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臣(GL)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1第一章 2第二章 3第三章 4第四章 5第五章 6第六章 7第七章 8第八章 9第九章 10第十章 11第十一章 12第十二章 13第十三章 14第十四章 15第十五章 16第十六章 17第十七章 18第十八章 19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 20第二十一章 21第二十二章 22第二十三章 23第二十四章 24第二十五章 25第二十六章 26第二十七章 27第二十八章 28第二十九章 29第三十章 30第三十一章 31第三十二章 32第三十三章 33第三十四章 34第三十五章 35第三十六章 36第三十七章 37第三十八章 38第三十九章 39第四十章 40第四十一章 41第四十二章 42第四十三章 43第四十四章 44第四十五章 45第四十六章 46第四十七章 47第四十八章 48第四十九章 49第五十章 50第五十一章 51第五十二章 52第五十三章 53第五十四章 54第五十五章 55第五十六章 56第五十七章 57第五十八章 58第五十九章 59第六十章 60第六十一章 61第六十二章 62第六十三章 63第六十四章 64第六十五章 65第六十六章 66第六十七章 67第六十八章 68第六十九章 69第七十章 70第七十一章 71第七十二章 72第七十三章 73第七十四章 74第七十五章 75第七十六章 76第七十七章 77第七十八章 78第七十九章 79第八十章 80第八十一章 81第八十二章 82第八十三章 83第八十四章 84第八十五章 85第八十六章 86第八十七章 87第八十八章 88第八十九章 89第九十章 90第九十一章 91第九十二章 92第九十三章 93第九十四章 94第九十五章 95第九十六章 96第九十七章 97第九十八章 98第九十九章 99第一百章 100第一百零一章 101第一百零二章 102第一百零三章 103第一百零四章 104第一百零五章 105第一百零六章 106第一百零七章 107第一百零八章 108第一百零九章 109第一百一十章 110第一百一十一章 111第一百一十二章 112第一百一十三章 113第一百一十四章 114第一百一十五章 115第一百一十六章 116第一百一十七章 117第一百一十八章 118第一百一十九章 119第一百二十章 120第一百二十一章 121第二百二十二章 122第一百二十三章 123第一百二十四章 124第一百二十五章 125第一百二十六章 126第一百二十七章 127第一百二十八章 128第一百二十九章 129第一百三十章 130第一百三十一章 131第一百三十二章 132第一百三十三章 133第一百三十四章 134第一百三十五章 135第一百三十六章 136第一百三十七章 137第一百三十八章 138第一百三十九章 139第一百四十章 140第一百四十一章 141第一百四十二章 142第一百四十三章 143第一百四十四章 144第一百四十五章 145第一百四十六章 146第一百四十七章 147第一百四十八章 148第一百四十九章 149第一百五十章 150第一百五十一章 151第一百五十二章 152第一百五十三章 153第一百五十四章 154第一百五十五章 155第一百五十六章 156第一百五十七章 157第一百五十八章 158第一百五十九章 159第一百六十章 160第一百六十一章 161第一百六十二章 162第一百六十三章 163第一百六十四章 164第一百六十五章 165第一百六十六章 166第一百六十七章 167第一百六十八章 168第一百六十九章 170第一百七十章 171第一百七十一章 172第一百七十二章 173第一百七十三章 174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179第一百七十九章 第一百八十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臣(gl) 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第一百九十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第二百章 第二百零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臣(GL)》
作者:千代的爸爸
更新时间:2024-01-17 06:32:40
字数:1245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人臣(GL) !

    189【正隆二年】

    天气是秋季特有的燥热,魏池正领着陈虎、益清收拾书房。因为陈熵的奏折太多,怕把这些重要的文件和大理寺的弄混,一贯对自己的记忆能力颇有自信的魏大人都不得不谨慎的为自己开辟一个新的办公场所了。正院的书房很大,以往主要放些藏书,这次倒腾一番花了很多的时间。

    一群人正忙着,有家丁来通报,说是卫青峰来了,魏池便从书堆里探出头来:“是他啊,请他进来就是了。”

    卫青峰仍旧在当言官,每隔一段时间魏池便会找他来交流交流朝中的事情,魏池没给他说自己在看司礼监的奏疏,但明里暗里会给他透透气。

    卫青峰进来便笑道:“老师,您这是要搬家啊?”

    “哎,可比搬家还要乱。”魏池来京城快十年了,收集的各类典籍越来越多,渐渐塞满了整个正院的书房,现在想要挪个空地都不大容易了。

    “老师竟然还要看医书。”卫青峰拿起一本。

    “其实我都看不懂,”魏池不好意思的笑道:“有个故友精通医术,我就好奇,跟着看了点,结果不过是死记硬背,完全不通啊。”

    卫青峰也不懂,就把那本书放回原位了,在一旁等着。

    “你看看有没有你想看的,我这里书多,你随意借。”魏池是翰林院出来的,对藏书是很有研究的,而卫青峰就差远了,他家境平寒,举人出身,除了常见的典籍,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这么多书。

    “都说书非借不能读,学生就不客气了。”卫青峰也跨到书堆里面来。

    几个人翻翻捡捡,顺便聊着,过了不一会儿便又有人通报,说是胡杨林来了。这可能是立朝以来最受文臣武将待见的锦衣卫指挥使了,卫青峰听到他名字的时候竟然还友好的笑了笑。

    魏池“挣扎”着从书海中趟了出来:“哟,难得一天休,你不回家看看反来看我啊?”

    胡杨林却像有心事的样子,欲言又止:“你们在搬书?”

    卫青峰认识胡杨林:“胡大人手上拿的什么书?”

    魏池拿过来一看:“?你怎么会有这本书?”

    “啊,”胡杨林思考着措辞:“和你同续这本书的作者叫我带给你的,她说她那部分写好了,但这本书她不要了所以让我带给你,说你喜欢就收着,不喜欢就送人吧。”

    魏池面露尴尬,显然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碍于卫青峰又不好名言,便把书放到了一边。正准备换个话题,陈虎却在角落里找到了一本书:“大人,大人,这里也有本这样的书,您瞧瞧?”

    “放到一起吧。”魏池把书递了过去,并没有看:“放到书架里面。”

    “这是杂记?”卫青峰还有点好奇。

    “不算杂记,是志怪。”魏池怕他要借。

    “学生还真没看过,老师能不能大方一借?”

    胡杨林却抢先了一步:“其实我也好奇,要不先借我看看?”

    胡杨林虽然不是大字不识的人,但是基本上除了他小时候必须被逼着读的课本,他对其它书还是一概没有兴趣的。这下魏池就更明白其中意义了,便说:“你难得感兴趣,先给你吧,青峰你哪有空看杂记,还是先看看这本的好。”说着,拿了一本放到他手里。卫青峰低头一看,却是朱世杰的,不由得面露难色。

    “你先拿首卷去看,这些都是有术有草的,不要以为程朱理学要琢磨,这些书远比杂记要好得多。”说着说着魏池就认真了,拿着书给他讲解起来:“这些书往后都会搬到我那个小书房去,你要借就来,我不在家你就让益清帮你拿,看了咱们可以多多探讨。”

    卫青峰一个头变两个大,抱着一沓书先回去了。胡杨林以为这是魏池的调兵之计,却不想这个书呆子早忘了:“你要不要看看?”

    胡杨林翻了一页就还给他了:“把我拿的那本书拿过来。”

    魏池这才想起来,赶紧把已经收上书架的拿了过来:“出了什么事了?”

    “咳,”胡杨林引着魏池到院子里来才言简意赅的把事情说了:“公主却是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说这是她一厢情愿,怨不得你,这本书她随意写了个结尾,还给你,这件事就作罢吧。”

    魏池陷入了沉默,她没想到自己的许多无心之举牵扯出了这样的情债,但感念陈玉祥为人,甚至有点佩服起她当断则断的气魄来。

    胡杨林注视着魏池的脸,看不出他有任何表情,心中突然平添了一丝落寞:“你可对公主有过一丝情谊?”

    魏池摇摇头。

    胡杨林叹了一口气:“抛去别的不谈,我可没有打趣你的意思,你先别急着生气,我只是好奇问一句——你,你对她一刻心都没有动过么?”

    毕竟你们经历了这样多,这不是戏文上的一见钟情、墙头马上,你当真就丝毫没有动过心?

    魏池这次没有生气,认真的想了想才说:“没有,真的没有。”

    胡杨林苦笑:“公主比起戚夫人,究竟是差在哪里啊?她竟没有一处能够入你的眼?”

    “这不是差或好的问题,”魏池面露难堪:“其实我是个性情古怪之人,难以遇到个真正对口的人。比如,比如王将军,其实他对我真的颇有用心,但是不知怎的,我就是对他心存畏惧。公主殿下能够权衡我的处境,委屈自己保全我的家庭,这份胸怀大爱,我自愧比之不如,或者说给戚媛听,她也做不到这个地步,但是,但是,我对公主真的就是心存敬意,从未有过其他的想法。即便是抛开忠贞和承诺,我想我还是如此吧。”魏池沉默了许久:“请帮我向公主转达一句话,就说我确实对不起她。”

    胡杨林摇摇头:“我想她不需要同情。”

    魏池想了想,觉得胡杨林说得对:“那,”

    “你们别再相见便是了。”胡杨林拍了拍魏池的肩膀,没等他回答,径自回去了。

    魏池走回书房,把这两册书放在了书架的最高处,她没料到自己险些就要成为驸马,同样没有料到这危险竟然这样快的就过去了,此刻,她突然有点模糊了陈玉祥在他记忆中的长相。魏池的手顿了顿,想要看看她为这本书写了怎样的结局,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想着她已经在着手认真考虑婚事了,想来这结局不会是太差吧。

    胡杨林慢悠悠的走在护城河边,他怀里有一方女人用的丝帕,里面包着两个小环,一个黄铜的,一个琥珀的。陈玉祥嘱咐他把那本书交还给魏池后,就把这个扔了吧,想扔到哪里都可以。从此以后,自己不想再见他,永不再见他了。

    胡杨林想要直接把这方小帕扔到护城河里,却怎样都下不了手,有几次几乎是要放手了,却最终没有能够扔出去。

    僵持良久,胡杨林正在无奈,突然察觉不远处似乎有一束视线正盯着自己看,几乎是直觉,胡杨林抬了抬头,只见一个极其寻常的男子带着一个斗笠站在河对岸,似乎在等人。对方只露出了半张脸,但胡杨林觉得在许久之前见过这个人,那种熟悉的气息不经意间透露了出来。

    谁?胡杨林不由得想。

    对岸那个男人看似不经心,但却开始慢慢的没入人群中去。随着大考日期将近,京城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胡杨林几乎来不及迟疑,把手上的东西随意一揣就往对岸跑去。

    那个人显然加快了步伐,胡杨林毕竟是锦衣卫,他暗暗摸着腰间的匕首,开始有条不紊的穿过人群向他靠拢。

    河对岸朝着城外,人烟渐渐稀少,胡杨林看那人越走越偏,直到走进了一家城外的酒肆,但等胡杨林进去,这个人便像变戏法一样消失了。

    老板娘见这个人进来了又不叫酒菜,便上来招呼。胡杨林没有理会她,只是亮了亮腰牌:“看到一个戴斗笠的人了没有?”

    老板娘颤抖的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时,胡杨林看到一旁的一张椅子上斜放着那个斗笠:“这个人进来过?”

    “没有,没有,”老板娘赶紧回答:“奴家一直在这门口卖酒,没瞧见有人进来,您看,生意也不好,但是就是大人这一说奴家才看到这里放了个斗笠,太,太奇怪了。”

    胡杨林把这斗笠拿在手里,看着这个简陋的平房,同样十分纳闷,他不明白是这个人故意引他来此,还是因为自己察觉了什么他在躲避。但有一种感觉,这个人认识自己,他一定为了一些事情来到这里。

    他是谁呢?为何自己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胡杨林没有立刻离开,他一边环视四周,一边认真回忆,一般只要他见过的人不可能被他忘记,但这个人是谁呢?

    店门外,一个老汉卷着裤脚拉着一头牛走过,胡杨林看了他和他的牛一眼,老汉目光呆滞,只管缓缓的拉着他的牛往前走,似乎没有注意到胡杨林,牛就是一头普通的黄牛,夹着尾巴缓缓的走着。

    胡杨林回过头,依旧看着手上的斗笠,但是那头牛紧绷的缰绳和夹紧的尾巴却一闪的出现在他脑海——刚才那个老头不是牛的主人!胡杨林扔下斗笠跑出店外,那个老头和牛却早已没有影子了。

    这条街拐角的树桩上拴着一头牛,站在一旁的男人早已换了装束,他默默的看着胡杨林消失在街角,又思索了片刻,便顺着这条胡同向更深的地方走去了。

    城外另一座小酒楼里,坐着一位高个子青年,因为坐在里间,所以看不清他的长相,一个似乎是仆从的人坐在他对面。

    “大考将近,人流密集,咱们此刻进京是最好的时机。”

    高个子点点头。

    “只是你确定他会来?”

    高个子没有回答他,只是说:“我们去暖院故地看看。”

    那个仆从打扮的人摇摇头:“您不能去,许多人都认得您,小的走一趟好了,还请稍安勿躁。”

    高个子思索片刻,表示同意,那个仆从样子的人这才走了出来,伸了个懒腰。这人瞧着三十出头的样子,长得挺好,就是皮肤比京城的人黑了许多,脸上笑嘻嘻的,看不出是个读书人还是个生意人,腰间有一个铜酒壶,走出酒楼的时候他拿起来嘬了一口,似乎是好酒,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来,顶着秋末的日头,那人擦了一把脸,混入了人群。

    胡杨林终究没有找到那个人,也没有能想起那个人是谁,只是想起来似乎见他的时候像是也有魏池在场,只是应该没有做过正式的介绍,并不知道他的名字。既然得不到答案,胡杨林只能暂且将他搁到一旁,把手伸进怀里去摸那个手帕包,想着干脆在回去前把这东西处理了。

    但摸来摸去竟然找不到了!

    是跑丢了?

    胡杨林想着回头去找,但又想着找来何用呢?既然如此不如顺其自然吧,但心中却有种黯然所失的感觉,加上刚才的事情更加挥之不去了。

    陈玉祥在说服太皇太后延缓婚期后便不再来陈熵这里帮他看奏疏了,即便要来都往往在夜里,过了几日,陈熵便发觉他皇姑姑似乎在躲着魏师父,而魏师父似乎也在躲着她,陈熵本想问个所以然,但他现在毕竟是个快娶亲的人了,有些事情了解了一二,这些问题就不好问出口了。

    太皇太后对于陈玉祥突然转变的态度有些愕然,她专程问了如意,但如意显然已经被打过了招呼,支支吾吾没有说出个所以然,她又一贯是个没有太多主意的人,只好就此作罢,依照陈玉祥的意思等大考之后再说。只是不知道新科学子中能不能出现陈玉祥心仪之人。

    大考如约而至,本年的题目是“法象莫大乎天地”,“莫大乎圣人”。

    这两句话出自,作为考题并不算刁钻,魏池拿了这题目给戚媛看:“若是你写,你要怎样做这篇文章?”

    戚媛虽然读书颇多,但是并没正经备考过科举,看了半刻才说:“这两句话看来,我一定会写若孔孟之道列为君戒臣训,克以致用,则四海昌盛,君臣可求道于圣人。”

    “然后呢?有没有别的观点。”

    戚媛又想了片刻:“这两句话难不成还有别的意思?”

    魏池叹了一口气:“我初看这两句话和你想的就一样,这题目虽然避过了刁钻,但未免把出题者的意图暴露得太明显了。出题一般都要避免如此,要不然大多数考生都会立意相仿,选出来的就只是文笔的差异了。”

    戚媛点点头:“的确如此,虽然我并未留心过科举,但你这样一说我似乎懂了,只是这题为何会出成这样?”

    “看来林孝虽然走了,接任的李乾炀并不算尽职尽责。”

    “你作为皇上的老师,不提些建议?”

    “哪像你想得这样简单,”魏池笑道:“在殿试前这题目只有出题官和皇上知道,我是大理寺的,根本不可能看得到的,若有人泄了题,这可是杀头之罪。”

    戚媛不由得感慨:“小时候听了个戏文,说是个女子为了救夫君就女扮男装去考试,中了个状元回来,看来这真不大可信。我自认读的书不算少,但要让我做个科举文章那就要出丑了。哪个女子能像你一般,天时地利人和都能占了。”说罢从书案上拿起一本奏疏:“其实但让我看这些我都觉得皇上真是不易做,你瞧瞧这些奏疏,里面什么都有,一个人的话哪能知道得这样多。”

    “所以才要司礼监啊。”魏池虽然在和戚媛闲聊,但其实是忙里偷闲,她每天白天要用大半天读写大理寺的文件,还要从傍晚看陈熵那边分过来的奏疏到深夜,里面的事情又杂又多,还有内阁的批注,弄的她这个翰林院学士都要崩溃了。

    “皇上还是不愿意重整司礼监?”

    魏池摇摇头:“别看皇上年纪不大,但是并不好相劝,估计年内是不大可能了,我看皇上是准备先把这次大考弄过了,先选拔重编外朝的臣子,然后再抽出手安排人进司礼监。只是我怕这样的考题选出不太多的人才,届时可能要让皇上失望了,”魏池说着拿出一本奏疏:“我又怕最后司礼监也拿不出像样的人来。”

    戚媛接过一看,不禁失笑:“这不是你上的么?”

    魏池无可奈何:“这个吕敬啊!人是个好人,但真不知该怎样说他,这种事情都发生了好几次了,我看即便是有心推他做掌印太监,他都不见得合适。怨不得皇上,这真是无奈。”

    “可怜我都被殃及做了你的书童了。”戚媛揉了揉手腕,但是把这些奏疏搬来搬去都费了许多的力气。

    “等皇上大婚就要放假十日,到时候我好好补偿你,一定带你去骑马!”

    “你可不要食言才好。”

    “怎么可能,除非皇上不结婚了。”没有旁的人,魏池偷偷开了个大逆不道的笑话。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