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品公卿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终于找到鸭子了 第二章 这就是天意 第三章 虚病实情 第四章 为了媳妇忍着吧 第五章 叫花子进宅 第六章 屠户的眼光 第七章 解除了 第八章 断送 第九章 高声叫好 第十章 原来如此 第十一章 未卜先知 第十二章 除夕夜(1) 第十三章 除夕夜(2) 第十四章 闹新春(1) 第十五章 闹新春(2) 第十六章 万贯跑了 第十七章 成亲攻略 第十八章 收在身边 第十九章 龙抬头 第二十章 没有忍住 第二十一章 美人的期待(求票求收藏) 第二十二章 筹谋 第二十三章 筹谋(2) 第二十四章 保全 第二十五章 一旗迎风 第二十六章 有彩礼吗 第二十七章 肥美亲事 第二十八章 回来了(求票求收藏) 第二十九章 再聚首 第三十章 钱你出 第三十一章 我不升官谁升官 第三十二章 不论出身(求票求收藏) 第三十三章 预防针 第三十四章 官老爷巴结我 第三十五章 我有老婆了,谢谢 第三十六章 打的热闹 第三十七章 春桃完败 第三十八章 官场瘟神 第三十九章 闹剧背后是什么 第四十章 深意无人知 第四十一章 我是在唱戏 第四十二章 意图整人 第四十三章 摘桃子 第四十四章 当头棒喝 第四十五章 内忙外乱 第四十六章 为了乌纱 第四十七章 官场如战场 第四十八章 奔走 第四十九章 贪官 第五十章 胆大包天 第五十一章 明路一条 第五十二章 刘备摔孩子 第五十三章 一丝牵万缕 第五十四章 谁不想赚钱? 第五十五章 千里行始足下 第五十六章 事出有因 第五十七章 人情冷暖挺身出 第五十八章 你的苦我的乐 第五十九章 激烈反应 第六十章 大乱斗 第六十一章 热闹 第六十二章 根基之地 第六十三章 这年头都缺钱 第六十四章 送礼 第六十五章 大登科 第六十六章 小登科 第六十七章 埋下伏兵待惊雷 第六十八章 有钱大家赚 第六十九章 刚刚开始 第七十章 等人 第七十一章 深夜召见 第七十二章 说重点 第七十三章 威福并重 第七十四章 背后的背后 第七十五章 妻不如妾 第七十六章 小别胜新婚 第七十七章 站住,别动 第七十八章 水浅王八多 第七十九章 夹住了 第八十章 庙小妖风大 第八十一章 法相 第八十一章 极品典型 第八十二章 极品啊极品 第八十三章 一发之牵 第八十四章 好处 第八十五章 贿赂之事 第八十六章 惊闻 第八十七章 有王名楚 第八十八章 殃及无辜(今天还有更新) 第八十九章 别有用心 第九十章 折腾小丫鬟 第九十一章 别尿,有人在看 第九十二章 指挥若定? 第九十三章 夜袭 第九十四章 真的打不过 第九十五章 麻杆打狼 第九十六章 退走 第九十七章 到底是谁 第九十八章 回答我吧 第九十九章 道友,现原形吧 第一百章 我说你写 第一百零一章 清官 第一百零二章 隔墙有耳 第一百零三章 长舌妇 第一百零四章 斗智斗勇 第一百零五章 独角戏 第一百零六章 揪住尾巴了 第一百零七章 特殊爱好 第108章 发动 第109章 上了贼船下不来 第110章 钦差当如班定远 第111章 火中取栗,真不怕烫? 第112章 钦差也疯狂 第113章 暴风中心 第114章 触怒 第115章 富贵害人 第116章 卸磨杀驴? 第117章 牢狱之灾 第118章 伴君如伴虎 第119章 国之大 第120章 豪霸雄主? 第121章 此题无解 第122章 父与子 第123章 都是为了能生娃娃 第124章 歪理 第125章 温柔乡,下刀处 第126章 买个美女回家去 第127章 小女子,一度交锋 第128章 真假不自知 第129章 两手准备 第130章 捉狐狸 第131章 放与纵之间 第132章 男儿身,女儿身 第133章 不到扬州不知道钱少 第134章 改变从这里开始 第135章 万事俱备 第136章 真正的有钱人 第137章 喜忧参半 第138章 御驾亲征 第139章 皇帝也缺钱 第140章 各有心思三两片 第141章 一波又起 第142章 青萍之末 第143章 百年之计 第144章 辉煌背后是付出 第145章 进退不得 第146章 发配军前 第147章 兵无常势 第148章 汝为螳螂我为蝉 第149章 黄雀背后是狼群 第150章 龙潭虎穴 第151章 四妹呀四妹 第152章 小小聪明 第153章 牧野之局 第154章 扭转乾坤 第155章 藕断丝连 第156章 三洪已“死” 第157章 膨胀的心 第158章 合纵连横 第159章 祸根深埋 第160章 疯狂蛊惑 第161章 抛砖引玉 第162章 老兵不死(1) 第163章 老兵不死(2) 第164章 老兵不死(3) 第165章 合流 第166章 塞翁之马 第167章 假象和真相 第168章 在野 第169章 百年大计 第170章 安身根本 第171章 桃子熟了 第172章老郭的遗产 第173章江湖不远 第174章 最后叮嘱 第175章 越来越少 第176章 理想 第177章 结束就是开始 后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十一章 我不升官谁升官
《一品公卿》
作者:短头发
更新时间:2024-01-23 01:48:19
字数:552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一品公卿 !

    春和殿其实算是**的一部分,远比不上乾清、坤宁那么显赫,规模也要小很多。单纯是因为靠近御花园便于赏景,自太祖皇帝始,就已经成为召见臣子的惯用之地。

    殿前的耳房之外摆着一张小桌,桌子上是四样糕品和几卷书文,一对中年男女正坐在桌前小声的说着什么,桌后站立着的正是汉王朱高煦。

    那中年男子面色黝黑,脸型狭长,一副长手长脚的模样,穿件子无袖的单皮弁,若不是褐色的皮弁上滚着明黄的绫绦子,很容易让人把他当成是贩夫走卒之辈。

    虽然没有穿正式的冕服,也不是一身龙袍的帝王装扮,林三洪也知道这个中年男子就是豪霸天下的永乐大帝。

    朱高煦是宗室亲王,能让皇子亲王站在身后的人还有哪个?衣衫上的明黄绦子可不是什么人都敢用的。若是林三洪连这点差别也瞧不出来,就真的是笑话了。

    也不用宫人提醒,林三洪撩衣跪倒:“小民林三洪拜见大明天子。”

    除了在非常特殊的场合和戏文当中,三拜九叩山呼万岁那一套很少使用,尤其是在满清之前,除了祭祀之外,基本就是磕个头了事。

    永乐帝的目光始终提留在手中的奏折上面,微微嗯了一声就再没有下文。旁边的中年女子微笑着说道:“地上凉,起来吧,搬个座儿坐下……”

    林三洪当然不会大大咧咧的在皇帝面前坐下,起身垂首站在一旁。

    朱高煦笑道:“林贤弟不必拘谨,又不是朝堂,母后让你坐你就坐吧。”

    林三洪这才知道中年女子就是朱高煦的生母,徐达的女儿,现在的大明皇后。

    早有宫人搬来一个锦墩,铺上厚厚的垫子,林三洪偷看了朱高煦一眼,见到朱高煦微微点头,这才侧着身子坐下。

    刚才进来之前,外面的太监已经教了一大套陛见皇帝的繁琐礼节和许多宫里的规矩,只是没有想到这些辛苦学来的东西根本就没有用上。

    徐皇后为人平和,虽贵为国母,也没有什么架子,示意林三洪坐的更近一些,面带微笑的说道:“你叫林三洪吧?我听煦儿念叨过几次。家里是以开店为生?”

    “是有一间小店。”

    “可能赚出衣食?”

    “家里有两拢薄田,再经营着小店,温饱无虞。”

    徐皇后随口问着家长里短的事情,忽然就说起三洪的婚事:“我曾听煦儿说过,因为你家贫寒,连婚事也解开了,可有此事?”

    “回皇后的话,确有此事。”

    徐皇后笑了笑:“爱富嫌贫也是人之常理,你也不必太往心里去。好男儿何患无妻?我听说你为了煦儿的安危,连万贯的赏资都舍了,也当得起忠义二字……”

    一直在旁边看奏折的朱棣终于开口,却是对皇后说的:“林三洪可不仅是忠义,当时当日,能够看出天下大势,也算是年轻一辈中少有的人才了。”

    “草民愧不敢当。”

    徐皇后站起身子,很好奇的问道:“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你能舍弃赏资护卫煦儿已是难能可贵,为何就能断言奉国靖难之师必获全胜?”

    朱棣似乎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笑眯眯的等着林三洪的回答。

    林三洪急忙起身说道:“草民一介村氓,哪里知道什么天下大势?不过事情是明摆着的,也不需要什么眼光……”

    “说说你的道理,朕很想听。”

    “我大明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日渐强盛,正是开拓进取之时,前革朝温仁宽厚有余而进取之心不足。万岁久在北疆,数击蒙古残部,当是大略雄才之主。”林三洪说道:“靖难之师虽号称奉国,其实确实错了,应该是国奉才对。非是万岁要做我大明之主,乃是我大明选择了万岁,其中的因果谁还能看不出来?”

    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其实就是篡位,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论用什么样冠冕堂皇的幌子做遮掩,也洗脱不去谋逆的嫌疑,这也是朱棣最心虚的地方。但是经过林三洪这么一说,事情就全反过来了。

    燕王开拓进取,正符合当前大明朝的需要,不是朱棣一定要做这个大明皇帝,而大明需要他这样的人做皇帝。

    寥寥数语,说的朱棣心花怒放,用手指敲打着桌子上奏折,颇有气势的说道:“我大明日渐雄壮,然北敌依旧,纷争尚存,自当开疆拓土锐意进取。这么浅显的道理连市井小民都看的清清楚楚,偏偏就有许多人行掩耳盗铃之举。哼……”

    “好在我大明百姓通晓事理明辨是非,要不然百年之后,朕岂不就成了新莽之君?”终于为自己的篡位找到了理论依据,朱棣很高兴的说道:“林三洪说虽是粗浅,可道理不差,明日朕就把你的这番话明告天下,让那些读圣贤书的儒生看看我大明百姓的见识。”

    江南百姓乃是建文皇帝的子民,连他们都认为朱棣取代建文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可有功名?”

    听到皇帝的问话,朱高煦心中暗暗欢喜,知道是要赏赐了。

    林三洪老老实实的回答:“回禀万岁,草民一介白丁,勉强认识几个字而已,无有功名。”

    “也不要紧,我大明朝的才子多如江中之鲫,一个个文章做的花团锦簇,见识却没有多少,更是鼠目寸光难及眼前三寸之遥。”因为朱棣的皇位的来路不怎么地道,让很多读书人为之诟病,尤其是诛了轻文艺重教化、明王道致太平的读书种子方孝孺十族之后,舆论为之哗然。虽然慑于朱棣的残暴不敢明说,暗地里大骂朱棣的文章却是汹涌成涛,所以朱棣对这些读书人又恼又恨。

    如今忽然就出了这么一个林三洪,白丁布衣之身,却能冒险救下汉王朱高煦,这就是给朱棣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样板:你们这些读书人都好好看看,江南百姓都是说我好的,要不然怎么会逆着前朝的旨意冒险帮助我?这就说明我朱棣做皇帝是顺应天意民心的大好事,绝对不是什么篡位。你们说我是用屠刀震慑天下,当时的燕军并没有占据什么优势,可江南的百姓依然愿意帮我,足以说明民心之所向了吧!

    朱棣起身,来回走动了几步说道:“林三洪虽是白身,无论眼光还是见识,远胜那些迂腐冥顽的读书人。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经常言及,说天下大才多隐身草莽蛰于乡野,林三洪这样的人才若是不用,未免有遗贤于野之嫌。如今天下初安百废待兴,正是大兴人才之时,特简命提拔为督察院监察御史……”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