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鳞开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新书感言~~ 小区停电。。晚上两更 道歉 三江感言 上架感言 第一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一) 第二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二) 第三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三) 第四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四) 第五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五) 第六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六) 第七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一) 第八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二) 第九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三) 第十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四) 十一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五) 十二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六) 十三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七) 十四 从来不识君王面(八) 十五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一) 十六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二) 十七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三) 十八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四) 十九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五) 二十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六) 廿一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七) 廿二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八) 廿三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一) 廿四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二) 廿五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三) 廿六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四) 廿七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五) 廿八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六) 廿九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七) 三十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一) 卅一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二) 卅二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三) 三三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四) 三四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五) 三五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六) 三六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一) 三七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二) 三八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三) 四十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四) 四十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一) 第四十一章 一支独秀不是春(二) 四二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一) 四三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二) 四四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三) 四五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四) 四六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一) 四七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二) 四八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三) 四九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四) 五十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五) 五一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一) 五二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二) 五三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三) 五四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四) 五五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五) 五六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六) 五七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七) 五八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八) 五九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九) 六十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 六一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一) 六二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二) 六三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三) 陆四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四) 六五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五) 六六章 不炼金丹不坐禅(一) 六七章 不炼金丹不坐禅(二) 六八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一) 六九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二) 七十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三) 七一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四) 七二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五) 七三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六) 七四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七) 七五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八) 七六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九) 七七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 七八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一) 七九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二) 八十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三) 八一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一) 八二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二) 八三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三) 八四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四) 八五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一) 八六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二) 八七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三) 八八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四) 捌玖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五) 九十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六) 九一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七) 九二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八) 九三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九) 九四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十) 九五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十一) 九六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一) 九七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二) 九八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三) 九九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四) 一百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五) 一零一 西风催客上马去(六) 一零二 西风催客上马去(七) 一零三 西风催客上马去(八) 一零四 西风催客上马去(九) 一零五 黄旗入洛竟何祥(一) 一零六 黄旗入洛竟何祥(二) 一零七 黄旗入洛竟何祥(三) 一零八 黄旗入洛竟何祥(四) 一零九 黄旗入洛竟何祥(五) 一百拾 黄旗入洛竟何祥(五) 百十一 黄旗入洛竟何祥(七) 一一二 黄旗入洛竟何祥(八) 一一三 黄旗入洛竟何祥(九) 一一四 黄旗入洛竟何祥(十) 一一五 男儿赌胜马蹄下(一) 一一六 男儿赌胜马蹄下(二) 一一七 男儿赌胜马蹄下(三) 一一八 男儿赌胜马蹄下(四) 一一九 男儿赌胜马蹄下(五) 一二零 男儿赌胜马蹄下(六) 一二一 男儿赌胜马蹄下(七) 一二二 男儿赌胜马蹄下(八) 一二三 男儿赌胜马蹄下(九) 一二四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 一二五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一) 一二六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二) 一二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一) 一二八 英雄乘时务割据(二) 一二九 英雄乘时务割据(三) 一三零 英雄乘时务割据(三) 一三一 英雄乘时务割据(四) 一三二 英雄乘时务割据(五) 一三三 英雄乘时务割据(六) 一三四 英雄乘时务割据(七) 一三五 英雄乘时务割据(八) 一三六 英雄乘时务割据(九) 一三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 一三八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一) 一三九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二) 请假一天 一四零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三) 一四一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四) 一四二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五) 一四三 城外萧萧北风起(一) 一四四 城外萧萧北风起(二) 一四五 城外萧萧北风起(三) 一四六 城外萧萧北风起(四) 一四七 城外萧萧北风起(五) 一四八 城外萧萧北风起(六) 一四九 城外萧萧北风起(七) 一五零 城外萧萧北风起(八) 一五一 城外萧萧北风起(九) 一五二 城外萧萧北风起(十) 一五三 拍马河潼自往还(一) 一五四 拍马河潼自往还(二) 一五五 拍马河潼自往还(三) 一五六 拍马河潼自往还(四) 一五七 拍马河潼自往还(五) 一五八 拍马河潼自往还(六) 一五九 芭蕉心尽展新枝(一) 一六零 芭蕉心尽展新枝(二) 一六一 芭蕉心尽展新枝(三) 一六二 芭蕉心尽展新枝(四) 一六三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 一六四 雨过不知龙去处(二) 一六五 雨过不知龙去处(三) 一六六 雨过不知龙去处(四) 一六七 雨过不知龙去处(五) 一六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一) 一六九 吹沙走浪几千里(二) 一七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三) 一七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四) 一七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五) 一七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六) 一七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七) 一七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八) 一七六 吹沙走浪几千里(九) 一七七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 一七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一) 一七九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二) 一八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三) 一八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四) 一八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五) 一八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六) 一八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七) 一八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八) 一八六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九) 一八七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 求票!求票! 一八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一) 一八玖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二) 一九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三) 一九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四) 一九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四) 一九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六) 一九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七) 一九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八) 一九六 故国飘零事已非(一) 一九七 故国飘零事已非(二) 一九八 故国飘零事已非(三) 一九九 故国飘零事已非(四) 二零零 何时返旆勒燕然(一) 给诸位书友拜年啦~~~! 二零一 何时返旆勒燕然(二) 二零二 何时返旆勒燕然(三) 二零三 何时返旆勒燕然(四) 二零三 可恨年年压金线(一) 二零五 可恨年年压金线(二) 二零六 可恨年年压金线(三) 二零七 可恨年年压金线(四) 二零八 可恨年年压金线(五) 二零九 可恨年年压金线(六) 二一零 可恨年年压金线(七) 二一一 可恨年年压金线(八) 二一二 可恨年年压金线(九) 二一三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 二一四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一) 二一五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二) 二一六 东鲁尚存周礼乐(一) 二一七 东鲁尚存周礼乐(二) 二一八 东鲁尚存周礼乐(三) 二一九 东鲁尚存周礼乐(四) 二二零 野蔬充膳甘长藿(一) 二二一 野蔬充膳甘长藿(二) 真抱歉,章节发布错误 二二二 野蔬充膳甘长藿(三) 二二三 野蔬充膳甘长藿(四) 二二四 野蔬充膳甘长藿(五) 二二五 野蔬充膳甘长藿(六) 二二六 欣闻副君征奇士(一) 二二七 欣闻副君征奇士(二) 二二八 欣闻副君征奇士(三) 二二九 欣闻副君征奇士(四) 二三零 欣闻副君征奇士(五) 二三一 欣闻副君征奇士(六) 二三二 欣闻副君征奇士(七) 二三三 粉身碎骨浑不怕(一) 二三四 粉身碎骨浑不怕(二) 二三五 粉身碎骨浑不怕(三) 二三六 粉身碎骨浑不怕(四) 二三七 粉身碎骨浑不怕(五) 二三八 粉身碎骨浑不怕(六) 二三九 粉身碎骨浑不怕(七) 二四零 粉身碎骨浑不怕(八) 二四一 粉身碎骨浑不怕(九) 二四二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 二四三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一) 二四四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二) 二四五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三) 二四六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四) 二四七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五) 二四八 皇都灯火正参差(一) 二四九 皇都灯火正参差(二) 二五零 戍兵骑马出萧墙(一) 二五一 戍兵骑马出萧墙(二) 二五二 戍兵骑马出萧墙(三) 二五三 戍兵骑马出萧墙(四) 二五四 戍兵骑马出萧墙(五) 二五五 戍兵骑马出萧墙(六) 二五六 戍兵骑马出萧墙(七) 二五七 戍兵骑马出萧墙(八) 二五八 戍兵骑马出萧墙(九) 二五九 戍兵骑马出萧墙(十) 二六零 谁家茅屋一声鸡(一) 二六一 谁家茅屋一声鸡(二) 二六二 洪炉照破夜沉沉(一) 二六三 洪炉照破夜沉沉(二) 二六四 洪炉照破夜沉沉(三) 二六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四) 二六六 洪炉照破夜沉沉(五) 二六七 洪炉照破夜沉沉(六) 二六八 洪炉照破夜沉沉(七) 二六九 洪炉照破夜沉沉(八) 二七零 洪炉照破夜沉沉(九) 二七一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 二七二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一) 二七三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二) 二七四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三) 二七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四) 二七六 向来枉费推移力(一) 二七七 向来枉费推移力(二) 二七八 向来枉费推移力(三) 二七九 秋尽江南草未凋(一) 二八零 秋尽江南草未凋(二) 二八一 秋尽江南草未凋(三)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二七七 向来枉费推移力(二)
《金鳞开》
作者:美味罗宋汤
更新时间:2024-01-21 14:07:59
字数:644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金鳞开 !

    七月的南京沉闷得没有一丝风,天上也不曾见有云彩飘过,整个天地都像是凝滞了一般。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坐在凉亭里,只是闭目养神。亭中其他人也都各自发呆,并没有议论。

    史可法在高弘图家人的引领下,足下生风,快步进了凉亭。凉亭中众人不乏白发苍苍者,见史可法进来,也都纷纷起身见礼。

    史可法先与迎出来的高弘图见了礼。又见人群中有满头银发的张慎言,史可法连忙上前,道:“不料藐山先生在此间。”张慎言是东林党魁**星的举荐人,史可法又是东林左光斗的学生,自然不敢以官位相见。而且张慎言位居南京吏部尚书,掌右都御使事,在名义上也不逊于史可法。

    张慎言微微一笑,旋即落座。

    史可法又见吕大器在场,上前揖礼相见,然后才与其他几个陪客拱手作礼。

    这一个过场走完,史可法暗道姚先生这回失算了,这里在座的都是东林君子,岂会有那些不臣之论?

    “道邻,”高弘图对史可法道,“今日见王太监与忻城伯,可有何言论?”

    “王太监只是一味要钱,忻城伯只会圆场,能有何言论?”史可法苦笑一声,旋即又道:“诸公在此可寻得救国之策?”

    高弘图看了一眼张慎言,道:“遑论救国,还是先救圣上吧。”

    “圣上如今驻跸泰安州,指日南幸,有何要救的?”史可法皱眉问道。

    吕大器直言道:“司马公,莱州至南京不过千四百余里,为何从三月走到七月还不曾到?反倒是几番传出圣旨,轻易督、镇。甚至有封异姓王此等骇人听闻之事!司马公不以为怪么?”

    “先自,”史可法对吕大器好言道,“捕风捉影之事岂可浪言?姜燕及(姜曰广号燕及)随驾南幸,时时有信来,也说是因为北面军情紧急,分不出兵来护卫圣驾。若是南都有兵。自然可以早日归迎皇上还朝。”

    吕大器冷笑一声,道:“若是真有肃宗灵武之事,姜燕及恐怕也只能言不由衷。”

    高弘图见两人语气过于激烈,插进来道:“无论东宫是否有灵武之心,圣驾久久不能归朝问政却是实实在在的。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又正值兵凶战危之际,岂能虚耗光阴?”

    史可法心中一顿,暗道:难道还真让姚先生说中了?高弘图怎会有这等妄想!

    “南臣中有人议论,要以福王监国。”张慎言谨慎道。

    史可法猛然站起:“此何言哉!此何言哉!圣天子在途。而我南都众臣竟擅议立监国?此何言哉!”

    “道邻且勿焦躁。”高弘图道:“此论并非我等所倡。”

    史可法刚才热血灌顶,这时方才冷静下来,浑身寒栗,道:“是何人所论!可杀!竟出此不臣之言!”他说着,望向吕大器。

    吕大器知道刚才自己冒失了,让史可法误会,只得跟着骂道:“果然是不臣之论!不当人子!不过,司马公。物议汹汹,皆谓圣天子受人挟持。而之前东宫确有枭雄之姿……”

    “咳咳,”张慎言轻咳一声,“诸公切莫混淆本末。如今要务,是圣上一日不还朝,便一日无人主持大局。无论北面情况如何,立个监国固结人心也是应有之议。”

    史可法知道张慎言的意思。如果太子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用监国的确可以破除这份野心,使他只能送皇帝归朝。

    “然则,东宫若的确是纯孝之人呢?”史可法道:“擅立监国,岂不是与谋逆等罪!”

    “谁敢擅立?自然是要具奏天子圣裁。”吕大器道:“只是有人要立福王。这是我等无论如何不能认同的。”

    史可法眉头更紧道:“监国首以太子,其次有定王、永王,哪里轮得到福藩?”

    “呵呵,”吕大器干笑一声,跳过了太子,道,“定王、永王都随圣驾,自然也是来不了的。”

    史可法终于明白了,有人就是想借立监国之论行打草惊蛇之事。

    因为这个“福王”实在太敏感了。

    如今的福王朱由崧是崇祯帝的堂兄,其父老福王就是当初国本之争中的另一个主角,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东林党人为了保住光庙老爷的皇太子之位,与神宗皇帝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持久战,期间发生了妖书案、梃击案,乃至光宗继位之后的红丸案、移宫案,可谓是对光宗这一支死心塌地。

    若是福王那一支回南京监国,翻起旧账如何是好?而且到时候肯定有小人会依附福藩,岂不是留下了极大隐患?

    “此事颇为蹊跷。”史可法皱眉道:“为何有人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鼓动此事?”

    “因为他们担心圣天子当真南幸。”张慎言低声道。

    “藐山先生的意思是……”史可法还没能反应过来。

    “此间在座诸公,司马公可看出什么端倪?”吕大器问道。

    ——都是东林旧人。

    史可法暗道,却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看出来。

    吕大器呵呵一笑:“世人皆以为我等是东林,然则吕某是四川遂宁人,司马公您是河南祥符人,高公是山东胶州人,藐山先生是山西阳城人。其他诸公也多是北人南来,虽名东林,实非南人。大司马可明白了?”

    ——原来玄机在这里!难怪钱牧斋不在这里!

    东林党以东林书院闻名,在万历朝登上了历史舞台。姑且不论此党功过,只说他们对政敌的残酷,对盟友的背弃速度,在有明一朝都是十分罕见的。这也是为何许多人投向了魏忠贤,而宣党、昆党、齐党、楚党、浙党也都宁愿与阉党结盟。

    崇祯继位之后,首先铲除阉党,并非出于他的文青本质,而是因为客氏和魏忠贤的的确确威胁到了他的生命安全。加之天启帝落水一事,透着悬疑,让崇祯心存芥蒂。这等情况下,魏忠贤自是非死不可,而阉党也只能与之同亡。崇祯帝在这上面可是雷厉风行斩草除根,没有半点妇人之仁。

    阉党倒台之后,崇祯励精图治,但在用人上其实很慎重。尤其对待东林党徒,并非一概不用,但也只是用在言路,绝不让其掌握实政。周延儒最终让崇祯大发雷霆,感觉被背叛了,不仅仅是他谎报军情,外廷上下为他隐瞒。而是因为他竟然与“东林”勾结在了一起,这才是真正的死因。

    故而在崇祯一朝,东林已经名存实亡,不复万历时代的政治影响力了。

    但是在江南,东林仍旧是士子心目中的真君子,著名的复社就是借着东林的旗号起来的,这也使得江南大臣多少有些东林背景,即便不算党人,也是同情者。其中更有钱谦益钱牧斋,号称东林党魁,在江南声望极高。

    “若是陛下南幸,南籍大臣必然充斥朝堂,对他们来说岂非幸事?”史可法迟疑道。

    “首先一人,钱谦益就不会得以录用。”吕大器道:“再者上,江南大臣哪个不是田连阡陌,广厦豪宅?皇上在京中劝募,东宫在各地搜刮,就连高公在崂山的别墅都被抄没了……司马公以为,朝堂虚职与万贯家财,何者为重?何者为轻?”

    史可法望向高弘图:“这……怎会抄没硁斋先生别墅?”

    高弘图摆了摆手,道:“也是误会所致,无须多提。只说眼前事。”

    吕大器继续道:“因有此事,故而请司马公一同参议,看我等如何应对。吕某以为,若是监国势不可免,潞藩总强过福藩。”(未完待续。。)

    ps:收推荐票和月票~有多少要多少囖~~~RT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