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臣(GL)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1第一章 2第二章 3第三章 4第四章 5第五章 6第六章 7第七章 8第八章 9第九章 10第十章 11第十一章 12第十二章 13第十三章 14第十四章 15第十五章 16第十六章 17第十七章 18第十八章 19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 20第二十一章 21第二十二章 22第二十三章 23第二十四章 24第二十五章 25第二十六章 26第二十七章 27第二十八章 28第二十九章 29第三十章 30第三十一章 31第三十二章 32第三十三章 33第三十四章 34第三十五章 35第三十六章 36第三十七章 37第三十八章 38第三十九章 39第四十章 40第四十一章 41第四十二章 42第四十三章 43第四十四章 44第四十五章 45第四十六章 46第四十七章 47第四十八章 48第四十九章 49第五十章 50第五十一章 51第五十二章 52第五十三章 53第五十四章 54第五十五章 55第五十六章 56第五十七章 57第五十八章 58第五十九章 59第六十章 60第六十一章 61第六十二章 62第六十三章 63第六十四章 64第六十五章 65第六十六章 66第六十七章 67第六十八章 68第六十九章 69第七十章 70第七十一章 71第七十二章 72第七十三章 73第七十四章 74第七十五章 75第七十六章 76第七十七章 77第七十八章 78第七十九章 79第八十章 80第八十一章 81第八十二章 82第八十三章 83第八十四章 84第八十五章 85第八十六章 86第八十七章 87第八十八章 88第八十九章 89第九十章 90第九十一章 91第九十二章 92第九十三章 93第九十四章 94第九十五章 95第九十六章 96第九十七章 97第九十八章 98第九十九章 99第一百章 100第一百零一章 101第一百零二章 102第一百零三章 103第一百零四章 104第一百零五章 105第一百零六章 106第一百零七章 107第一百零八章 108第一百零九章 109第一百一十章 110第一百一十一章 111第一百一十二章 112第一百一十三章 113第一百一十四章 114第一百一十五章 115第一百一十六章 116第一百一十七章 117第一百一十八章 118第一百一十九章 119第一百二十章 120第一百二十一章 121第二百二十二章 122第一百二十三章 123第一百二十四章 124第一百二十五章 125第一百二十六章 126第一百二十七章 127第一百二十八章 128第一百二十九章 129第一百三十章 130第一百三十一章 131第一百三十二章 132第一百三十三章 133第一百三十四章 134第一百三十五章 135第一百三十六章 136第一百三十七章 137第一百三十八章 138第一百三十九章 139第一百四十章 140第一百四十一章 141第一百四十二章 142第一百四十三章 143第一百四十四章 144第一百四十五章 145第一百四十六章 146第一百四十七章 147第一百四十八章 148第一百四十九章 149第一百五十章 150第一百五十一章 151第一百五十二章 152第一百五十三章 153第一百五十四章 154第一百五十五章 155第一百五十六章 156第一百五十七章 157第一百五十八章 158第一百五十九章 159第一百六十章 160第一百六十一章 161第一百六十二章 162第一百六十三章 163第一百六十四章 164第一百六十五章 165第一百六十六章 166第一百六十七章 167第一百六十八章 168第一百六十九章 170第一百七十章 171第一百七十一章 172第一百七十二章 173第一百七十三章 174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179第一百七十九章 第一百八十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臣(gl) 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第一百九十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第二百章 第二百零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臣(GL)》
作者:千代的爸爸
更新时间:2024-01-17 06:32:36
字数:1577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人臣(GL) !

    184【正隆二年】

    早些日子里,周文元几乎见天都能和余冕打照面,这两天却瞧见他那边似乎空了出来。一打听才知道余冕病了,咳嗽气喘。荀秉超身为吏部尚书,百官之首,多年来算得上是周文元的老对头,如今余冕告假,荀秉超便代表皇帝与周文元议事。京城才遭兵害,百废待兴,许多杂事要进行处理。且一晃又是大考的年份,被战事一耽搁,便显得匆忙,新皇登基还不知要怎样安排殿试,内阁和顾命大臣们要商议的事情还很多。

    “又过了六年了。”荀秉超感慨:“今年的大考不知会有哪些人才,阁老可要好好瞧瞧有没有合适的学生。”

    周文元比荀秉超年长十岁,两位都是郭太傅的学生,荀秉超能做到吏部尚书,心思不可谓不密,周文元知道他这句话是在讽刺自己对老师不义。

    讽刺得如此直白坦荡,周文元却脸都不红:“可不是?只是近年来老迈了许多,怕是过几年就干不动啦。”

    “哪能?缺了阁老这样的中流砥柱,那怎样行?”新晋内阁的王毅就是周文元的学生。

    杨帆继听了这话,脸色便有些难看,本想说句话顶回去,叶敬高暗暗拉了拉他的袖子,他才没有发作。

    “说起来,还得去看看余大人,”周文元自说自话:“咳嗽可是顽疾,不好治啊。”

    听了这话,连叶敬高都忍不住要冷笑了。

    出了西苑,荀秉超就大考的事情去面见皇上,陈熵面前还堆着许多的奏疏,有些忙不过来,赐了座便问:“荀大人,日期定了没有?”

    荀秉超回话:“就是日期的事情不好定,如果按期举行,便有些仓促,如果延后,年底有皇上的新婚大典,臣等拿不定主意。”

    “这不难,大典等到新年过了就是了,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一定要准备其当,朕要参加殿试。”

    荀秉超提醒陈熵:“如果大典要延后,最好先给亲家知会才好。”

    因为亲家不是别人,而是王允义。

    陈熵这才抬起头,想到了这一出,他原本以为大臣们只是怕自己不高兴才不好定日子,想来不是怕他,是怕王允义啊。但这六年一次的大考,他是非常期待的,因为通过这次考试,他能够直面新一代的官员,树立自己的威信,可要怎样说服王家呢?

    送走了荀秉超,陈熵便派人去请魏池。魏池虽然是皇上的老师,但是他本人的正职却在大理寺。之前的战事令京城和外界联系中断,好几个涉及杀头的重案在年后才抵达刑部,刑部忙忙惶惶的给了批示,到现在全都挤压在了大理寺。人命关天的大事,谁敢怠慢?这几天里,大理寺的人都忙着赶工,心情难免有些浮躁。

    魏池到了宫里,心里却想着手上的案子,直到见到了陈熵才强行分心听他说话。

    当然,听到王允义这个名字,魏池便彻底将案子撇到一旁了:“皇上,此事不宜轻举妄动。”

    “但如果大考备考仓促,选入的人都是些拉帮结派之徒,这六年要如何是好?”陈熵知道周文元的心思,但他同样不信任荀秉超他们。

    “不如将大考延到十月,十一月举行大典,这样两全其美。”魏池希望说服陈熵千万别起给王允义商量的念头。

    建康七年的大考,就是牡丹花开的时候,如今牡丹花开了都快谢了,延期三个月真的够?陈熵自幼仅仅和王皇后有所接触,所以并不觉得王允义有多可怕。

    “朕再想想。”陈熵仍旧觉得时间太短。

    魏池出宫的时候,刚好到饭点,正准备直接回去,这才想起案宗都放在衙门里了,今天得看,便又只好折返大理寺去拿东西。等到家,魏池早饿得有点受不了了,才进门却发现客厅里早有人等着了。

    “薛烛!!!”

    魏池喜出望外。

    “许久不见了,”薛烛起来与他见礼,一晃七年没见,薛烛老了许多。

    回想起自己和他站在封义城墙的那些日子,忍不住想起了许多老面孔。

    “薛大人调回京城了?”魏池知道他一家都在京城,如果真是调回了京城,那就太好了。

    “哪里,”薛烛不经意间叹了一口气:“调回京城哪有那样的容易,不说这些了,倒是你,还真是个打仗的命。过了几年,你,你竟然长高了?”薛烛仔细打量魏池,哈哈大笑起来。

    “你还真是会说笑,吃饭没有?正好一起吃?”

    “这个点儿了谁还没吃饭?不就只有你了?”

    “那就再吃一顿!”魏池拉着薛烛往里走。

    薛烛近些年还在兵部混着,官阶当然是按年限涨,本是有希望调入京城的,但他背着王家的名号,这次便被排挤在京外了。他家都在京城,多年来聚少离多,非常辛苦。本来同是封义的功臣,魏池有人提携,薛烛没有,便有了这样大的差异。

    “近年来朝内本就拉帮结派,风气不佳,我今年没能调回京城,便决心不走这条路了。”薛烛淡淡一笑:“人各有命,这次我选调了南京,当个闲差,好好的尽尽孝心。”

    “别说你想去南京,其实我还是想去南京。”魏池想到好多年前自己写好的请调的文书,若不是燕王突然出了变故,自己说不定早在南京养老了。

    薛烛对魏池的事情知道大概,知道他不是在调侃:“你可别这样想,我们可相差二十多岁呢,更何况,”薛烛压低的嗓音:“如今你退不得啊,人在高位,有人忌惮,还好。若真是退了,却没有退路,岂不是没有自处之地。”

    魏池其实心乱如麻,把陈熵甩给她的难题说给薛烛听了。

    薛烛摇摇头:“我同意你的看法,若冒然给将军写信,必然遭疑。如今大局初定,真不能冒这个险。实在难以办理,宁可亏了大考,让周阁老,荀秉超得利,便得利罢。”

    “皇上不愿意。”魏池很为难。

    “皇上不过是个孩子。”

    “和你想的,大相径庭,我怕不能左右皇上的想法。”魏池端起一杯酒:“不说这些了,咱们好好喝一杯。”

    酒过三巡,魏池话多了起来,说起当年北伐,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想要聊一聊了。纵使当年吹着寒风,嚼着干粮,心里似乎比现在要畅快多了。薛烛说起了徐樾告老了,魏池笑了起来:“当年,徐大人还带着我抓蛾子呢。”

    又喝了许久,薛烛感到自己有些醉了:“说起不甘心来,其实我有,可人各有命,有时候想起来,仗我打了,不说青史留名,却能算得上是功绩。如今年纪虽不算太大,但若是能安得终老,又是一件好事。”

    “这话说的是,”魏池没有喝醉,见薛烛趴在了桌上,有些后悔让他喝多了:“喝点汤醒醒酒?”

    “魏池!”薛烛突然抓住了她的手:“还记得那句话?”

    那句话?

    “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薛烛看着魏池:“我想,那时候,咱们为的不是自己,是天下。如今,面对朝中暗流,时局动荡,少湖!你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

    薛烛还是醉了,魏池只能让陈虎送他回去。

    想起还没看的卷宗,魏池洗了个脸坐回书房:“珠儿,换灯。”

    戚媛拿了盏灯过来:“珠儿去江南了。”

    “啊,”魏池发觉自己失言:“最近真的是忙乱了。”

    “嗯,真的是。”戚媛用手按了按魏池的眉间。

    魏池想看卷宗,却又看不进去:“真是的,又摊到了这种杀夫的案子,令人好烦恼。”

    “喝了那样多的酒,今天先歇息吧?”戚媛非常心疼。

    魏池却觉得自己睡不着,似乎希望找些话来说:“其实珠儿是个好姑娘,若不是要去江南,我还正想着给她找个好人家呢。她想去江南,不知道是不是有家人可以投奔。想来这些年,我亏待她许多,算起来她今年二十多了,竟都没有好好考虑过她的婚事。”

    “想来是江南有家人吧,等空了,我写信给家里人问问。”

    魏池却摇了摇头:“她家是燕王家的奴婢,想来不会还有家人在世了。”

    燕王这个名字,感觉已经离自己很远很远,但每隔些时日,却又在心中想起:“今天来的是当年和我一起到漠南的一个朋友,算是忘年之交。和他聊起来真是畅快,想起那些年,那些人,觉得不枉过了这辈子。”

    戚媛坐了过来:“漠南的那一年,真的很有趣?”

    “很有趣,”魏池又有些伤感:“但是不全是有趣的事情。”

    “其实,官场的一些事情,我是明白的。但是,你这个人,我同样是明白的,我多希望有一天,你能看开些,和我远遁田园,我养着你可好?”

    魏池幻想了一番被戚媛养着的日子,最后感慨:“还是挺向往的,到时候你要教我做点心,我想有一天能做给你吃。”

    戚媛忍不住笑了:“那我可要小心些,年前你只是煮了个糖水蛋,那味道,我现在都记得,真是可怕。”

    话是这样说,但坐拥书琴的日子还很远。

    我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

    魏池依旧过着两边跑的日子,经过好几次劝告,陈熵终于勉强接受了魏池的意见,大考的诏令终于顺利发往全国各地。这可苦了考生,有些边远地区的学子不得不立刻出发前往京城,要不然可就赶不上了。

    陈熵虽然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但他要求礼部和他共商考题。林孝心里很是不满,毕竟大考不是只有殿试,还有许多事情急着要准备,哪能每天都进宫陪着个孩子闹。

    心里不满,林孝面上却极尽恭维,极尽恭维尚好,就是耽搁了考试的安排。荀秉超还没有忘记六年前的弊案,他早就看林孝不顺眼了,虽然他是礼部高官,但是想要换掉他还难不倒吏部尚书。

    看不惯林孝的不止荀秉超,还有杨帆继,六年前,他才调入京城的时候,亲眼看到了徐汝能的抗争与惨败。如今他相信有荀秉超的支持,去除这个官场败类指日可待。但荀秉超的态度令他有一些不快——荀秉超不愿正面与林孝为敌,他想要借由周阁老的手来做这一切。

    叶敬高看两边谈不拢,便出来打圆场,等杨帆继走了,叶敬高这才撇了撇嘴:“一味刚直!虽然在朝中颇有直名,却难谋大事。”

    荀秉超笑道:“说起来,这些年我和余大人政见多有相左,但我敬他为人,大家有些争执没有大碍的。”

    荀秉超有自己的想法,他和朝中大多数人不同,他没有把陈熵当做小孩子来对待。他明白,即便是年幼的老虎,那还是老虎,若是大意,是会丧命的。经过多日观察,周阁老虽然老奸巨猾,但似乎却犯了这个错误。此刻不只是陈熵需要被尊重,他的权力更需要被尊重。

    连续数月的劳顿令魏池忍不住想要偷个懒,等手上的案件交接了出去便想着在七夕闲散的逛逛。想到梅月有点太吵闹了,便给了陈虎一些零花钱,准备打发他们自己出去玩。

    京城的元气还没有恢复,城外的一切活动都没有开展,但是城内幸而如往年般的热闹。

    草草吃了饭,魏池便换了衣裳等着出门,梅月却羞他:“老爷就知道玩,夫人还要乞巧呢。”

    魏池只听过,却没有姐妹能与她共享这个活动,便好奇起来:“我要去瞧瞧。”

    才到书房,却看到戚媛正在关门:“等等,等等。”

    “你怎么跑过来了?”戚媛却没有等他,还是把门关了。

    “哎呀,都结束啦?我还想看看呢,都不叫我。”魏池有点埋怨。

    戚媛这才想起来这位“魏姑娘”理应是七夕的主角呢,可惜把他给忘了:“你就别乞啦,针线一样不会,为难了织女。”

    魏池愤愤:“就是不会才要乞些,你们这些手巧的才不该来凑热闹!”

    戚媛继续逗她:“你去拜会文魁就行了,我可不敢让你乞巧,若真的乞得了,那我大齐岂不是少了个人才,我可担当不起。”

    魏池咬牙切齿:“你就贫吧。”

    戚媛得意的笑了起来:“行,你若一会儿带我去看文魁,我就带着你玩儿。”

    拜文魁又没意思,魏池觉得自己赚了:“好啊!”赶紧要让戚媛带着她玩儿。

    其实魏池读到过“喜蛛结网”,只是不知道是怎样做的罢了。戚媛打开了香案前的一个小木盒,里面放着两枚小核桃,既然多了个人,戚媛便又从香案上拿了个核桃放了进去:“喏,记着,这个是你的。”

    魏池躲在戚媛背后:“里面真的有蜘蛛?”

    戚媛这才想起来这位最怕各种虫子了,便笑她:“可不是啊,我的大将军。您可快别躲啦,赶紧拜一拜,咱们上街吧。能不能乞到,咱们回来再看。”

    华灯初上,京城依旧繁华热闹。七夕是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和别的节日不同的是,中原久居闺中的女孩子们可以在这一天放肆的出来游玩一番了。除了各个街道的庙会,商铺都开着门,各种奇巧的点心,小玩应儿,让人应接不暇。

    魏池初到京城参加大考,就是在那一年的七夕,七夕除了给姑娘们一个乞求心灵手巧的机会,还给了这些学子们一个乞求功名的机会。若逢大考,京城的文魁庙可热闹了,庙外面还有好些灯谜,让学子们得些彩头。

    今年大考延了好几个月,多数考生此刻都还在路上,到文魁庙凑热闹的人并不多。魏池拉着戚媛往里走:“其实没意思,当年我还不是来凑了个热闹,可惜我来的那年人太多,我都没挤进来呢。”

    庙里人虽不多,但基本都是男人,戚媛有些拘谨:“如此看来这文魁庙便不可信了。”

    两人逛了一圈,庙里没有好玩好看的,便出来猜灯谜。魏池自告奋勇,戚媛自然不甘示弱,这些灯谜都是官家准备的,按照各项分类写在院子里的花灯上,若是猜到了,便把花灯摘了,到官家那里去兑谜领赏。

    院子里的学子比庙里面的多了些,多三五成群的围在花灯面前。魏池瞧到一个有趣的:“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打一日常把用物,并用一谜对出下联。

    “这个简单,就是出个下联考考人。”

    戚媛想了片刻:“我还真想出来了,敢不敢帮我摘了这盏灯。”

    “为何不敢?”魏池抬手便要去拿灯,可惜缓了一步,被站在另一侧的一个高个子青年抢了个先。

    这本就是游戏,双方本只是礼貌的笑笑,这一群青年却发现魏池旁边站的是个女人,面上便有些轻蔑起来,有人在一旁调笑,说是进京赶考竟然还带着老婆,可见是个富家子弟之类的话。

    魏池虽然为官数年,但和这些人其实不过年龄相仿,想来这些初进京城的年轻人揣测错了人,魏池看他们自作清高的样子,便有些不高兴。今年来的人少,官家的人久久没见到有人摘灯,这会儿便主动凑着个热闹过来瞧。

    “这位公子,请说谜底。”

    为首的高个子青年得意的说:“灯。”

    官家的人皱了皱眉头:“这位公子还请看仔细了再猜。”

    原来那行字写得太小,这个人看谜面简单,便没仔细瞧见是要给下联的,这会儿只能僵在原地,进不得进,退不得退,尴尬得很。

    魏池拿胳膊肘捅了捅戚媛,戚媛可不想出这个风头,可惜魏池这个好事者还是笑嘻嘻的开了口:“要不,等我们猜猜?”

    官家的小吏同样不认识魏池,见有人想对,便示意那高个子把灯放了。高个子青年一时半会儿想不出下联,便只好让给了魏池,魏池把灯交给戚媛,戚媛一时有些不好意思:“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

    “好!”官家的人没想到这位娘子竟然对的如此工整,忍不住叫好。

    奖品是一方小小的砚台,魏池把它转交到戚媛手上。高个子青年原以为是魏池要猜,哪知道是旁边的女子前来作答的,便忍不住喝起倒彩来。

    “妇人之行,不出于闺门。文魁庙里哪能让个妇人指手插脚?却不知是哪家的纨绔子弟带着妇人抛头露面到此,真是有辱了圣名。”

    这话便有些酸了,虽然这文魁庙稍有女人来,但没有谁说这里女人来不得,更没说这灯谜女人就不能猜,魏池便笑了:“想来这位公子颇在乎这谜题了,可惜竟然没猜到,哎呀呀,若真是这般想要中彩,可求我内人再帮你猜中几个,赔给你可好?”

    戚媛听了喝倒彩的话,本有些难受,听到魏池这样挤兑那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魏池顺手从旁边又摘了一盏灯,挑衅的递到那高个青年手上。高个青年当着众人的面,不好不接,但接到手里却憋红了脸,答不上来。

    巧的是这个谜面同样十分有趣:“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着一个葫芦,倒有些阴阳之气。”打一字。

    可惜别说高个子青年,就是那一行人都没人能答上来。

    魏池在一旁调笑:“公子可想得远些,此处的阴阳之气非你方才口中的阴阳之气,虽都有些怪,可是有不同之处的。”

    这话一出,连官家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娘子可猜到了?”魏池等人那高个子青年脸红的不行了才慢悠悠的说。

    “占卜的卜。”戚媛自然早就猜到了。

    这次得了一只笔,魏池得意的在那青年面前晃了晃:“幸好大考不考灯谜,要不公子岂不前途未卜?”

    那青年当然不好意思去接魏池手上的笔,将花灯往官家的人手上一塞便赶紧羞得走了。

    “公子,”官家的人瞧着魏池面貌清秀,文思敏捷,便说:“恭祝公子今年高中。”说罢还向戚媛行了个礼:“夫人真是好才华。”

    这话说得戚媛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谢过了,拉着惹是生非的魏公子逃离了文魁庙。

    “你呀!真是的,刚才何必和别人争执,害得我好不难为情。”

    “难为情?该是他难为情才是,瞧那年龄怕是寒窗苦读了不止十年,可笑终究抵不过你我,可见脑子不好用的人才如此迂腐。若是殿试上遇见了他,你看我不出个灯谜给他猜?不过这是我一厢情愿,他怕是提不了名。说来还是夫人你!”魏池笑得像个狐狸:“若夫人能进的考场,那才情!肯定得高中个状元才是哟。”

    “还没吃巧果子呢,嘴就甜成这样!”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