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摸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开棺 第二章 心脏衰竭 第三章 鹌鹑浮雕 第四章 天桥上的乞丐 第五章 七品宝箱 第六章 乌钵 第七章 金光 第八章 体检 第九章 土豪 第十章 象牙笔筒 第十一章 打包转让 第十二章 煤气中毒 第十三章 温馨 第十四章 媲美湘菜馆大厨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第十六章 前清举人家 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第十八章 优厚的条件 第十九章 书法大家 第二十章 抹茶 第二十一章 豆青釉双耳扁方瓶 第二十二章 崇洋媚外 第二十三章 包袱斋 第二十四章 重回商思 第二十五章 人面陶罐 第二十六章 乾隆官窑 第二十七章 打眼 第二十八章 骑行 第二十九章 中医推拿 第三十章 侗乡风情 第三十一章 太平天国古庙 第三十二章 木印 第三十三章 奇石鉴赏大会 第三十四章 不明所以 第三十五章 龙脊梯田 第三十六章 靖江王城 第三十七章 朱子常款关公木雕 第三十八章 中华田园犬 第三十九章 灵渠 第四十章 湘山寺 第四十一章 参禅 第四十二章 老家 第四十三章 磁州窑黑釉双系罐 第四十四章 智障的六叔 第四十五章 散伙,止步邵城 第四十六章 职业经理人 第四十七章 开业在即 第四十八章 行 第四十九章 宣和古币 第五十章 造势 第五十一章 捡了一个大漏 第五十二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第五十三章 净赚 第五十四章 搂货 第五十五章 白玉翎管 第五十六章 龙袍补子 第五十七章 天青釉钧窑梅瓶 第五十八章 秘辛 第五十九章 龙城第一眼 第六十章 艾灸 第六十一章 掌柜 第六十二章 学以致知 第六十三章 冲拳 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 第六十五章 树大招风 第六十六章 见父母 第六十七章 投资理财 第六十八章 解决困境 第六十九章 洪宪瓷 第七十章 无业游民 第七十一章 有志青年 第七十二章 犀角雕布袋和尚 第七十三章 坐夜井 第七十四章 斗牛 第七十五章 大驾光临 第七十六章 赏玉 第七十七章 哭笑不得 第七十八章 黄花梨围棋盒 第七十九章 对弈 第八十章 武僧 第八十一章 公报私仇 第八十二章 慈善拍卖会 第八十三章 徒手搏斗 第八十四章 革命 第八十五章 仿生瓷 第八十六章 上香 第八十七章 紫金釉暗花云龙纹碗 第八十八章 客串家长 第八十九章 白醋点豆腐 第九十章 恶犬伤人 第九十一章 至纯二眼老天珠 第九十二章 庆生 第九十三章 老领导 第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九十五章 白釉划花皮囊壶 第九十六章 摸金校尉 第九十七章 小惩大诫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第九十九章 风声鹤唳 第一百章 棋王 第一百零一章 价廉未必物美 第一百零二章 为老不尊 第一百零三章 唐代青铜武官俑 第一百零四章 品鉴 第一百零五章 铁公鸡资本家 第一百零六章 国手 第一百零七章 让子 第一百零八章 赠书 第一百零九章 养老牌 第一百一十章 捡瓶瓶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洽 第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款淘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变卖家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超出预估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私人印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棋会友 第一百二十章 幼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能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走后门 第一百二十三章 转心瓶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计 第一百二十五章 影青刻花梅瓶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棋爱好者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饭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茶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器美神完 第一百三十章 陪衬 第一百三十一章 攀比之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座上宾(求首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酒(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 粉彩九桃葫芦瓶(求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园田居(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挖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闲言碎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饯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物贩子 第一百四十章 强买强卖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宣州窑狮头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搅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祸江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头蛇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质三孔布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八罗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推杯换盏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房四宝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场卷 第一百五十章 斯文败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章 棋王
《摸宝》
作者:捡漏
更新时间:2024-02-02 20:01:51
字数:850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摸宝 !

    沈文信来到了棋盘旁边,人群中自觉让开了一条道,毕竟能进入柜台的年轻人,身份肯定不简单,而且许多人在上次摸宝行的开业典礼之上,都见过沈文信,因此认出了坐镇的是摸宝行的老板,只是奇怪“龙城第一眼”倪老怎么不在?

    观看棋盘战况的沈文信,发现这位棋王在收官的时候颇有造诣,仅仅在收官就已经拉开了局面。

    不出所料,执白的老者丢子认输,棋王打开折扇,用不骄不躁地口吻说道:“老先生,承让了!”

    随后棋王,点出了老者在棋局上忽略的关键一环,这也是白子取得先机的原因,棋王由浅入深地讲解,让围观的众人都豁然开朗,棋力增进了不少。

    整理好了棋盘,老者退去,棋王说道:“哪位朋友再来下一盘?”

    使用的是明代的围棋桌、围棋盒,棋王的兴致很高,习惯姓地又打开折扇,这是一幅花卉图,扇面上还提了字,沈文信大致看了看,那个印章无疑是晚清民国时期“四大海派画家”之一的吴昌硕老先生的,单单扇面市场估价20万左右,棋王手上的扇骨估计是后配的,看起来很新。

    毕竟上了年纪的扇骨很容易损坏,找现代工匠后配的话,拿出来使用也相当具有文人气息。

    “我!”沈文信上前一步,大大方方坐到了棋王对面,四目相对,沈文信首先言道:“在下沈文信,摸宝行老板,敢问先生大名?”

    棋王收拢折扇,轻轻敲打了桌面,随后抱拳作揖道:“免贵姓严,单字纲,贸然打扰,还望见谅。”

    严纲没有因为沈文信年纪轻轻而流露出不敬之处,何况这里是他的地盘,说什么都要恭敬一点,最为主要的是,能在这种古朴气氛浓郁的地方下棋,实属一件幸事。

    两人都十分礼貌,初次见面,还是在这种场合,准备对弈之前,酸上几句也在情理之中。

    话不多说,双方猜先,沈文信执黑子,严纲白子,沈文信占得先机。

    开局之后,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副战况激烈的局面,按理说布局的时候,讲究的是形成一个势力范围,占据有利的位置,而沈文信、严纲一开始采用的是缠斗的方式,看似毫无规律可言,实则暗藏杀机。

    混乱的局面,更能检验出棋手的作活技巧,棋王严纲暗自琢磨道:“这个沈老板,年纪轻轻,棋力还颇高啊,至少能达到业余4段的水准,只是他想用这种方法打乱我的布局,太嫩了。”

    严纲轻描淡写与沈文信纠缠之间,暗藏了一颗制胜的棋子,沈文信始终没有算出来这个白子对局势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所谓神来之手,指得就是对方忽略的一步。

    棋力没有达到,是无法看破这个点的!也正是这样,严纲在中盘的时候,以此为连接纽带,制造了一条活龙,压制了沈文信,近身肉搏战会使得战斗很激烈,但是损失也很惨烈,沈文信在中盘的时候,就被屠了一条龙!一大片的空地,让沈文信在棋盘上折损了大部分的领地。

    “我输了……”

    沈文信知道再继续下,也无济于事,看清局势后,认输的很干脆,严纲的棋力比沈文信高太多了,完全是碾压的局势。

    严纲微笑说道:“沈老板,你也不必沮丧,对弈之中没有输赢,大家都是切磋棋力罢了。”

    围观的人也没有流露出鄙夷的态度,围棋之道的胜败,没有想其他的竞技游戏这么看重,主要是体会其中的奥妙,心境会提高不少。

    黑白之子,落在棋盘之中,不同的放法,会形成截然不同的局面,如同做人做事一样,整个棋盘就是一个大的社会,人们不过是棋面上的一粒子。

    虽然沈文信是中盘认输,却败得还算漂亮,至少得到了严纲的认可,清理棋盘之中,严纲说了此次来摸宝行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下棋。

    “沈老板,我这次来带了一件围棋古谱,打算让倪老鉴定一下,他现在不在?”

    清理完毕之后,沈文信站起身来,指引严纲到了鉴宝室,随后才说道:“倪老最近有点私事,所以摸宝行的鉴定工作由我来主持,您的围棋古谱,可以让我看看。”

    尽管严纲有点疑惑,但是没有直言,从随后拿着的皮包中,拿出了一本泛黄的围棋谱,沈文信没有直接上手去接,而是让严纲放到桌面上,询问有关古谱的来历,说道:“严老哥,这件围棋古谱,您从哪里淘到的啊?”

    “哦,这件古谱是我从一个棋友手中置换过来的,有点年头了,据他说是祖传的,而且我看书写方式好像是手写的,不是印刷品。”

    书页上有三个大字:官子谱,作者过百龄。

    这本《官子谱》在围棋界的地位还蛮高的,沈文信以前翻查过明代的棋谱,因此有点印象。

    过百龄(1587-1660),无锡八士桥人,也作“伯龄”,名文年。是明末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围棋国手。著有《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等棋书,并主持修订古谱《仙机武库》。其中尤以《官子谱》价值最高,对收官问题做了全面透彻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收官著作,受到岛国棋界的高度重视。

    而留传下来《官子谱》的雕版印刷书籍数量还是蛮多的,在地摊上依然能看到,大概一千左右。

    手写的话,还是比较稀罕的,如果这个作者是其本人,那么价值就无法估量了。

    沈文信听了严纲的述说,这才上手翻开书页,果然,一个宝箱出现!沈文信看着宝箱表面的浮雕,心中大定。

    这是一个四品云雁青铜宝箱,价格保守估计五百万以上,有这么大的价值,看来是作者本人的原稿了,沈文信看了字迹,没有见识过百龄真迹的沈文信,也觉得这本书写的风格很严谨,过百龄的字很稳健,让人一看就心生面对高山仰止之心。

    手画的棋谱也颇为认真,方格上没有丝毫歪斜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保存状况不错。

    “严老哥,你这个得到宝贝了,这是过百龄真迹!原作者书写的《官子谱》,按照市场价值来估算,保守点五百万以上,对了,你多少转过来的?”

    沈文信话刚落,严纲有点吓到了,他一直以为不可能是原作者书写的,至多是清代、民国时期的围棋爱好者抄录的《官子谱》,没想到是真迹?

    《官子谱》这本书,严纲是看过无数遍了,过百龄对弈的棋谱也看过不少,对这位明代国手级别的围棋大家,甚是崇敬,他的收官之法,也是继承发扬了过百龄的风格。

    “真迹?沈老板,您确认吗?”严纲的话语有点发颤,对于一个普通人来看,拥有一件价值五百万以上的古籍,激动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如同中了彩票!严纲的自身修养还不错,没有手舞足蹈,只是有点不敢相信。

    “我以摸宝行的名誉跟您保证,这是真迹!绝对不会有错,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到找专家教授鉴定一下,纸质、字迹、落款都是明代的风格。”

    沈文信也明白严纲的心情,再次确认了一遍,放到了鉴定桌,背对着还处在兴奋劲的严纲,打开了四品的宝箱,吸收之后,过百龄无数盘对弈的场面如同放电影一样,深入到沈文信的意识之中。

    仅仅几分钟,沈文信就看了数百的棋谱,而且还在增长之中,估计消化几天之后,沈文信的棋力会大涨!

    “过百龄的棋力真强!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棋圣?”严纲这类称雄桂西的业余棋手,无非是“山中无老虎,猴子来称王”罢了。

    与明代国手级别的对比,那就显得很弱,很弱……

    严纲见沈文信一直在沉默,还以为生自己的气呢,说道:“沈老板,您别见怪,只是这本古谱是我花二十万从棋友那转来的,没想到会超出我的估计,一时间激动。”

    乱了方寸的严纲这才反应过来,沈文信在龙城收藏界也是颇有名气的,不会随意鉴定,何况能收龙城第一眼为掌眼大师傅,作为老板的鉴定水平肯定也不弱。

    “嗯,我能理解。”吸收完了宝箱内的精华,沈文信一脸满足,这笔“鉴定费”很高昂啊!四品的宝箱,不仅仅是金光的磅礴,还蕴含了过百龄一生的棋力,沈文信能够吸收完毕的话,不说能达到职业九段,职业中段级别是没问题的,也就是业余7段左右。

    沈文信暗自琢磨:“等我吸收完了金光,严纲你等着被我蹂躏吧……”

    刚才的被这名龙城棋王屠龙,沈文信还有点心有余悸呢!

    严纲见沈文信心胸如此宽广,起了结交之心,递了一张名片给沈文信,小心翼翼地收起过百龄手书的《官子谱》。

    沈文信看了看,原来严纲开了一家围棋培训班,叫什么新星围棋培训协会。主要是面向一些小孩或者对围棋感兴趣的人士。

    五百万以上的围棋古谱,不仅仅是一笔超高的收入,还会成为严纲炫耀的资本,有了这本古谱,他可以以此邀请职业棋手来品鉴这本古籍,提高新星围棋培训协会的名气,那么以后招手的学员就会越来越多。

    处在兴奋头的严纲,拿出了一张银行卡,这里面有十万左右。

    “沈老板,这张银行卡您拿着,里面有十万,算是鉴定费了。”一般来说,大额的物件鉴定,古玩店都要收取一定额度的鉴定费用,按照宝贝的市场价值,百分之1-3左右吧。

    沈文信可不缺这些钱,遇到一个棋王级别的,沈文信还是颇为欣喜的,摆了摆手,说道:“严老哥,你交我这个朋友的话,这张银行卡你就收起来,如果觉得我不值得结交,那么你留下银行卡,人可以走了。”

    “哈哈,沈老弟果然是姓情中人,你这个朋友,我严纲交定了!”收好银行卡,严纲与沈文信交流了许多围棋、收藏方面的经验,两人一见如故,加之刚才鉴定出了四品级别的明代过百龄书写的《官子谱》原稿,两人都获益良多。

    沈文信是吸收了四品金光,而严纲则是得知自己捡了一个大漏,互惠互利,所以聊得很投机。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