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摸宝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开棺 第二章 心脏衰竭 第三章 鹌鹑浮雕 第四章 天桥上的乞丐 第五章 七品宝箱 第六章 乌钵 第七章 金光 第八章 体检 第九章 土豪 第十章 象牙笔筒 第十一章 打包转让 第十二章 煤气中毒 第十三章 温馨 第十四章 媲美湘菜馆大厨 第十五章 一番心意 第十六章 前清举人家 第十七章 手抄本《鹤楼集》 第十八章 优厚的条件 第十九章 书法大家 第二十章 抹茶 第二十一章 豆青釉双耳扁方瓶 第二十二章 崇洋媚外 第二十三章 包袱斋 第二十四章 重回商思 第二十五章 人面陶罐 第二十六章 乾隆官窑 第二十七章 打眼 第二十八章 骑行 第二十九章 中医推拿 第三十章 侗乡风情 第三十一章 太平天国古庙 第三十二章 木印 第三十三章 奇石鉴赏大会 第三十四章 不明所以 第三十五章 龙脊梯田 第三十六章 靖江王城 第三十七章 朱子常款关公木雕 第三十八章 中华田园犬 第三十九章 灵渠 第四十章 湘山寺 第四十一章 参禅 第四十二章 老家 第四十三章 磁州窑黑釉双系罐 第四十四章 智障的六叔 第四十五章 散伙,止步邵城 第四十六章 职业经理人 第四十七章 开业在即 第四十八章 行 第四十九章 宣和古币 第五十章 造势 第五十一章 捡了一个大漏 第五十二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第五十三章 净赚 第五十四章 搂货 第五十五章 白玉翎管 第五十六章 龙袍补子 第五十七章 天青釉钧窑梅瓶 第五十八章 秘辛 第五十九章 龙城第一眼 第六十章 艾灸 第六十一章 掌柜 第六十二章 学以致知 第六十三章 冲拳 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 第六十五章 树大招风 第六十六章 见父母 第六十七章 投资理财 第六十八章 解决困境 第六十九章 洪宪瓷 第七十章 无业游民 第七十一章 有志青年 第七十二章 犀角雕布袋和尚 第七十三章 坐夜井 第七十四章 斗牛 第七十五章 大驾光临 第七十六章 赏玉 第七十七章 哭笑不得 第七十八章 黄花梨围棋盒 第七十九章 对弈 第八十章 武僧 第八十一章 公报私仇 第八十二章 慈善拍卖会 第八十三章 徒手搏斗 第八十四章 革命 第八十五章 仿生瓷 第八十六章 上香 第八十七章 紫金釉暗花云龙纹碗 第八十八章 客串家长 第八十九章 白醋点豆腐 第九十章 恶犬伤人 第九十一章 至纯二眼老天珠 第九十二章 庆生 第九十三章 老领导 第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 第九十五章 白釉划花皮囊壶 第九十六章 摸金校尉 第九十七章 小惩大诫 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第九十九章 风声鹤唳 第一百章 棋王 第一百零一章 价廉未必物美 第一百零二章 为老不尊 第一百零三章 唐代青铜武官俑 第一百零四章 品鉴 第一百零五章 铁公鸡资本家 第一百零六章 国手 第一百零七章 让子 第一百零八章 赠书 第一百零九章 养老牌 第一百一十章 捡瓶瓶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封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接洽 第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款淘宝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变卖家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超出预估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私人印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棋会友 第一百二十章 幼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能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走后门 第一百二十三章 转心瓶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计 第一百二十五章 影青刻花梅瓶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围棋爱好者 第一百二十七章 饭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茶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器美神完 第一百三十章 陪衬 第一百三十一章 攀比之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座上宾(求首订) 第一百三十三章 解酒(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四章 粉彩九桃葫芦瓶(求月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归园田居(求自动订阅) 第一百三十六章 挖宝 第一百三十七章 闲言碎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饯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文物贩子 第一百四十章 强买强卖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宣州窑狮头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搅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祸江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头蛇 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质三孔布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十八罗汉 第一百四十七章 推杯换盏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房四宝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入场卷 第一百五十章 斯文败类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六十四章 青花瓷刮须盘
《摸宝》
作者:捡漏
更新时间:2024-02-02 20:01:11
字数:811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摸宝 !

    右手包扎好了,但是也极为惹人怀疑,这不,吃早饭的时候,父母就问及了手的情况。

    “刚才晨跑的时候,一时托大,用拳头擂桂树。”桂花树的树皮很粗糙,是一味中药桂皮,普通人有点常识都知道,拳头哪里有树硬,根系发达的桂树,人力倒拔的话,鲁智深倒有点可能,沈文信却远远做不到了,只能借助机械之力。

    父母们并没有责怪,相反很是关心,吕凤来怕沈文信自己处理不当,便询问是不是要上医院,沈文信却拒绝了,说只是皮外伤,并不打紧。

    “爸,我看你打鼾蛮严重的,我有一个秘方,可以根治打呼噜。”

    “我没什么大事,先关心下你自己的手吧。”沈中兴虽这么说,但内心还是一暖,儿子关系老子,怎么能不欢喜呢?

    “就让文信试一试,说真的,这么多年了,你一直打呼噜,搞得我睡不安稳啊,而且我听人说常年打呼噜,是大病的预兆,老沈,你要注意下啊。”沈中兴看到自己的妻儿这么关心自己,也不好拂了这份好意。

    “好吧,文信,你量力而为,别再伤了手。”

    “嗯,我单手也成。”

    沈文信的右手,并没有伤及筋骨,属于皮外伤,养几天就好了,何况这个秘方,无非是灌输金光,一会儿的功夫。

    让沈中兴全身放松,平躺在沙发上,沈文信用左手按住沈中兴的人中穴,以此为点,灌输金光,顺着这个穴位逆流而上,直达鼻腔,深入沈中兴的全身,扫除隐疾,金光犹如一名守卫边疆的战士一样,恪尽职守,戍卫沈中兴的身体健康。沈文信不仅是消除了打鼾的病症,更是为沈中兴播撒了一粒长寿的种子。

    其实吕凤来也是一样的,沈文信一共施展了两次,一是煤气中毒;二是风湿病痛,如今的吕凤来身体安康,无病无灾,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五十多岁,依然这么努力工作,没有接受沈文信辞职养老的建议。

    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才是完诚仁生价值的一个基础嘛。

    半个小时左右,长时间被按下人中的沈中兴进入了睡眠,为了保证不至于让沈中兴难受,沈文信的力度并不大,他的目的也不是让沈中兴憋气,只是以此为基点。

    为了不打扰沈文信,吕凤来到书房备课去了,留给父子俩空间。

    足足一个小时,按三下,停两下,沈文信有点疲累,此刻的沈中兴早就进入了睡眠,全身放松之后,全身上下如同被一股巨大的暖流环绕,类似于蒸桑拿,不知不觉中,第一次睡地这么沉。

    沈文信见势,停止了输送金光,此刻的沈中兴呼吸平稳,并无打鼾的情况,看来这个办法效果还是蛮明显的。

    不过对自身的消耗金光的数量比较大,沈文信暗道:“是该找些极品宝贝,吸收品级高的宝箱了。”

    一连给倪秉正的老婆治疗了老年痴呆症,又不遗余力、倾尽全力施展金光给父亲,治好了打鼾的情况,种下了长寿的种子。

    这些曰子吸收的金光又不是很多,因此有点收支不平衡了,想到了这里,沈文信让母亲照顾看着些睡梦中的沈中兴,驾驶着红色悍马h1,享受着顶级越野车带来的速度体验,来到了摸宝行。

    周末虽然摸宝行也放假,但是总得有人驻守,分为两拨轮流放假,沈中亦、陈黎是月单周放假,倪秉正、杨宇月双周放假。

    今天是这个月的第三周,也就是单数,由倪秉正、杨宇轮值,沈文信到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要到中午了。

    而在早上的时候,倪秉正收上来一件不错的物件,并且利润很大,倪秉正再次踏入收藏界,第一次捡漏,颇为怀念以前的光辉岁月,再次证明了加入摸宝行的正确姓。

    对沈文信芥蒂消失了不少,在这些天也逐渐适应了掌柜的身份,专注于掌眼,而沈中亦则负责摸宝行的整体运行,杨宇的一点就透的天赋,使得倪秉正开始正视杨宇,有意无意讲解一些古玩收藏的故事、经验,让其受益匪浅。

    陈黎的认真、勤奋、贴心,倪秉正看在眼里,渴了倒茶,饿了煮饭。

    这不仅仅是一个打工者该有的工作态度,一番旁敲侧击下,倪秉正得知了陈黎,原来和沈文信有一腿啊!故此也不敢对陈黎有什么过分的驱使。

    沈中亦给他的感受就是深不可测,杨宇有古玩鉴定这方面的天赋,陈黎则是好学、善良、勤奋、可爱。

    三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摸宝行人才济济的形势,也证明了自己选择加入的明智。

    不论如何,早上9点的捡漏,依然历历在目啊!

    沈文信把悍马h1停放在门面前面的空地,没有阻碍行人的通过,属于摸宝行的范围之内。

    进了门,陈黎因为放假,还在步行街逛呢,好不容易轮到休息了,怎么能不好好放松一下呢?而沈中亦也是一样,一大早就受邀去跟老同学李自才,参加什么聚会去了。

    对于六叔的私生活,身为后辈的沈文信当然不会过问。

    “老板,我们捡了一个大漏!这次多亏师傅他老人家,不然我都走眼了。”杨宇一脸地激动,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件青花瓷,令人奇怪的是缺一个大口,差不多有一个脖子粗的距离左右。

    一看就是残缺品啊!怎么说是大漏?沈文信出于好奇,询问道:“倪老,这物件有什么来历?”

    三人来到了鉴宝室,倪老拿着这个“缺口”青花瓷,一副极为难得的样子,说道:“这件青花瓷的全名叫做,青花瓷刮须盘,是十八世纪乾隆时期欧洲的贵族在景德镇定烧的,所以纹样有点西方的样子,这个缺口,你看。”

    倪并正把这件东西,拿到了下巴处,刚好切合,然后说道:“那个时期的贵族刮胡子都是让仆人做的,讲究的贵族会用这个盘子来做盛放胡茬的器皿。”

    十八世纪的欧洲贵族,以用青花瓷为一种潮流、风尚,而这件青花瓷的刮须盘,更是上等贵族专用的瓷器,连用刮须子都这么讲究,可见当时的贵族生活风貌是怎样的。

    对这方面不了解的人,还真的会错误以为这东西是残次品,没想到缺口是故意为之的。

    来历还极为不凡啊!乾隆时期的外销瓷,从青花的晕散的程度上看,应该是乾隆早起的,继承了雍正的青花特点。

    保存完好,品相不错,属于难得一见精品青花瓷,画片则是欧洲风格的什么贵族徽章,加以传统的景德镇纹样边饰。

    到底是什么贵族专用的刮须盘,可能要查询有关十八世纪欧洲贵族徽章全集。

    抱着憧憬期待的心理,沈文信上手了青花瓷刮须盘,一个质地黑铁,雕刻了白鹇的宝箱出现,无疑是五品宝箱。

    沈文信摸出过两件五品的,分别是王铎手稿、康禄王印,价格都是很高的,按照推断,五品的价位波动在200万-500万之间,低于这个价格是捡漏,高于则是亏了些,不过收藏界宁可买贵真,也不买廉假。

    升值潜力是判断一件藏品价值的一个要素,因此这个价位幅度只是初步推断,不一定准确。

    “倪老,你多少收来的?”

    倪秉正笑而不语,眉宇之间,有些许得意,杨宇抢先说道:“一万!还是我先垫付的,那天您不是给我一个红包了吗?刚好还有一万。”

    “做得好!介于你们捡了这么大的漏,我决定奖励倪老十万,杨宇五万,当然你垫付的那一万不包括奖金里面。”

    倪秉正摇了摇头,说道:“老板,我的奖金就算了,这是我应该的,何况我儿子的首付钱……”

    “一码事归一事,这十万你必须拿着。”

    “好吧。”

    随后杨宇这个讲述了捡漏的过程,原来早上9点的时候,一名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妇女,拿了这个物件过来,说是急需用钱,看能买多少,起先是杨宇接待的,看了之后,觉得品相不行,出价一百,争执讲价之中,倪秉正从楼上走了下来,如今他当值的时候会住在原先留给易小军的房间内,哪里一早就收拾妥当了。

    一眼就看出了青花瓷刮须盘的不凡,不动声色,规劝了杨宇,看在她可怜的份上,以一万成交了,当时店里面没这么多现金,杨宇还摄于倪秉正的师威,只好拿出了身上的现金一万。

    当妇女走后,倪秉正道明了一切,杨宇傻愣在当场,对倪秉正佩服得五体投地,龙城第一眼果然名不虚传。

    听完之后,沈文信到了银行转了一百万的现金到另外一张银行卡,再到柜台取了二十万,把卡和奖金交给了倪秉正、杨宇。

    说道:“这一百万,交给倪老您,有什么好东西千万别客气,不过收了之后,等我看了再转手给其他藏友,其他的要求就没了。”

    这个特殊要求,主要是为了让沈文信更好的吸收金光,这一团五品的金光,算是保证沈文信的金光数量。

    他可不想浪费每一次吸收的机会啊!五品的宝箱可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

    “这个没问题。”倪并正拿了银行卡和奖金十万,心情五味杂陈,为首战告捷而喜悦,也为对沈文信的信任感激,回想以前对沈文信的不满,不免自责起来。

    都六十多岁的人了,为什么心胸还如此狭隘?自我反省的倪秉正端正了态度,开始为摸宝行任劳任怨了。

    留了四万现金在身上的沈文信,是为了以防万一,等遇到什么好的东西,再跑到银行怕迟一步,有几万在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