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血兵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穿越千年 第二章 残酷现实 第三章 灭顶之灾(求收藏,求推荐) 第四章 从头再来 第五章 法门寺(求收藏、推荐、点击) 第六章 疑似贵人来 第七章 东都和襄阳(求收藏、推荐) 第八章 武陵县城 第九章 客栈历险(1) 第十章 客栈历险(2) 第十一章 考证与点化 第十二章 京城长安 第十三章 拒绝依附 第十四章 山寨(求收藏、推荐、点击) 第十五章 运气背 第十六章 就去做土匪 第十七章 入乡随俗 第十八章 未雨绸缪 第十九章 彼此彼此 第二十章 奇怪的任务 第二十一章 行动开始 第二十二章 不一般就是不一般 第二十三章 宋虎的醒悟 第二十四章 发现端倪 第二十五章 无毒不丈夫 第二十六章 黄彪的态度 第二十七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章 不得不发 第二十九章 局势紧迫 第三十章 兵来将挡 第三十一章 立功心切 第三十二章 背水一战 第三十三章 于员外的愤怒 第三十四章 绝地反击 第三十五章 绝对的权威 第三十六章 魔鬼训练 第三十七章 于承惠的拜访 第三十八章 命不由天 第三十九章 刘巨容的怀疑 第四十章 润物细无声 第四十一章 主动出击 第四十二章 惊艳表现 第四十三章 事急从权 第四十四章 铁血军的诞生(1) 第四十五章 铁血军的诞生(2) 第四十六章 铁血军的诞生(3) 第四十七章 山寨虽小 眼界要大 第四十八章 老谋深算 第四十九章 如意算盘 第五十章 意外消息 第五十一章 初步规划 第五十三章 摆平俘虏 第五十四章 烫手山芋 第五十五章 计划不变 第五十六章 鹿晏弘的安排 第五十七章 何谓正统 第五十八章 视若无睹? 第五十九章 读书人的骨气 第六十章 把握机会 第六十一章 不可避免的分歧 第六十二章 从容应对 第六十三章 鼓舞士气 第六十四章 涅盘 第六十五章 再接再厉 第六十六章 必要的抉择 第六十七章 谋士 第六十八章 是福是祸 第六十九章 同远大师 第七十章 钱世渠的建议 第七十一章 巴州和蓬州 第七十二章 鹿晏弘的失策 第七十三章 利益至上 第七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 第七十五章 军政分离 第七十六章 耕者有其田 第七十七章 尔虞我诈 第七十八章 谋定而动 第七十九章 简单的战斗?(1) 第八十章 简单的战斗?(2) 第八十一章 简单的战斗?(3) 第八十二章 痛定思痛 第八十三章 不一般的春节 第八十四章 田令孜的怀疑 第八十五章 王铎的感悟 第八十六章 惊天秘密 第八十七章 微服私访 第八十八章 七里村 第八十九章 谢老夫子 第九十章 谢玉鑫和秦二黑的选择 第九十一章 潜规则 第九十二章 麻烦 第九十三章 怒发冲冠 第九十四章 危险临近 第九十五章 疑是** 第九十六章 果断决定 第九十七章 主动出击 第九十八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 第九十九章 深层原因(1) 第一百章 深层原因(2) 第一百零一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零二章 利益相投 第一百零三章 微妙格局 第一百零四章 高驰邦的担忧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网络的布置 第一百零六章 朝廷的波动 第一百零七章 随机应变 第一百零八章 下一步目标 第一百零九章 严复的智慧 第一百一十章 落入圈套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欢而散 第一百一十二章 稳定自身 第一百一十三章 形势骤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形势骤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形势骤变(3) 第一百一十六章 鹿宴弘之殇(1) 第一百一十七章 鹿晏弘之殇(2) 第一百一十八章 鹿宴宏之殇(3) 第一百一十九章 鹿晏弘之殇(4) 第一百二十章 田令孜的算盘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廷上的争论 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头发展 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巢的使者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冷静应对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廷使者 第一百二十六章 阚泽宇的态度 第一百二十七章 马皓轩的来意 第一百二十八章 彝王 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内政策 第一百三十章 志得意满的计划 第一百三十一章 曹全晸的结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毫不留情 第一百三十三章 精准分析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将士用命 第一百三十五章 改变历史 第一百三十六章 再接再厉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厢情愿 第一百三十八章 黄巢的决定 第一百三十九章 纳谏 第一百四十章 京城和东都的防御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少女情节 第一百四十二章 被动和主动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斩首行动 第一百四十四章 嘀笑皆非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过境 第一百四十六章 溃不成军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需要谨慎 第一百四十八章 神机妙算 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一百五十章 特种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当头一棒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拿白不拿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一样的心情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命该如此(1) 第一百五十五章 命该如此(2) 第一百五十六章 如愿以偿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无敌铁血军(1)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敌铁血军(2) 第一百五十九章 无敌铁血军(3) 第一百六十章 刘允章的决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错中错 第一百六十二章 分崩离析 第一百六十三章 怀柔之心 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会的变化 第一百六十五章 莽撞的刘自恒 第一百六十六章 微妙的圣旨 第一百六十七章 刘允章的要求 第一百六十八章 算命先生 第一百六十九章 经商之道 第一百七十章 奇怪的小姑娘 第一百七十一章 政治联姻 第一百七十二章 乡规民约 第一百七十三章 提亲 第一百七十四章 皇上的心思 第一百七十五章 田令孜和刘巨容 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下婚期 第一百七十七章 春耕时节 第一百七十八章 布局 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化 第一百八十章 在商言商 第一百八十一章 规模空前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就算是威胁 第一百八十三章 迎亲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京城部署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最快的任命 第一百八十六章 如意算盘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婚 第一百八十八章 秋收 第一百八十九章 制造机会 第一百九十章 儿女情长 第一百九十一章 崔安潜的智慧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万事俱备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忍目睹 第一百九十四章 败笔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赐良机 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温的勇敢 第一百九十七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 第一百九十八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2) 第一百九十九章 兔死狐悲 第两百章 稳定为重 第二百零一章 以牙还牙 第二百零二章 运筹 第二百零三章 完胜 第二百零四章 郑畋的投名状 第二百零五章 铁血军的扩充 第二百零六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二百零七章 狐疑 第二百零八章 合家团聚 第二百零九章 完全适应 第二百一十章 淮南异动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刘自恒的醒悟 第二百一十二章 祥和之春节 第二百一十三章 孝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 拉拢 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制的措施 第二百一十六章 众人安心 第二百一十七章 煽风点火 第二百一十八章 满月酒 第二百一十九章 纷乱起 第二百二十章 利令智昏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能够犹豫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儿李承博 第二百二十三章 将计就计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先下手为强(1)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2)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事情不妙 第二百二十七章 绝望的心态 第二百二十八章 必杀(1) 第二百二十九章 必杀(2) 第二百三十章 偷鸡不成 第二百三十一章 懊恼的高驰邦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下一步的计划 第二百三十三章 毕师铎的选择 第二百三十四章 以退为进 第二百三十五章 王铎的计划 第二百三十六章 深层打算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严复的动作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允许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各个击破 第二百四十章 狂怒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冷静面对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可莽撞 第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进退两难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朝会的争论 第二百四十五章 当断必断 第二百四十六章 抹不掉的观念 第二百四十七章 战术理念 第二百四十八章 闪电战(1) 第二百四十九章 闪电战(2) 第二百五十章 闪电战(3) 第二百五十一章 困兽犹斗 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报的巨大作用 第二百五十三章 调整部署 第二百五十四章 设伏与中伏(1) 第二百五十五章 设伏与中伏(2)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全面收缩 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变对变 第二百五十八章 找错地方 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六十章 扭转乾坤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般的士气 第二百六十二章 获得帮助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军集 结 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析有误 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 第二百六十六章 必胜 第二百六十七章 完胜 第二百六十八章 枭雄末路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快了 第二百七十章 顾不上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亘古未有 第二百七十二章 权力集 中 第二百七十三章 黄巢的结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没有资格提要求 第二百七十五章 走投无路 第二百七十六章 以点带面 第二百七十七章 抓周 第二百七十八章 盐铁专营 第二百七十九章 崔氏家族 第二百八十章 恩科 第二百八十一章 繁华似锦 第二百八十二章 惺惺相惜 第二百八十三章 破格使用 第二百八十四章 稳住就可以 第二百八十五章 手段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机不可失 第二百八十七章 人之将死 第二百八十八章 骄狂 第二百八十九章 忘乎所以 第二百九十章 魏城之战(1) 第二百九十一章 魏城之战(2) 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城之战(3) 第二百九十三章 魏城之战(4) 第二百九十四章 魏城之战(5) 第二百九十五章 魏城之战(6) 第二百九十六章 魏城之战(7) 第二百九十七章 魏城之战(8) 第二百九十八章 形势骤变 第二百九十九章 视死如归 第三百章 宋文通其人 第三百零一章 按兵不动 第三百零二章 帝心 第三百零三章 勾心斗角 第三百零四章 甜蜜陷阱 第三百零五章 自尊 第三百零六章 硬碰硬 第三百零七章 情报背后的情报 第三百零八章 有主有次 第三百零九章 抓关键 第三百一十章 绝处逢生 第三百一十一章 暗藏心机 第三百一十二章 京城巨变(1) 第三百一十三章 京城巨变(2) 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城巨变(4) 第三百一十六章 欲盖弥彰 第三百一十七章 言传身教 第三百一十八章 时代不一样 第三百一十九章 修路 第三百二十章 钱财与效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巡查 第三百二十二章 崔慎由的无奈 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盐和食盐 第三百二十四章 能否拒绝 第三百二十五章 权衡 第三百二十六章 荥阳郑氏 第三百二十七章 郑从谠其人 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心(1)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心(2) 第三百三十章 不予讨论的思路 第三百三十一章 气魄 第三百三十二章 路漫漫 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马的配备 第三百三十四章 鼓励 第三百三十五章 震撼 第三百三十六章 淡定是真 第三百三十七章 逻些之战(1) 第三百三十八章 逻些之战(2) 第三百三十九章 逻些之战(3) 第三百四十章 所谓自治 第三百四十一章 婚娶 第三百四十二章 杨复恭的办法 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向 第三百四十四章 历史的决断(1) 第三百四十五章 历史的决断(2) 第三百四十六章 挟天子令诸侯 第三百四十七章 心如死灰 第三百四十八章 摆明关系 第三百四十九章 剑指京城 第三百五十章 先礼后兵 第三百五十一章 鱼死网破 第三百五十二章 后手 第三百五十三章 登上巅峰 第三百五十四章 仪式从简 第三百五十五章 挣扎 第三百五十六章 悲催 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卖 第三百五十八章 远交近攻 第三百五十九章 力谏 第三百六十章 藩镇和突厥 第三百六十一章 总商会 第三百六十二章 适可而止 第三百六十三章 御史之职责 第三百六十四章 后宫之变化 第三百六十五章 藩镇之争(1) 第三百六十六章 藩镇之争(2)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可动摇 第三百六十八章 父爱和教诲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百七十二章 权力集 中
《铁血兵戈》
作者:风中的失落
更新时间:2024-01-30 16:13:27
字数:727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铁血兵戈 !

    唐末和唐初的节度使设置已经大不一样了,譬如说山南道分为了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江南道分为了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节度使的职位也增加了很多,譬如说在山南东道的基础之上设置了荆南节度使,江南道就更加的复杂了,甚至了多达八名观察使。

    最为复杂的还是北方的藩镇,因为割据的原因,设置的节度使更多,譬如说小小的河南道,就设置了六名节度使。。

    李儒沛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是在官职上面做文章。

    李儒沛基本恢复了唐初的设置,譬如说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就是设置两名节度使,废除所有的观察使,恢复了府州县的设置,在节度使和府州县之间,不存在其他的官阶设置,也就是说南方道大行台下面,设置有节度使、府州和县三级官府,节度使负责管控府州,府州负责管控所属的县。

    穿越的李儒沛,很清楚官府设置过多的害处,再说如今主要还是农业社会,社会分工不是那么明确,如此的情况之下,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吏,而官府的设置,就更加的重要了,层级过多,管控就增多,必然削弱基层的权力,导致百姓的负担增加。

    在李儒沛看来,官府层级越少,权力越是便于集中,如今的情况之下,权力必须要集中,这样才能够让大唐真正的走向辉煌,曾经辉煌的大唐,就是因为权力过于分散,地方上的权力大于中央的权力,导致朝廷孱弱。国力也逐渐衰退了。

    想法是好的,真正要做到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肯定是会遭遇到困难的。

    可李儒沛已经下定了决心。

    崔安潜已经拿出了有关的条陈,李儒沛看的非常认真,也对条陈做出了重要的修改。

    首先修改的就是县衙的官吏人选的数额。大唐分为上县、中县、中下县和下县,县辖户数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两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一千户以下为下县,上县县令为从六品上。中县令为正七品上,中下县令为从七品上,下县令为从七品下,因为县衙的大小不同,相应的官吏设置数目就不相同。

    这些规矩。在李儒沛看来过于的繁琐,官制的修改,暂时不是他所能够做出的决定,但对诸县的规范,却是他可以做到的,所谓上县、中县、中下县和下县,署理政务的过程之中,其实都是需要操劳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往上延伸,所谓的上州、中州和下州。也是一样的情况,毕竟大唐是农业社会为主,官府主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讼狱和钱粮之事,当然因为人数的多少,操劳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不过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饷银来细化。上县因为户数多了,事情做的多。但赋税收入也要高一些,上缴赋税之后。留下的也多一些,自然能够给官吏多发一些饷银,下县因为人户太少,赋税有限,收入自然要低一些。

    李儒沛结合自身的认识,对于诸县官吏人数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下县官吏总人数三十五人,其中县衙十五人,巡捕房二十人,中下县官吏总人数五十人,其中县衙二十人,巡捕房三十人,中县官吏总人数八十人,其中官府四十人,巡捕房四十人,上县官吏总人数一百一十人,其中官府五十人,巡捕房六十人。

    这个人数的限制,是有些严苛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巡捕房捕头捕快的饷银,也是朝廷直接拨付的。

    崔安潜对于这个人数的限制,提出了异议,毕竟如今的情况不一样,有些上县,官府总人数超过百人了,巡捕房的人更是好几百,可按照李儒沛的要求,就必须要大量裁撤了。

    李儒沛坚持自己的意见,官府的人数必须固定下来,决不能够膨胀,这样便于权力的集中,也让官吏无法推诿自身的责任,再说饷银的支付也要少很多的。

    高效运转的官府,人员精干是首要条件,每个人的责任明确之后,才能够真正的迸发出来能力。

    李儒沛认为,所有的规定,必须在最初落实的时候,就一步到位,长痛不如短痛,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引发一些震荡,可稳定下来也快,若是在落实规定的过程之中反复,那就有问题了。

    李儒沛对于节度使衙门官吏的人数是最为苛刻的,要求不准超过百人,这让崔安潜隐隐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其实李儒沛是准备收回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了。

    这也是崔安潜支持的做法,李儒沛对于条陈细致的程度,让他再一次有了深刻的感触,这就是抓大放小的具体体现,在确立规矩等大事情方面,细化到最大限度,可是在贯彻落实之后,就要最大限度给与下面署理政务的权力,轻易不去干涉下面的事情。

    朝廷的圣旨下来之后,崔安潜开始高度忙碌起来了。

    阚泽宇等人,已经留在了大行台,崔安潜赋予了他们重任,首先就是落实科举取士的事情,要知道在尚未完全平定下来的南方,开展一次恩科的科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何况时间很紧,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

    其次就是那些被免掉的官员,包括一些观察使,这些人之中,有些直接回到京城去了,在京城出任了其他的官职,但大部分的人都来到了襄阳,他们在朝廷之中没有后台,被裁撤之后无人关心,只能够到襄阳等候大行台的发落。

    崔安潜将这些人全部都安排在官驿,由李儒沛亲自对他们进行考核,凡是考核过关的人选,接受一个月时间的培训,明确今后应该怎么样做官之后,尔后根据能力的大小和以前担任的职务,迅速排到各地出任刺史或者是县令等职务,某些依靠着关系或者依靠钱财买来官职的人员,无情的予以淘汰。

    这些做法,在南方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大唐的官场,早就不纯洁了,有钱的能够买到官职,有本事没有背景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很多人也习惯了这样的态势,就算是那些有本事的人,也要想方设法通过关系,谋求到一官半职。

    至于说谋求到官职之后,主要的任务不是署理政务,而是想着如何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如何才能够更快的升迁,如何才能够贪墨更多的银子。

    如此的恶性循环之下,大唐岂能够不衰落。

    可是这些套路,在南方道大行台这里全部都失去作用了。

    李儒沛和崔安潜严格按照每个人的能力来确定是不是能够担任官职。

    此举引发了诸多士子对即将在襄阳举行的恩科的期盼。

    既然是凭着本事参加恩科,那么高中进士之后,肯定会收到重用的,试问读书人谁不想着能够出将入相。

    这方面同样是李儒沛严格管控的,他非常清楚,想要让大唐真正的兴盛起来,用人是关键,在用好人的基础至上,确定诸多的规章制度显得更加重要,这些规章制度约束官吏,让任何的一名官吏都要明白,他们为官首先就是要考虑到民生的,考虑到老百姓是不是能够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

    当然官吏的生活也是要保障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几千年以来的认识,不可能随随便便推翻的,你若是想着让读书人和农民一样,过着最苦的日子,还要承担诸多的责任,那估计就没有人愿意做官了。

    说到底这个时候还是精英政治,依靠读书人来治理天下。

    明确这一点之后,李儒沛也明白,就算自己是穿越的,有着不一般的认识,但也不要妄想着天下太平,妄想什么事情都是公平公正的,那是做不到的,千年之后都做不到,也就是说官员的身份还是不一样的,他们和老百姓比较起来,就是父母官。

    这是社会的规则,李儒沛不能够违背,否则他也无法署理朝政了。

    李儒沛是二月初回到襄阳的,期间接到两道圣旨,其余的时间,他也是非常忙碌的,以至于有时候人在王府,却整天不能够见到家人,大量被裁撤的官员来到襄阳之后,他就更加忙了,必须要一个个考证这些官员,当然还有崔安潜、刘允章等人的协助。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李儒沛觉得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

    他必须要离开襄阳,前往扬州去了,扬州方向传来了诸多重要的消息,毕师铎可能难以坚持了,倒不是说扬州城内的粮草不够了,而是因为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毕师铎是非常不利的,也让毕师铎渐渐失去抵抗的信心了。

    如此的关键时刻,李儒沛必须到扬州去了,重大的决定必须是他来拍板,高驰邦等人是不好决断的,再说襄阳距离扬州的距离遥远,有些机会稍纵即逝,只有他在扬州的情况之下,才能够当机立断。

    尽管襄阳也处于关键的时候,可李儒沛必须要离开,必须前往扬州去了。未完待续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