满地 第164章 识字了吧 第165章 暗流 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 第167章 牛鬼蛇神蕴真莲 第168章 转变,都在转变 第169章 底牌 第170章 一击致命 第171章 趁热打铁 第172章 变数 第173章 金无足赤 第174章 当家作主 第175章 无意之间就撬动了 第176章 偷看底牌 第177章 直抒胸意 第178章 大帅的评语 第179章 救星和银子 第180章 南北皇权 第181章 成长第一步 第182章 搬家 第183章 内部隐患 第184章 鬼过清明人过关 第185章 古今辉映 第186章 过去不过去? 第187章 都谈利益 第188章 其实早就注定了 第189章 记的回来 第190章 定乾坤 第191章 报复的火山 第192章 无路可走 第193章 生死之间(1) 第194章 生死之间(2) 第195章 大帅的真本事 第196章 生死之间(3) 第197章 利益的选择 第198章 掩盖的目的 第199章 凶光毕露 第200章 先遣 第201章 渗透之前 第202章 第一张骨牌 第203章 渔翁之利 第204章 分分和和 第205章 生机和转机 第206章 闹学 第20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208章 凌驾其上 第209章 兵威促变 第210章 神仙保佑 第211章 门户大开 第212章 代价 第213章 没有君子 第214章 穷 第215章 连环炮 第216章 不如人意 第217章 战战和和 第218章 皇家无小事 第219章 真正的底气 第220章 苦难尽头是苦难 第221章 大火末日 第222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 第223章 神魔同道 第224章 小买卖 第225章 并不美好 第226章 民风在变 第227章 狂热的战争冲动 第228章 算是做到了吧 第229章 大结局 新书《嫁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200章 先遣
《甲申天变》
作者:短头发
更新时间:2024-01-09 04:28:54
字数:2272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甲申天变 !

    )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忠诚伯的爵位实在显得有点低的不像话,据说南都那边是要准备封异姓王的,到底是怎么个说法还在商研之中,估计也用不了多少日子,就有个准确的消息下来。

    异姓封王,在整个大明朝都可以看做是一句骂人的脏话,因为在大明朝现存的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藩王当中,就没有一个异姓的。就是在立国之初封的那几个异姓国公,也早让太祖洪武皇帝给卡擦了。朱洪武斩杀功臣的手段算是一绝,当年的那些老兄弟们哪一个不是功勋卓著?封的国公郡公也不知道有多少,光是丹书铁券就赏下来一百多道,真到了时候,哪个不是死在朱洪武手中?

    封异姓之王,在大明朝是个很犯忌讳的话题。

    “封王不封王的你也不在乎,可我还是得告诉你,这事情你就甭指望了。”唐王为人实诚,很直接的就告诉了李四:“都是民间那些不懂事儿的在瞎嚷嚷哩,怎么说你也是当今的驸马,说不上是宗亲吧也算是外戚,你脑袋上还有辅国将军的职衔,按国朝惯例,你这样的身份没可能封王,就是个虚的也不行。”

    “不过老路的封号下来了,是个镇国尉,”一想老路,唐王也是不胜唏嘘:“给老路亲爵的折子是你一手操办的,朝廷里也重视的很,赏了个二等武翼候,哎,老路这个人呐,我想他也不在乎这个花俏地虚名……”

    按理说,老路的爵位不可能把李四也盖过去,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人们习惯性的把李四称为忠诚伯,其实早在南都之战以后就封了国公的。只是因为当时的情况之下,李四没有认这个。有没有认是他李四个人的事情,朝廷里已经视其为国公了。

    老路这样的乡下野路子,没有功在身,按照常理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封候的。不过这是死封,封赏给死人的爵位从来就可以虚高一级三品,已经成为一种常例。

    对于这种没有封食不可世袭的死爵,尤其是考虑到了李四本人地感受,肯定是只能高不能低。不管是镇国尉还是武翼候,只不过是一个死后的哀荣而已,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最多就是在老路的墓碑上多刻上一个好看一点儿的头衔而已。

    按照唐王的说法,可以把老路的坟墓迁到明陵之北,这个建议直接就被李四给否了:“老路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还是葬在刀把村吧,那也是他地遗愿。”

    唐王已经带着人祭拜了大行皇帝。还要重修崇祯皇帝地陵墓。不过这些事情不是说话就能办理地。别说没有什么完全地准备。就是银子和人力都齐全了。没有个三五年地时间也办不下来。

    以唐王目前地身份来说。有两个当务之急要立刻解决。

    其一是派人拾骨。把那些战死在各地地赴死军尸骨收取回来。统一安置。以让英灵归于静地。其二就是兴建护国神殿。

    这个护国神殿是李四本人提出。也是他亲自选址。就建立在北都承天门对面。

    按照李四所言。那些战死地英灵雄魂已经上天成神。就应该享受香火和万世供奉。只要是对国家对民族做出牺牲者。死后都可以进入护国神殿。与周天诸神一样为后人所祭拜。

    这两件事情明面上是唐王地首尾。因为他代表着天子本人。其实都是赴死军自己出钱出力。虽然还不算富余。可以也不能在这方面露了穷相不是?那些弟兄连命都奉了出去。活着地还在乎花点儿银子?

    这也赴死军首次大兴土木之举。

    因为把鞑子打走了,使得赴死军手上再一次聚集起了打量地财富。

    收缴来的银钱粮秣,通过暴力手段清洗鞑子,残酷打压那些曾联合清廷的助纣为虐之辈,这让赴死军第一次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资材。

    尤其是那些土地田产。

    京师方圆五百里之内都是旗人的“自留地”,这是跑马圈地的第一个“成果”,而这个成果也落到了李四的手中。

    因为这些土地田产不是收缴自士绅阶层,而是直接从鞑子手中抢夺过来,所以运用的时候也更加理直气壮。除了留作封赏和善后抚恤那部分以外,就轮到那些亲近赴死军的各方势力了。

    方圆五百里的田产土地,二十多万平方里这么一大块,李四第一次有了可供“挥霍”地资本。

    赴死军上下就不必说了,就是那些个外围的人们也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最早投靠赴死军,并且一直把内应工作做的有声有色的关二爷,就是很多受惠者之一。

    整整一个庄子都算到了关二爷名下,两个相连地村子一千大几百口子人,好几千亩土地,车马、房舍、山林等等这一切,足够让人睡觉都笑的醒过来。

    这么多赏赐虽然是到了关二爷地名下,其实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还要经他之手一块儿一块儿地细分下去。在京城里头做内应的又不是他关二爷一个人儿,这是给他们这一个团体地报酬。

    尽管如此,还是足以让人眼红。

    金子银子堆成了山,也没有一块可以世代相传的田产更加好使嘛。

    这么些日子以来,关二爷可是真真儿的把风头出了够,说起话来声音也大的很,都带着堂音呢,逢人就笑的合不拢嘴儿。

    要关二爷,祖上也是大门大家,也是使唤过大钱的家主儿。这么高兴不是因为赴死军的这些赏赐,而是因为大伙儿的敬仰。

    猪头肉的真的想吃就吃了,关二爷也是兴起,再次重现了他们关家地辉煌——流水的席面儿摆三天,不管是谁,只要来了就可以坐下吃喝。就是要饭的花子上了门儿,也能有个白面馍馍吃。

    尽管关二爷家还是显得那么破败陈旧,可再也不是以往那种冷冷清清的架势,进进出出的都是人,一个个笑的都能把下巴落到脚面上。

    “哎呦,二爷可也真是的,早就是赴死军的人了,还瞒着我们大伙儿……”

    “可不是怎的,要是二爷提前关照一声,咱们也跟着七杀营杀到慈宁宫去……”

    十几桌子酒菜早就摆开了,围坐着的都是街坊四邻和相熟地乡亲。关二爷本就好这个,又有这么股子喜庆的劲头,早就传话要大伙儿来庆贺庆贺,这种好事儿还能不来?

    既然是来道喜的,多少也得意思意思,要不人也落不下脸面坐在席上。京城的老少爷们好的就一个体面,手里拎着几封挂面,把红纸一贴,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带着一家老小海吃海喝好几天了。

    关二爷门前地挂面封子足足能装半车了,关二爷也知道这里头的道道儿。

    这些挂面看着是整整齐齐,可就是不能吃,因为里头都是装的竹子。京城的爷们好面子,可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偏偏这礼尚往来的事情也不能短了。

    于是就想

    么方子,用细细齐齐的竹子拿红纸封了,当作挂面至少也能看着象那么回子事情不是?

    这就是穷人家的法子。

    关二爷明白这个,以他的脾气,就是空着手来也欢喜的不行,为的就是这么一个人气儿嘛。这些拎着假挂面过来吃喝地人们,都是几百年打不散的老乡亲,一个胡同里长大的发小。在这里吃饱喝足还不算,临走的时候,关二爷还得把回礼的仪程给他们偷偷的装在篮子里。

    在穷苦人家,这种礼尚往来的东西都是用的假挂面,可关二爷不能那么做。他们送来的是假挂面,回礼的时候得用真地。

    “这几年来,诸位街坊父老关照我不少,我关二也不是不懂事儿的,先摆这么几桌子表一下心意……”关二爷不住的作着罗圈揖,里里外外的理解都尽齐让到了,这才说道:“今儿个大伙儿能过来,就是给我们一家天大的面子。诸位老少爷们卯了足尽地吃喝,同样的席面我非得摆够三天,什么时候大伙吃腻歪了才算个完……”

    大伙儿关照关二爷?那是关二爷会说话。其实谁不知道是关二爷一直在关照着大伙儿?这家没有盐了,那家过不去年了,短了三三五五地,什么时候不是关二爷照应着大伙儿?

    二爷豪爽不假,好义气好朋友也是真的。可这些年来关二爷过地是什么光景,大伙都有眼珠子,还能看不到?

    这些年来,关二爷也是打肿脸充胖子的勉强维持而已,二爷偷偷拿家里地东西去外面卖的事情,大伙都是街坊还能看不到了?可这种事情,看见了也得装作没有看见。

    尽管大伙儿都知道二爷的日子不好过,可也比这些真正的穷哥们要强的多,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还得找二爷来打这个饥荒。每次来借钱,二爷就没有白过大伙儿的脸。可事后二爷的日子怎么过,会不会挨老婆的臭骂,大伙儿心里都跟明镜儿一样。

    可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也只有求到二爷门前才能过关。哪家不欠二爷的钱财和人情?哪家又能还得上了?大家都知道二爷是好人,可二爷真要有了什么事儿,大伙儿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尽量的帮衬一下,算是捧个人场吧。

    要是以前,二爷就是摆下这样的流水席面,大伙儿也不好意思过来这么吃喝。吃喝过后,二爷的日子也没法儿过了。

    可如今不同了。

    平地一声雷,二爷成了赴死军的座上客,听说还受过忠诚伯亲口嘉奖的,成了京城老少爷们的口中的英雄。据说满清的那个皇太后就是死在二爷的手上,能够带着赴死军突入皇宫,拿了鞑子的太后,何等的英雄伟业?

    何况关二爷也不是白忙,赴死军的赏赐这不就下来了么!

    整整一个庄子哇,多少好地呀,还有好几间买卖字号,二爷可真是发财了。虽说这些不是二爷一个人儿地,可还不是二爷说了算?

    吃吧,现在的二爷不怕这个,也吃不穷他。

    一桌挨一桌的敬酒或者回敬,二爷喝的是真有点高了,脸色都红彤彤的,走路都打着晃呢。可是今天高兴,高兴了就喝。

    二奶奶虽然一直想要替二爷把酒给挡了,二爷还不干呢:“今儿个心里舒坦,谁也别拦着我,真是要醉了,出溜到桌子底下继续喝……”

    二奶奶无奈的退到女席当中,和那些三姑六婆说起了闲话:

    “二奶奶真是好福气,二爷是有大本事的,就当有今天的红火热闹……”

    “可不是嘛,咱们这条街上,谁不知道二爷的本事?可着整个四九城也没有二爷这样的大英雄。我可是听说了,就连忠诚伯那样地人物,跟咱们二爷说话都得客客气气的……”

    二奶奶年纪还不算大,言谈举止却是稳重的很,毕竟是大门大户的人儿,听了这么称赞的话语,虽然也为自己的男人骄傲地不行,面子上却一点也不带出来,也不过是微微一笑:“没有说的这么玄乎,什么大英雄啊,也就是凑巧赶上了而已。至于忠诚伯啥的,都是人们乱传的。他是见到了忠诚伯,忠诚伯也不过是说了句辛苦而已。人家忠诚伯是啥样的人物呀……”

    “这已经好了不起了,能让忠诚伯这么说的,天底下也没有几个……”毕竟是女人们的心眼儿多,想法也多:“我说二奶奶,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也不怕丑,想请二奶奶帮个忙呢……”

    “缺了钱就往我房里拿去,还说什么帮忙不帮忙的做甚……”二奶奶已经见过无数次相同的场面了,一看对方的表情,就知道是想借钱了。以前日子惶地时候都是张口就借,不说二话,现在日子好过了,更是不能白了街坊的脸面。

    “不是,不是借钱……”这个女人面色一红,扭扭捏捏的说道:“我家的那个小子,也是老大不小了,也没有什么本事,我们两口子二奶奶也知道,一没门路而没有本钱。我们这样也就这样了吧,可家里的小子也那么大了,再不想法子赚钱奔个出身,连媳妇都说不上。我琢磨着让他跟着二爷做点什么事情,到庄子里做工也好,跟着二爷跑腿也行。二爷二奶奶都是孩子的长辈,打也打得骂也骂得,要是真能打出个出息来,我们两口子还要谢谢二爷二奶奶呢……”

    二奶奶微笑着说道:“他三婶子,庄子里的事情我还不清楚,这个嘛,咱们女人家的也做不了主,要不……你去问问二爷?”

    “行,我这就去问。”为了家里老大不小的孩子,为了能让日子过的好一点儿,为了孩子能够尽快娶上媳妇儿,三婶颠着小脚就串到了男席。

    都是街里街坊地,也干系重大着呢,索性连遮脸的客套话也就免去了,直言直语的把话对着关二爷说开了。

    这么一来,可就真的是众口一辞了。

    大伙儿今天能过来,也不全是为了吃吃喝喝,心里都揣着事情哩。

    如今的二爷是要发达了,又是田地又是庄子,光是庄子上开地车马铺就有俩。鞑子已经走了,庄子上肯定需要人手。

    要是能做关二爷的长随那是最后,或者到庄子上做点什么事情也好。面子上看是在帮衬二爷,可庄子上一天两顿饭一年两套衣裳,到了年底还有工钱拿,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地。遇到这种又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儿,大家地心思也都活络了,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情还能放过?

    “二爷,我这身子骨儿你是知道地,能扛起碾砣来,到了庄子上绑二爷照看着点儿,有个什么扛扛抬抬的粗笨活计,也不用二爷操心……”

    “力气活儿算什么,我还会记账哩,二爷要是缺个账房什么的,也甭找别人了,我就能顶下来,工钱不工钱的咱们都好说。二爷给个话儿就成。”

    “管银钱账目的事情你们就别想

    定是二奶奶的这个内当家拿总。”旁边的这个家伙儿,光着屁股长大地:“我说二兄弟,我的本事你的知道的,无论多倔的牲口,也不管是大骡子大马,到了我的手里保准是服服帖帖,我赶车那叫一个稳定……我也就不说了,车马铺子你得给我留个位子。工钱什么的就不说了,够我们一家子嚼裹就成……”

    这些人七嘴八舌,都想给二爷做工,或者说的都想拖着二爷的面子找个路子,好让日子过的更加舒坦一点儿。

    这才是今天过来最主要地目的。

    二爷这个人脸子热,真要求到了他的面前,他不好意思拒绝。如今二爷也发达了,总是需要人手的吧,在二爷手底下吃饭还能受了委屈?

    本想着在酒晕耳热的时候说出来,不成想让三婶儿抢了先。

    呜呜洋洋这么多人,怎么可能用的完?还不得抢着点儿?

    二爷端着酒碗,看看这些老街坊们,“噗嗤:就是一笑。

    “二爷笑什么?笑我们要沾您地光?沾光就沾光吧,反正也不怕二爷二奶奶笑话,沾光也就这么一回了,这条路子二爷可不能给了别人。“人们乱哄哄的用玩笑话遮脸:“二爷可知道我的暴脾气,要是不给我留个位子,我可就要上房揭瓦了……”

    “哈哈,”关二爷大笑起来:“狗屁的沾光,还说这个有个屁用?我是笑你们没出息呢。”

    关二爷指着他那位发小儿的老哥们说道:“瞅瞅,你也就这么点出息了,你侍弄牲口的本事我还能忘了?我就是忘记钻那个娘们儿的被窝也忘不了你啊……”

    “够意思!还是咱们这种伙着用尿片子长大的老伙计啊……”老哥们听了这句荤话,满面欢喜的捶了关二爷一拳,就知道自己的位子算是定下来了,只要进了庄子有活儿干有工钱拿,岂不是比这混吃等死要强地多?以后的日子也有了奔头。

    “老伙计个屁,”关二爷大笑着说道:“我本打算是给你安排个更好的路子呢,不成想你只琢磨着做个马夫?一个马夫算个屁?还能发旺出什么大本事来?算了,你愿意做马夫你就去做,我带着别人奔好前程去……”

    这老伙计也是个心眼儿快的,二爷话里话外的意思还能听不出来?立刻就把风头转了:“马夫?谁爱去谁去我才不干呢,我也不管你给我安排了什么路子,我也问了,不管是什么事情,算我一份儿,我跟着你没有亏欠吃……”

    一看这架势,人们立刻就嚷嚷动了,这个也叫二爷那个也喊二爷,都想找个好门子好路子,奔个好前程过上好日子。

    “行了,行了,”关二爷双手虚按,示意众人安静:“都是几辈子的老街坊了,我就实话实说了吧。我这边还真是有个路子,也正要找人手呢。大伙儿要是愿意跟着我干,咱们就一股堆的干。别的我不敢保,可绝对比在庄子里拿几个死工钱要强的多……”

    “干了,二爷要做的是啥营生?”

    “这光天化日地怎么好说,晚间吧,诸位街坊要是有发财的兴致,到了晚上就来找我,咱爷们一起发财去。”

    发财还能没有兴致了?

    这个季节,昼长夜短,日头老是那么斜斜的挂着,就是不肯落下去。

    这些人从来都没有这么真心实意的盼望过,盼望着天色赶紧黑下来,好到关二爷家去听听道理是怎么个发财的路子。

    现在地关二爷也算是家大业大了,连他都说能发财,那就比板上钉钉还准当。

    好不容易等到了天黑,在以往的这个时辰,正是拿着蒲扇在街角纳凉说闲话地好时候,东家长西家短的瞎叨叨半宿,浑身都凉快透了舒坦透了才回去睡觉。

    今天晚上可没有纳凉地兴致了。

    关二爷家的厅堂不算小,家具也早变卖地差不多了,还没有来得及购置新的呢。空空荡荡的厅堂中人多,不仅不再显得空旷,反而是挤的难受。

    这么多人,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都是挤挤挨挨的站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闲话:

    “这年月可真他娘的热啊,这么多人闷在屋里头,还不得捂出痱子来?”

    还不等说完,后面就有人出言讥讽了:“嫌热好说呀,外面凉快,出去凉快凉快吧,嘿嘿……”

    眼看着就要有发财地路子了,谁肯出去?别说是这么个热屋子,就是蒸笼也得带着不是?

    大老爷们汗出如浆,甩下小褂子露出光膀子,等着关二爷出来。

    后头已经有人在喊了:“那个谁,你脱啥衣裳,不知道这里有女人的么?”

    在这屋子里,不仅有老老少少的爷们,还有女人婆娘。这些女人都是当家作主的,比家里的男人说话还管用。在发财这种事情,唯恐男人们想的不够周全,也跟着一起过来。

    还不住的有人进来,愈发拥挤的厉害。

    大老爷们儿们甩下小褂子的同时,女人们脸上通红的别过脸去。

    “都是大老爷们儿地事情,女人家家的来凑什么热闹?”因为要发财了,人们的心情格外的好,开起玩笑了也越发的肆无忌惮:“是谁这么怕老婆?这么点儿事情还要老婆跟着?女人们赶紧回家等去,我可要脱衣裳了……”

    三婶儿可不吃这一套,立刻就回骂:“脱吧,脱光了才痛快呢。小德子你咋呼个什么?不就脱了个小褂子吗,你就是光着屁股,三婶我和你娘差不多的年纪,还不敢看了?你小地时候,还叫过我亲娘哩……”

    在人们的哄笑声中,关二爷终于出来:“大伙儿久等了……”

    “二爷就别客套了,这是蒸人呢,您赶紧把发财的路子说出来,我们也好合计合计……”

    小德子也叫的欢实:“我也不合计了,跟着二爷准没错,我还等着跟二爷赚点银子娶媳妇呢。”

    “是这么回事儿,”关二爷微微一笑:“我呢,现在有点儿本钱了,想着跑一趟口外,捣腾点儿银子出来……”

    几百年来,跑口外的商帮就没有断过,带着丝绸布匹茶叶盐巴,贩运会革货毛皮等物,这一来一去就是大把的银子。

    这种勾当,也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大商家才可以做到。小本经营的商贩要想做的话,实在是太难了。

    口外地广人稀,马贼土匪什么的比地里地野草都多,逃亡的悍犯、隐匿的山贼也不知道有多少。要是去的人少了,别说赚钱,连小命儿都得搭进去。

    利润是丰厚的让人眼馋,可风险也大到了天上去,一个不对付就是人财两空。

    “二爷,要是说的旁的时候,虽然有点风险,可也不算个什么,可现如今正打着仗呢……”

    口外的战争大伙已经听说了,蒙古人和蒙古人之间打的天昏地暗,谁也说清楚是哪个打哪个。这

    下,要是过去了,还不是羊入虎口?

    “废话,不打仗我还不去呢。”关二爷的豪气立刻就上来了:“就凭喀尔喀那个小部落,有几个兵?就是借他们俩胆子也不敢碰科尔沁啊。你们也不想想,喀尔喀部为什么突然之间就胆儿肥了?”

    “为什么?”众人听地一头雾水,蒙古人之间打架,难道这里头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嘿嘿,我给诸位透露一点儿小小的消息,诸位可不要外传。”关二爷故作神秘的说道:“喀尔喀敢打科尔沁,是因为有人给他们撑腰……”

    “谁也喀尔喀撑腰?”这些大事情不是小老百姓们能够知道的,可一些心思灵活的立刻就明白过来了,把大腿一排就嚷嚷起来:“是赴死军,绝对是赴死军。要是没有赴死军撑着,喀尔喀没有这么大地胆子。”

    “对,这位兄弟说在点子上了。”关二爷脸上还一成不变的笑模样,搓着手说道:“就是赴死军,要不然喀尔喀地楚虎也不敢挑起战争。”

    关二爷也算是和赴死军走的很近地人物了,又亲自见过忠诚伯,肯定知道这里头的事情。

    “不怕各位知道,赴死军地先锋部队已经开到口外了。科尔沁的吴克善一死,内部早就乱了套。赴死军一过去,也就收拾一下残局而已,接着还要攻打其他和鞑子亲近的部落……”

    “喀尔喀是个小部落,忽然得了这么大的地盘儿,那些个东西他们消化不了,咱们爷们不趁着这个机会发一笔肥地,就真成傻子了。”关二爷把桌子一拍,给众人吃了个最大的定心丸儿:“赴死军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只要咱们过去,会有那边的弟兄照应咱们。说是做买卖,其实就跟白捡银子一个样。七杀营和赴死军的先锋营,都有我的熟人,沿途还有我那些江湖上的朋友照应着。这么好的事情我一个人也做不来,诸位要是有兴致一起去发财,就跟着我过去,要是不愿意去的话,也不要外传。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是大伙儿都过去了,就没有那么多好处了不是?”

    关二爷的手面儿广,拿是出了名地,那些个山贼土匪什么的,也应该卖二爷一点儿面子。关键是有赴死军呢,二爷可是赴死军的人,和忠诚伯都见过面儿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风险虽然还是有一点儿,可这来回一趟的丰厚利润也确实让人眼红,在很多人还在犹豫地时候,已经有人动了心:“行,二爷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办,算我一个,跟着二爷跑一遭,能赚出一年的嚼裹来,值了。我这就回去找找亲戚朋友,借点儿本钱出来入个股儿……”

    “本钱嘛,我这里已经有了,哪位要是想跟着去的,带上两只手一个脑袋就行,光身子一个人去可以了。”关二爷说话就是敞亮,办事也大方:“本钱算我的,诸位只要去了,就算是入进去一个干股,等咱们回来,就可以分银子。”

    不用本钱,只去个人就能分红,世间还有这么好的事情?要是别人这么说,肯定是糊弄人。可关二爷这么一说,保准不会有错。关二爷这样的人物,就是亏了自己个儿也不能亏了大伙儿:“我去,算我一个。”

    “我也去……”

    在很多人踊跃报名的时候,还有人在犹豫着。

    去口外,可不是走一遭通县这么简单。一走出去就是千里之外,这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可旁边的婆姨已经在骂了:“还犹豫个屁?二爷这么大的家业都去了,你还等什么?在家里憋屈着能憋出银子来?不赚银子一家老小是吃泥啊还是喝风啊?赶紧去,赶紧着点儿……”

    在所有地女人当中,还是三婶最先站出来的,身边就是她十六岁的儿子:“二爷,让我家这小子也跟着你去吧,老在家里窝着也长不了出息。出去历练历练也好,还能长见识不是?回来之后,二爷说赏他几个就赏他几个,我们家里绝对不敢计较多寡。只要上了道儿,二爷就是他亲爹亲娘,要是这小子不听话不顺这使唤,您就拿打棍子打,打断了腿算我的……”

    关二爷看看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爽朗的一笑:“行,以后就让他跟着我,保准没有什么一差二错,到时候该分他多少一个铜板也不会少了。这一遭回来,赚的钱怎么也够娶媳妇了……”

    三婶儿急忙拉过儿子:“还不谢谢二爷,你这小子就是话少。”

    一声“谢谢二爷”,三婶儿就算是把儿子托付出去了。

    “小德子,怎么说来着?你小子就是能咋呼,到了正事儿上还不如我这个女人哩。”三婶的嗓门奇大,取笑着面前的年轻人:“等我儿子回来娶了媳妇儿,你也娶不上,你就在家里窝着吧,哈哈……”

    “谁说的?我也去,我也要去口外发财。”小德子到底是年轻,被三婶这么一笑,脑袋瓜子也就热了:“二爷,算我一个呀。”

    “行,有一个算一个,反正我也怕人多了。”二爷大笑着说道:“都在纸上写个名字,不会写字地让人代写,按就手印子就算数了啊。”

    很快。

    关二爷拿着满是通红手印儿的名单,看了看众人:“这事情就算定下来了,都回去好好准备准备,三天之后咱们就要开路出去。这一出去可就是好几个月呢,明天到我家女人那里先领几个俺家的钱,别咱们一走家里人都吃不上饭,到时候一个一个眼泪把擦的闹想家,可不是那么好会来的……”

    “原来还有安家钱,让二爷破费了。”人们笑嘻嘻地应着,二爷已经在说了:“别念我的好,那是你们自己地钱,等回来以后要扣出来的,先回去吧。”

    怀揣这发财梦想地人们,都在憧憬着未来的好日子,今天晚上,估计大家都睡不踏实。

    穷怕了地人们,一旦有了发财的希望,比谁都热切,比谁都渴望。

    “多少人了?”

    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厅堂之中,只剩下两个人。

    一个就是关二爷,还有一个是一身素衣的女子。

    “今天报名的拢共五十七人,三天之后,肯定能有一百五。”

    “嗯,”素衣女子微微点头:“名单你拿着吧,我只要知道个数字就行了。”

    “那个什么……”关二爷结巴了一下:“这些人可都是街坊,最好不要有什么差错,要不然我就没有办法交代了……”

    “我知道,大帅亲自安排下来的事情,不会有差错。”素衣女子说道:“一百五十个人,有我们护着,能有什么差错?”

    “那我就放心了。”关二爷把名单折的整整齐齐,小心翼翼的放进怀中……(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