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血兵戈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穿越千年 第二章 残酷现实 第三章 灭顶之灾(求收藏,求推荐) 第四章 从头再来 第五章 法门寺(求收藏、推荐、点击) 第六章 疑似贵人来 第七章 东都和襄阳(求收藏、推荐) 第八章 武陵县城 第九章 客栈历险(1) 第十章 客栈历险(2) 第十一章 考证与点化 第十二章 京城长安 第十三章 拒绝依附 第十四章 山寨(求收藏、推荐、点击) 第十五章 运气背 第十六章 就去做土匪 第十七章 入乡随俗 第十八章 未雨绸缪 第十九章 彼此彼此 第二十章 奇怪的任务 第二十一章 行动开始 第二十二章 不一般就是不一般 第二十三章 宋虎的醒悟 第二十四章 发现端倪 第二十五章 无毒不丈夫 第二十六章 黄彪的态度 第二十七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八章 不得不发 第二十九章 局势紧迫 第三十章 兵来将挡 第三十一章 立功心切 第三十二章 背水一战 第三十三章 于员外的愤怒 第三十四章 绝地反击 第三十五章 绝对的权威 第三十六章 魔鬼训练 第三十七章 于承惠的拜访 第三十八章 命不由天 第三十九章 刘巨容的怀疑 第四十章 润物细无声 第四十一章 主动出击 第四十二章 惊艳表现 第四十三章 事急从权 第四十四章 铁血军的诞生(1) 第四十五章 铁血军的诞生(2) 第四十六章 铁血军的诞生(3) 第四十七章 山寨虽小 眼界要大 第四十八章 老谋深算 第四十九章 如意算盘 第五十章 意外消息 第五十一章 初步规划 第五十三章 摆平俘虏 第五十四章 烫手山芋 第五十五章 计划不变 第五十六章 鹿晏弘的安排 第五十七章 何谓正统 第五十八章 视若无睹? 第五十九章 读书人的骨气 第六十章 把握机会 第六十一章 不可避免的分歧 第六十二章 从容应对 第六十三章 鼓舞士气 第六十四章 涅盘 第六十五章 再接再厉 第六十六章 必要的抉择 第六十七章 谋士 第六十八章 是福是祸 第六十九章 同远大师 第七十章 钱世渠的建议 第七十一章 巴州和蓬州 第七十二章 鹿晏弘的失策 第七十三章 利益至上 第七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 第七十五章 军政分离 第七十六章 耕者有其田 第七十七章 尔虞我诈 第七十八章 谋定而动 第七十九章 简单的战斗?(1) 第八十章 简单的战斗?(2) 第八十一章 简单的战斗?(3) 第八十二章 痛定思痛 第八十三章 不一般的春节 第八十四章 田令孜的怀疑 第八十五章 王铎的感悟 第八十六章 惊天秘密 第八十七章 微服私访 第八十八章 七里村 第八十九章 谢老夫子 第九十章 谢玉鑫和秦二黑的选择 第九十一章 潜规则 第九十二章 麻烦 第九十三章 怒发冲冠 第九十四章 危险临近 第九十五章 疑是** 第九十六章 果断决定 第九十七章 主动出击 第九十八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 第九十九章 深层原因(1) 第一百章 深层原因(2) 第一百零一章 醍醐灌顶 第一百零二章 利益相投 第一百零三章 微妙格局 第一百零四章 高驰邦的担忧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网络的布置 第一百零六章 朝廷的波动 第一百零七章 随机应变 第一百零八章 下一步目标 第一百零九章 严复的智慧 第一百一十章 落入圈套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欢而散 第一百一十二章 稳定自身 第一百一十三章 形势骤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形势骤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形势骤变(3) 第一百一十六章 鹿宴弘之殇(1) 第一百一十七章 鹿晏弘之殇(2) 第一百一十八章 鹿宴宏之殇(3) 第一百一十九章 鹿晏弘之殇(4) 第一百二十章 田令孜的算盘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廷上的争论 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头发展 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巢的使者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冷静应对 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廷使者 第一百二十六章 阚泽宇的态度 第一百二十七章 马皓轩的来意 第一百二十八章 彝王 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内政策 第一百三十章 志得意满的计划 第一百三十一章 曹全晸的结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毫不留情 第一百三十三章 精准分析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将士用命 第一百三十五章 改变历史 第一百三十六章 再接再厉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厢情愿 第一百三十八章 黄巢的决定 第一百三十九章 纳谏 第一百四十章 京城和东都的防御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少女情节 第一百四十二章 被动和主动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斩首行动 第一百四十四章 嘀笑皆非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过境 第一百四十六章 溃不成军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需要谨慎 第一百四十八章 神机妙算 第一百四十九章 神兵天降 第一百五十章 特种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当头一棒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拿白不拿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一样的心情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命该如此(1) 第一百五十五章 命该如此(2) 第一百五十六章 如愿以偿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无敌铁血军(1)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无敌铁血军(2) 第一百五十九章 无敌铁血军(3) 第一百六十章 刘允章的决定 第一百六十一章 错中错 第一百六十二章 分崩离析 第一百六十三章 怀柔之心 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会的变化 第一百六十五章 莽撞的刘自恒 第一百六十六章 微妙的圣旨 第一百六十七章 刘允章的要求 第一百六十八章 算命先生 第一百六十九章 经商之道 第一百七十章 奇怪的小姑娘 第一百七十一章 政治联姻 第一百七十二章 乡规民约 第一百七十三章 提亲 第一百七十四章 皇上的心思 第一百七十五章 田令孜和刘巨容 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下婚期 第一百七十七章 春耕时节 第一百七十八章 布局 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化 第一百八十章 在商言商 第一百八十一章 规模空前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就算是威胁 第一百八十三章 迎亲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京城部署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最快的任命 第一百八十六章 如意算盘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婚 第一百八十八章 秋收 第一百八十九章 制造机会 第一百九十章 儿女情长 第一百九十一章 崔安潜的智慧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万事俱备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忍目睹 第一百九十四章 败笔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赐良机 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温的勇敢 第一百九十七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 第一百九十八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2) 第一百九十九章 兔死狐悲 第两百章 稳定为重 第二百零一章 以牙还牙 第二百零二章 运筹 第二百零三章 完胜 第二百零四章 郑畋的投名状 第二百零五章 铁血军的扩充 第二百零六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二百零七章 狐疑 第二百零八章 合家团聚 第二百零九章 完全适应 第二百一十章 淮南异动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刘自恒的醒悟 第二百一十二章 祥和之春节 第二百一十三章 孝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 拉拢 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制的措施 第二百一十六章 众人安心 第二百一十七章 煽风点火 第二百一十八章 满月酒 第二百一十九章 纷乱起 第二百二十章 利令智昏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能够犹豫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儿李承博 第二百二十三章 将计就计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先下手为强(1)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先下手为强(2)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事情不妙 第二百二十七章 绝望的心态 第二百二十八章 必杀(1) 第二百二十九章 必杀(2) 第二百三十章 偷鸡不成 第二百三十一章 懊恼的高驰邦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下一步的计划 第二百三十三章 毕师铎的选择 第二百三十四章 以退为进 第二百三十五章 王铎的计划 第二百三十六章 深层打算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严复的动作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允许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各个击破 第二百四十章 狂怒 第二百四十一章 冷静面对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可莽撞 第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进退两难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朝会的争论 第二百四十五章 当断必断 第二百四十六章 抹不掉的观念 第二百四十七章 战术理念 第二百四十八章 闪电战(1) 第二百四十九章 闪电战(2) 第二百五十章 闪电战(3) 第二百五十一章 困兽犹斗 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报的巨大作用 第二百五十三章 调整部署 第二百五十四章 设伏与中伏(1) 第二百五十五章 设伏与中伏(2)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全面收缩 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变对变 第二百五十八章 找错地方 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六十章 扭转乾坤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般的士气 第二百六十二章 获得帮助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军集 结 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析有误 第二百六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 第二百六十六章 必胜 第二百六十七章 完胜 第二百六十八章 枭雄末路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快了 第二百七十章 顾不上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亘古未有 第二百七十二章 权力集 中 第二百七十三章 黄巢的结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没有资格提要求 第二百七十五章 走投无路 第二百七十六章 以点带面 第二百七十七章 抓周 第二百七十八章 盐铁专营 第二百七十九章 崔氏家族 第二百八十章 恩科 第二百八十一章 繁华似锦 第二百八十二章 惺惺相惜 第二百八十三章 破格使用 第二百八十四章 稳住就可以 第二百八十五章 手段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机不可失 第二百八十七章 人之将死 第二百八十八章 骄狂 第二百八十九章 忘乎所以 第二百九十章 魏城之战(1) 第二百九十一章 魏城之战(2) 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城之战(3) 第二百九十三章 魏城之战(4) 第二百九十四章 魏城之战(5) 第二百九十五章 魏城之战(6) 第二百九十六章 魏城之战(7) 第二百九十七章 魏城之战(8) 第二百九十八章 形势骤变 第二百九十九章 视死如归 第三百章 宋文通其人 第三百零一章 按兵不动 第三百零二章 帝心 第三百零三章 勾心斗角 第三百零四章 甜蜜陷阱 第三百零五章 自尊 第三百零六章 硬碰硬 第三百零七章 情报背后的情报 第三百零八章 有主有次 第三百零九章 抓关键 第三百一十章 绝处逢生 第三百一十一章 暗藏心机 第三百一十二章 京城巨变(1) 第三百一十三章 京城巨变(2) 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城巨变(4) 第三百一十六章 欲盖弥彰 第三百一十七章 言传身教 第三百一十八章 时代不一样 第三百一十九章 修路 第三百二十章 钱财与效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巡查 第三百二十二章 崔慎由的无奈 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盐和食盐 第三百二十四章 能否拒绝 第三百二十五章 权衡 第三百二十六章 荥阳郑氏 第三百二十七章 郑从谠其人 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心(1)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心(2) 第三百三十章 不予讨论的思路 第三百三十一章 气魄 第三百三十二章 路漫漫 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马的配备 第三百三十四章 鼓励 第三百三十五章 震撼 第三百三十六章 淡定是真 第三百三十七章 逻些之战(1) 第三百三十八章 逻些之战(2) 第三百三十九章 逻些之战(3) 第三百四十章 所谓自治 第三百四十一章 婚娶 第三百四十二章 杨复恭的办法 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向 第三百四十四章 历史的决断(1) 第三百四十五章 历史的决断(2) 第三百四十六章 挟天子令诸侯 第三百四十七章 心如死灰 第三百四十八章 摆明关系 第三百四十九章 剑指京城 第三百五十章 先礼后兵 第三百五十一章 鱼死网破 第三百五十二章 后手 第三百五十三章 登上巅峰 第三百五十四章 仪式从简 第三百五十五章 挣扎 第三百五十六章 悲催 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卖 第三百五十八章 远交近攻 第三百五十九章 力谏 第三百六十章 藩镇和突厥 第三百六十一章 总商会 第三百六十二章 适可而止 第三百六十三章 御史之职责 第三百六十四章 后宫之变化 第三百六十五章 藩镇之争(1) 第三百六十六章 藩镇之争(2)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可动摇 第三百六十八章 父爱和教诲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百四十章 京城和东都的防御
《铁血兵戈》
作者:风中的失落
更新时间:2024-01-30 16:11:26
字数:736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铁血兵戈 !

    山南西道和山南东道的消息还没有传来,黄巢率领大军,进攻河南府的消息传到了京城,这个消息犹如重磅炸弹,瞬间将京城震爆。

    剿灭黄巢的任务,朝廷一直都是托付给高骈的,这么多年以来,可以说都是高骈负责,北方的诸多节度使,争权夺利,对朝廷的圣旨和敕令不管不顾,难以依靠,这下子黄巢率领大军,离开了南方,进入到北方来了,京城和东都顿时陷入危险的境地。

    这个时候,任何人都能够想到了,黄巢的目标是东都和京城。

    皇上已经下了几道圣旨了,要求北方的诸多节度使抗击黄巢的大军,可惜这些圣旨没有多大的作用,北方的诸多节度使,都是老奸巨猾之徒,哪里会将皇上的圣旨放在眼里。

    朝廷所能够依靠的,就是神策军了。

    皇上几次召见田令孜和诸多的丞相,议论抗击黄巢的事宜,众人对北方的诸多节度使不知道分析过多少遍了,想不到丝毫的办法。

    北方的诸多节度使,最为厉害的就算是河北三镇了,分别是魏博节度使韩简,成德节度使王景崇,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可惜这三个节度使,对朝廷桀骜不驯,根本不听从召唤,就算是黄巢拿下了京城,与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关系,只要黄巢不去进攻他们。

    此外就是淄青节度使安师儒,义成军节度使王铎,宣武军节度使李蔚,凤翔节度使李昌言,河东节度使郑从谠,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义武节度使王处存等人了,这些人更加的令朝廷头疼,他们成为了各处割据的力量,根本不听从朝廷的召唤。

    相对来说,南方的节度使要好很多,还是能够遵从朝廷号令的。

    可以说,黄巢若是进攻京城,朝廷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神策军了,若是想要召集北方诸多节度使前来抗击黄巢,除非是给这些节度使更多的地盘,可惜朝廷已经拿不出来任何的地盘了,也就没有办法召集这些节度使了。

    思来想去,皇上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够勉励和依靠田令孜了。

    户部专门给神策军增拨了银子。

    朝中的这些高官,根本不知道,神策军已经烂到根子上了,不可能抵挡黄巢的进攻。

    黄巢变得更加聪明了,每经过一处地方,便告知当地的节度使和官府官员,他的目的是东都洛阳和京城长安,不想与沿途的节度使为敌,北方的这些节度使,历来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得到黄巢这样的许诺,大家更加不愿意出兵厮杀,都是做做表面文章。

    黄巢进入到北方之后,如入无人之境,大军行动异常迅速,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河南府,做着进攻京兆府的准备了。

    赵璋、尚让和朱温等人,更是摩拳擦掌,他们很清楚,一旦黄巢占领了京城,那就是称帝的时候了,到时候他们肯定能够被册封为高官的,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身份就彻底改变了,这是他们一直都翘首期盼的事情。

    当然,毕竟是进攻大唐的东都和京城,谨慎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够贸然的行动,否则大军一旦失利,周遭虎视眈眈的节度使可不会错过立功的机会,锦上添花的事情,谁都会做。

    赵璋等人很是注意山南西道的情况,他们很清楚,铁血军是有着不一般战斗力的,恐怕比较高骈要厉害太多,两万精锐的大军在黄揆的率领之下,突然袭击梁州,谁知道刚刚进入到山南西道的洋州,就遭遇到全军覆没的命运,可见铁血军之骁勇。

    他们最为担心的,还是铁血军突然加入到战团之中,若是铁血军派遣大军,进入到京兆府,那么大军可能就要遭遇到麻烦了,不过这种担心,不是太大,他们都认为,取得重大胜利的李儒沛,是不会搅合到烂泥之中的,趁着这个时机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铁血军的战斗力如此之强悍,完全可以割据一方,慢慢的发展。

    黄巢的突然强盛,在南方引发了极大的风波,半年之内,黄巢斩杀了张璘和曹全晸,这两人可是大唐数一数二的骁将,居然都被黄巢斩杀了,可见黄巢的实力绝非一般,不是去年的模样了,黄巢准备进攻京城和东都,众人都是持悲观态度的,认为黄巢一定能够成功,除非是北方的节度使悉数派遣大军,围剿黄巢。

    但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北方的诸多节度使,一直都是桀骜不驯的,根本不服从朝廷的调遣,就连节度使的任命,朝廷都难以把持,往往都是用武力决定的,再说北方节度使之间的厮杀也不断,就在九月份,讨招使李琢和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大败李国昌、李克用父子,让这两人逃亡到鞑靼去了,李国昌和李克用父子率领的沙陀军,骁勇异常,想要击败他们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南方的节度使,在剿灭黄巢的事情上面,还是听从朝廷调遣的,就在开年的时候,黄巢处于危机之中,高骈代表朝廷,调遣各路大军,围剿黄巢,绝大部分节度使都派遣了军队,可惜就要到淮南的时候,高骈突然要求各路大军回去,说是自己就能够彻底剿灭黄巢了,这导致诸多的节度使怨气大发,自此也就不愿意听从高骈的调遣了。

    节度使都是人精,派遣大军围剿黄巢,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眼看着黄巢就要被剿灭了,诸多的节度使也是想着得到一份功劳,偏偏高骈想要独霸功劳,诸多的节度使当然不服气,以至于高骈被黄巢所骗,麾下最为骁勇的大将张璘战死之后,都作壁上观,看看高骈怎么收场。

    朝廷与黄巢之间的对峙,已经摆在明面上,包括南方的节度使,都看清楚了,绝大部分的目光重新集中到高骈身上了,身为淮南节度使的高骈,肩负的是剿灭黄巢的重任,此时黄巢已经到北方去了,快要进攻京城了,手握重兵的高骈,应该是率领大军北上,抗击黄巢的。

    可惜众人可以这样想,高骈却是没有丝毫的动静。

    朝廷下了好几道圣旨了,高骈一律都推脱了,要么说大军没有粮草,无法远行,要么是自己的身体欠安,卧病在床,根本起不了身了。

    众人没有想到李儒沛,在大家看来,李儒沛是新贵,还没有与黄巢较量的资格,再说李儒沛的身份太特殊了,魏王李佾的儿子,魏王可是被朝廷所斩杀的,这样的深仇大恨,李儒沛岂会忘记,黄巢进攻京城,李儒沛怕是私下里高兴。

    既然黄巢是这样的态度,其余的节度使就更好说了,依葫芦画瓢,跟着学就是了,高骈得到了朝廷那么多的粮草,手握重兵,尚且不愿意北上去抗击黄巢,其余的节度使怎么可能去楚那个霉头。

    朝廷内部也出现了风波。

    一直力挺高骈的第一宰相卢携,成为了众人攻击的对象。

    卢携是有苦说不出,大家的矛头都对准他了,其实他也给高骈写信了,要求高骈以大局为重,派遣大军北上,抗击黄巢,可惜高骈的回信,语气很是客气,不出兵的意思很坚决,这令卢携也没有办法了。

    赋予高骈偌大的权力,让高骈手握重兵,同时在高骈和田令孜等宦官面前协调,一直都是卢携重点做的事情,也正是因为与田令孜的关系不错,卢携才能够从中运作,想不到这个时候,黄巢的大军逼近了京城,这一切都成为他的罪状了。

    一气之下的卢携病倒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半身不遂,俗称中风。

    墙倒众人推,就连田令孜,也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卢携的身上去了。

    病重的卢携,哪里能够承受如此的重压,他也很清楚,就算是身体恢复了,恐怕也逃不脱背黑锅的命运,于是果断选择了自杀,一了百了。

    卢携的自杀,在朝廷之中引发了更大的风波。

    众人似乎看到了,黄巢很有可能攻下京城,到了那个时候,众人的命运就悲惨了。

    也就是在这种惶惶然的局面之中,田令孜有所动作了,他给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写出了密函,要去陈敬瑄做好准备,一旦黄巢开始攻打东都洛阳和京城长安,他将会带着皇上出逃到西川去。

    当然这样的打算是需要严格保密的,不能够让任何人知道,否则朝廷一定会大乱。

    田令孜早就考虑过了,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不也到西川去避难吗,如今的皇上,不过是追寻祖宗的脚步,算不得什么丢丑的。

    之所以做出来这样的打算,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田令孜到神策军军营去视察的时候,猛然间发现了不少的秘密,他找到了部分的军官,询问了神策军的情况之后,呆若木鸡,到了最为紧要的关头,他才知道神策军没有丝毫的战斗力了,军营里面的军士,绝大部分都是废物,那些强壮的军士,因为耳闻目染,早就发生变化,就知道敛财和享乐。

    这样的情况,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改变,神策军无法护卫东都和京城,两地失陷是迟早的事情,故而田令孜做出了逃走的决定。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