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鳞开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新书感言~~ 小区停电。。晚上两更 道歉 三江感言 上架感言 第一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一) 第二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二) 第三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三) 第四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四) 第五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五) 第六章 日日长看提众门(六) 第七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一) 第八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二) 第九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三) 第十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四) 十一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五) 十二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六) 十三章 从来不识君王面(七) 十四 从来不识君王面(八) 十五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一) 十六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二) 十七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三) 十八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四) 十九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五) 二十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六) 廿一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七) 廿二章 早附凤翼攀龙鳞(八) 廿三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一) 廿四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二) 廿五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三) 廿六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四) 廿七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五) 廿八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六) 廿九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七) 三十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一) 卅一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二) 卅二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三) 三三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四) 三四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五) 三五章 好风明月自将来(六) 三六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一) 三七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二) 三八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三) 四十章 云压轻雷殷地声(四) 四十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一) 第四十一章 一支独秀不是春(二) 四二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一) 四三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二) 四四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三) 四五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四) 四六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一) 四七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二) 四八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三) 四九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四) 五十章 老蝉嘶作车轮声(五) 五一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一) 五二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二) 五三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三) 五四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四) 五五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五) 五六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六) 五七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七) 五八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八) 五九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九) 六十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 六一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一) 六二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二) 六三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三) 陆四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四) 六五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五) 六六章 不炼金丹不坐禅(一) 六七章 不炼金丹不坐禅(二) 六八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一) 六九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二) 七十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三) 七一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四) 七二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五) 七三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六) 七四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七) 七五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八) 七六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九) 七七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 七八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一) 七九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二) 八十章 将军韬箭射天狼(十三) 八一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一) 八二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二) 八三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三) 八四章 冻雷惊笋欲抽芽(四) 八五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一) 八六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二) 八七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三) 八八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四) 捌玖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五) 九十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六) 九一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七) 九二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八) 九三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九) 九四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十) 九五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十一) 九六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一) 九七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二) 九八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三) 九九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四) 一百章 西风催客上马去(五) 一零一 西风催客上马去(六) 一零二 西风催客上马去(七) 一零三 西风催客上马去(八) 一零四 西风催客上马去(九) 一零五 黄旗入洛竟何祥(一) 一零六 黄旗入洛竟何祥(二) 一零七 黄旗入洛竟何祥(三) 一零八 黄旗入洛竟何祥(四) 一零九 黄旗入洛竟何祥(五) 一百拾 黄旗入洛竟何祥(五) 百十一 黄旗入洛竟何祥(七) 一一二 黄旗入洛竟何祥(八) 一一三 黄旗入洛竟何祥(九) 一一四 黄旗入洛竟何祥(十) 一一五 男儿赌胜马蹄下(一) 一一六 男儿赌胜马蹄下(二) 一一七 男儿赌胜马蹄下(三) 一一八 男儿赌胜马蹄下(四) 一一九 男儿赌胜马蹄下(五) 一二零 男儿赌胜马蹄下(六) 一二一 男儿赌胜马蹄下(七) 一二二 男儿赌胜马蹄下(八) 一二三 男儿赌胜马蹄下(九) 一二四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 一二五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一) 一二六 男儿赌胜马蹄下(十二) 一二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一) 一二八 英雄乘时务割据(二) 一二九 英雄乘时务割据(三) 一三零 英雄乘时务割据(三) 一三一 英雄乘时务割据(四) 一三二 英雄乘时务割据(五) 一三三 英雄乘时务割据(六) 一三四 英雄乘时务割据(七) 一三五 英雄乘时务割据(八) 一三六 英雄乘时务割据(九) 一三七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 一三八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一) 一三九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二) 请假一天 一四零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三) 一四一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四) 一四二 英雄乘时务割据(十五) 一四三 城外萧萧北风起(一) 一四四 城外萧萧北风起(二) 一四五 城外萧萧北风起(三) 一四六 城外萧萧北风起(四) 一四七 城外萧萧北风起(五) 一四八 城外萧萧北风起(六) 一四九 城外萧萧北风起(七) 一五零 城外萧萧北风起(八) 一五一 城外萧萧北风起(九) 一五二 城外萧萧北风起(十) 一五三 拍马河潼自往还(一) 一五四 拍马河潼自往还(二) 一五五 拍马河潼自往还(三) 一五六 拍马河潼自往还(四) 一五七 拍马河潼自往还(五) 一五八 拍马河潼自往还(六) 一五九 芭蕉心尽展新枝(一) 一六零 芭蕉心尽展新枝(二) 一六一 芭蕉心尽展新枝(三) 一六二 芭蕉心尽展新枝(四) 一六三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 一六四 雨过不知龙去处(二) 一六五 雨过不知龙去处(三) 一六六 雨过不知龙去处(四) 一六七 雨过不知龙去处(五) 一六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一) 一六九 吹沙走浪几千里(二) 一七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三) 一七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四) 一七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五) 一七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六) 一七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七) 一七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八) 一七六 吹沙走浪几千里(九) 一七七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 一七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一) 一七九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二) 一八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三) 一八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四) 一八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五) 一八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六) 一八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七) 一八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八) 一八六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九) 一八七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 求票!求票! 一八八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一) 一八玖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二) 一九零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三) 一九一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四) 一九二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四) 一九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六) 一九四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七) 一九五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八) 一九六 故国飘零事已非(一) 一九七 故国飘零事已非(二) 一九八 故国飘零事已非(三) 一九九 故国飘零事已非(四) 二零零 何时返旆勒燕然(一) 给诸位书友拜年啦~~~! 二零一 何时返旆勒燕然(二) 二零二 何时返旆勒燕然(三) 二零三 何时返旆勒燕然(四) 二零三 可恨年年压金线(一) 二零五 可恨年年压金线(二) 二零六 可恨年年压金线(三) 二零七 可恨年年压金线(四) 二零八 可恨年年压金线(五) 二零九 可恨年年压金线(六) 二一零 可恨年年压金线(七) 二一一 可恨年年压金线(八) 二一二 可恨年年压金线(九) 二一三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 二一四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一) 二一五 可恨年年压金线(十二) 二一六 东鲁尚存周礼乐(一) 二一七 东鲁尚存周礼乐(二) 二一八 东鲁尚存周礼乐(三) 二一九 东鲁尚存周礼乐(四) 二二零 野蔬充膳甘长藿(一) 二二一 野蔬充膳甘长藿(二) 真抱歉,章节发布错误 二二二 野蔬充膳甘长藿(三) 二二三 野蔬充膳甘长藿(四) 二二四 野蔬充膳甘长藿(五) 二二五 野蔬充膳甘长藿(六) 二二六 欣闻副君征奇士(一) 二二七 欣闻副君征奇士(二) 二二八 欣闻副君征奇士(三) 二二九 欣闻副君征奇士(四) 二三零 欣闻副君征奇士(五) 二三一 欣闻副君征奇士(六) 二三二 欣闻副君征奇士(七) 二三三 粉身碎骨浑不怕(一) 二三四 粉身碎骨浑不怕(二) 二三五 粉身碎骨浑不怕(三) 二三六 粉身碎骨浑不怕(四) 二三七 粉身碎骨浑不怕(五) 二三八 粉身碎骨浑不怕(六) 二三九 粉身碎骨浑不怕(七) 二四零 粉身碎骨浑不怕(八) 二四一 粉身碎骨浑不怕(九) 二四二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 二四三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一) 二四四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二) 二四五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三) 二四六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四) 二四七 粉身碎骨浑不怕(十五) 二四八 皇都灯火正参差(一) 二四九 皇都灯火正参差(二) 二五零 戍兵骑马出萧墙(一) 二五一 戍兵骑马出萧墙(二) 二五二 戍兵骑马出萧墙(三) 二五三 戍兵骑马出萧墙(四) 二五四 戍兵骑马出萧墙(五) 二五五 戍兵骑马出萧墙(六) 二五六 戍兵骑马出萧墙(七) 二五七 戍兵骑马出萧墙(八) 二五八 戍兵骑马出萧墙(九) 二五九 戍兵骑马出萧墙(十) 二六零 谁家茅屋一声鸡(一) 二六一 谁家茅屋一声鸡(二) 二六二 洪炉照破夜沉沉(一) 二六三 洪炉照破夜沉沉(二) 二六四 洪炉照破夜沉沉(三) 二六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四) 二六六 洪炉照破夜沉沉(五) 二六七 洪炉照破夜沉沉(六) 二六八 洪炉照破夜沉沉(七) 二六九 洪炉照破夜沉沉(八) 二七零 洪炉照破夜沉沉(九) 二七一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 二七二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一) 二七三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二) 二七四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三) 二七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四) 二七六 向来枉费推移力(一) 二七七 向来枉费推移力(二) 二七八 向来枉费推移力(三) 二七九 秋尽江南草未凋(一) 二八零 秋尽江南草未凋(二) 二八一 秋尽江南草未凋(三)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一六零 芭蕉心尽展新枝(二)
《金鳞开》
作者:美味罗宋汤
更新时间:2024-01-21 14:05:17
字数:756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金鳞开 !

    吴甡并不赞成皇太子从秦晋大规模移民。当年高皇帝大规模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河南,兄弟不同村,家老不通信,致使许多人家再也续不上族谱。这做法在民间引起的反响很大,至今还了流传着朱皇帝三屠怀庆府之类抹黑之事。

    而且现在的移民跟高皇帝那时候又不一样。

    不可否认高皇帝是站在贫农一边皇帝,在华夏三千年信史中也算罕见。他的移民还在乎移民的人身健康和财产保全,并不是掠夺式移民。眼下沿途粮食补给都还没安排好,皇太子就如此匆忙地要求大规模移民,其实就是东虏一般的掠夺人口。最终带到山东的或许仍能有数十万口,但沿途死者十之七八,哀怨遍野……这和草菅人命又有什么不同?

    吴甡缓步走出秦王府,心中却感叹时局之坏,竟然将一个天性老成的皇太子逼得如此急切浮躁。他转念一想,又担心山东残破之深恐怕超过了自己的想象。如果没有足够人口,真能立足脚跟么?就像当年诸葛亮给刘备的隆中策,以取荆州为重,却没想过刘备是否能够守住那块四战之地。

    ——莫若入蜀?

    吴甡迈出秦王府门槛,脑中闪过一个念头,竟被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是偏安之举啊!难道自己也对当下的时局没有了信心?

    “吴老先生。”门厅有人躬礼叫道。

    吴甡这才发现自己想得太过投入,竟然没看到有人等着。他站稳脚步,抬眼望去,倒也认识,只是没说过话罢了。

    “下官秦府长史章尚絅,见过老先生。”章尚絅行礼道。

    “不敢。”吴甡回了一礼:“长史有何见教?”

    章尚絅上前一步。拜道:“求先生救救秦王。”

    吴甡失笑道:“长史何出此言?秦王莫非有了急症?老夫虽然略通医理,却也不是圣手名医啊。”

    “下官怕秦王不日便要暴病了。”章尚絅面带戚色:“东宫求贤若渴,求人若渴,求财也若渴,秦王麾下一无忠勇之士为之仗胆,二无材力之士拱卫身侧。却偏偏坐拥三秦之宝,财货盈库,这岂不是自取灭亡之道么?”

    这已经是明摆着说皇太子殿下要谋财害命!

    若是换了东宫系武将听了,恐怕连最老臣的萧陌都会当即拔刀相向,谁都保不住这个章尚絅。

    好在他面对的是玩转官场的吴甡吴阁老。

    吴甡笑道:“适才已经见了长史的忠义,如今又让老夫见了先生的直率。以长史之见,老夫又能做些什么?”

    章尚絅原本就是个不会弯弯绕的人,见吴甡这么问,只以为吴阁老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一心忠贞。看别人自然也是如此,想来这也是减轻太子的罪过,吴阁老身为臣下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请太子略取其半,则可保全亲亲之礼。”章尚絅天真道。

    吴甡咧嘴微笑:“是秦王的意思?”

    “下官定会再去劝谏秦王。”章尚絅道。

    吴甡微微摇头:“长史,这个顺序有差。万一我去与皇太子说了,殿下也首肯了,秦王却不肯,这如何是好?”

    章尚絅一愣。皱眉点头,表示的确棘手。

    “不如这样。你先去劝秦大王收拾细软,随殿下一同入京避祸。到了京师,也不用一半,只是少许给殿下一些军资,不就没事了。”吴甡笑道。

    章尚絅想想也有道理,秦王入京是大事。又是跟着太子人马走,万一有个闪失,皇太子定然逃不干系。等到了京中,秦王自然能见当今天子,他还是族中长辈。岂会被皇太子欺压?这位长史惟独不知道,在东宫的时间表的来年三月有一桩太子一直挂怀的大事。既然能让太子挂怀到寝食不安的程度,那事肯定大得让天下震动。

    到那时,又有谁会去关心一个藩王?

    看着章尚絅欣然满意的神情,吴甡心中暗笑:这章尚絅忠勇直率,果然是个好长史。可惜于权谋一道浑然没有警惕,就连被卖了都要替人数钱。只要你们打好了包,最后运到哪里可就不是秦王说了算的。

    ……

    “梅村兄!梅村兄!”侯方域回到住所,从满是酒臭味的被窝里将吴伟业扯了出来。他看着这个昔日的大哥、楷模、榜样堕落成了这般模样,心中不由一阵不耐烦。然而他自知非吴伟业帮忙,自己才能有出头的机会,只得忍着熏人欲呕的臭气将吴伟业扶坐起来。

    “何事啊?扰人清梦……”吴伟业喃喃道,酒气上涌,烧得心肺一片火燎:“水,给我水。”

    侯方域见吴梅村身边伺候的书童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只得亲自动手给他倒了一杯凉水,送到他面前。

    吴伟业接过便喝,登时被冰得舌头僵直,浑身上下打了个冷颤,登时清醒过来:“朝宗有何事?”

    “是梅村兄的大事!”侯方域退开一步,见吴伟业瑟瑟发抖,方才注意到屋里没有点火盆。他先顿了顿,问道:“梅村兄身边服侍的人呢?哪里偷懒去了?”

    吴伟业摇了摇头:“被我打发走了。”他旋即抬起头,双眼迸发出一股期盼:“你说的大事……是太子召见我么?”说着就要从床上跳下来。

    侯方域怕他冻病了不好利用,连忙上前用被子裹住他,道:“虽不中,亦不远矣。”吴伟业失望之中带着茫然,只是等侯方域说下去。侯方域又道:“适才我从府衙出来,被张知府叫住,让我写一篇关学大概,是太子殿下后日祭拜张子要用的。我想,我的古文远不如梅村兄,于圣学之道也不如梅村兄,何不以梅村兄的大作进呈?若是得太子夸赞,我正好表明正主,还功于兄;若是太子看了不如意,反正我也只是个小小书办,便担当下来又如何!大不了将我也逐出去罢。”

    吴伟业听他说得如此慷慨激昂,心中感动,从被窝中一跃而起,道:“多承兄弟挂念了!”他被屋里的冷气一激,旋即又清醒了几分,为难道:“朝宗,我师承西铭先生,是道南一脉,于关学却没什么了悟啊。”

    西铭便是张溥的号。

    张溥统合数个文社,成立复社,对外宣称“吾以嗣东林也”,分明以东林继承人自居。既然要继承东林的政治资源,自然也不能背弃东林的学术主张。

    世人以党争而知东林,真正的东林学派却是始建于北宋。

    福建将乐人杨时即于政和元年在无锡创立了东林书院,并长期居此讲学。杨时字龟山,正是程门立雪的那位,乃程颢、程颐兄弟的嫡传高足。二程对杨时都非常器重,一次杨时南归,程颢亲自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这句话成为了杨时一脉的名号,称为理学道南系。

    东林书院创于杨时,复兴于顾宪成。重修之后的东林书院中有一“道南祠”,计分大门、前堂、享堂三部分。

    享堂三楹。内中设五张几案,正中供奉杨时神像,左右四龛内奉配宋、元、明三代诸贤神位。内悬匾高悬:“伊洛正宗”。故而东林大凡举行会讲,主讲者都要依例率领各地前来参加讲学的学者,整肃衣冠,至道南祠向杨时神像行四拜礼,然后才入座讲学。春秋公祭也是如此,一丝不能怠慢。

    作为这“伊洛正宗”道南系的传人,吴伟业从头到尾都是理学门徒。他跟风了解过心学,但从未上溯过关学。即便对于二程而言,关学也不过是洛学的踏脚石,何况朱熹之后的理学门人,谁会去看那么遥远的往事。

    何况有些事不能较真,若是真的去钻研一番关学,赫然发现继承唐儒韩愈道统的竟然是张载一脉,这情何以堪啊?

    “你是榜眼尤且知之不详,以皇太子尚在冲龄,如何能够领悟关学奥妙?”侯方域不以为然道:“且放开写,这事有功无过,梅村兄的功名前途,可就全在这篇文字里了。”

    吴梅村披衣而起,绕地三匝,道:“且容我想想。”

    侯方域托起衣袖,亲自走到桌案前铺纸研墨,道:“以我愚见,太子是个重实事不重虚论的人。既然点了关学的题目,张子四句教是肯定要的;于无疑处起疑也是要的……”

    “噤声!”吴伟业突然暴喝一声,健步走到案前,抓笔舔墨,清丽的蝇头小楷顿时从笔尖上流淌而出。

    侯方域心中好奇,暗道:莫非这醉厮刚才哄我,其实早就对关学颇有研究不成?否则怎么顷刻间笔下能得百千言?他凑过头去,细细读了下来。初时只觉得用字凝练沉重,写这关学梗概果然远胜自己的华丽飘逸,更像是西北大汉的手笔。后来越读越是心惊,同样的四句教,起疑论,乃至民胞物与,怎么细解起来就能如此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正当侯方域钦佩不已时,吴伟业突然停下了笔,很认真地看着侯方域,道:“张子不能见理在气先,终难成大道。皇太子为何独独要拜祭张子?”

    侯方域顿时牙龈发痒,恨不得将这篇已经写了八成的上佳之作抢走,哪里还有心思跟吴伟业分辨“理”、“气”先后的问题。RS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