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甲申天变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正文 当时的一些基本经济状况 关于崇祯内帑的网络资料 搜集的一些明末农村形势,可以不看 第一章 崇祯年间的烟民 第二章 发财才是硬道理 第三章 发财之后和水火不容 第四章 不想发财的是傻子 第五章 共同致富 第六章 乱世桃园 第七章 波澜虽小影响深远 第八章 活财神 第九章 小丫头是瞎说的,真是瞎说的? 第十章 老办法也有效 第十一章 情窦初开,绝对是情窦初开 第十二章 如此明目张胆 第十三章 木之本水之源(求票求收藏) 第十四章 早就想赌了(冲榜求票票) 第十五章 检验蝴蝶(今日第一更,求票) 第十六章 跟四叔好好干(今天还有更新) 第十七章加更一章,今天还有更新(求票) 第十八章 利益和野心的结合(第四更) 第十九章 战场纪律(求票第一更) 第二十章 战场上的九连环(今天还有更新) 第二十一章 诡计与实力的抗衡 第二十二章 实力与实力的较量(正式拉票) 第二十三章 狰容初露(俺又更新了) 第二十四章 我不管你的身份有多高 第二十五章 他们说去死 第二十六章 干掉大B 第二十七章 相反的道路其实是殊途同归 第二十八章 我也想是真的 第二十九章 我想要你的权利 第三十章 大智如妖 第三十一章 神棍无牙 第三十二章 你是来毁我的吧 第三十三章 山寨版战略家 第三十四章 该咋过还咋过 第三十五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 第三十六章 钱都去哪了?(求票) 第三十七章 骑兵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三十八章 财神其实是个穷光蛋 第三十九章 大年初一头一天 第四十章 什么叫做强呢? 第四十一章 天要塌了吗? 第四十二章 倒计时开始 第四十三章 最后的君王 第四十四章 托孤之重 第四十五章 我们是来发财的你们逃命去吧 第四十六章 小小逆流 第四十七章 其实激烈的战斗并不存在 第四十八章 咱们要回家 第四十九章 皇帝死了?真是大喜呀 第五十章 跑出来就开始瞎琢磨了 第五十一章 人心呀,看清楚了再说 第五十二章 其实我是个演员 第五十三章 黄瓜如铁 第五十四章 抢劫之王被抢劫 第五十五章 这回可是真的发了 第五十六章 他不是大善人 第五十七章 胜利大分配 第五十八章 乱象纷呈 第五十九章 大火无湿柴 第六十章 大忠臣呀我是 第六十一章 救命稻草 第六十二章 日月长照鲜血满地 第六十三章 桃源末日 第六十四章 怎么狠怎么来 第六十五章 杀奴 第六十六章 血对血,牙对牙 第六十七章 该杀就杀 第六十八章 多情环哇多情环 第六十九章 打跑了劫匪我就是抢劫的 第七十章 最后的絮叨 第七十一章 灾难贫穷的地带 第七十二章 胆子大的都能包天了 第七十三章 从抢劫犯到绑匪 第七十四章 该胆大的时候没有胆大 第七十五章 添油是不好的 第七十六章 不,没有花瓶,绝对没有 第七十七章 真是久仰了 第七十八章 七杀令出风云变 第七十九章 求人赈济有用吗? 第八十章 道不同 第八十一章 怪叔叔和小萝莉的幕后故事 第八十二章 小号大号 第八十三章 十分肥厚的诱饵 第八十四章 这里的人们很好战 第八十五章 通道一定要打开 第八十六章 预备,放 第八十七章 小萝莉的婚嫁事 第八十八章 补铁锅 第八十九章 这才是扭转乾坤的力量 第九十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 第九十一章 不大破咋大立? 第九十二章 把脑袋埋进沙子的肥猪 第九十三章 冬瓜蘸黑酱,杀器呀 第九十四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九十五章 你心知来我肚明 第九十六章 我容易嘛我 第九十七章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九十八章 忽悠,接着忽悠 第九十九章 裙带关系不好使 第一百章 我真的没有办法 第一百零一章 你怎么在这里? 第一百零二章 底层力量真的有用? 第一百零三章 尧舜还是靖难?难说的很 第一百零四章 最后一块筹码 第一百零五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 第一百零六章 有唱高调的就有下黑手的 第一百零七章 最血腥的一天(上) 第一百零八章 血腥的一天(下) 第一百零九章 恐怖之烈 第一百一十章 拼图完成 第111章 露出来了 第112章 从这一刻起,我们要去死 第113章 桃花笑江水流 第114章 车轮比天高 第115章 骡子不瞎 第116章 匹夫得逯 第117章 我就知道你是硬骨头 第118章 必先夺其器 开个单章,读者请看 第119章 密云将雨卷扬州 第120章 逆风扛大旗(求月票大章节) 第121章 破局首战(继续拉月票) 第122章 大幕拉开 第123章 扬州,我们的扬州 第124章 为何而来?送死 第125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求月票) 第126章甲兵只在你心中 第127章 何谓英雄?看这里 第128章 倾尽全力最后一击(月票哇) 第129章 金玉碎而沟壑平(上) 第130章金玉碎而沟壑平(中) 第131章金玉碎而沟壑平(下) 第132章 六十四万种风情 第133章 风潮第一波 第134章势力势力,就是势和力 第135章 群丑跳梁一帜独出 第136章 小蛇也想吞巨鲸 第137章 最后的平静 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别 第139章 铁索连舟的效果 第140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 第141章乱起乱平看血光 第142章 里里外外 第143章 以后不胡来 第144章 麻杆打狼 第145章 天那么大 第146章 水混才好摸大鱼 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 第148章 你看我们多齐心 第149章 大问题其实好解决 第150章 有名为七杀 第151章 桃色花边儿下流事 第152章 一缕发 三千血 第153章 八月十五过节了 第154章颓局大振 第155章 收保护费 第156章 又砸又补一大锅 第157章 人有两面各不相同 第158章 各有心思三两片 第159章 说金风道雨露 第160章 潸然泪下 第161章 愤怒中的机会 第162章 宁静的太多了 第163章 恨滔天血满地 第164章 识字了吧 第165章 暗流 第166章 都在想一鸣惊人 第167章 牛鬼蛇神蕴真莲 第168章 转变,都在转变 第169章 底牌 第170章 一击致命 第171章 趁热打铁 第172章 变数 第173章 金无足赤 第174章 当家作主 第175章 无意之间就撬动了 第176章 偷看底牌 第177章 直抒胸意 第178章 大帅的评语 第179章 救星和银子 第180章 南北皇权 第181章 成长第一步 第182章 搬家 第183章 内部隐患 第184章 鬼过清明人过关 第185章 古今辉映 第186章 过去不过去? 第187章 都谈利益 第188章 其实早就注定了 第189章 记的回来 第190章 定乾坤 第191章 报复的火山 第192章 无路可走 第193章 生死之间(1) 第194章 生死之间(2) 第195章 大帅的真本事 第196章 生死之间(3) 第197章 利益的选择 第198章 掩盖的目的 第199章 凶光毕露 第200章 先遣 第201章 渗透之前 第202章 第一张骨牌 第203章 渔翁之利 第204章 分分和和 第205章 生机和转机 第206章 闹学 第20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208章 凌驾其上 第209章 兵威促变 第210章 神仙保佑 第211章 门户大开 第212章 代价 第213章 没有君子 第214章 穷 第215章 连环炮 第216章 不如人意 第217章 战战和和 第218章 皇家无小事 第219章 真正的底气 第220章 苦难尽头是苦难 第221章 大火末日 第222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 第223章 神魔同道 第224章 小买卖 第225章 并不美好 第226章 民风在变 第227章 狂热的战争冲动 第228章 算是做到了吧 第229章 大结局 新书《嫁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69章 底牌
《甲申天变》
作者:短头发
更新时间:2024-01-09 04:28:32
字数:2281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甲申天变 !

    天承运,大明皇帝诏曰:今有大长帝子(公主——作平,淑贤质智,温良敏静,堪为宗室之华。首发盖年已二八,为免误其正芳韶华,朕琢择佳婿。

    又有淮西忠诚伯李者,为朕胘骨,文武实匹才德俱备,更有精忠之心诚实之切,未闻有婚配者,朕亲提之命之,以为佳偶。

    经庙算卜问,俱为华美之约,特下旨为贺。本月乙丑是为吉期,诏礼部姚者为赐婚钦使。

    特加驸马都尉,授辅国将军。赏居所一处,赐家奴下丁六十,准食五百户,荫子嗣云骑尉,以彰庆贺之喜。

    诸般婚仪由宗人府并礼部代筹,普天共庆。

    另:赐四季裳二十件,五色丝缎二十匹,书柜、服柜六套,笔墨若干,菲礼金四十锭,菲礼银六十锭,表礼二十四套……

    朕于卿者,君臣至亲,俱为一体。

    钦此!

    或许是因为地缘的缘故,或者干脆就是朝廷早有预谋,反正身在前线的李四和赴死军是最后一批知道这个消息的。

    这个事情来的有点儿突然,而且重点不在这道圣旨上,关键是姚明恭这个赐婚使已经带着长平公主过江了,正行进在去往庐州的途中。

    很多人都为李四高兴。这都成驸马爷了。皇帝都成了小舅子。可不就是高兴地事情?

    可大部分高级军官却不这么看。

    大帅和朝廷之间微妙着呢。要说势同水火绝对没有这么严重。尤其是大帅和朝廷都有鞑子这个共同敌人地前提下。大帅是不必说了。和鞑子就是不共戴天难同日月。完全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地死敌。和鞑子之间是半点回旋地余地也没有。

    江南朝廷那边儿也是打鞑子地。江山被鞑子占去了一多半。北都也在鞑子手里。小皇帝一杆子重臣们都和鞑子是对头。就是下面地老百姓也知道高喊决战呢。

    有共同地敌人是没有假。可大帅和朝廷也没有外界传闻地“君臣同体”那么齐心合力。

    事情是明摆着地。打鞑子还得要大帅。赴死军又是天下抵抗力量地绝对中坚。并且不断地输出抵抗思想和援助各方抵抗力量。已经成为天下众军之冠。

    尤其是在这即将打开黄河锁钥地时候,尤其是鞑子已经开始露出疲态的时候,面前就是整个北方和天下的关注,这个时候朝廷忽然赐婚,而且是皇室中的大长公主,这里头的道道儿可就值得琢磨了。

    按照大明惯例,驸马这样的外戚不能藏片甲,不能有一兵。当然这种惯例在李四这边没有用,赴死军也不可能交出去,就算是李四撒手了,也没有人能有忠诚伯这样地威望,也没有人敢于登上李四的这个位置。

    就算是李四恭恭敬敬的让出赴死军总指挥的位子,也没有人敢坐在这个位子上。真要是有那个猪油蒙了心的家伙妄图掌控这天下第一强兵,立刻就得横尸当场,用不了几天的工夫,叉子兵就能出现在武英殿上。

    关于取代李四在赴死军的位置,完全没有可能,朝廷里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现在的赴死军已经是一头扑出去的猛兽,其凶残和勇猛谁也挡不住,就更别提什么驾驭了。就算是李四本人,也深深体会到赴死军的危险: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怕朝廷想要夺取什么军权,李四手里地军权已经不能动摇,谁也夺不了。

    关键是大帅本人对这事情的反应和态度,这直接关系到赴死军的未来。

    几千几万的弟兄拼死作战,跟着大帅一路走来,为的是个什么?图的是个什么?死了那么多的兄弟亲人,大伙儿想要的东西朝廷给不了。

    对于那个什么什么公主,大伙儿都不怎么看好,主要是因为她的身份,这婚事里头的政治味道谁还能感觉不到?要是忠诚伯随便娶个女人做老婆,赴死军上下肯定要欢庆好几天,对于未来地大帅夫人肯定能捧到天上去。可要是娶了这个什么什么公主,大伙儿这心里可就有点儿别扭了。

    可大帅要是公然拒绝了这门婚事,就等于是和朝廷撕破脸皮了。很多人甚至希望李四拒绝了这个婚事,反正赴死军也不是指望朝廷吃饭的,有没有朝廷都是一个样子。

    但是接近李四的人都知道大帅的心思,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出现什么分裂,无论是对现在的抗清战争还是对以后地大业,都没有好处。

    李四很清楚自己打造出来的赴死军想要什么,也很清楚上上下下地弟兄们都在瞩目这件事情,在大帐中来回游走……

    “朝廷真的是黔驴技穷了,居然想出这种联姻地法子。”老神棍嘿嘿笑着说道:“这就说明了朝廷的软弱,大帅可以少很多顾虑了……”

    “屁话,我什么时候也没有把朝廷当对手。”朝廷这么做,确实是说明了很多问题,至少能够说明朝廷对赴死军没有任何行之有效地手段和力量。

    “召集所有营官和营官以上的弟兄们过来,我有事情要说……”

    现在的赴死军营头不少,营官这个级别的高级军官都过来,挤挤挨埃站满了营帐。

    大伙儿都知道大帅要说什么事情,唯一不知道的就是李四本人准备采用什么办法来应对,是拒绝还是同意?

    “赐婚的事儿大伙知道了吧?”李四看看众人声调忽然一变:“诸位弟兄都是我赴死军的中坚,有话我也就直说了,我晓得大伙儿都关注着呢,今天我就把话说开了吧……”

    “咱们赴死军是怎么起来地?有多少弟兄血洒异乡?咱们身后有多少父兄的支持?这些个我心里头都装着呢。”李四环视众人:“我赴死军要做的是千年来没有人做过的大事,要成就前所未有的局面,该怎么做我心里有数,你们谁也不要往这里头掺和,更甭多想。好好的把这一仗打下来,该是咱们的还是咱们的,一样也少不了。”

    “多少大风大浪都走过来了,眼前的这点儿事情算个甚?值得大伙儿这么分心?”李四嘿嘿一笑:“这事情都别记挂着了,各自干好各自的事情……”

    李四这么一说,大伙儿就明白了。什么样地大风浪没有经历过?大帅不都是趟过来了?这么点小事情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该是咱们的还是咱们的”这句话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

    “都散了,散了,”李四抬手示意众人退下:“那个……路大哥,你给我挑几队利索点儿的兄弟,我要回去一下……”

    路丙寅明显是有话要说的样子,张了好几回嘴都没有说,最后却道:“兄弟,你心里是装着大事情地,该怎么做也就不必我废话了。快去快回吧,这边离不开你。”

    “快马往来,五七日即可,若有事故,急速来报……”

    了两百精干的骑马步兵,飞奔而去。

    后头的路丙寅正拿马鞭子使劲抽打他的儿子,一边揍一边大骂:“你四叔做的是正经事情,你又要絮叨什么?”

    路涧挨他老子的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一边躲闪着就要上马去追李四:“我是怕四叔念着妹子,做出糊涂的事情来……”

    路丙寅一把就将儿子拽下马来:“你才是糊涂蛋,你四叔比你不明白?给我滚回来……”

    路家父子遥遥的望着李四绝尘而去,脸上蓦然就是一凉,今年的第一场大雪终于落了下来……

    今年的第一场雪明显要来地晚,可这一下起来就是大的,撒拉撒拉的雪粒子下了不大一会儿,就成了一片片一团团的簌簌而下,如扯棉絮飞柳毛一般。

    风雪之中,一队人马飞奔而入庐州。

    在进入十月份之前,秋赋已经完成,五成的地租极限让很多无升斗之积的小民终于缓过一口气来。缴罢了租子家里还能落下几口袋粮食,这让很多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这个混乱的世道里,没有什么比余粮更让人感觉踏实的东西了。即便是在这样的冬闲季节,家里的男人们也不敢真就闲下来,劈柴搓绳变卖成铜钱,有点手艺地早去了大别山深处的赴死军基地……

    等到年前,男人们都回到温馨的家里,肯定能带回几吊铜钱,甚至是一角半角的银子。精打细算的老人们早就穷怕了,小心翼翼地把存量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些不知道勤俭持家的年轻人,甚至把家里地粮食拿到集市上换几升细粮回来,说是为过年准备的,辛苦一年了,要过个肥年。

    这种举动自然惹地家里老人们的大骂……

    就是那些富户,也明显感觉局面在日渐安稳。

    随着赴死军地军事进展,淮西已经不再有任何直接的威胁。虽然忠诚伯的赋税极重,可这边的官府不敢狠着心在赋税上算计,折算起来比往年也差不多。

    经历过初期的血洗之后,又有了现在的甜头,都感觉到了赴死军的强大,谁还费劲不讨好的鼓噪什么事情?就算你有的点田产有点家底儿,谁敢和赴死军对着干?不是活腻了还是什么?

    现在的官老爷们,大大小小都是赴死军的人,只要你的地租没有超过五成,也就没有人搭理你。真要是舍皮舍脸的翻以前的老黄历,还能落下什么好下场了?

    账人人会算,在没有很大损失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做出傻事情。

    尤其是在地租减少流民增多的情况下,新开出来的生地都有人租种,难道这就不是收入了?

    听说朝廷都赐婚了,赐婚的队伍和大明公主都进城了。忠诚伯和大明皇帝成了亲戚,这就等于是朝廷认可了忠诚伯的做派,说不准以后还要推行天下而广之呢。

    对于李四大婚这种事情,很多人尤其是小地主阶层,并没有多大地热情。自己家里的事情还一堆一堆呢,谁有闲功夫理会这些大人物的事情?可只要有人挑头,谁也不好意思不跟着。

    于是乎,街上的牌楼也扎起来了,大红的喜字也张贴的满街筒子都是,一派喜庆的景象。

    一队快马风一般穿过城门,踏起道路上松软的积雪,清脆脆的马蹄声显得格外响亮。

    “是大帅回来了……”

    官样文章总是要做的,各种排场和仪程总也免不了,这也是老大帝国传承了许多年地东西。

    一声“钦此”,姚明恭宣读罢了圣旨,捧着圣旨再不说话。

    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婚事,老姚心里明白的很。

    这完全就是出于政治需要,没有别的因素,至于圣旨中所言的“鼓瑟和鸣,相睦相敬”都是谁也不会在意的废话,真正地重点就是最后一句话:君臣至亲,俱为一体。

    赐婚本来就是拉拢的意思,但这根子里还是朝廷在用大义来压制李四。

    君臣这一道堪儿是南都朝廷唯一能够派得上用场的东西。

    传承了几千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看似牢不可破,其实早不知被踩踏过多少回了。

    真正有了实力,尤其是到了问鼎的时候,什么样的联姻也没有用。

    他李四精明过人,能不明白这里头的意思?他李四要是真有了不臣之心,估计当即就会撕了这道圣旨。然后关了城门……再然后来赐婚的这几百人谁也别想活着见到明天的日头。

    姚明恭这赐婚使做的不易呀,其中地凶险老姚自己心里明白的很。

    这也朝廷和李四之间要摊牌的时候了。

    趁着李四还没有到巅峰的时候,能收则收,若是不能收,也比以后他羽翼丰满再解决要好一些。

    临来之间,老姚连遗书都写好了。并不是怕李四面对面的忽然翻脸,最可怕的是这淮西是李四的老巢,真要想让赐婚的人马遇到点“山贼土匪”或者别的什么“意外”,估计连个尸首也找不到。到时候他李四把脸儿一抹装委屈,谁还能真正把他怎么样了?

    所以老姚并没有说什么“李四速速接旨”这样的废话,而是把身子站地笔直,等着李四的反应。

    “臣,接旨!”

    李四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捧着圣旨。

    老姚和所有热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心里那块石头总算是放下来了:不管怎么说,这个飞扬跋扈的大帅总算是把圣旨接下来了!

    作为赐婚使,又同为东宫的老学官,都是太子门下出来地,姚明恭和李四说起来还算是正根子的同僚,终于办完了正事儿,这恭贺之词肯定是少不了地。尤其是这些赐婚的正使副使,都是满腹经论一腔锦竹,早就准备地贺词还能少了?

    还不等老姚等人说出这些没有营养的恭贺之词,李四地脸色可就落下来了,把老姚往一边儿一拽:“姚尚书……算了,还是叫老姚吧……”

    “你我都是东宫老人,李校典何事?”一看这情形,姚明恭就知道李四是有重要的话说,为了缓和气氛,还是使用当年的称呼。

    “这次赐婚之事,就只有你一人主使?”

    “算是我一人主使吧,李校典有话可讲当面。”

    李四追问:“你能代表了朝廷?你能代表了万岁?”

    越是这么说,姚明恭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仔细思考临来时候小皇帝的嘱托,郑重点头:“我可代表万岁……”

    这次的赐婚绝对不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办场喜事那么简单,这里头牵扯到的东西可就多了。大伙儿心里都心知肚明,看到李四语出如此,也并不是很意外。

    “如此甚好,既然老姚你能全权处置我就对你直说了,”李四在姚明恭耳边小声说道:“敢情一见殿下,有些事情还是当着你和殿下的面说清楚的好……”

    之前就要见公主,在哪个朝廷也是于体制不和的事情

    可李四和长平公主见的还少了?何况是这种情形之下的赐婚。

    “好,有请大长公主殿下……”

    屋子还没有生火,很是显得冷清。

    姚明恭和李四都是站在当地,只有一身宫装地长平公主端坐无语。

    因为还不到大婚的时候,长平公主也是寻常的宫装,又和李四很熟,也知道这个婚姻的性质,所以也必做那些腼腆矜持的羞涩之态。

    长平公主很明白这场婚姻的重要,也知道当前的局面。心里虽然是紧张万分依旧极力做出平静的样子。

    “前边眼看就要大战了,咱们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说废话,有话我就直说了,得罪之处,勿以为怪。”

    姚明恭不清楚李四要唱哪一出,唯恐李四当面礼后面兵的再演一场《鸿沟会》出来,很是惶恐的等着李四说话。

    还是长平公主镇定一些,虽然这种是强装出来地:“此处再勿乱耳,忠诚伯有话可讲当面。”

    “赐婚,就不必多说了,肯定是政治联姻,这一层你我都清楚的很。”李四看着二人:“这是一步臭棋!”

    有的事情是能做不能说,有的事情是能说不能做,这本就是出于政治层面考虑才做出的赐婚之举。虽然大伙儿心里都知道,可被李四当面说出来,尤其是当着赐婚使和新娘子的面儿说出来,确实让人脸上有点挂不住。

    “为什么赐婚?”李四没有理会二人地感受,现在也不是理会这些的时候:“是怕我李四造反?是怕我夺了南都的那把龙椅?”

    这话说的太直接了。

    要是换个别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后果可就严重了,斩立决都算是格外开恩了。

    可李四这么说却不一样。

    姚明恭也想不到李四说的这么直眉白眼,闹也不是怒也不是,一时间竟然僵住了。

    屋子的气氛顿时降到冰点,谁也不说话,沉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呼吸之声清晰可闻。

    “忠诚伯心思缜密,布局深远。眼下局面就是强枝弱干,非是朝廷怕了忠诚伯,而是不想忠诚伯做出什么不忍言之事,到时候亲者痛仇者快……”还是长平公主最先开口打破了沉闷。大明公主殿下当然不能说是朝廷怕了李四,而是做出谆谆教诲的苦口婆心状,先从小处着手:“若是本宫记的不错,忠诚伯小腿伤痕犹在,那是贼军破城之际为掩护我等先皇血脉之创。忠诚伯地血诚,莫说是朝廷,就是我这一介女流也不会忘记……圣君天子,怎么会怕了自己的臣下?只是忠诚伯已经行走在悬崖边上,一失足便成千古恨事,朝廷实不忍……”

    “打住,殿下,你赶紧打住吧。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李四可没有闲功夫和这个自以为聪明的小女孩儿抠字眼儿:“你说朝廷是爱我护我,怕我做错了事情,这才赐婚,这不叫怕?好吧,爱也罢怕也罢,咱们今天不是说的这个。”

    李四很郑重的说道:“我也不想和你一个女娃娃兜圈子,老姚也能代表了朝廷代表了圣上。咱们就该打开天窗说亮话,就算是赐婚了,我要还是想造反,你们有什么法子阻我?”

    “李四,你出此诛心之言,实是大逆不道。”老姚可是连遗书都写好了的,见李四这么一说,等于是把事情挑明了,书生意气一下子就涌上脑袋:“浑不念先皇对你之信赖,你若还有半点儿天良,当记的先皇殉国之前的嘱托……”

    一看到这种忠臣跳出来,李四就想笑,把姚明恭按在椅子上:“我说老姚,咱们这不是说事儿的么,你发什么火?发火有用?造反?我要是稀罕做皇帝在南都的时候就反了,还用等到今天?”

    这么一笑,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

    老姚还是气呼呼地,胸脯子不住起伏,却不象刚才那样暴跳如雷了。

    “朝廷啊朝廷,就是多心,真以为赐婚这种老掉牙的招数有用?”李四嘿嘿一笑,对着面前的这个小女孩公主说道:“我说殿下,很多事情或许你不会明白,可你也应该知道咱俩不是一路人,成亲对谁也没有好处。要不然这样吧,我给你找个说的过去的理由,你回你地南都,看上哪个如意郎君就下嫁过去,然后相夫教子过你地日子,朝廷里地事儿就要掺和了……”

    长平公主对着李四忽然一笑:“李校典,未免忒小看天家女子了。”

    作为皇家女子,就应该有相应的觉悟,个人地幸福永远要为大局让路。

    至于是否情投意合,女子对婚姻是否满意,这些事情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笑话儿,尤其是在理学发展到近乎疯狂的这个世道,说这些纯粹就瞎扯。

    别说她一个女子,就是李四这样地“成功人士”,对自己的婚姻也不抱多大的期望。找个有共同语言的、有感情基础的女子为妻,在这个时代这本身就是很荒谬地事情。

    为了祖宗为了万岁,牺牲自己的个人幸福,在这个时代看来绝对是很神圣的。

    “行,算我没说。”就是李四自己也感觉和长平公主说这个实在是有点儿扯:“赐婚么,赐不赐的都是那么回子事情,不管怎么兜圈子转弯子,还得说到实力上来。”

    “我也不妨告诉二位,造反不造反,篡夺不篡夺不在我这里,”李四笑着一指南都方向:“全在圣上那边呢,所以你们没有必要怕我,应该怕咱们的万岁爷才是。”

    “李校典,你说的对,实力,实力决定一切。”长平公主气氛地说道:“你有实力,随便你怎么样,你就是说万岁是桀纣之君也由你,你就是举兵清君侧也由你,这还不是随你怎么说的么?”

    “哈哈,咱们的万岁要真是桀纣之君,我还真的就反了,就算今天不反,以后肯定也要反。”李四当面锣对面鼓的说道:“我就是真的要反你们朱家天下,也不必扯那么多幌子。造反就是造反,还有什么好掩饰的?”

    姚明恭面色阴沉,在这样的一个大忠臣面前张口闭口的造反,早把这老学究气的通身颤抖了:“你现在就可以说圣上是桀纣之君,你现在就可以兴兵叛乱,我今日就是要血溅五步……”

    “行了,行了,老姚,我知道你是忠臣,咱们今天不是说这个好不好?”李四都被这个老忠臣给逗笑了:“当今圣上确实不是桀纣之君,而且很有几分明君地样子。尤其是他的民本拿一套,是对是错还不好说,不过就凭着这一点儿,我也不能反。”

    姚明恭拱手向天“哼,圣天子自然是一代明君。你李四也休要耍弄于我,是留名凌烟阁为万民传颂,还是铸罪身于时间为史笔诛伐,由得你自己选择。”

    “废话咱们就不必说了,说我忠臣,

    们都不信。说我是篡夺的奸侫吧,我也不愿意听。忽然一高:“二位都听好了,我也要借二位之口留言于圣上。”

    二人都知道到了最后摊牌的时刻,李四究竟是大明的周公还是当代的曹操,一句话就可见分晓了。

    “圣上民本的那一套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不过终究值得一试。若是弄好了,咱们这三万里河山就如铁打一般,什么满洲铁骑什么百万叛军,都不值一提。就是千秋百代之后,这天下也不会变。”李四说的也是真心话:“到时候,我李四心甘情愿把赴死军解散,刀枪入库兵戈铸犁,哪个要是敢造反老子第一个就灭了他。”

    这个时候,李四已经没有必要说什么谎言了,姚明恭和长平公主都没有想到李四是这样大忠臣,欢喜的眼泪都要掉落下来。

    “在圣上行民本大业之时,我就在一边儿看着,顺便弄自己的事情。我也有自己地路子要走,想着走出一条和圣上不一样的路子来,民本虽好,未必就能一举成功也未必就是济世救民的唯一良方。朝廷走朝廷路子,我走我自己的路子……”

    “要是朝廷的路子走对了,我巴不得把肩上地担子卸下来给朝廷。要是万岁走到了尽头也走不通的时候……”

    “圣君在位,以万民为本,这样地路子如何会错?只要真心走下去,断断没有错的道理……”

    对姚明恭地话李四仅仅是一个微笑:“走着看吧,反正这样的道路我不敢选,要是朝廷真能走对了,可是天大地好事。”

    “还有,在各自的道路没有走完之前,这片土地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分裂。”李四语气忽然就充满了腾腾杀气:“我只能允许开辟疆土,要是敢做出分裂国土地勾当,就是老天爷我也不认识了,除了你死我活没有别的选择。”

    “好了,也就这些了。老姚,你这个大忠臣也别在这里耽搁了,赶紧回去辅佐咱们的圣君吧,”李四已经推开房门大踏步出来:“前边还打仗呢,我先回去了……”

    外面的冷风忽的灌了进来,让人不由自主的打个寒战。

    姚明恭回味了半天也没有明白这个忠诚伯说的是什么,不过可以确认的是赴死军还是在大明旗号之下,只要圣君把江南开辟成万民乐土,赴死军就会心甘情愿的来投。

    “可……这婚事,乙丑日就是婚期了呀忠诚伯……你怎么走了?”

    老姚还在门口大声呼喊,李四已飞身上马,卷入风雪之中。

    长平公主端坐不动,良久方才缓缓的说道:“前方战事为重,婚姻之事可延后再提……”

    也知道什么时候,绵绵密密地大雪就停了,天气反而更加寒冷,冻的人伸不出手来。

    漫天连地都是一片茫茫,窗台上的雪已积的大厚,娥子坐在门槛儿上出神的望着,小脸儿冻的通红。

    “傻妮子,把帘子放下来,冷气都进了屋子……”路大嫂地嗓门儿还是一如既往的堂音十足,震的积雪都能掉落下来。

    娥子似乎没有听到母亲的大喊大叫,看着几只灵巧的雀儿在枝头蹦,心思早不知飞到了什么地方。

    谷子生米儿,老娘生女儿,路大嫂还能不明白女儿的心思?

    自从朝廷赐婚的诏书传开来以后,大伙儿都欢喜的很,一家一家如同过年一般,连红纸喜帖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李四李兄弟大婚的时候热闹热闹呢。

    李兄弟是天底下头一号的大英雄,可着整个大明朝就没有谁能比地了,现今又是元帅的身份,娶个公主回来也是合情合理的好事儿。

    朝廷里的事情小老百姓们不怎么关心,可李兄弟是自己人,要是没有李兄弟这些年的操心劳力,大伙儿能过上这么安稳的日子?吃水不敢忘了挖井的,歇荫不能忘了栽树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虽然大伙儿都知道李兄弟不缺什么,还是商量着凑点儿礼钱表一表心意,今天就是乙丑日,估摸着李兄弟正当新郎官儿呢……

    “你个小娃娃知道个甚?你四叔也是当你个孩子罢了,随口和你说笑,怎当的真?”路大嫂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女儿说了:“再说了,你四叔做地是天大地大的事情,哪里有心思念着这些,早忘脖子后头去了……”

    “不会,四叔是亲口和我说好的,要我等他三年……”娥子缓缓摇头,眼中泪水簌簌而下。

    路大嫂有些伤神的拿掸子把娥子身上的落雪扫了:“傻闺女,你四叔是大人物了,娶了公主也是好事情,可不也是咱们家地脸面的么?再者说回来,皇帝万岁爷爷钦赐地婚事,别说是一个千娇百媚的公主,就是一头老母猪,你四叔也得娶进门儿供奉起来不是?”

    “那个公主咱们都见过,为人也随和地很,又知书达理,估计人家念过的书摞起来比你都高。”路大嫂也是顺嘴之言:“给你娶这么个公主四婶回来,还能帮你四叔打理打理军政大事……”

    “可四叔说三年之后会娶我地……”娥子忽然就尖着嗓子大喊大叫起来。

    路大嫂这样的家长本就不能耐着性子和孩子讲道理的人,看女儿这么穷吆喝,也是气不过,一掸子就抽下来:“你连个字儿也不认得,怎么和人家公主比?再穷嘟嘟嘴,我打的更厉害……”

    “我认字,我认字的,我也读过书的……”娥子委屈的大哭起来。

    “你就认一个‘人‘字儿,也叫识字了?”路大嫂把闺女拽进屋子:“就会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这也算读过书了?”

    娥子伏在炕上不住大声哭泣:“四叔说过,说过我喜欢读就读,不喜欢就不读……”

    “读书还有什么不好的?那是你以前懒,读不下去,还能怨谁?”路大嫂也不忍心再打,温言安慰道:“这都是命啊,闺女,别再闹了,要是你爹在家看见你这个样子,早打死你了……”

    “拿我现在的学习读书认字,我要读所有的书,要认所有的字儿!”娥子疯了一样翻箱倒柜,寻找以前的书籍笔墨。

    “你当读书是啥?想学就能学的会?你就是个榆木脑袋,十年八辈子也学不会的……”

    娥子一蹿就从炕上起来,头也不回的就往雪地里跑。

    “死妮子,你干啥去?”

    “我去找四叔……”娥子已经跑的远了。

    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这么乱跑还成个什么样子?路大嫂拿着掸子就撵了出来,比男人还要洪亮的嗓音顿时响彻了小半个山谷:“你给我回来,看我不打死你……”

    可娥子腿快,早跑的没有了影子,还哪里找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