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凤还巢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震惊的太妃 第2章 瑶芳的决心 第3章 没娘的孩子 第4章 隔壁的好人 第5章 出了个昏招 第6章 亲爹回来了 第7章 操心的姐妹 第8章 迫切的愿望 第9章 厉害的容家 第10章 到底意难平 第11章 另一个目标 第12章 认真的反省 第13章 开辟新地 第14章 不好的开头 第15章 大姐的抗争 第16章 弟妹的救援 第17章 祖母的计划 第18章 不情愿的人 第19章 母女与姐妹 第20章 两只狐狸精 第21章 老师神助攻 第22章 结了个仇人 第23章 结怨的功力 第24章 肥美的一章 第25章 厉害的老张 第26章 灯节的插曲 第27章 大佩佩生日快乐 第28章 大佩佩生日快乐 第29章 麻烦的亲戚 第30章 都有一本账 第31章 没有变的事 第32章 今天更晚了 第33章 心底的秘密 第34章 偏不告诉你 第35章 后娘娶进门 第36章 命定的相见 第37章 淘气的真人 第38章 继母心很累 第39章 坑爹的运气 第三章 合一章 第41章 形势比人强 第42章 官场呆菜鸟 第43章 倒霉的菜鸟 第44章 实诚的县令 第45章 怎么会这样 第一个案子 第47章 天真的呆子 第48章 太妃出手了 第49章 傻人有傻福 第50章 少钱与多人 第51章 一号作死鬼 第52章 二号作死鬼 第53章 别扭的孩子 第54章 书迷的怨念 第55章 持续地作死 第56章 了不得的事 第57章 多出来的人 第58章 拉快进度条 第59章 萝莉捞胖墩 第60章 蝴蝶在这里 第61章 准备进行中 第62章 坑你没商量 第63章 操心的父母 第64章 意外的消息 第65章 太妃的明悟 第66章 逃亡第一站 第67章 逃亡第二站 第68章 逃亡第三站 第69章 逃亡第四站 第70章 逃亡第五站 第71章 逃亡第六站 第72章 多事的后宫 第73章 各自的行动 第74章 女神的教导 第75章 奇特的进展 第76章 扫兴的皇帝 第77章 利用被利用 第78章 徒劳的争斗 第79章 爹要回来了 第80章 岳父神助攻 第81章 迂回的二胖 第82章 迷惘的太妃 第83章 贺御史上疏 第84章 最好的哥哥 第85章 开明的兄嫂 第86章 机智的选择 第87章 忙碌的二胖 第88章 十足的诚意 第89章 真是活雷锋 第90章 二胖的计划 第91章 终于定亲了 第92章 无辜又冤枉 第93章 平地起波澜 第94章 审美的差异 第95章 神仙的计划 第96章 坦白的开始 第97章 麻烦的御史 第98章 都准备好了 第99章 坦白与收 第100章 诡异的发展 第101章 娘娘有喜了 第102章 王氏的结局 第103章 脱身的筹划 第104章 国公的决定 第105章 掉进坑里了 第106章 柳氏的结果 第107章 互殴的兄弟 第108章 一代大忽悠 第109章 称心如意否 第110章 曲折的新婚 第111章 皇帝的新宠 第112章 隐患的端倪 第113章 人苦不知足 第114章 未雨先绸缪 第115章 被人看透了 第116章 忙碌的姜二 第117章 这是要疯啊 第118章 被坑的吴王 第119章 完结倒计时 第120章 完结倒计时 第121章 完结倒计时 第122章 完结倒计时 第123章 终于完结啦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47章 天真的呆子
《凤还巢》
作者:我想吃肉
更新时间:2024-02-04 18:49:54
字数:1573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凤还巢 !

    贺敬文接到人生中的第一个案子,心情是激动的。见到状纸之后,表情是呆滞的。

    清官难断家务事。

    贺敬文近来内敛了许多,浑身上下依旧冒着些呆气,对人情世故却懂了不少。连着在乡下跑了这么长日子,两个师爷为了让这位东家长点心,着实费了不少力气。旁的人是想将东家弄得蠢一点,他们俩的东家已经不能再蠢了,只好多教一些东西。张老先生教的傻孩子多了,还有耐心一些,谷师爷对这位东家是不大满意的,手段就简单粗暴——直接带这傻子见识各种黑暗面。

    譬如见识一下四里八乡宗族之可怕可恶,宗族可决族人之生死,寻常官吏不会去找宗族的麻烦。除非事情闹得太大。又譬如典妻典妾等事,在贺敬文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怎么能有这般无礼之事?

    对付这种只有一张谴责的嘴的人,谷师爷自有办法,只消反问一句:“不然呢?要怎么办?”

    贺敬文要没有办法的,在他的心里,这种事儿就不应该发生。宗族么,数世同堂,守望相助,令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而不是族兄尸骨未寒就抢他的家产。可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待你去问时,阖族上下都给瞒着,这还暗合了“亲亲相隐”。不典妻典妾,日子便过不下去,要怎么办?县衙养得起闲人么?

    更让他绝对的是,遇上了这种事情,就没一个人会告官!经张先生解释,他才知道,乡民最怕上衙门!休说乡民了,纵是有见识的士绅人家,也不喜欢上衙门。谁家摊上了官司,舆论风评便要指指点点,说一句:“他家摊上官司了,这家是要败啊。”真有人想告状,也会被家里人拦下来。打官司,是件伤筋动骨的事儿。

    行,你们不告状,至少我这三年一次的大计账面儿上好看。朝廷考核地方官,无非那么几项,财税、人口、治安、文教……诸如此类。这治安上,主要是看一年有多少案子纠纷,而不是看破了多少案子。

    然而贺敬文的心里,还是想断那么几桩案子的——好歹过过瘾。再说了,总不至于叫他遇着这种难缠的官司吧?顶多就是析产,这种案例张老先生讲过的!哪知开天辟地头一遭,就遇到一个比宗族欺凌族人还难缠的案子!

    贺敬文打小没了爹,没人教他官场诸般忌讳,也没人给他做个男人丈夫的榜样,一切全看亲娘的本事兼自己去找模样。没有亲爹当榜样,也没有个亲密的男性长辈,罗老安人的教导也出了一点问题。他自己呢,遍寻不着什么实际的人物来学,就拿书本当圣训。所以他的常识相当地匮乏,人也有点奇奇怪怪的。遇到这种事情,他就抓瞎了。

    在他想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有人肯教(当然,在他这里,属于辅佐),他是很落单的。一本《大陈律》他闲暇也刻苦攻读了,但是没有一条是讲这么个情况的。

    不自在地咳嗽一声,他又忒有自尊,不大好意思好当堂请教张老先生,又怕将这第一件事情办砸了。好在他也算是做了一些实务,有了点经验,下令发签拿相关人等,命这富户且回去,等涉案的人都到齐了,再过堂。

    后廊下面,母女三人都舒了一口气。

    偷听是新鲜的,韩燕娘低头看看两个闺女,丽芳脑袋微向前倾,瑶芳却只是侧着耳朵。心道,多听听这些事儿,倒也不坏,好歹知道些人情冷暖,以后到了婆家,也别一味以为天下都是好人。父母亲人再护着,也不及自己有本事。哪怕是瑶芳,她打定主意多看顾的,至少小闺女得自己能发现不对劲儿的地方好救援呐!

    收回了心神,她又担心起丈夫,就怕贺敬文这呆子猛然就下了决定,到时候可就坏了。这死人!前两天明明将从彭娘子那里听来的消息已经告诉他了,他还扳着张死人脸,也不哼一声,恨得韩燕娘当时就把贺敬文捶得哼唧了出来。也不知道他到底记住这顿打了没有。

    现在看来,好像是记住了。

    韩燕娘伸出手来,一手一个,将闺女们拎走了——前面散了,贺敬文八成要跟师爷们到后面书房讨论。被贺敬文撞见了还没什么,叫谷师爷又或是服侍的小厮们看到了,怕要传出闲话来。自打知道衙里有人将她家里称呼都传了出来,还害得俊哥被人嚼舌头,她就越发注意起这些来了。

    ——————————————————————————————

    韩燕娘没想到的是,贺敬文记住自己又挨了一顿打,也记住了汪知府要对付他。现在他可没有那么一股“他能将我怎么样”的愣劲儿了,知道汪知府既然想做小人,就不能拿君子的要求去看他。遇到事儿甭叽歪,你叽歪了,人家也不听,该干嘛还干嘛。你要看不下去了,那你也想干嘛就干嘛去。

    然而,贺敬文开窍得有点晚,断没将这案子与汪知府联系到一块儿,更没有他小闺女想的那么深。贺敬文讨厌楚王府!压根儿就不想沾楚王府的边儿。若非皇帝有命,令这附近的官员到时都要给世子的婚礼撑场面,他现在还不想回来呢。自然就更想不到如果在这场婚礼前后他这里出了纰漏,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直到张先生将此事点出,贺敬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打的是这么个主意?可是这案子难道还能有假?”

    谷师爷口角噙着一抹冷笑:“富户对货郎,怎么抢不来孩子?还用告?他家佃户长工有好几十口子,择个月黑风高的日子,头脸一蒙,抢过来就说是现在的妻子生的!伪称婢妾所出也没什么,正经就是他家的孩子了。有点儿脑子的人家,岂会将这等事闹大?生恐旁人不知道么?”

    贺敬文道:“如此,该当如何?”

    张先生一直让谷师爷说话,心里暗乐,只花了一个钱谷师爷的钱,现在这谷师爷还将刑名上的事儿给做了一半儿,划算!纵然知道谷师爷是实在看不下去东翁这个傻样儿,忍不住地嘴贱而已。

    果然,谷师爷说完这一大套子话,就觉得自己又说多了,紧紧地闭了嘴,深恨自己嘴贱。张先生见他不肯说了,才慢悠悠地道:“怎么判不要紧,得叫人挑不出毛病来,还得预备着有人挑毛病的时候有说法儿。再者,得防着有人做文章。此事,恐怕还会有波折。必要做成铁案,免得日后有人翻案。”

    贺敬文道:“先生,你说了这么一长串儿,也没说要怎么判呐!”

    张先生被噎了一下,谷师爷端起茶盏来挡在脸前偷笑了两声,笑够了,揭开了盖子喝茶。张先生无奈地道:“照谷老弟说的,这孩子多半不是富户家的,”说到这里,张先生冷笑一声,“纵然是,也不能判给了他!寻常争子,滴血验亲即可,这个居然验不出来。不如再验一回,以防有诈。果然如此奇异,就问孩子的生母好了,她总该有数的。”

    谷师爷见贺敬文一脸认真地听着,那模样要多呆有多呆,忍不住又嘴贱了:“那乡老一定有鬼!哪有一个儿子两个爹的?!”嘴贱完了,心里抽了自己一嘴巴,又抢活儿了,还不给加工钱!

    贺敬文嘴巴慢慢地张大了:“不能够吧?乡老……当是德高望重之辈。”

    谷师爷心里又抽了自己一嘴巴:叫你嘴贱!还是张先生给他解了围,对贺敬文道:“人心难测,东翁还是小心为上。此事不容有失,宁愿先小人后君子。况且,东翁也不是没有见过乡见宗族之长,看似和善长者,手段却比牢头还黑。”

    贺敬文心道,这世道总不至于这么坏,若是有事,恐怕还出在那富户身上。

    心里有了底,贺敬文头一回断案的热情又回来了。恨不得立时就把这孩子判给了商人家。他也瞧不上这富户,家里又不是养不起人,老婆不能生,不是还能纳妾蓄婢么?民过四十无子,许纳妾呀!就是不纳妾,你蓄婢了,也没人管不是?非得休了老婆?这不脑子有病么?

    张先生和谷师爷对望一眼,互使了个眼色,一齐溜了——东家又不知道在想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贺敬文脑子里想了一回明日如何升堂,如何正气凛然地责问原告被告,如何果断宣判。想完了,满面春风地想与两位师爷分享,师爷早就不见了,只得失望地往后衙走去,准备跟老婆显摆显摆。

    ————————————————————————————————

    韩燕娘对师爷们是放心的,不再担心这件案子判不好——她只道是汪府台要抓贺敬文不会判案的把柄,万没想到汪府台的后招是世子的婚事。只要贺敬文不添乱,张先生自然能将事情办得圆满了。她正忙着看裁缝给儿女们量尺寸呢。这个年纪的小孩子长得快,头一年的衣裳第二年就穿不得了。家贫没办法的,年纪小的永远穿着兄姐们穿不下的旧衣,要不就要指望母亲有空,给他将小了的衣裳加点碎布改大一点。略有余财的,每季都要换新衣。

    韩燕娘命贺成章先量完尺寸去读书,再慢悠悠地陪着女儿们量。丽芳一面抬高了双臂好让裁缝给她量袖长,一面问韩燕娘:“娘,我能去阿敏她们家玩么?”

    她年纪渐长,对于这些家长里短的八卦颇为热衷,偷听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听了这一回,去彭家讲给彭敏听。两人空玩棋怪没意思的,不如说点闲话。彭敏看似斯文淑女,内里颇类其母,对这些小道消息也挺热衷,口风也严,不熟不交心的人不说。

    韩燕娘心情正好,笑道:“去了别淘气。厨房里有新做的黄雀馒头,带些儿过去,请他们家也尝尝。”

    丽芳欢迎一声,换来裁缝一句:“小娘子,别动。”丽芳对韩燕娘吐了吐舌头,韩燕娘对她皱了皱鼻子,嗔了她一眼。她也不怕,嘿嘿笑了一声,又站正了。

    瑶芳却没那么乐观,总觉得这后头还会有事儿,又猜不透汪知府在想些什么。遇到这样的事儿,要是她来办,那就是想办法把这棒槌夸成一朵花儿,送他一程,祝他高升。反正,棒槌有靠山兜着,等闲也不会事发,这棒槌也没办什么出格的事儿。何苦这般排挤?岂不是连容尚书也得罪了?

    她却不知,汪知府是不能再忍这傻知县了。湘州府有河,河还挺宽,来往商船无数,好大一笔税款。宁乡就堵在了上游!贺敬文他忒仔细了,虽然瞧不起商人,却也不盘剥,他打小就没为钱发过愁。上游不盘剥,也不给他孝敬,到了下游再狠收一笔?这不是叫旁人把恶人都做了么?

    再有那个可恶的李千户,与他越发不对付。李千户与京中勋贵有些干系,不敢惹大人物,跟汪知府对上了却不很怵。尤其两人之间争的是实利!李千户与贺家有那么一点缘份,哪怕贺敬文是个棒槌,他也乐得助这棒槌一臂之力,让他给汪知府添堵——这傻知县好像有京里的后台?那就更妙了。

    贺敬文根本就是棒槌得浑然天成,把人气死了,他还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更不明白别人为什么这么生气。原本宁乡县也不是那么安逸,至少小偷小摸、失业流民还是有一些的。李千户要帮他,给汪知府打擂台,气死了汪老狗才好。是以他时常命手下军士到宁乡巡视一番,遇着盗匪抓上一抓,也算是他的功劳。

    汪知府是被这一明一暗两个人气弄得没辙了,他与李千户斗了这么多年,也没吃什么亏,现在却天天惹气,想来想去就是因为多了一个死棒槌!要将这棒槌弄走!棒槌不是还要参他么?他先叫这棒槌滚得灰头土脸!

    盗匪上不好做文章,那就拿断案来讲事吧。

    于是便有了上面那一幕。

    瑶芳百思不得其解,又轮到她量尺寸了,只得先将眼前的事情应付过去。韩燕娘还问她:“饿不饿?黄雀馒头做得多,你先吃一个再出门儿。我听你这尺寸怎么又瘦了呀?”

    瑶芳摇头道:“阿姐比我还瘦呢。”

    丽芳轻笑一声:“就你明白。不吃等会儿路上别喊饿。”

    麻利地量完了衣裳,韩燕娘道:“先将哥儿姐儿们的衣裳做了来,过两日,再来做老爷并两个先生的。”

    贺敬文听着这声音,不愿意见外人,到耳房避了一避,等人走了才出来。却见韩燕娘领着两个闺女要出门,并没有给他显摆的机会。心下愤愤,暗道若是这富户再歪缠不清,一定要打他十棍!

    韩燕娘并不知道因她不给丈夫面子,险些让丈夫做了一回昏官。带着女儿一路说笑,往彭县丞家去玩耍。到了彭县丞家里,却听彭娘子又说了一件新闻:“没跑儿了,这回那告上县衙的那个争子案,就是汪知府在弄鬼!我们家那死鬼,在州府里也认得几个人,往年拿银钱喂饱了的,拿来消息,叫死鬼小心,不要受大令的牵连。你们要小心了。那丧天良的家里有些钱钞,能做实这孩子是他的。切!”

    韩燕娘得了消息,赶回家寻了贺敬文。贺敬文还要摆个架子,拿书的手已经抖了两抖,犹作淡定状:“有事?”

    韩燕娘捏了捏手指,咔咔响了两声,贺敬文喉头一抖,站得笔直。韩燕娘见状活活被气笑了:“你好有闲心呐!知道汪老狗要借这事办你么?”汪知府这引号是李千户给起的,讨厌汪知府的人背地里都这么叫他。

    贺敬文僵硬地道:“早猜着了。”

    韩燕娘一甩手绢儿:“行,是我白操了心了。”

    贺敬文眼睁睁看着她修长的背影跨过门槛、穿过月洞门消失了,才喃喃地道:“这就走了啊!”更讨厌那告状的人了,怎么办?

    ————————————————————————————————

    那告状的富户心情忐忑。他想要个白胖康健的儿子,也觉得这儿子应该是他的。其时乡下,哪怕不是亲生的,养大了,谁知道?更不要提还有买男孩儿充作己子、“借种”等事。为此,他还买通了乡老,必要将孩子夺回来。这乡老说是德高望重,其实少年时颇游手好闲了一阵子,后来“浪-子回头”,人人传为美谈。他游荡的时候,跟着仵作混过些时日,知道些偏方,能令人血液相融,也能令亲生父子血液不融。

    万没想到这中间不知道出了什么纰漏,两边的血都能融到一起!更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事过于离奇,一传十、十传百,招来了鬼!“鬼”的条件令他无法拒绝——会帮他将孩子弄过来。

    可事情波折不断,还处处透着诡异,头一回到衙门告状来,他的心是虚的。二回过堂,双方都到场,富户的胆子也没大多少。看到贺大令一张冷脸,富户的腿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一抖二抖,就跪下了。

    贺敬文越发瞧不上他。再看那商人,满面风霜之色,倒是实诚样儿。那妇人脸色腊黄,两道弯弯的细眉皱起,倒有几分姿色。怎么看,都像胆这富户恃强凌弱。

    贺敬文看毕,命张先生再验一回血,两碗血都相融了。连张先生也猜不透其中关窍,哪怕是有人弄鬼,这弄鬼的本事也比他高了。张先生与谷师爷眼底都有一丝忧虑。

    富户心下大定,必要自己的孩子。贺敬文又传彼时之稳婆,询问婴儿出生时刻,居然是在这妇人二婚后不到九个月。这日子果然微妙得很!不由腹诽:哪家成婚这般急来?!

    张先生知道他又走神了,轻咳一声提醒他。贺敬文依着事先商议好的办法,命孩子生母来断定孩子的生父。这妇人一口咬定,这孩子是她与后夫生的。贺敬文乐见其成,将孩子判给了后夫。

    那妇人感恩戴德,且哭且笑:“青天老爷,令我骨肉团聚,回去必立长生牌位,求老天保佑老爷公侯万代。”

    将案卷归档,贺敬文自觉过了断案的瘾,又经谷师爷提醒,早做好了应对翻供的准备,冷脸变作了笑脸。连回去之后收到了公函,道是世子不日娶妻,所有官员皆要到王府去赴宴,都没能让他的心情变糟。

    让他想不到的是,他吃完了喜酒,翻供的人就来了!汪知府这时机选得巧,若是在婚礼前闹事,又或搅了婚礼,他也要担干系。等世子将世子妃娶回了府,京城来的使者又还没走,宁乡再闹一个大笑话,那就可乐了。

    ————————————————————————————————

    贺敬文接到汪知府的通知的时候还在纳闷儿:这个污糟官儿叫我来做什么?

    那富户到湘州府告状来了!

    寻常时候,哪怕州府接着了这样的状纸,也会发回原籍,命原籍官员秉公办理。汪知府这回却不给贺敬文这个面子,怒道:“世子才将完婚,这里便出了这等事情,真是胡闹!”竟命拿了一干人等,又发文命贺敬文过来,当堂解释。

    彼时朝廷使者尚未启程返京,胡阁老家送亲的人也还未走。自家事办完了,也都想瞧个热闹。这事情便闹得大了。

    张先生先拿到的文书,见贺敬文发怔,忙将内中门道说与贺敬文:“汪知府当将案子发给您的,现在却要您到州府里解释,不是他古道热肠,不忍小民受苦。实是他看您不顺眼,要整治您呢。此行吉凶难定。须将卷宗妥妥收好,上面有他们画押的供词,这却是作不了伪的。”又匆匆唤谷师爷来,谷师爷在宁乡地界比张先生熟,两人便分工,谷师爷与衙役等串词,又联络些乡老,万一贺敬文受到责难,好发动了人以“民意”辖制汪知府,同时请贺敬文写好了向容尚书求援告状的书信,一见事情不妙,便即往京里求援。

    一切准备停当,正要启程,却听大门有些闹腾,乃是彭娘子揪着彭县丞的耳朵,让他去陪贺敬文走一趟——彭县丞对州府比贺敬文熟多了。

    贺敬文感动道:“彭兄高义。”

    彭兄是被老婆逼的,苦哈哈地道:“应该的。”

    事态紧急,两人不及多言,匆忙启程。一路上,彭县丞心里翻腾着妻子的话:“做人得讲个良心吧?贺大令人是呆了些,却不会害人,汪老狗的心眼儿比筛子还多,着哪一个,你自己想。宪太太许了我,咱家老大若上京赶考,可住在他们家宅子里,他们有人照看。纵他们不回去,也会写封书信,叫老大给带到京城容尚书府里。你也说了,州府里跟你打探来,问大令离京,是不是容翰林亲自送的。于公于私,都该向着这一个!”

    彭县丞想明白了,便对贺敬文道:“到了州府,旁的先不提,先将这告状的打四十棍!”

    贺敬文问道:“为何?”

    彭县丞道:“他不经您便找到汪府台,是对您不满。只要提到宁乡两字,就是以民告官,先打了再说!”

    《大陈律》里有这么一条,以民告官,无论实与不实,先打四十!

    贺敬文:……md!忘了还有这么一条,回去好好再背一遍。

    两人套好了词,彭县丞又帮着贺敬文看了看表情,要他练到“轻描淡写”、“不卑不亢”。待练好了,州府也到了。

    汪知府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指着地下跪着的妇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这妇人说你不问端地,将她前夫之子判给了后夫?”

    贺敬文懵了,呆呆木木地低下头,看着那妇人腊黄的脸在眼前乱滚,耳朵里全是她的声音:“青天老爷,令我骨肉团聚,回去必立长生牌位,求老天保佑老爷公侯万代。”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