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摸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开棺 第二章 心脏衰竭 第三章 鹌鹑浮雕 第四章 天桥上的乞丐 第五章 七品宝箱 第六章 乌钵 第七章 金光 第八章 体检 第九章 土豪 第十章 象牙笔筒 第十一章 打包转让 第十二章 煤气中毒 第十三章 温馨 第十四章 媲美湘菜馆大厨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第十六章 前清举人家 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第十八章 优厚的条件 第十九章 书法大家 第二十章 抹茶 第二十一章 豆青釉双耳扁方瓶 第二十二章 崇洋媚外 第二十三章 包袱斋 第二十四章 重回商思 第二十五章 人面陶罐 第二十六章 乾隆官窑 第二十七章 打眼 第二十八章 骑行 第二十九章 中医推拿 第三十章 侗乡风情 第三十一章 太平天国古庙 第三十二章 木印 第三十三章 奇石鉴赏大会 第三十四章 不明所以 第三十五章 龙脊梯田 第三十六章 靖江王城 第三十七章 朱子常款关公木雕 第三十八章 中华田园犬 第三十九章 灵渠 第四十章 湘山寺 第四十一章 参禅 第四十二章 老家 第四十三章 磁州窑黑釉双系罐 第四十四章 智障的六叔 第四十五章 散伙,止步邵城 第四十六章 职业经理人 第四十七章 开业在即 第四十八章 行 第四十九章 宣和古币 第五十章 造势 第五十一章 捡了一个大漏 第五十二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第五十三章 净赚 第五十四章 搂货 第五十五章 白玉翎管 第五十六章 龙袍补子 第五十七章 天青釉钧窑梅瓶 第五十八章 秘辛 第五十九章 龙城第一眼 第六十章 艾灸 第六十一章 掌柜 第六十二章 学以致知 第六十三章 冲拳 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 第六十五章 树大招风 第六十六章 见父母 第六十七章 投资理财 第六十八章 解决困境 第六十九章 洪宪瓷 第七十章 无业游民 第七十一章 有志青年 第七十二章 犀角雕布袋和尚 第七十三章 坐夜井 第七十四章 斗牛 第七十五章 大驾光临 第七十六章 赏玉 第七十七章 哭笑不得 第七十八章 黄花梨围棋盒 第七十九章 对弈 第八十章 武僧 第八十一章 公报私仇 第八十二章 慈善拍卖会 第八十三章 徒手搏斗 第八十四章 革命 第八十五章 仿生瓷 第八十六章 上香 第八十七章 紫金釉暗花云龙纹碗 第八十八章 客串家长 第八十九章 白醋点豆腐 第九十章 恶犬伤人 第九十一章 至纯二眼老天珠 第九十二章 庆生 第九十三章 老领导 第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九十五章 白釉划花皮囊壶 第九十六章 摸金校尉 第九十七章 小惩大诫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第九十九章 风声鹤唳 第一百章 棋王 第一百零一章 价廉未必物美 第一百零二章 为老不尊 第一百零三章 唐代青铜武官俑 第一百零四章 品鉴 第一百零五章 铁公鸡资本家 第一百零六章 国手 第一百零七章 让子 第一百零八章 赠书 第一百零九章 养老牌 第一百一十章 捡瓶瓶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洽 第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款淘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变卖家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超出预估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私人印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棋会友 第一百二十章 幼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能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走后门 第一百二十三章 转心瓶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计 第一百二十五章 影青刻花梅瓶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棋爱好者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饭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茶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器美神完 第一百三十章 陪衬 第一百三十一章 攀比之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座上宾(求首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酒(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 粉彩九桃葫芦瓶(求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园田居(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挖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闲言碎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饯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物贩子 第一百四十章 强买强卖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宣州窑狮头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搅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祸江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头蛇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质三孔布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八罗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推杯换盏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房四宝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场卷 第一百五十章 斯文败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九章 洪宪瓷
《摸宝》
作者:捡漏
更新时间:2024-02-02 20:01:16
字数:784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摸宝 !

    尽管说沈文信骑行至侗乡县过,但是哪毕竟是用自行车,驾驶着铁皮盒子,自身的感官与外部隔绝,对周围的路况把控能力就降低了,遭遇到越来越弯曲的路段,沈文信也不由得专心致志,生怕一不小心撞上护栏。

    而通过这几个小时的锻炼,沈文信的车技也逐步提升,从龙城前往侗乡县,前面一段路倒是不错,越到后面,弯道就愈加的多。

    顶得上九曲十八弯了,可能也怕打扰沈文信的驾驶,前面两人聊了一会儿后,陈黎便靠在座椅上睡着了。

    沈文信无意中瞥见了陈黎的睡姿,不由得失神了片刻,差点追尾,暗道:“红颜祸水,古人诚不欺我也!”

    大约里程行驶了一半左右,临近下午,在龙城只是简单吃了些中午饭的沈文信,因为第一次长时间驾车,心神、体力消耗都十分庞大,看到路边有许多的粥摊,靠边停车后,对刚睡醒的陈黎说道:“陈妹,我们下车喝碗粥休息一会吧,你也知道我第一次开长途车,不太习惯啊。”

    “嗯,既然你累了,就休息一下,我不着急。”

    两人下车之后,来到一家粥摊,这段路起码有十几家的路边摊,都是附近的村民摆设的,专供过路的车休憩,生意还不错的样子。

    沈文信到达的时候,这一家有四五个人,两辆私家车停靠在旁边。

    老板是一名二十多岁,亮丽的女子,穿了一身比较时髦的服饰,看起来与寻常开设粥摊的大妈不太一样。

    长相还不错,至少有七十多分吧,笑靥如花,招待着私家车车主们,看样子都是老顾客啊,而且都是男姓牲口。

    美女效应,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存在的。沈文信、陈黎坐在了长条木凳上。

    “老板、美女,要喝粥?”

    “是啊,给我来碗大碗的,陈妹呢?”

    “小碗吧。”

    随后美女粥摊主,倒了一大一小的白粥,桌面上摆放了十几种的菜式,大多以酸制品为主,什么酸豆角、酸姜、酸菜之类,旁边还有一叠小盘子,显然是拌着白粥吃的。

    沈文信在夹这些冷菜的时候,无意间触碰到了一个碗,大约有半碗左右的酸菜倾倒而出,好在这个桌面够宽,没有把碗打破。

    “咦,怎么有一个八品宝箱出现啊?难道说这个碗来历不寻常?”想到此处,沈文信一脸抱歉地道:“不好意思,不小心打翻了这些菜,老板,你看着算钱吧。”

    沈文信用筷子把酸菜放回了碗里面,桌面还是蛮干净的,这个做法,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期间打开了宝箱,吸收了八品的金光,一时间精神大振,思路清晰。

    “没事……”

    “都已经脏了,我看其他的客人也不想吃这碗酸菜了吧,不如这样,我给你一百块,买下这碗酸菜。”

    “那行,连两碗粥钱也包括在里面,酸菜,你打包带走?我帮你用塑料袋装起来。”

    “不用,我喜欢拿着碗吃……”

    “哦,这个碗就当我送给老板你吧,一百块可以买十多个呢。”

    一碗粥也不过两块左右,半碗酸菜则也就几块的价格,沈文信用一百块买下这些,对于粥摊的老板来说是大赚的,又不超出一般事物的逻辑规律,符合正常人的思维。

    其他的客人还以为沈文信觉得不好意思,才出一百买断酸菜碗呢。

    敲定了这个事宜,沈文信把酸菜碗放在桌面,不超出其视线范围,一边喝着粥,一边盯着碗的画片。

    似乎是一件粉彩的富贵满堂,品相还不错,以外行人的眼光看,和普通家庭使用的碗大同小异,在超市里面最多十块一个。

    如今的古玩市场,鱼目混珠,藏友们各显神通,打眼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而这类粉彩碗,又比较常见,没点金手指,还真的会错过。

    谁会知道,一个价值几十万的八品粉彩富贵满堂的碗,竟然会出现在一个寻常的路边粥摊?机缘巧合之下,沈文信打翻了酸菜碗,这个漏,沈文信捡定了。

    期间也没怎么说话,一股脑地吃了一大碗的白粥,还特意在打翻的粉彩碗里面夹了些酸菜。

    对于这个行为,也没有人指摘,勤俭节约,本来是当下提倡的主流思想。

    看着沈文信驾驶着这么豪华的车,还以为是一个单纯的富家子弟,没想到不拘泥于形式,打翻的酸菜都吃得这么津津有味。

    大家都是路人,尽管同桌,却没有什么话题可言,陌生人之间总有一层隔阂,贸然发问,不仅会使得人感觉突兀,还会造成什么不可预见的后果,赶路要紧,沈文信吃完之后,在路边点了一支烟,等着陈黎吃完之后,拿着碗绝尘而去,开了大约几公里左右,远离了粥摊的视野范围,在附近一个宽阔的草坪上,停了上来。

    “沈哥,怎么了?要上厕所?那碗粥好像没馊啊。”

    沈文信接过陈黎捧着的粉彩碗,把里面的酸菜用一个塑料袋装好,放进了车里面,打算留作纪念,或者等什么时间拌着方便面之类的吃。

    浪费这个字眼,这是沈文信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不论是不是成为了百万富豪或者千万巨贾,依然保持着淳朴的生活作风。

    沈中兴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沈文信耳边,久久没有消散,不能因为有点成就就自大起来,这不会是一种长久之计,懂得感恩才会明白这一切来之不易。

    “陈妹,告诉你,这个碗是一个大漏!”沈文信还是不可抑制地激动了起来,每次捡漏都会让他血液沸腾,这次也不例外,一副邀功的样子。

    陈黎也在摸宝行工作了一段时间,基本上的行话也通晓了许多,明白了沈文信之所以行为奇怪的根源,原来这个物件不简单啊。

    不由得好奇地问道:“这个碗是古董?价值多少?”

    一件文物的价值,在当今的社会,金钱是衡量的一个比较直观的标准,陈黎也不例外,对于古董的专业鉴赏知识可能还在学习之中,但是知道了其具体的价位便能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感官认识。

    沈文信并没有直接说,而是仔细把玩、欣赏了起来,这一件粉彩富贵满堂的碗,看器形无疑是民国的,而能达到几十万的程度,肯定是大有来头的。

    毕竟民国到当下,时间并不算太长远,满打满算刚好百来年左右。沈文信看了底部,上书“居仁堂制”红色篆书落款,画片色彩明艳丰满,画工极为细致,从这些推断,加上八品级别。

    沈文信胸中有数了,说道:“袁世凯,陈妹你认识吗?”

    “袁大头?好像是民国时期复辟的军阀,做了百来天的皇帝?”陈黎的历史还算不错的,听了这个名字,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准确的说是83天的皇帝,在这段时间里面,袁世凯命郭世五督造景德镇制瓷,出现了以‘居仁堂制’、‘洪宪年制’落款的瓷器,在古代,表达皇权地位的,其中一项就是专属瓷器,袁世凯为了向世人宣扬皇权,故此大力发展瓷器,这段时间制作了不少的精品洪宪瓷,而这件就是当时的历史产物,因为袁世凯在位的时间短,所以留存于世的洪宪瓷很少,基于这一点,我觉得这个碗,可能价值30-40万左右。”

    “这么高啊?你只是用一百买下的啊!沈哥,你太棒了!”

    陈黎由衷地敬佩沈文信的鉴定水平,这些曰子的交流,使得陈黎对沈文信的话深信不疑,既然说是真品洪宪瓷,那就一定是!

    确定了这件瓷器的具体年份,沈文信从后备箱找来一个盒子,里面有专门的防震设计,海绵、坚固的外壳之类的,用矿泉水清洗干净后,小心地放了进去,便重新上路。

    预计还有个把小时就抵达侗乡了,而且听陈黎的话语,来到县城之后,还要开个小时崎岖的山路,对此沈文信也有点担心,怕路况不太好走。

    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安全抵达了县城,因为途中有些耽误时间,沈文信到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既然如此,沈文信也不得不贸然黑夜赶路,询问了陈黎有关前往高定村的路况信息。

    “这条路最近修了水泥路,比前几年好走多了,只是有点狭窄,并且弯道比较多,且有很多坡度幅度很大的地方,基本上属于县级别的环山公路。”

    “这样啊,那我们开慢点。”

    沈文信也知道陈黎着急回家的想法,硬着头皮,打算尝试一下,作为一个开车经验不足一年的实习菜鸟来说,从龙城开到侗乡已经是最大极限了,而这条路属于国道,路面状况还不错。

    县级别的则没这么宽的路了,而且听陈黎的口吻,这条路好像没有直线的,全部是弯道。

    上一座山,下一座山,从描述之中,陈黎也能看出原先高定村的路况更加艰难,一个地域的发展,首推交通,路况好转了一些,使得高定村的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但是鲜少有人赶夜路。

    这类的崎岖山路,在黑暗之中,危险系数增加了数倍。

    如果是经验老道的司机话,还能姑且一试,沈文信嘛,一个菜鸟,只能依靠基本上算是走路的速度行进了,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