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凤还巢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震惊的太妃 第2章 瑶芳的决心 第3章 没娘的孩子 第4章 隔壁的好人 第5章 出了个昏招 第6章 亲爹回来了 第7章 操心的姐妹 第8章 迫切的愿望 第9章 厉害的容家 第10章 到底意难平 第11章 另一个目标 第12章 认真的反省 第13章 开辟新地 第14章 不好的开头 第15章 大姐的抗争 第16章 弟妹的救援 第17章 祖母的计划 第18章 不情愿的人 第19章 母女与姐妹 第20章 两只狐狸精 第21章 老师神助攻 第22章 结了个仇人 第23章 结怨的功力 第24章 肥美的一章 第25章 厉害的老张 第26章 灯节的插曲 第27章 大佩佩生日快乐 第28章 大佩佩生日快乐 第29章 麻烦的亲戚 第30章 都有一本账 第31章 没有变的事 第32章 今天更晚了 第33章 心底的秘密 第34章 偏不告诉你 第35章 后娘娶进门 第36章 命定的相见 第37章 淘气的真人 第38章 继母心很累 第39章 坑爹的运气 第三章 合一章 第41章 形势比人强 第42章 官场呆菜鸟 第43章 倒霉的菜鸟 第44章 实诚的县令 第45章 怎么会这样 第一个案子 第47章 天真的呆子 第48章 太妃出手了 第49章 傻人有傻福 第50章 少钱与多人 第51章 一号作死鬼 第52章 二号作死鬼 第53章 别扭的孩子 第54章 书迷的怨念 第55章 持续地作死 第56章 了不得的事 第57章 多出来的人 第58章 拉快进度条 第59章 萝莉捞胖墩 第60章 蝴蝶在这里 第61章 准备进行中 第62章 坑你没商量 第63章 操心的父母 第64章 意外的消息 第65章 太妃的明悟 第66章 逃亡第一站 第67章 逃亡第二站 第68章 逃亡第三站 第69章 逃亡第四站 第70章 逃亡第五站 第71章 逃亡第六站 第72章 多事的后宫 第73章 各自的行动 第74章 女神的教导 第75章 奇特的进展 第76章 扫兴的皇帝 第77章 利用被利用 第78章 徒劳的争斗 第79章 爹要回来了 第80章 岳父神助攻 第81章 迂回的二胖 第82章 迷惘的太妃 第83章 贺御史上疏 第84章 最好的哥哥 第85章 开明的兄嫂 第86章 机智的选择 第87章 忙碌的二胖 第88章 十足的诚意 第89章 真是活雷锋 第90章 二胖的计划 第91章 终于定亲了 第92章 无辜又冤枉 第93章 平地起波澜 第94章 审美的差异 第95章 神仙的计划 第96章 坦白的开始 第97章 麻烦的御史 第98章 都准备好了 第99章 坦白与收 第100章 诡异的发展 第101章 娘娘有喜了 第102章 王氏的结局 第103章 脱身的筹划 第104章 国公的决定 第105章 掉进坑里了 第106章 柳氏的结果 第107章 互殴的兄弟 第108章 一代大忽悠 第109章 称心如意否 第110章 曲折的新婚 第111章 皇帝的新宠 第112章 隐患的端倪 第113章 人苦不知足 第114章 未雨先绸缪 第115章 被人看透了 第116章 忙碌的姜二 第117章 这是要疯啊 第118章 被坑的吴王 第119章 完结倒计时 第120章 完结倒计时 第121章 完结倒计时 第122章 完结倒计时 第123章 终于完结啦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2章 认真的反省
《凤还巢》
作者:我想吃肉
更新时间:2024-02-04 18:49:20
字数:820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凤还巢 !

    容家要走了,对贺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然而皇帝召的,还是一个将死的皇帝召的,容尚书是不得不携家带口赴京的。这节骨眼儿上,不去也不去,除非想跟着皇帝一块儿死。

    京中阁老大人们,虽都是读书人出身,对手下败将们也颇为宽容,并不是必得将人逼死不可,顶多叫你回家读书,或者流放三千里。命,是定能保住的。然而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自己飘然引退,与被人排挤出局,那是两种心境。真落到后一种下场,比死了都要难受。

    纵以容羲之从容,还是火急火燎地由长子、次子并一个侄子,一路护送着随着天使先期北上。由他的弟弟容翰林照顾着老母、家眷,慢慢一步跟过来。若是这万岁真的要大行,这些命妇们少不得也要入宫哭一回灵的。

    临行总要与邻居打声招呼,贺家便也知道了容尚书是被皇帝急召回京的。无论天使,抑或是容尚书,都不肯过早泄漏此事。然则贺敬文是不久前才自京中还乡,彼时已有一些不好的流言在京中流传,再看如今情况,贺敬文多少猜着了一些。罗老安人问了贺敬文随侍的仆役,也猜着了几分。

    两人都知道此事不可宣之于口,只准备了厚厚的仪程,客客气气地将容家人送走。回来将扫视一下自家,因也算是在丧中,纵然新年将至,也不如往年花红柳绿的热闹。哪怕明天皇帝就驾崩了,消息传了过来,也不至于有什么犯忌讳的东西。原本因罗老安人乃是李氏长辈,有罗老安人的地方,倒不用十分拘这个礼,过年还可稍作庆贺取乐。如今罗老安人也下令将这些统统取消了,落到了外人眼里,更显得母子二人真是有情有意。

    贺丽芳兀自伤感,觉得祖母和父亲真是好人。至于贺瑶芳,那是有了前世的底子,于旁人是猜测,于她,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皇帝就要大行了,且就在来年正月,这个时候还要准备什么庆新年的事儿啊?准备了也是白费功夫,彩灯挂不几天就得撤,都挨不到元宵的。

    贺敬文初时有些哀声叹气,山陵崩,怎么着也不是件吉利的事情。罗老安人伤感了一阵儿,对宋婆子道:“想当初,我得诰命的时候,今上还在东宫呢,如今也……”

    宋婆子陪着叹了几声气,正要开解她,忽听着罗老安人道:“去把老爷叫过来。”

    宋婆子:“……(⊙o⊙)?”一时无法适应这话题的突然转变。

    罗老安人很快就抓住了这其中的机遇——今上如果大行了,太子登基,岂不是要再开恩科?这样的事情,罗老安人并不是第一次经历了,今上登极,至今不过十有一年,早先他登基的时候,就来过这么一回。再往上溯,罗老安人还小的时候,先帝他爹,也是这么造福天下士子的。

    算上这一回,已是罗老安人见过的第三回恩科了。

    得让儿子早早准备。趁着年轻,多赶几场,保不齐哪一场就能中了个进士呢?再者,年轻人,身体壮,来回奔波也还能吃得消不是?成名须趁早,科考,也是一样的道理。

    只是这么个打算,是不能在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就明目张胆地说出来的。对儿子能说,对仆人是一个字也能泄漏的,再心腹的仆人也不行。

    ————————————————————————————————

    宋婆子满腹狐疑,却不敢再问,亲自去将贺敬文请了过来。贺敬文自觉与容羲十分投契,因容家走得匆忙,又皇帝将崩,心情正不好,也顾不上教儿女功课了。正独自在书房里哀声叹气,见宋婆子过来,皱眉问道:“娘唤我有什么事?”容家的人都送走了,近来还有何事呢?

    宋婆子道:“我也不知,老安人吩咐了请您过去呐。”

    贺敬文想破了头也想不出罗老安人唤他究竟有什么事,一直到了罗老安人的房里,老安人仍旧不肯与他直说,而是先遣开了宋婆子。且不说宋婆子因主人家避开她说事而心中惴惴,出了房门之后担心了许久。单说贺敬文见母亲如此神秘,也有些不安,问道:“娘这是?”

    罗老安人道:“附耳过来。”

    贺敬文被这气氛所感染,极不自在地凑近了,又问:“有什么大事,这般神秘?”

    罗老安人手里依旧攥着她那走坐不离身的数珠儿,嘴唇微动:“快过年了,来年快要开恩科了。”

    贺敬文隐约猜着了今上或许要崩,却不曾想过从中获益。现被罗老安人说破,仿佛被捉鬼的道士贴了张僵尸符,整个人僵在那儿半晌没个动静。罗老安人心里腾起一阵暗火:这儿子忒没出息!

    再没出息也是自己的独子,还得指望着他。罗老安人耐着性子劝儿子,故作感叹地道:“我这辈子,已经见过两次新君登基的恩科了,这是第三回啦!你呀,早做准备,也好为新君效力。”

    “为新君效力”五个字戳到了贺敬文的心坎儿上,硬将头升起的异样感觉压了下去。贺敬文登时扬起斗志来:“是。”

    罗老安人道:“此后你便用心读书,旁的事一概不用你问。过了年,天气暖了,我们便搬到城内居住,也方便你与同窗切磋文章,也方便你向博士们请教。”

    贺敬文唯唯。

    罗老安人依旧不放心,额外多嘱咐一句:“此事是我猜测,万不可说将出去。万一圣上安康,叫人知道了家里的盘算,便是祸事了。”

    贺敬文心道,我又不是三岁的孩子,恁事不懂,何必再说这个与我?倒像是我真的不知轻重,会四处乱说一般。心里就不痛快起来。

    老安人看着儿子一张脸,从进门时的疑惑,变成后来的振奋,现在又黑了起来。前一变好猜,这后一变又是怎么了?她纵是亲娘,也难猜着儿子这等自尊。心里又给儿子盖了个“性情古怪”的戳子。目送儿子去读书,自己又独坐着且愁且叹了一回。

    宋婆子在门外张望了一回,见贺敬文怏怏着脸走了,才蹭了进来,小声问:“安人?”

    罗老安人转一转数珠,对她道:“将过年了,叫哥儿姐儿们不必再紧盯着功课了,松快几天吧。一年到头的,也都累了,叫他们父亲也好清清静静地读几天书。”

    宋婆子暗中揣摩:难道方才就说的是这件事情,是以老爷不开心?

    罗老安人已经阖上眼睛,又飞快地捻着那串数珠儿了。

    ————————————————————————————————

    宋婆子只有在李氏娘子才过门儿那一、二年才如此频繁地跑过腿儿,此时偷不得懒,只好又跑一趟。先去贺成章那里,再往贺丽芳处通知。贺丽芳也不觉有什么不妥,说一句:“知道了,妈妈辛苦了。”还让人给宋婆子倒茶吃茶。

    宋婆子赞一句大姐儿会做人,再看胡妈妈有些蔫蔫地站在一旁,看着她欲言又止,心道,这是没看好人就下菜碟儿,叫人给抽了。也对胡妈妈点个头儿,便去寻贺瑶芳。

    贺瑶芳一张小脸儿阴得能滴出水来,她在生自己的气。今上,在她的脑子里,那是个“先帝”,每年宫里许多祭祀,都少不了要拜一回的人。不特是这个人,还有自□□以来之帝后,其冥诞忌日,穿衣等等都要留神。统共五个皇帝、十三个皇后,她当时都记得真真儿的,一点都不曾错过。

    现在倒好,连这个都忘了。不但如此,自打重回了三岁,人也幼稚得多了,做了许多蠢事。

    与前世那个从容冷静的太妃,差得太远。此生立誓不肯入宫,然而前世的本领见识,如何也丢了呢?这重回童年的离奇经历,多少还是对她产生了一些不大好的影响,好像整个人也浮了不少,真跟三岁似的跳脱了。必得警惕!

    何况,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正月初七,帝崩。太子即位,诏令次年加开恩科。过不几月,贺家便搬到城内居住,她祖母就开始张罗着给她爹续弦了。而她所有的倚恃不过两条:其一、知晓些旁人不知道的事,二、那几十年积累的本领。

    经了舅家的事情,便知自己知晓的事情也未必全是真的,当慎重。所可倚者,唯有自身的本领。岂可因懈怠而荒废?荒废了那就是一个死。还得小心些,不特长姐发现了自己的改变,连容家的夫人们都觉得自己行止有异。这个倒不必有意去改,反显得生硬,只是以后做事要愈发小心,万不可再露出马脚来了……

    贺瑶芳才打定主意,何妈妈便过来说:“老宋来了。”

    宋婆子亲自过来说:“老安人说,将过年了,一年到头的,都累了,这几日不必认真功课。”算一算日子,也差不多了。要搁宫里,正经的规矩,皇子们一到了腊月,就不怎么读书了——不是腊月的时候,他们也没怎么用功过。这规矩是到了娘娘生了太子,眼盯着儿子读书之后,才略紧了些。

    贺瑶芳上辈子读书就是继母为了显摆贤良,也无人紧逼着她。她哥哥贺成章倒是很用过一回功,毕竟男子要科考。她关心另有其事:“那阿婆有没有说,哥哥什么时候再读书?”这年头,既不是勋贵出身,便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宋婆子知道她喜欢读书识字儿,只当是读书人的孩子果然也是好读书的,并不以为异,反猜她这是借着问哥哥的事儿,实是她自己想读书。对这小女孩儿的小聪明有些好笑,笑吟吟地道:“那还要问过老安人才知道呢。姐儿想读书了?”

    【那就是还没安排了?到底是亲娘不在,哪家娘都先想着自己的儿。】完全不记得上一回大哥是什么时候读的书了,总在搬到城内之后吧。贺瑶芳笑眯眯地道:“是的呀。”

    宋婆子趁机卖个好人,道:“老安人不会忘了姐儿的,要不,宋妈妈看看能不能给姐儿说说?”

    只见贺瑶芳眼睛一亮,一拍手:“好的呀。”

    宋婆子对自己的表现颇为满意。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