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鳞开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新书感言~~ 小区停电。。晚上两更 道歉 三江感言 上架感言 第一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一) 第二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二) 第三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三) 第四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四) 第五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五) 第六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六) 第七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一) 第八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二) 第九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三) 第十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四) 十一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五) 十二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六) 十三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七) 十四 从来不识君王面(八) 十五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一) 十六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二) 十七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三) 十八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四) 十九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五) 二十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六) 廿一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七) 廿二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八) 廿三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一) 廿四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二) 廿五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三) 廿六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四) 廿七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五) 廿八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六) 廿九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七) 三十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一) 卅一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二) 卅二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三) 三三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四) 三四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五) 三五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六) 三六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一) 三七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二) 三八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三) 四十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四) 四十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一) 第四十一章 一支独秀不是春(二) 四二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一) 四三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二) 四四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三) 四五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四) 四六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一) 四七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二) 四八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三) 四九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四) 五十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五) 五一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一) 五二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二) 五三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三) 五四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四) 五五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五) 五六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六) 五七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七) 五八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八) 五九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九) 六十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 六一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一) 六二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二) 六三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三) 陆四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四) 六五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五) 六六章 不炼金丹不坐禅(一) 六七章 不炼金丹不坐禅(二) 六八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一) 六九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二) 七十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三) 七一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四) 七二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五) 七三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六) 七四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七) 七五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八) 七六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九) 七七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 七八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一) 七九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二) 八十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三) 八一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一) 八二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二) 八三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三) 八四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四) 八五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一) 八六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二) 八七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三) 八八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四) 捌玖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五) 九十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六) 九一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七) 九二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八) 九三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九) 九四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十) 九五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十一) 九六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一) 九七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二) 九八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三) 九九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四) 一百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五) 一零一 西风催客上马去(六) 一零二 西风催客上马去(七) 一零三 西风催客上马去(八) 一零四 西风催客上马去(九) 一零五 黄旗入洛竟何祥(一) 一零六 黄旗入洛竟何祥(二) 一零七 黄旗入洛竟何祥(三) 一零八 黄旗入洛竟何祥(四) 一零九 黄旗入洛竟何祥(五) 一百拾 黄旗入洛竟何祥(五) 百十一 黄旗入洛竟何祥(七) 一一二 黄旗入洛竟何祥(八) 一一三 黄旗入洛竟何祥(九) 一一四 黄旗入洛竟何祥(十) 一一五 男儿赌胜马蹄下(一) 一一六 男儿赌胜马蹄下(二) 一一七 男儿赌胜马蹄下(三) 一一八 男儿赌胜马蹄下(四) 一一九 男儿赌胜马蹄下(五) 一二零 男儿赌胜马蹄下(六) 一二一 男儿赌胜马蹄下(七) 一二二 男儿赌胜马蹄下(八) 一二三 男儿赌胜马蹄下(九) 一二四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 一二五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一) 一二六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二) 一二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一) 一二八 英雄乘时务割据(二) 一二九 英雄乘时务割据(三) 一三零 英雄乘时务割据(三) 一三一 英雄乘时务割据(四) 一三二 英雄乘时务割据(五) 一三三 英雄乘时务割据(六) 一三四 英雄乘时务割据(七) 一三五 英雄乘时务割据(八) 一三六 英雄乘时务割据(九) 一三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 一三八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一) 一三九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二) 请假一天 一四零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三) 一四一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四) 一四二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五) 一四三 城外萧萧北风起(一) 一四四 城外萧萧北风起(二) 一四五 城外萧萧北风起(三) 一四六 城外萧萧北风起(四) 一四七 城外萧萧北风起(五) 一四八 城外萧萧北风起(六) 一四九 城外萧萧北风起(七) 一五零 城外萧萧北风起(八) 一五一 城外萧萧北风起(九) 一五二 城外萧萧北风起(十) 一五三 拍马河潼自往还(一) 一五四 拍马河潼自往还(二) 一五五 拍马河潼自往还(三) 一五六 拍马河潼自往还(四) 一五七 拍马河潼自往还(五) 一五八 拍马河潼自往还(六) 一五九 芭蕉心尽展新枝(一) 一六零 芭蕉心尽展新枝(二) 一六一 芭蕉心尽展新枝(三) 一六二 芭蕉心尽展新枝(四) 一六三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 一六四 雨过不知龙去处(二) 一六五 雨过不知龙去处(三) 一六六 雨过不知龙去处(四) 一六七 雨过不知龙去处(五) 一六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一) 一六九 吹沙走浪几千里(二) 一七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三) 一七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四) 一七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五) 一七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六) 一七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七) 一七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八) 一七六 吹沙走浪几千里(九) 一七七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 一七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一) 一七九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二) 一八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三) 一八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四) 一八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五) 一八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六) 一八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七) 一八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八) 一八六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九) 一八七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 求票!求票! 一八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一) 一八玖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二) 一九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三) 一九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四) 一九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四) 一九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六) 一九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七) 一九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八) 一九六 故国飘零事已非(一) 一九七 故国飘零事已非(二) 一九八 故国飘零事已非(三) 一九九 故国飘零事已非(四) 二零零 何时返旆勒燕然(一) 给诸位书友拜年啦~~~! 二零一 何时返旆勒燕然(二) 二零二 何时返旆勒燕然(三) 二零三 何时返旆勒燕然(四) 二零三 可恨年年压金线(一) 二零五 可恨年年压金线(二) 二零六 可恨年年压金线(三) 二零七 可恨年年压金线(四) 二零八 可恨年年压金线(五) 二零九 可恨年年压金线(六) 二一零 可恨年年压金线(七) 二一一 可恨年年压金线(八) 二一二 可恨年年压金线(九) 二一三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 二一四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一) 二一五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二) 二一六 东鲁尚存周礼乐(一) 二一七 东鲁尚存周礼乐(二) 二一八 东鲁尚存周礼乐(三) 二一九 东鲁尚存周礼乐(四) 二二零 野蔬充膳甘长藿(一) 二二一 野蔬充膳甘长藿(二) 真抱歉,章节发布错误 二二二 野蔬充膳甘长藿(三) 二二三 野蔬充膳甘长藿(四) 二二四 野蔬充膳甘长藿(五) 二二五 野蔬充膳甘长藿(六) 二二六 欣闻副君征奇士(一) 二二七 欣闻副君征奇士(二) 二二八 欣闻副君征奇士(三) 二二九 欣闻副君征奇士(四) 二三零 欣闻副君征奇士(五) 二三一 欣闻副君征奇士(六) 二三二 欣闻副君征奇士(七) 二三三 粉身碎骨浑不怕(一) 二三四 粉身碎骨浑不怕(二) 二三五 粉身碎骨浑不怕(三) 二三六 粉身碎骨浑不怕(四) 二三七 粉身碎骨浑不怕(五) 二三八 粉身碎骨浑不怕(六) 二三九 粉身碎骨浑不怕(七) 二四零 粉身碎骨浑不怕(八) 二四一 粉身碎骨浑不怕(九) 二四二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 二四三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一) 二四四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二) 二四五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三) 二四六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四) 二四七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五) 二四八 皇都灯火正参差(一) 二四九 皇都灯火正参差(二) 二五零 戍兵骑马出萧墙(一) 二五一 戍兵骑马出萧墙(二) 二五二 戍兵骑马出萧墙(三) 二五三 戍兵骑马出萧墙(四) 二五四 戍兵骑马出萧墙(五) 二五五 戍兵骑马出萧墙(六) 二五六 戍兵骑马出萧墙(七) 二五七 戍兵骑马出萧墙(八) 二五八 戍兵骑马出萧墙(九) 二五九 戍兵骑马出萧墙(十) 二六零 谁家茅屋一声鸡(一) 二六一 谁家茅屋一声鸡(二) 二六二 洪炉照破夜沉沉(一) 二六三 洪炉照破夜沉沉(二) 二六四 洪炉照破夜沉沉(三) 二六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四) 二六六 洪炉照破夜沉沉(五) 二六七 洪炉照破夜沉沉(六) 二六八 洪炉照破夜沉沉(七) 二六九 洪炉照破夜沉沉(八) 二七零 洪炉照破夜沉沉(九) 二七一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 二七二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一) 二七三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二) 二七四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三) 二七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四) 二七六 向来枉费推移力(一) 二七七 向来枉费推移力(二) 二七八 向来枉费推移力(三) 二七九 秋尽江南草未凋(一) 二八零 秋尽江南草未凋(二) 二八一 秋尽江南草未凋(三)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二六四 洪炉照破夜沉沉(三)
《金鳞开》
作者:美味罗宋汤
更新时间:2024-01-21 14:07:41
字数:644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金鳞开 !

    如果不是红盒传报,姚桃几乎都要以为是陆素瑶嫉妒她,故意打断她与皇太子的交谈。

    然而红盒传报就意味着有足以影响到社稷安危的大事发生,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直达殿下手边,没有任何人有权利拆看。

    朱慈烺不动声色,吩咐一句:“给加班的人备些吃食。”旋即带着一票人马离开了财务科——如今的户部——小院。

    在朱慈烺书房的耳屋里,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千户双腿分开,站得如同铁塔一般。见皇太子进来,那千户上前躬身行礼,双手奉上一个紫檀木盒,只因为用了朱红封泥所以叫做红盒。

    朱慈烺亲自接过红盒,边检查了一下封泥,边往书案走去,打开了着纸盒。纸盒里静静躺着一张米白色的宣纸,上面没有半点墨迹。

    “你先出去吧。”朱慈烺道:“侍从室取回执。”

    锦衣卫千户躬身而退。

    朱慈烺让陆素瑶取来了让小火炉,上面坐了一壶水,等到蒸汽出来之后,将那白纸放在蒸汽上熏了片刻。原本米白色的宣纸上,渐渐浮现出两行字迹,果然是京中宋弘业送来的顶级情报:

    “九酋拟遣固山额真叶臣走大同取山西,由觉罗巴哈纳、石廷柱南下取山东。”

    朱慈烺捏着情报,又看了两遍,最终将目标放在了“拟”和“由”两个字上。看来巴哈纳和石廷柱南下是已经确定的事,而叶臣取山西是还没有最终定论。联想到之前满清内部的争议,看来满清的重点还是放在了西北面,所以派兵遣将更为谨慎。

    不过这样的战略决策也符合满清的当前需要:西北的大同榆林一线与蒙古相接,如果能够占据这片地方,关内关外便浑然一体,就算无法打下整个明朝,也能造成南北朝的局面。而山东对于满洲人而言只有一条运河,显然没有秦晋那般重要战略地位——他们可不会先知先觉地知道江南竟不战而降。

    而且兵势如水,由高向低打总是占有优势。除了本朝太祖之外。开国帝王建功立业无不先取秦晋之地。若是有能够守御二省的兵力,朱慈烺也不会愿意从山东起家。

    再有一点就是:恐怕满洲人更加忌惮李自成,而残明对他们而言还是能够借以笼络人心的旗帜。有这一出一进之间的优劣之别,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要选择西北作为主攻方向了。

    “闵子若!”朱慈烺唤来自己的副官,道:“记录,军令。”

    闵子若不敢迟疑,当下掏出硬面小抄本和炭笔,准备记录。

    “第一,传令坦克司,护驾只到临菑。然后回归近卫一营建制;第二,传令单宁。近卫三营尽快收复广平九县,扼制滏口陉;第三,传令萧陌,明日启程返回济南,我跟他一起去。第四,传令肖土庚,火器司移驻济南。新近铸造的一七炮优先配发近卫一营;第五,传令陈德,优先安排胶州至潍县、潍县至济南的道路工程。”

    闵子若下笔如飞,有些地方只以自己能够辨识的符号做了记录,生怕漏掉任何一点。

    朱慈烺等闵子若停笔,又道:“第六,传令萧东楼,集结部队,移驻兖州。扼守青石关,随时准备出关接应。第七,传令罗玉昆,收复淮安,我要见到刘泽清,或者是他的人头。然后固守徐州。记下了么?”

    “回殿下!记下了!”闵子若额头已经泛起了一层汗光。

    “立刻传下去,不要耽搁。”

    闵子若哪里敢耽搁,飞也似地跑了出去,边跑边喃喃自语重复刚才得到的军令,以免等会连自己记下的符号都忘了。

    陆素瑶很快也被唤了进去,奉命去准备皇太子出阵的戎装和换洗衣物。

    朱慈烺独自坐在书房里,展开全国地图,手指围着山东画了个圈,终于安下心来:七条军令之后,整个山东除了西面与河南交界处略显单薄,其他方向已经没有威胁了。而河南当然更没有威胁,自从李自成退出了北京,整个河南闻风而动,兴起了上百支“义军”。

    不过这回,义军都是打着“灭贼复明”的旗号。

    而且之前归德府知府桑开第和参将丁启光光复了归德府,逮捕治下各县的伪顺县令、官吏,送往南京。为此朱慈烺也不吝赏赐官爵,委任桑开第巡抚河南,丁启光为河南总兵,尽快收复失地,恢复大明统治。

    虽然从数据上看,豫兵似乎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但实际作战能力上,他们却属于负分,甚至比没有更可怕。因为一旦遇到稍稍有力的攻击,他们就会返身逃跑,冲乱己方的阵脚。

    如果说东宫军能够承受十分之三的战损而不溃败,那这些土贼和流民组成的队伍,恐怕连百分之三的战损都无法承受。

    虽然还不知道巴哈纳和石廷柱带了多少兵南下,但是照之前的情报分析,人马应该不多。不过眼下还没有大量守将投降满洲,所以这批兵马势必是东虏真夷,战斗力较强。

    准确地说,是野战能力较强。

    东宫军系统虽然不惧野战,但更擅长的是依据工事进行守城,这主要是因为火炮不便运输的缘故。同时守城战说穿了就是拼消耗,守方消耗的是物资,而攻方消耗的是人命。这又恰恰是朱慈烺的优势和多尔衮的劣势。

    若是打掉了多尔衮伸向南方的爪子,是否会引来十万东虏的倾巢而出?

    朱慈烺朝后仰倒,靠在椅背上,微微闭上双眼,对于未来的战略性问题也难以把握。

    任何一个有理性的元帅,都不会尽数调动大军,让自己的本阵空虚。如果十万满洲兵南下,旬月之中不能分出胜负,李自成难道会在山陕坐视旁观?不过多尔衮已经做过这么一回了,此番满洲大举入关,正是拼着沈阳的空虚不顾——当然,在辽东地方也没有什么武装力量能够威胁到沈阳。

    这时候若是在旅顺有一个师,绝对能让多尔衮胆战心惊,辗转反侧。

    ——要是毛文龙的东江镇还在就好了。

    朱慈烺猛地抬起头,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掌心。这是他前后两世养成的习惯,一旦发觉自己陷入负面情绪,就用这种刺激挣脱出来。不得不说,这种小刺激还是很管用的。

    ……

    皇帝和内宫诸娘娘的圣驾离开莱州,引得百姓在城外连绵数十里,就为了看一眼圣容。当然,他们什么都看不到,最多只能看到排场而已。

    “这路上……”崇祯皇帝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坐在加大加宽的四轮马车,由八匹纯色马拉动,已经算是当前朝廷能够维持皇帝体面的最大程度了。

    周后一样坐在马车里,闻言抬起头:“怎么?”

    “你不觉得没甚颠簸么?”崇祯很想掀开帘子去看看,地上到底铺了多厚的土。他最终还是坐了回去,只是叹道:“国运如此,实在不该再如此劳民伤财。”

    周后放下手中的书,不以为然道:“你刚才不也听到了?外面百姓山呼万岁,可见春哥儿做事还是有分寸的。”

    崇祯没有说话。他刚才清楚听到道路两侧传来山呼之声,没有丝毫不情愿和悲怆,反倒夹杂着溢于言表的欣喜之情。这种难得的拥戴让他极其享受,恨不得停下车驾,去见见这些在艰难时刻仍旧忠于大明的子民。

    不过想到这条路,崇祯又有些迟疑,在他观念里,任何大的工程都伴随着劳民伤财的副作用,尤其是修桥补路这种没有任何收益的工程。

    ——见了慈烺,还是要说一说。

    崇祯心中暗道。

    ps:

    求月票,推荐票~!RT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