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品公卿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终于找到鸭子了 第二章 这就是天意 第三章 虚病实情 第四章 为了媳妇忍着吧 第五章 叫花子进宅 第六章 屠户的眼光 第七章 解除了 第八章 断送 第九章 高声叫好 第十章 原来如此 第十一章 未卜先知 第十二章 除夕夜(1) 第十三章 除夕夜(2) 第十四章 闹新春(1) 第十五章 闹新春(2) 第十六章 万贯跑了 第十七章 成亲攻略 第十八章 收在身边 第十九章 龙抬头 第二十章 没有忍住 第二十一章 美人的期待(求票求收藏) 第二十二章 筹谋 第二十三章 筹谋(2) 第二十四章 保全 第二十五章 一旗迎风 第二十六章 有彩礼吗 第二十七章 肥美亲事 第二十八章 回来了(求票求收藏) 第二十九章 再聚首 第三十章 钱你出 第三十一章 我不升官谁升官 第三十二章 不论出身(求票求收藏) 第三十三章 预防针 第三十四章 官老爷巴结我 第三十五章 我有老婆了,谢谢 第三十六章 打的热闹 第三十七章 春桃完败 第三十八章 官场瘟神 第三十九章 闹剧背后是什么 第四十章 深意无人知 第四十一章 我是在唱戏 第四十二章 意图整人 第四十三章 摘桃子 第四十四章 当头棒喝 第四十五章 内忙外乱 第四十六章 为了乌纱 第四十七章 官场如战场 第四十八章 奔走 第四十九章 贪官 第五十章 胆大包天 第五十一章 明路一条 第五十二章 刘备摔孩子 第五十三章 一丝牵万缕 第五十四章 谁不想赚钱? 第五十五章 千里行始足下 第五十六章 事出有因 第五十七章 人情冷暖挺身出 第五十八章 你的苦我的乐 第五十九章 激烈反应 第六十章 大乱斗 第六十一章 热闹 第六十二章 根基之地 第六十三章 这年头都缺钱 第六十四章 送礼 第六十五章 大登科 第六十六章 小登科 第六十七章 埋下伏兵待惊雷 第六十八章 有钱大家赚 第六十九章 刚刚开始 第七十章 等人 第七十一章 深夜召见 第七十二章 说重点 第七十三章 威福并重 第七十四章 背后的背后 第七十五章 妻不如妾 第七十六章 小别胜新婚 第七十七章 站住,别动 第七十八章 水浅王八多 第七十九章 夹住了 第八十章 庙小妖风大 第八十一章 法相 第八十一章 极品典型 第八十二章 极品啊极品 第八十三章 一发之牵 第八十四章 好处 第八十五章 贿赂之事 第八十六章 惊闻 第八十七章 有王名楚 第八十八章 殃及无辜(今天还有更新) 第八十九章 别有用心 第九十章 折腾小丫鬟 第九十一章 别尿,有人在看 第九十二章 指挥若定? 第九十三章 夜袭 第九十四章 真的打不过 第九十五章 麻杆打狼 第九十六章 退走 第九十七章 到底是谁 第九十八章 回答我吧 第九十九章 道友,现原形吧 第一百章 我说你写 第一百零一章 清官 第一百零二章 隔墙有耳 第一百零三章 长舌妇 第一百零四章 斗智斗勇 第一百零五章 独角戏 第一百零六章 揪住尾巴了 第一百零七章 特殊爱好 第108章 发动 第109章 上了贼船下不来 第110章 钦差当如班定远 第111章 火中取栗,真不怕烫? 第112章 钦差也疯狂 第113章 暴风中心 第114章 触怒 第115章 富贵害人 第116章 卸磨杀驴? 第117章 牢狱之灾 第118章 伴君如伴虎 第119章 国之大 第120章 豪霸雄主? 第121章 此题无解 第122章 父与子 第123章 都是为了能生娃娃 第124章 歪理 第125章 温柔乡,下刀处 第126章 买个美女回家去 第127章 小女子,一度交锋 第128章 真假不自知 第129章 两手准备 第130章 捉狐狸 第131章 放与纵之间 第132章 男儿身,女儿身 第133章 不到扬州不知道钱少 第134章 改变从这里开始 第135章 万事俱备 第136章 真正的有钱人 第137章 喜忧参半 第138章 御驾亲征 第139章 皇帝也缺钱 第140章 各有心思三两片 第141章 一波又起 第142章 青萍之末 第143章 百年之计 第144章 辉煌背后是付出 第145章 进退不得 第146章 发配军前 第147章 兵无常势 第148章 汝为螳螂我为蝉 第149章 黄雀背后是狼群 第150章 龙潭虎穴 第151章 四妹呀四妹 第152章 小小聪明 第153章 牧野之局 第154章 扭转乾坤 第155章 藕断丝连 第156章 三洪已“死” 第157章 膨胀的心 第158章 合纵连横 第159章 祸根深埋 第160章 疯狂蛊惑 第161章 抛砖引玉 第162章 老兵不死(1) 第163章 老兵不死(2) 第164章 老兵不死(3) 第165章 合流 第166章 塞翁之马 第167章 假象和真相 第168章 在野 第169章 百年大计 第170章 安身根本 第171章 桃子熟了 第172章老郭的遗产 第173章江湖不远 第174章 最后叮嘱 第175章 越来越少 第176章 理想 第177章 结束就是开始 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74章 最后叮嘱
《一品公卿》
作者:短头发
更新时间:2024-01-23 01:54:08
字数:2408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一品公卿 !

    楚的感觉到。尤其是在林三洪被封为安北侯之后,可以说他的整个仕途已经就此断送。但是现在的局势不错,太子监国的情况给自己的嫡系人马安排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官职,也不是很困难。

    朱高煦此举并非是因为如何器重林三洪,也不是说离开了林三洪这个人他的太子就不行了。而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自被立为储君以来,汉王系人马可谓是一步登天。

    当初大家在朱高煦明显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纷纷投靠,赌的就是身家前程,好不容易等到朱高煦出了头,大家也应该分享一点胜利果实了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在这个时候用的。但是朱高煦清楚的很,自己的这个储君之个虽然是确立了,可真正的权柄依旧的在皇帝手中,太子只不过是皇上的一种需要罢了。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大肆扩张实力给手下人安排高官显爵,把持朝政无异于自取灭亡,肯定会被永乐皇帝一棒子打下来。

    可是手底下的人马不得不安抚,要是不给他们好处谁会真心卖命?当初奉行“缓称王”战略的太祖朱元樟一直不赞同占到前台,可为了安抚手下的嫡系,也不得不开国称帝,分明就和现在的朱高煦有差不多的境遇。

    可朱高煦毕竟不是朱元樟,不能因为手下人的需要就真的大肆封赏,如今的永乐皇帝春秋鼎盛,还可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执掌大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求稳妥。皇上那边要摆出一副一心为公的样子,手底下的人手也要给予好处,这个时候林三洪的作用就可以凸显了。

    皇上曾经明明白白的表露出不用林三洪的意思,而太子可以采用迂回的战术再次启用林三洪。能不能真正的把林三洪扶起来对于朱高煦来说其实根本就无关紧要,只要这么做一下就可以了。

    摆出一个启用林三洪的架势来给自己的嫡系人马看一看,让自己的手下知道太子在为手下人的利益着想,而不是刻薄寡恩吝惜封赏之人。既安抚了太子系的人马,又不会惹得皇上不高兴真正启用林三洪的决定只有朱猪可以做出,完全可以驳回太子的举动。就算驳回来也不要紧,只要朱高煦这么做过就可以了,本来就是为了做给人看的嘛。

    既然林三洪这么说了,对于朱高煦而言,而是无可无不可,起身说道:“也好,想来安北侯也看清楚了时局,孤王也就不多说了。未来的时候还多着呢,咱们往长远处看,以后等”孤王不会亏待了自己人”

    无论这句话的为了收买人心也好,是出于真心也罢,林三洪和魏成栋必须做出诚惶诚恐的样子来,,

    “魏詹事,你去准备一点饭食,孤王今日要在你府中用膳”

    林三洪急忙说道:“魏大人虽然有周密安排,可殿下还是回去的好,终究是是非之时,难免有人说闲话,君待臣以义,臣事君以忠,正如殿下所言,来日方长且看以后。此时最好还是不要在魏大人府中过多逗留为善。”

    朱高煦哈哈一笑:“既然如此,孤王就不留了,魏詹事,你送孤王回去吧!”

    送走了朱高煦之后,林三洪和魏成栋客套了几句,回到家里。

    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出老郭的那条腰带,从腰带里取出那份具有“震撼效果”的遗物,仔细观看。

    甩为年深日久,又是书写在丝质物品之上,再加上当时的情形万分紧急,字迹十分潦草,最后的几句已经模糊难辨了。

    按照林三洪的推算,建文皇帝给老郭的“衣带诏”当中,最要紧的肯定是后面几句,按照常理,最后的那几句肯定是和建文的下落有关,也就是说,老郭很可能知道建文的下落,就算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也一定知道大致的情形。

    可是老郭已经永远的离去了,再也不可能把当年的惊天变化告知任何人。

    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老郭的遗物本身就具有很夫的危险性,可林三洪也知道这玩意的作用,为了谨慎起见,特意从“衣带诏”上剪下巴掌大的一块儿边角,,

    带着这一小块边角织物来到丰隆昌绳丝作坊,找到玉兰等人:“诸个东家,当年你们多是从扬州的书寓绣坊中出来的,哪个婶妹的女红最好?”

    这些女子都是风尘中人,和普通青楼女子的区别就是她们更加高级一点而已,因为林三洪早就知道她们的底细,所以也母庸讳言。即便是从绣坊里出来的女子,也不可能象寻常女子那样织布绣花。因为天底下的人们都知道,扬州的那些所谓的“绣坊”完全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那里头的女子也不是真正的绣娘。

    虽然不是真正靠手艺吃饭的绣花娘子,可见识和眼光肯定是有点,所以林三洪取出那一小片“衣带诏”的边角给这些女子观看:

    “诸位姊妹肯定见过很多高级的绣品。想来也认识这种布料吧?”

    林三洪绝对不可能随随便便拿出什么布料老考验大家的眼光,大家围拢过来,捧着“衣带诏”残片仔细观看,过了片刻,一个年岁稍长的女子说道:“这是洪武年间的三纬单经缎。乃是苏州特产。”

    “这是什么什么缎?居然还是苏州特产?和别的缎子有什么不同?”

    “林大人您仔细看,这种缎子的纬线是三股。咱们平常用的绸缎,通常都是经纬为单,要的就轻薄如纸

    缎子这种织物和普通的布匹不同,真正的上品都是薄如蝉翼。越薄才越值钱,要是厚厚的一大层,那就是次品中的次品了。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缎子都是单股的经纬线。当然也不是绝对如此,一些家境贫寒而又爱好排场体面的人家也会使用双股丝线的缎子,既结实又体面至少说起来是缎子做的衣物,比棉麻织造的布匹要高档一些。

    但是林三洪取出来的这中淡黄色的缎子明显不同。

    以三股线为纬,以单股为经,却一点也不显得厚重,反而更添轻薄顺异的手感。原因很简单,因为多出来的那两股纬线并不是用来仿织,而是用来挑出缎子上的暗花。

    这就是大明朝集仿织和刺绣于一体的暗纹挑花技术。

    要想在丝绸上弄出图案,一般都是用刺绣的手段。即在仿织好的绸缎上再做一次刺绣的加工。但是这种暗纹挑花技术却是一次成型,在仿织的同时就用纬线把图案花纹挑出来。利用经纬线之间的差异营造出视觉效果,因为是用纬线直接挑的,所以手感更加顺滑。

    这种技术其实很早就有了,却一直没有推广开来,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性价比的问题。

    这种手法做出的绸缎,比平常的织造物品并多用不了多少原料,但是价值却有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就是因为这种东西太费人工了。

    寻常的仿织技术,安装上经纬就可以仿织出来,这个确实把刺绣直接融合到了仿织之中,所需要的心血和精力要多的多,所以价值也要高的多。但是这种东西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好处,并不比寻常的绸缎更加坚韧,若是为了华丽好看,还不如直接买了绸缎回去请人刺绣出花纹更加实用。因为性价严重不成比例,所以并没有推广开来。

    “这个东西很难织造出来?”

    “也不算很难,只要肯用工夫,我们姐妹也能织造的出,若是林大人需要,容我们一些时日,肯定可以弄出同样的东西来,”

    林三洪微微失望,如果老郭留下来的这个东西真是建文的衣袖。那么就不应该是这种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织造出来的东西。

    “幸好林大人想现在要,若是放在前些年,纵是能织的出来恐怕也没有人敢织”

    林三洪心里蒋然一紧,随口说道:“是不是只有宫里才会有这种东西?”

    “现如今宫里也应该没有了吧?洪武年间的时候,这种暗纹挑花缎是苏州给太祖皇帝的敬奉,后来就成了御用之物。自永乐朝以来,皇上来自北方也不大重视这些,所以取消了很多原来的皇家专用之物”

    在洪武年间,这种暗纹挑花缎子是皇家专用的,一直到朱林登基以后,才取消了这条规矩。

    “看来这真的是宫里传出来的物件儿

    “自然是宫里头传出来的,林大人您看看,这里明显是一条五爪金龙的前爪嘛,除了皇上本人,谁还敢用五爪龙的图案”这个女子正说中,脸色就已经变了,,

    众人很快就明白过来,齐齐转过眼神,看着林三洪。

    看众人惊悚的目光,林三洪就知道了大家的心意。

    林三洪好歹也是做过高官的,又和当今太子过往甚密,手里头有一点宫中之物也不算多么稀奇的事情。但是这个东西明显就是前朝所有之物,自从朱林登基以来,可以抹杀建文所遗留下的种种痕迹,绝对不会拿出前朝的东西赏赐给林三洪,那么林三洪手里的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哈哈,果然是个好物件儿,这一遭我进京城的时候,偶然在街头见到这个东西,感觉稀罕就买了下来,想不到还有这么大的来头”

    玉兰等女子也是冰雪聪明的人物,这种自欺欺人的谎言自然不会骗得过她们。不过林三洪的本意也不是想用这种荒谬的言语欺骗她们,只是不希望她们知道的更多,不管怎么样,遮掩过去也就是了。

    这种东西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街头,更不可能在很偶然的情况下随随便便就可以买到手,所有人都知道林三洪是隐瞒了什么,可是这种事情实在不好多问,而且林三洪已经清清楚楚的表达出了不希望大家知道的意思,所以众人也就只有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玉兰小声说道:“我晓得大人知道其中的轻重,也知道大人手段通天智慧如海,但是还要提醒大人一句,这个东西乃是不祥之物,最后付之一炬,免得成为祸患。”

    “好哇,回去之后我就会一把火烧掉”

    林三洪言不由衷的说着

    本来还指望玉兰等人可以仿造一下,可是既然她们已经看出了这介,东西背后的含义,也就不用她们了,反正也不着急,以后慢慢来。

    “好了,我的事情完了”林三洪抬脚要走,忽然笑嘻嘻的回头说道:“诸位东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郑和下西洋的银子很可能会从商家手中出,商家可以借机远销货物。我估摸着这个事情能成。用不了多少时候,丝绸的销量肯定要大增,我听春桃说丰隆昌囤下了不少生丝熟丝,想来诸位东家又可以大赚一笔了,哈哈,告辞,告辞”

    林三洪并没有急着赶回家里,反而是绕道去找武奉孝。

    武奉孝和其他一些武家营的山民合伙买了点田地,正在为耕种做着准备。

    武家营的山民和本地的农户不同,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很紧密的小团体,在武家营的时候进山打猎也需要很多人之间的互相配合,所以依然保留着很明显的财产集体所有制。大家共同筹钱买下一片田地,各家共同出力耕种,收获之后依照人头平分,,

    不大的一片土地上,武家营的乡亲们正在辛勤的耕种。

    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子去前边扛着犁,上年纪的则在后边掌着把子,女人们把籽篓子跨在脖子上。仔细的播下一粒粒收获的希望。年纪幼小的娃娃们则跟在大人身后,一边嬉笑着一边把犁出来的田沟踩平”

    地头上也不知是哪家的娃娃,尚在襁褓之中。斜放在地畔上,正哇哇的哭泣着。见到林三洪走近,反而哭的更加厉害,白嫩嫩的小腿蹬开了襁褓,在空气中乱划

    林三洪顺手把孩子抱起,不想小家伙一点面子也不给,反而哭的愈“惊天动”

    这个时候,在田里劳行的大人们才注意到了林三洪。

    “林大人来了”“林大人来了,都过来歇地畔了。”

    呼啦一下子,众人围拢上来,武奉孝咧着大嘴给林三洪见了礼数,抱过孩子说道:小兔崽子竟然不认识林大人,哈哈,”

    林三洪惊奇的说道:“这是你的孩子?”

    “自然是我的,林大人你看看这脚丫子多大,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呢”

    一直以来,武奉孝都是孤身一人带着老娘过活,从来也没有听说什么时候有了孩子,既然有孩子肯定就有老婆:“你什么时候成亲的?我怎不曾听说?”

    “大人事忙,成亲的时候就没有敢打搅林大人。”在武奉孝的拉扯之下,一个年轻的女子满脸羞涩的接过武奉孝手中的孩子,低着头退到人群之中。

    武奉孝炫耀一般的笑道:“刘才那就是我的女人,大人看着如尔,

    林三洪赶紧在人群中看了两眼,笑呵呵的说道:“不错,我怎么看着有点眼熟?”

    “自然是眼熟的嘛,我老丈人家和林大人家相隔的不远,她们家是在街角卖肉饼的

    怪不得看着武奉孝的老婆眼熟着,原来是街角卖肉饼的闺女!林三洪笑道:“你倒是快,这么快就生了娃娃。”

    武奉孝拍着胸脯子说道:“这有什么好耽误的?成了亲圆了房可不就等着生娃娃了么,哈哈

    众人哄堂大笑。

    武奉孝拽着林三洪坐在地畔上,正色道:“大人来此想是有什么事情,这里都是咱们从武家营出来的,大人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

    “还真的是有一点事儿。我想再跑一趟瓦图,咱们再走一趟货”

    不等林三洪说完,武奉孝就满口答应:“行啊,林大人什么时候动身?只管唤我们一声,大家跟着林大人一起过去,”

    看着眼前男男女女老老幼幼的一大群,这些人都有各自的家庭,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林三洪也不能太自私了,完全因为自己的事就让大家放弃眼前的安稳日子。

    “跑货去瓦图的事情也不着急,我看大家都忙着呢,等什么时候农闲了,咱们就走。这一回我出银钱置办货物,赚了咱们大家按照人头分。有一个算一个”

    武奉孝咧嘴一笑,搓着手说道:“这里的田地,还有的媳妇娃娃都是拜大人恩惠才有的,这一次跑货去瓦图,本钱是大人出的,按说我不应该占大人这种便宜。不过眼下媳妇要衣裳孩子要糖,少了一个铜板也不行。过日子真他娘比打仗都困难,我们也没有什么积蓄,就厚着脸皮占大人的这一次便宜吧。”

    “哈哈,哈哈,”听了武奉孝之言,林三洪畅快的哈哈大笑不止,拍着武奉孝的肩膀头子说道:“武大哥,你这才是过日子的模样啊。柴米油盐老婆孩子,知道记挂着这些东西就对了,要是一直都象前几年那样风风火火天上地下的乱跑,哪里有半分过光景的样子?如今有了老婆孩子,知道日子艰难了。好事情,好事情啊。”

    “大人,我也要去。

    不用回头,林三洪就知道说话的英子。

    英子还是以前的那个样子,宽阔的腰带把腰身杀的细细,一身青色粗布衣裙,一副粗手大脚的样子:“大人说女子远行多有不便,可这一回我想弄一架织机,雇两个人制造丝绸,可耕田种地实在凑不出那么多本钱,只好跟着大人也跑一跑外边,希望能赚一点嫁妆钱回来。”

    “嫁妆?”林三洪很关切的问道:“英子你找好婆家了?”

    “差不多了吧,北边镇子上有个船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