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摸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开棺 第二章 心脏衰竭 第三章 鹌鹑浮雕 第四章 天桥上的乞丐 第五章 七品宝箱 第六章 乌钵 第七章 金光 第八章 体检 第九章 土豪 第十章 象牙笔筒 第十一章 打包转让 第十二章 煤气中毒 第十三章 温馨 第十四章 媲美湘菜馆大厨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第十六章 前清举人家 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第十八章 优厚的条件 第十九章 书法大家 第二十章 抹茶 第二十一章 豆青釉双耳扁方瓶 第二十二章 崇洋媚外 第二十三章 包袱斋 第二十四章 重回商思 第二十五章 人面陶罐 第二十六章 乾隆官窑 第二十七章 打眼 第二十八章 骑行 第二十九章 中医推拿 第三十章 侗乡风情 第三十一章 太平天国古庙 第三十二章 木印 第三十三章 奇石鉴赏大会 第三十四章 不明所以 第三十五章 龙脊梯田 第三十六章 靖江王城 第三十七章 朱子常款关公木雕 第三十八章 中华田园犬 第三十九章 灵渠 第四十章 湘山寺 第四十一章 参禅 第四十二章 老家 第四十三章 磁州窑黑釉双系罐 第四十四章 智障的六叔 第四十五章 散伙,止步邵城 第四十六章 职业经理人 第四十七章 开业在即 第四十八章 行 第四十九章 宣和古币 第五十章 造势 第五十一章 捡了一个大漏 第五十二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第五十三章 净赚 第五十四章 搂货 第五十五章 白玉翎管 第五十六章 龙袍补子 第五十七章 天青釉钧窑梅瓶 第五十八章 秘辛 第五十九章 龙城第一眼 第六十章 艾灸 第六十一章 掌柜 第六十二章 学以致知 第六十三章 冲拳 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 第六十五章 树大招风 第六十六章 见父母 第六十七章 投资理财 第六十八章 解决困境 第六十九章 洪宪瓷 第七十章 无业游民 第七十一章 有志青年 第七十二章 犀角雕布袋和尚 第七十三章 坐夜井 第七十四章 斗牛 第七十五章 大驾光临 第七十六章 赏玉 第七十七章 哭笑不得 第七十八章 黄花梨围棋盒 第七十九章 对弈 第八十章 武僧 第八十一章 公报私仇 第八十二章 慈善拍卖会 第八十三章 徒手搏斗 第八十四章 革命 第八十五章 仿生瓷 第八十六章 上香 第八十七章 紫金釉暗花云龙纹碗 第八十八章 客串家长 第八十九章 白醋点豆腐 第九十章 恶犬伤人 第九十一章 至纯二眼老天珠 第九十二章 庆生 第九十三章 老领导 第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九十五章 白釉划花皮囊壶 第九十六章 摸金校尉 第九十七章 小惩大诫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第九十九章 风声鹤唳 第一百章 棋王 第一百零一章 价廉未必物美 第一百零二章 为老不尊 第一百零三章 唐代青铜武官俑 第一百零四章 品鉴 第一百零五章 铁公鸡资本家 第一百零六章 国手 第一百零七章 让子 第一百零八章 赠书 第一百零九章 养老牌 第一百一十章 捡瓶瓶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洽 第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款淘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变卖家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超出预估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私人印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棋会友 第一百二十章 幼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能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走后门 第一百二十三章 转心瓶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计 第一百二十五章 影青刻花梅瓶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棋爱好者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饭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茶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器美神完 第一百三十章 陪衬 第一百三十一章 攀比之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座上宾(求首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酒(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 粉彩九桃葫芦瓶(求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园田居(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挖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闲言碎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饯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物贩子 第一百四十章 强买强卖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宣州窑狮头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搅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祸江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头蛇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质三孔布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八罗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推杯换盏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房四宝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场卷 第一百五十章 斯文败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十一章 太平天国古庙
《摸宝》
作者:捡漏
更新时间:2024-02-02 20:00:36
字数:834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摸宝 !

    沈文信与苏城方面谈妥了价格,便由陈黎导游带着游览侗乡风情,出了大门,陈黎说道:“沈先生,您是自驾游的吧?我们公司有规定,单人导游的话,不提供交通工具。”

    “先生,先生什么的,未免太见外了,反正我估计你也不喜欢我叫你小姐,这样你看行不?我虚长你几岁,你叫我沈哥,我叫你陈妹如何?或者直接以名字相称。”沈文信还以为陈黎会选择后者,没想到她嫣然一笑,说道:“沈哥,行了吧?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在双方称呼上商量的。”

    “呵呵,这并不奇怪,一个合适的称呼,利于后续陈妹你的工作嘛,你也不想一整天都处在压抑的环境吧?不觉得我们之间的称呼改变了,显得轻松了许多?”

    经沈文信这么一说,陈黎这才发觉,双方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没有所谓的代沟,卸下了这层负担之后,陈黎顿感轻松,其实每次导游,他都极为谨慎,生怕自己的失言不仅会失去工作,侗乡县的城市形象也会受到影响,作为侗人和导游,肩负了宣传本民族的风俗文化,容不得半点马虎。

    年纪尚轻的陈黎,这些曰子精神压力极大,与沈文信这么一接触,解开了多曰来的心结,不免对沈文信产生了一丝好感。

    “是啊,那么我们就以朋友的身份游览下侗乡吧,沈哥,你有车?”陈黎的语气转换了过来,不再是那种官方式的导游口吻,两人似认识许久的朋友或者同学一样,沈文信其实一开始也不想雇佣导游的,只是对侗乡不熟悉,胡乱逛的话,会浪费很多时间,找个本地人还是比较靠谱的,这种轻松的氛围,自然是沈文信求之不得的。

    沈文信直截了当地道:“没,不过,你不介意的话,我们两个可以骑单车,这次我是顺道来侗乡县,总的路线是骑行至燕京。”

    “沈哥,我没听错吧?你从龙城骑单车过来的?还准备去燕京?”陈黎一副惊讶的模样,对这方面的新闻,其实他也听过一些,却并不了解如今骑行在国内已经很流行了。

    “是啊,你没听错,可以的话,你就坐在后面,我们骑单车游侗乡。”

    两人走到在了自行车旁边,陈黎一脸疑惑地道:“没后座啊,不如我们租赁个双人的自行车?”

    “没事,我上楼取零件,后座几分钟就安装好了。”沈文信说完,急匆匆回到房间,从行囊内拿出后座的零件,也就是安装几个螺丝的时间。

    之所以配置了后座,是考虑到有时候体力不支的时候,可以把行囊绑在后座,那么自身负重就会少许多,正巧用上了。

    陈黎坐在后座,两人并没有什么肢体上的接触,所以陈黎也没说什么,既然雇主要求骑行,作为导游的还有什么可说的,而且他也觉得骑车的话,更好游览侗乡的景点。

    一上路,沈文信就闻到了淡淡的洗发水混合了体香的味道,十分让人愉悦,伴随着车轱辘的移动,后座处,陈黎身上的饰品发出“铃铃”金属碰撞的声响,使得沈文信行进途中,成了关注的焦点,一时间有点不适应。

    陈黎的装饰实在有点太高调了,好在身处的地点是侗乡,不然搞不好会被围堵拍照了。

    “我说陈妹,你工作的时候总穿得这么隆重,而且我看你那个银饰起码有二十多斤吧?不累?”

    “公司要求的,我也没办法,这个不是纯银的,而是一毛钱硬币融的……”也就是说这身饰品的材质并不是贵金属银,而是钢芯镀镍。

    沈文信暗骂无良旅行社,这么折腾如此出水芙蓉的美人儿,说实在的沈文信遇到美女的次数没多少,无非是惊鸿一瞥亦或者电视上的人造美女,与其有接触的女人,实事求是地说,都不咋地,陈黎是难得一遇的少数民族美女啊!

    想着自己交往的女生,一只手都能够数出来,还在单身的沈文信不免产生了些追求的想法。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沈文信也不是什么假正经的人,第一次见面有了好感,也不意味着了解陈黎的为人,这一天的接触,也许能够让彼此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吧。

    沈文信依照着陈黎的指路,来到了几百米外的一个高耸的建筑,对面有着类似于鸟巢的庞大建筑群,十分的震撼,到了广场,朝着对面看,特别扎眼的是门口的两头大水牛的雕塑。

    “陈妹,这是什么景点啊,怎么在县区内啊?”

    按照沈文信的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民俗,应该大部分分散在周边村落啊,在县中心地带,未免太违背一般规律了,只听着陈黎下车后介绍道:“这是多耶广场,这座建筑是侗乡鼓楼,兴建的时间不长,主要是标志姓建筑吧,对面的则是刚建好不久的侗乡鸟巢。”

    “原来是新建造的啊,怪不得,那鸟巢旁边的一座山上,貌似寺庙的地方是什么啊?”

    “旁边的那座庙宇是天王庙,听说是太平天国时期建造的,历史还蛮悠久的。”陈黎指着对面的寺庙介绍道,却让沈文信上了心,太平天国啊,清末时期兴起的一个比较著名的起义,在华夏历史上描画了重要的一笔,成王败寇的思想之下,太平天国的那段历史总体来说是抹黑的状态,而且是清庭执政,使得太平天国的许多历史消失了不少。

    这座庙宇能香火鼎盛到现在,着实不易。沈文信对天王庙的兴趣大增,不过却跟着陈黎往侗乡县标志姓建筑鼓楼方向行走,自行车则被锁在了停车场内。

    侗乡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它属木质结构,以榫穿合,整座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几层至几十层不等,以单数居多,呈四面、六面或八面形,一般高十多米,最高者达几十米。形似宝塔,巍峨壮观,飞阁重檐,结构严谨,做工精巧,装饰细致,色彩朴质。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

    陈黎简单地为沈文信大致介绍了侗乡鼓楼的背景,随后陈黎来到门前,对守门的大妈说了一连串类似于英语的侗话,最终沈文信不用交纳20元的门票就进去了。

    刚进门,周围是许多的侗族人们劳作的石雕画面,简单、写实,这类的雕刻手法,陈黎说是“农民画风”。

    因为是新建十年左右的鼓楼,历史韵味差了些,却不妨碍沈文信欣赏侗民族的技艺。沿着螺纹楼梯,沈文信和陈黎登上了二楼,这个时候沈文信才道:“陈妹,你刚才和那个大妈说什么啊?”

    “呵呵,我说你是我朋友啊,来这里看看的,那个大妈是我们村子的,平时交往不错,所以就让我们免费参观了。”

    “那他们不是亏了?”

    “这没什么的,本地人登楼,只要身份证就不用钱的,你冒充是本地人就成咯。”

    陈黎说着,欢呼雀跃地再上了一层楼,鼓楼的楼层,越高,面积就越窄,楼层的幅度就越大,沈文信跟着后面,看着陈黎的背面,近在咫尺的感觉,使得沈文信不免产生了些杂念。

    “沈哥,你知道吗?这根主柱的树龄,你猜有多长?”

    陈黎指着不远处的巨大柱子说道,此时两人已经登上了中间的位置,大概距离地面20多米左右,整座建筑有42.6米。

    “一百年?”

    “再加一倍,两百多年了啊。”

    “哇,那县里面的投入肯定很大了,为了发展旅游景点,下了不少的气力啊。”沈文信猜测肯定是那个时期的某个领导为了政绩,下了不少的血本,不过这也旅游们提高了一个就近参观侗族文化的机会嘛,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一边聊着有关侗族文化的事情,不知不觉两人登顶了,这个时候不是旅游旺季,来登顶的人并没有多少,因此楼顶只有沈文信和陈黎,孤男寡女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产生些想法也是正常的。

    楼顶的空间大概也就4平米左右吧,眺望着四周,侗乡县城的全景一览无余,沈文信看到了对面的天王寺,按照建筑的风格来说,应该是佛教寺院。

    沈文信疑惑的是,为什么太平天国时期的寺院会是佛教呢?而不是拜上帝教?估摸着当时肯定供奉的是洪秀全之类的,倒了后来,太平天国覆灭了,自然而然的供奉佛了,这也是历史原因吧。

    佛教在国内还是挺吃香的,所以香火方面不用担心,这也是天王庙留存至今的原因。

    沈文信四下瞧了瞧,狭窄的柱子四周,刻满了“某某到此一游”十分的不堪入目,这种景象也只有国人才做得出吧,歪歪扭扭的字体,显然平均年龄都很小,也不排除是成年人一时兴起留下的。

    “素质啊,素质。”

    国外的一些景点内,也有一些国人的“墨宝”存在,对于外国人来说,国人被列入了最不受欢迎的旅客行列,着实有点悲哀啊。

    撇去这个有点揪心的事情,沈文信拿出了手机,说道:“陈妹,我们有缘一起游览侗乡鼓楼,留张照片怎么样?”

    “好啊。”陈黎对此并没有反感,沈文信定好了角度,略微一靠近陈黎,两人微笑着拍了几张照片。

    “谢谢。”沈文信礼貌地说道,两人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合照的要求还是有点唐突,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陈黎鬼使神差地答应了,拍完了才觉得有点不对劲啊。

    “不用谢,我们是朋友嘛。”陈黎只好这么说,却不明白,一缕情愫在双方之间衍生了,只是两人都不知道而已。

    双方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家庭的影响下,使得陌生人之间就算有好感,也不会第一时间表达出来,和西方则是完全不同的,人们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含蓄许多。

    而且沈文信和陈黎都是年轻人,有所顾虑也是正常的。

    拍完了照片,沈文信在下楼的时候说道:“陈妹,我们先去天王庙祭拜下吧。”

    “没问题。”

    沈文信、陈黎随后慢慢下楼,狭窄的楼梯,使得上楼相对容易,下楼的难度却加大了不少。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