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摸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开棺 第二章 心脏衰竭 第三章 鹌鹑浮雕 第四章 天桥上的乞丐 第五章 七品宝箱 第六章 乌钵 第七章 金光 第八章 体检 第九章 土豪 第十章 象牙笔筒 第十一章 打包转让 第十二章 煤气中毒 第十三章 温馨 第十四章 媲美湘菜馆大厨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第十六章 前清举人家 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第十八章 优厚的条件 第十九章 书法大家 第二十章 抹茶 第二十一章 豆青釉双耳扁方瓶 第二十二章 崇洋媚外 第二十三章 包袱斋 第二十四章 重回商思 第二十五章 人面陶罐 第二十六章 乾隆官窑 第二十七章 打眼 第二十八章 骑行 第二十九章 中医推拿 第三十章 侗乡风情 第三十一章 太平天国古庙 第三十二章 木印 第三十三章 奇石鉴赏大会 第三十四章 不明所以 第三十五章 龙脊梯田 第三十六章 靖江王城 第三十七章 朱子常款关公木雕 第三十八章 中华田园犬 第三十九章 灵渠 第四十章 湘山寺 第四十一章 参禅 第四十二章 老家 第四十三章 磁州窑黑釉双系罐 第四十四章 智障的六叔 第四十五章 散伙,止步邵城 第四十六章 职业经理人 第四十七章 开业在即 第四十八章 行 第四十九章 宣和古币 第五十章 造势 第五十一章 捡了一个大漏 第五十二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第五十三章 净赚 第五十四章 搂货 第五十五章 白玉翎管 第五十六章 龙袍补子 第五十七章 天青釉钧窑梅瓶 第五十八章 秘辛 第五十九章 龙城第一眼 第六十章 艾灸 第六十一章 掌柜 第六十二章 学以致知 第六十三章 冲拳 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 第六十五章 树大招风 第六十六章 见父母 第六十七章 投资理财 第六十八章 解决困境 第六十九章 洪宪瓷 第七十章 无业游民 第七十一章 有志青年 第七十二章 犀角雕布袋和尚 第七十三章 坐夜井 第七十四章 斗牛 第七十五章 大驾光临 第七十六章 赏玉 第七十七章 哭笑不得 第七十八章 黄花梨围棋盒 第七十九章 对弈 第八十章 武僧 第八十一章 公报私仇 第八十二章 慈善拍卖会 第八十三章 徒手搏斗 第八十四章 革命 第八十五章 仿生瓷 第八十六章 上香 第八十七章 紫金釉暗花云龙纹碗 第八十八章 客串家长 第八十九章 白醋点豆腐 第九十章 恶犬伤人 第九十一章 至纯二眼老天珠 第九十二章 庆生 第九十三章 老领导 第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九十五章 白釉划花皮囊壶 第九十六章 摸金校尉 第九十七章 小惩大诫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第九十九章 风声鹤唳 第一百章 棋王 第一百零一章 价廉未必物美 第一百零二章 为老不尊 第一百零三章 唐代青铜武官俑 第一百零四章 品鉴 第一百零五章 铁公鸡资本家 第一百零六章 国手 第一百零七章 让子 第一百零八章 赠书 第一百零九章 养老牌 第一百一十章 捡瓶瓶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洽 第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款淘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变卖家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超出预估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私人印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棋会友 第一百二十章 幼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能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走后门 第一百二十三章 转心瓶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计 第一百二十五章 影青刻花梅瓶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棋爱好者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饭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茶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器美神完 第一百三十章 陪衬 第一百三十一章 攀比之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座上宾(求首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酒(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 粉彩九桃葫芦瓶(求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园田居(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挖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闲言碎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饯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物贩子 第一百四十章 强买强卖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宣州窑狮头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搅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祸江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头蛇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质三孔布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八罗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推杯换盏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房四宝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场卷 第一百五十章 斯文败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房四宝
《摸宝》
作者:捡漏
更新时间:2024-02-02 20:02:49
字数:834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摸宝 !

    沈文信经由成柏松的介绍结识了高仁、苗国栋等人,算是不虚此行了,为了不至于让人觉得他是抢生意的,所以沈文信也没过多往古玩方面靠,尽管有许多精品的古玩,但是在外地也不好显露出来,而且有喧宾夺主的意味。

    大家谈都是一些当地人文风土,身为本地人成柏松如数家珍道:“要说宣城本地的特产,当属宣纸宣笔和徽墨了,历代朝代文房四宝皆出自这里。”

    如果说宣城这个地方国人普遍知之甚少的话,那么宣纸、徽墨那就是家喻户晓了,特别是有点文化的人,更中意于这类传统的书写工具。

    “那我可要淘几件回去了,我对书法也挺感兴趣的。”沈文信喝得也差不多了,脱掉外套,敞开了肚皮喝,酒过三巡之后,众人也都有些酒意了。

    成柏松拍着胸脯保证道:“有老哥在呢,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开这类文房用品专卖店的,等下就带你去看看?”

    “好,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现在就去,也好看看沈老弟的书法水平。”高仁也喝高了,出言建议道,反正大家都酒足饭饱了,没事溜溜弯也好,他所说的朋友,大家也都认识,是宣城收藏砚台、徽墨的藏友,开了一家古代文房用品的店铺,平时结交了不少这方面兴趣爱好的藏友,人称“墨痴”,专研了文房用品几十年了。

    “也有段时间没见厉老了,怪想念的,也不知道现在玩什么了。”这几人虽然都各自有自己的事业。却因为共同的兴趣走到了一起。

    “还能玩什么,估计还是古代的徽墨或者歙砚吧。他一直专注玩这个,你又不是不知道。”高仁说了一句之后。四人结伴前往位于几百米外的一家文房用具专卖店,装修比较古朴简单,以这个规模来看,并不是特别大,主要还是出售给游客,所以在平常的时候,还是较为冷清的。

    沈文信等人抵达之后,已经差不多是临近下班期间了,四个酒气熏天的大男人来到这里。还是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厉老头,快给老子出来!”高仁大吼一声,估计是喝高了,也说明与厉力的关系不错,至少达到了交心的程度,不论辈分身份的差别,而有所顾忌。

    这么一叫,使得隔壁的商铺老板还以为有人光天化日之下抢劫呢,颤颤惊惊伸出头来查看情况。

    厉老还在里面整理货物。一听熟悉的吵闹声,立马走了出来,沈文信虽然也醉了,但是稍微蒸腾了金光。便清醒许多。

    只见厉老身穿一袭红色棉袄龙纹唐装,鹤发童颜,甚是精神。步履矫健,不像是七十多的老年人。相反和高仁、苗国栋一个年龄段了。

    “我就知道,这个时间。敢这么胡乱吼叫的,也只有你高仁了,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们这几个来干什么?喔,这位小友是?”

    厉力瞥了一眼沈文信,发觉这个年轻人好像并没有见过,几个醉醺醺的大男人,唯独沈文信似乎眼神没有这么迷离。

    “他啊,沈大老板啊,这次来宣城是特意来你这选购一套文房用具的,所以我把他介绍到厉老你这了,呃——”成柏松了打了一个酒嗝,扶着沈文信,一脸难受的样子。

    这段路基本上是沈文信照顾这三人,有点后悔,刚才喝得太尽兴了,面带尴尬之色地道:“厉老,您看他们都这样了,你店里面有什么醒酒的?”

    “嗯,我去泡几杯蜂蜜水过来,你先扶他们进去吧。”

    “好的。”

    沈文信轮流扶起三人进了店铺内的沙发上坐下,歪歪斜斜的三人靠着沙发就睡过去了,沈文信趁势施展了金光解酒法,先给成柏松、高仁、苗国栋解除酒劲上头的难受感。

    此时在内堂忙碌的厉老端来了四杯蜂蜜水,沈文信看着三人倒在沙发睡着了,不免说道:“三个老哥像是小孩子一样,喝酒没什么把控,一会儿就醉醺醺了,还硬拉着我来厉老您这里,打扰您,实在过意不去。”

    沈文信也喝了蜂蜜水解渴,发觉残存的酒精基本被蜂蜜中和了,疑惑地道:“厉老,我没听说过蜂蜜水可以解酒啊?”

    “那你听过什么可以是解酒圣药啊?”

    “似乎打葡萄糖吊针不错啊,酒精中毒的人不是都要首先打葡萄糖吧?”

    “原理是一样的,酒醉的人身体缺少糖分,打葡萄糖也就是补充糖分,喝蜂蜜水也是一样的啊,而且蜂蜜里面的营养价值更高,这都是我跟老农收购的纯天然蜂蜜,当然对如果对花粉过敏的人,喝那种花蕊类的蜂蜜是有极大的损害。”

    沈文信不由得点头不已,厉力的年纪摆在那里,知道的东西比沈文信多的多,活跃在社会上的他,接触的人形形色色,如何解酒也是一门学问啊。

    喝了一杯蜂蜜水之后,三人依然瘫软在沙发上,看来一时半会醒过来了,不过经由沈文信细如发丝的金光缓解下,过会他们就会醒转,沈文信也不想打扰他们了,出言说道:“厉老,他们看来短时间醒不过来了,不如我在您的店里面逛一逛吧,我对书法很感兴趣,所以正如成哥说的,我要买一套书房用具,宣城这里的文房四宝是出了名的啊。”

    “哈哈,那行,他们三个人都喝不过你,沈老板真是海量啊!”厉老也跟他们喝过,知道他们的酒量都不是很弱,至少他们四个都喝了几瓶五粮液了吧?唯独沈文信没醉,除了年纪轻,身体素质高的原因外,酒量确实非比寻常。

    “是老哥们让我,见我初来乍到,所以没这么灌。”

    “我看未必。高仁这小子,连天京来的一把手都撂倒过。何况是你一个后辈……”

    沈文信也不多说什么,难道说自己使用了金手指用来解酒?这未免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厉老拿出了一套文房用品。说道:“这是最新款的文房一组,沈老板你看看吧。”

    沈文信对这个也不了解,但是如何使用这个仿古文房用品,倒是甚是熟练,开始研墨,蘸墨,展开一张宣纸,书写了一行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落款:沈文信,某年某月书。再拿出随身携带的印章,哈了一口气,使劲按了下去。

    一副精美绝伦,像模像样的书法作品完成。

    厉老在沈文信身边,感受了一股书法大家特有的气势,研墨定心,胸有成竹,落笔如有神助,一气呵成的连贯性。

    从字体呈现的龙飞凤舞的形态上看。这幅书法作品,没有脱笔,完全连在一起,犹如一个整体。

    “好字!”厉力由衷地称赞道。沈文信摸着这杆诸葛笔,在洗笔缸上涮了涮,垂直挂在黄花梨质地的笔架上。没有回答厉力的赞美,而是拿开镇尺。端详了这幅作品,吹拂了墨迹。说道:“笔好、纸好、墨好,人更好!”

    这套文房用品是一组的,每一个部件都有,繁而不杂,都有其作用,古代文人案牍上基本上都有的事物,而到了现代,除了书法爱好者之外,基本上鲜少见过这么齐备的书房四宝。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组文房用品,从用料、制作工艺、选材、构思上都花了工匠的心思,结合了古代、现代匠人的智慧,凝结的艺术瑰宝,虽说不是古董,却也很难得。

    “沈老板过奖了,没想到你年纪轻轻,书法水平如此老练,如果不是见到是你本人书写的,我还以为是当代书法大家的作品呢,这个印章也不错。”

    厉老对这幅作品很是喜欢,接过这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爱不释手的样子,特别对“沈文信”三个篆体文,着重点到了。

    “厉老,您要是喜欢的话,我就赠送给你。”

    “这怎么行,太贵重了。”

    “这是晚辈信手涂鸦,得到厉老您的厚爱已经很是难得了,那有贵重之说。”

    厉老又仔细品鉴了一番,说道:“确实是大家级别的书法作品,值得收藏啊,沈老板如果要赠送给老朽,那么这套文具,我也做个顺水人情,送给你吧。”

    “这怎么行,我看这套文房四宝,价格不菲吧?”

    “不贵,不贵,与小友你的作品相比,这只是身外之物。”

    沈文信也没推脱,这套文房用品,按照估计是最上等的一套,虽然不是古董,却是极其实用和趁手的物件,保守估计也要上万,当然这只是卖给外行人的价格,分别购买的话,可以节约不少的钱。

    不过这一套是厉老精挑细选的精品,可谓是店铺里面最高档的文房四宝了。

    如今外地游客来宣城、歙县等人旅游,大多会带些本地的特产,文房用品那就是必然要带的了,但是也出现了不少坑人的现象,高于市场价格的文房用品一组。

    沈文信也能遇到成柏松这个本地人,介绍到了厉力这里,以一副书法作品的价值,获取了差不多喊价上万的文房用品一组,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以厉力的眼力,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这幅书法作品的收藏潜力的确很高,目前可能不值钱,可是几年之后呢?或者几十年、几百年,沈文信这个名字冠绝九州之后,其作品自然水涨船高。

    厉力是为后世子孙投资潜力股啊!梵高等西方的艺术家,都是死后作品价值暴涨,登上了世界艺术殿堂的。

    两人各得所需,都极其愉悦,厉老帮忙包装好这一套文房用品,放在了一旁,两人品茗聊天,促膝长谈,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

    沈文信建议道:“厉老,不知您精通围棋?我们下几盘吧,他们可能还要睡一会。”

    “嗯,不过我围棋水平一般啊,小友可要让我一点。”当然这只是谦虚的说辞,厉力也是一个围棋爱好者,棋力也不低啊。

    “让先?还是让几子?”

    “哈哈,小友你太实诚了,我们还是猜先吧……”(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