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摸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开棺 第二章 心脏衰竭 第三章 鹌鹑浮雕 第四章 天桥上的乞丐 第五章 七品宝箱 第六章 乌钵 第七章 金光 第八章 体检 第九章 土豪 第十章 象牙笔筒 第十一章 打包转让 第十二章 煤气中毒 第十三章 温馨 第十四章 媲美湘菜馆大厨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第十六章 前清举人家 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第十八章 优厚的条件 第十九章 书法大家 第二十章 抹茶 第二十一章 豆青釉双耳扁方瓶 第二十二章 崇洋媚外 第二十三章 包袱斋 第二十四章 重回商思 第二十五章 人面陶罐 第二十六章 乾隆官窑 第二十七章 打眼 第二十八章 骑行 第二十九章 中医推拿 第三十章 侗乡风情 第三十一章 太平天国古庙 第三十二章 木印 第三十三章 奇石鉴赏大会 第三十四章 不明所以 第三十五章 龙脊梯田 第三十六章 靖江王城 第三十七章 朱子常款关公木雕 第三十八章 中华田园犬 第三十九章 灵渠 第四十章 湘山寺 第四十一章 参禅 第四十二章 老家 第四十三章 磁州窑黑釉双系罐 第四十四章 智障的六叔 第四十五章 散伙,止步邵城 第四十六章 职业经理人 第四十七章 开业在即 第四十八章 行 第四十九章 宣和古币 第五十章 造势 第五十一章 捡了一个大漏 第五十二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第五十三章 净赚 第五十四章 搂货 第五十五章 白玉翎管 第五十六章 龙袍补子 第五十七章 天青釉钧窑梅瓶 第五十八章 秘辛 第五十九章 龙城第一眼 第六十章 艾灸 第六十一章 掌柜 第六十二章 学以致知 第六十三章 冲拳 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 第六十五章 树大招风 第六十六章 见父母 第六十七章 投资理财 第六十八章 解决困境 第六十九章 洪宪瓷 第七十章 无业游民 第七十一章 有志青年 第七十二章 犀角雕布袋和尚 第七十三章 坐夜井 第七十四章 斗牛 第七十五章 大驾光临 第七十六章 赏玉 第七十七章 哭笑不得 第七十八章 黄花梨围棋盒 第七十九章 对弈 第八十章 武僧 第八十一章 公报私仇 第八十二章 慈善拍卖会 第八十三章 徒手搏斗 第八十四章 革命 第八十五章 仿生瓷 第八十六章 上香 第八十七章 紫金釉暗花云龙纹碗 第八十八章 客串家长 第八十九章 白醋点豆腐 第九十章 恶犬伤人 第九十一章 至纯二眼老天珠 第九十二章 庆生 第九十三章 老领导 第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九十五章 白釉划花皮囊壶 第九十六章 摸金校尉 第九十七章 小惩大诫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第九十九章 风声鹤唳 第一百章 棋王 第一百零一章 价廉未必物美 第一百零二章 为老不尊 第一百零三章 唐代青铜武官俑 第一百零四章 品鉴 第一百零五章 铁公鸡资本家 第一百零六章 国手 第一百零七章 让子 第一百零八章 赠书 第一百零九章 养老牌 第一百一十章 捡瓶瓶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洽 第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款淘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变卖家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超出预估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私人印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棋会友 第一百二十章 幼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能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走后门 第一百二十三章 转心瓶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计 第一百二十五章 影青刻花梅瓶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棋爱好者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饭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茶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器美神完 第一百三十章 陪衬 第一百三十一章 攀比之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座上宾(求首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酒(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 粉彩九桃葫芦瓶(求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园田居(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挖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闲言碎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饯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物贩子 第一百四十章 强买强卖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宣州窑狮头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搅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祸江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头蛇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质三孔布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八罗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推杯换盏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房四宝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场卷 第一百五十章 斯文败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三章 包袱斋
《摸宝》
作者:捡漏
更新时间:2024-02-02 20:00:28
字数:782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摸宝 !

    沈文信与假洋鬼子韦娟娟分道扬镳之后,便漫无目的地游走在市区内,也许是很久没逛龙城的街道,亦或者这些年市政建设方面极为快速,使得龙城的大部分的街道变化很大,不知怎么的,沈文信顿时迷路了。

    “果然我的方向感也不是很好……”沈文信自嘲不已,将错就错,穿插在不知名的巷子里面,不一会儿进入了类似于花鸟市场的地方,也不知道这里是什么街的市场,人流量还是不错的。

    除了花卉、宠物之外,这个市场内部还有许多的跳蚤市场,也就是家里面不用的东西,拿到这里来交换自己有用的,或者出售。

    沈文信也觉得奇怪,怎么胡乱闲逛都会来到淘宝胜地花鸟市场哩,这里的人三教九流,流通的物件品种繁多,有老物存在的可能姓极大。

    在跳蚤市场这个区域,沈文信仔细挑选旧物,一圈下来大多是十多年或者几十年的老物,比如什么解放后至开革开放那个时期的东西,大多表现的是“战斗状态”,还有小人画、纸币、淘汰的家电之类的,但是不无法引起宝箱出现,这说明老物的年限和价值有一个标准,至少无法达到上万的规格,也许无法评定为九品吧。

    当然这只是沈文信的猜测,东西都不错,还是具备收藏价值的,那段时期的文物,再过个一百来年,价值就会水涨船高了。

    不过却不入沈文信的法眼,略带失望地准备离开跳蚤区。

    正在这个时候,沈文信看到一个大概和其同龄,穿了一身阿迪王,这个名牌证明了国人山寨的能力突破了天际!可见此人的经济情况并不是太好,也许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说不定。

    只见他跟一个年纪大概三十好几的人商谈着什么,那个人怀里面包着一件东西,拿出来之后,年轻人把玩一阵,点了点头,便交还给了他,然后说了一堆什么话,沈文信距离的不是很远,但是因为周围的环境比较噪杂,所以并没有听到他们说什么。

    瞥了一眼,发现这个物件应该是一个盘子,色彩很鲜亮,估摸着是粉彩盘吧?没有摸过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

    打算过去接触一下,沈文信上前问道:“请问两位老兄,这盘子你们在交易?能不能让我看看。”

    杨宇是这个地头的包袱斋,花鸟市场里面也有一些古玩店,所以他都会在外围寻找一些卖主,把这些人介绍过去,从而按照交易价格,获取百分之五左右的报酬。

    高中毕业之后,便专门从事包袱斋的工作,闲着的时候则去工地打工,养活自己倒没问题,接触了古玩四五年的时间,具备了一定的鉴赏知识,而且还在一家古玩店做过一年左右的伙计,跟老师傅学了不少的知识,在瓷器方面的造诣颇高。

    知道这个东西是个老的,便身旁的宝主说道:“既然有老板要看看,反正您也是要转让的,就让他玩玩呗。”

    “好吧,这是家里面留下来的,您掌掌眼。”

    沈文信接过盘子之后,第一感官是很艳丽,按照记忆上的资料看,不会是国内出产的瓷器,那么又保持了传统的一些风格,上面绘画了不少的假洋鬼子,看来西化比较严重。

    而最为主要的是宝箱并没有出现,这说明这个瓷器达不到九品的价值,沈文信把玩了一阵,便说道:“有一眼,东西不错。”

    说完就把盘子还给了宝主,意思很明确,东西的艺术价值还不错,可能是高仿之类的,出于对“摸宝”信任,沈文信主观的认为这个盘子是一个仿品,当然不排除是一个价值不高,年限不久的老物。

    “兄弟,这个盘子你看底部,写了‘大冢’两个汉字,从画片和风格上说是‘伊万里烧’粉彩盘子,时间上应该是侵华时期的,当时遗留下的这类器物很多,价格在五六千左右吧。”

    一番分析头头是道,不免让沈文信对他刮目相看,如果有十品的话,那么这个盘子肯定也会出现宝箱,只是这种物件尽管有收藏价值,升值的潜力不会太大,不是沈文信的菜。

    既然物件沈文信无意购买,也没理由在这方面纠缠,对于瓷器的鉴赏知识,沈文信并不是很高明,知识有摸宝之后的主观印证,结合网络和鉴宝的书籍,给出的一些比较可信的说法,如果说无法有这个条件的话,单纯搜罗记忆,沈文信无法准确说出藏品的来历也不足为奇。

    不过沈文信却对这个包袱斋有了兴趣,古玩店开业在即,多一个人多一份保障,老道的鉴定师傅要价不仅高且被龙城老资历的古玩店买断了,因此要找一个靠谱的掌柜坐镇,还是很难的,自己寻找人才和员工是当务之急的,碰到了有眼力价的包袱斋,沈文信怎么能够错过呢?

    “不知朋友你贵姓啊?我对瓷器方面不是太在行,看不准并不奇怪,买卖不在仁义在嘛,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去跟你去附近的古玩店看看。”

    “好啊,看你的样子是刚入行的吧?古玩讲究的经验,这类的盘子我这几年都看过几十个了,老旧我一眼一个准,我叫杨宇,是这个市场的包袱斋。”

    沈文信主动伸出了手,两人礼仪地握手之后,沈文信说道:“我叫沈文信。“

    “哦,沈文信啊,和最近崛起的一个捡漏好手同名同姓哦。”杨宇也不在意,觉得此人肯定不具备龙城收藏界炒的火热的沈文信,他可是捡了两个大宝贝啊,唐代的青铜钵、明代的象牙笔筒,转让给了轩名古玩店老板丁立名,不消多时就传开了,当然丁立名没有把最近沈文信捡到的手稿、砚台泄露出去,不过这上百万的交易,也着实让许多幻想捡漏的圈内人心痒难耐。

    “是这样啊。”沈文信笑了笑,跟着两人前往了附近的古玩店,他一直全程观看了交易的过程,最终以六千成交,皆大欢喜的局面,而杨宇也获得了相应的报酬,三百的中介费。

    出了古玩店的门口,沈文信略微好奇地道:“一次交易你就得了三百,比在工地打工赚得多了啊,每天能成交几次啊?”

    “你说笑了,包袱斋这一行竞争还是蛮大的,我刚入行的时候一个月都没一单生意,最近也只是成交了这一单而已,你也知道很多人会选择直接去古玩店,所以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寻找客户,必要的鉴定知识也要具备的,不然拿个假的去古玩店,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使得丧失信誉……”

    杨宇说的时候满含辛酸,不过如今的他至少能够养活自己了,过得也不是太差,与底层的包袱斋相比,他已经算很好了。

    “那么你想过找一份稳定的职业?”

    “实话说吧,我只读过高中,连毕业文凭都没,待遇高的工作,前提条件都是大学以上的学历,与我根本无缘,我以前也在古玩店做过,可是学徒的工资太低了,又什么都要做,所以才来做包袱斋,谁不想生活好一点啊,可是都要有机遇啊!”杨宇的家在农村,到城市打工已经很多年了,也没积累多少的钱,要衣锦还乡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杨宇也不知道了,看到沈文信与他同龄,不像是坏人,便不知觉地说了一些自己的私事。

    “如果是这样的话,最近我要开一间古玩店,想请你工作,有这方面的兴趣?待遇方面,每月底薪两千,加上收回来的宝贝奖金提成百分之五,如果干得好,底薪会有增加,奖金也是。”沈文信了解了杨宇的基本情况之后,觉得他应该是这方面的人才,做了这么多年的包袱斋又在古玩店做过,基本的流程、规矩都懂,如今的沈文信缺少的就是这种混迹古玩多年的人。

    丁立名介绍的包袱斋和铲地皮的人,都是一些成名人士,在龙城本地名声不小,排场自然很大,要和他们建立联系,还需要拉下脸皮来,不可能收入麾下。

    而杨宇则是新生力的包袱斋,也许过些年会成气候,如今还是停留在温饱线上,如果这个时候拉他一把,杨宇肯定会努力工作的,这一点沈文信很清楚。

    他要的是核心的员工,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类型的,人少不要紧,最主要的可靠。

    “你,你真的是最近崛起的沈文信?怎么,怎么连‘伊万里烧’都鉴定不出来?不会是骗我的吧?”

    “哈哈,杨兄弟,如果我说看不上那个盘子,故意不说,你信吗?既然我都捡了上百万的漏,几千块得东西看得上眼?”

    “这倒也是……”

    “如果你还不相信,那我带你去位于步行街金鱼巷的店铺瞧一瞧吧,最近还在装修呢。”沈文信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怎么样了,包里面还拿着早上书写的“摸宝行”三个字,随带看看易小军有做匾额这类的门路不。

    “好。”杨宇实在有点疑惑,这人年纪不大和自己差不多,运气怎么这么好?而且还要开古玩店了,位置还是这么好的地段,杨宇顿时觉得可能遇上贵人了,心情激动的无以复加。

    能跟收藏界的名人一起工作,对他的古玩经验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助力。

    最为主要的是,这个待遇实在太优厚了,古玩店的学徒级别,哪里有什么底薪,无非只是包吃包住,忙碌了一个月,至多拿个一千左右,还什么都要干,重活、累活、脏活,都是学徒的职责。

    这个提成也极其人姓化,提到了杨宇的工作积极姓,类似于包袱斋中介的费用,如果在其手上成就了一件百万开外的古董,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五万的奖金啊!想想都兴奋。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