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妖清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关于更新 第一章 少爷,少爷 第二章 火药,那是什么东西 第三章 破落船厂 第四章 试验魔法枪 第五章 激斗 第六章 三个响头 第七章 船啊,船 第八章 冒牌货? 第九章 魔法,造船 第十章 张家底蕴 第十一章 蒸汽机面世 第十二章 娘亲变脸 第十三章 一千零三十二式 第十四章 飞龙号下水 第十五章 水泥厂,产业链,工作服 第十六章 巴巴噶,八嘎 第十七章 工人大军训 第十八章 黑道暗杀令 第十九章 四暗影 第二十章 黑龙商社的末日 第二十一章 葵花宝典之神效 第二十二章 张林在壮大 第二十三章 魔法的尾巴 第二十四章 石川伍一 第二十五章 五百万,英镑 第二十六章 丐帮要造反? 第二十七章 每月五万两 第二十八章 黄雀行动(一) 第二十九章 黄雀行动(二) 第三十章 黄雀行动(三) 第三十一章 公平决斗(一)【四更求收】 第三十二章 公平决斗(二) 第三十三章 公平决斗(三) 第三十四章 公平决斗(四) 第三十五章 异变突起 第三十六章 事件余波 第三十七章 令人瞠目的清朝卖官制度 第三十八章 蛟龙级巡洋舰【四更求收藏】 第三十九章 新式魔法步枪【五更求收藏】 第四十章 魔兽世界 第四十一章 令狐孤星,少门主邀你江宁一聚 第四十二章 血战朱雀桥 第四十三章 剿匪有功,上捷报 第四十四章 可怕的日本情报组织 第四十五章 自备武器?精英排,上擂台 第四十六章 杀了这个混蛋【四更求收藏】 第四十七章 杀我士兵者,死! 第四十八章 日本刀的秘密 第四十九章 还是五百万,英镑 第五十章 师傅,有人要杀我 第五十一章 擂台重开 第五十二章 防不胜防 第五十三章 客人先请【新周求推荐票】 第五十四章 以一敌二,以一敌四 第五十五章 船越文夫之死 第五十六章 大卖魔法枪【四更求收藏】 第五十七章 年终总结,年终奖 第五十八章 铲除乐善堂 第五十九章 他,吐血了 第六十章 被坑惨了 第六十一章 来了两个宝贝疙瘩 第六十二章 野外实战,魔晶 第六十三章 蛟龙级下水【大章、四更】 第六十四章 琉球遗民 第六十五章 甚至是予以全部消灭 第六十六章 咆哮的福建水师 第六十七章 遭遇炮击【又是四更,求收藏】 第六十八章 投降,否则击沉 第六十九章 动手,就在今夜 第七十章 那我不卖了 第七十一章 你们是来恶心我的吗?【四更】 第七十二章 国内市场也是很大的嘛 第七十三章 好有爱的德国 第七十四章 青龙级战列巡洋舰 第七十五章 张林,他仇视日本【四更】 第七十六章 三件小事情 第七十七章 来多少,杀多少 第七十八章 三份任命书 第七十九章 一个小孩【四更求收】 第八十章 这一次,真心是穷了 第八十一章 她真的是我老婆? 第八十二章 绝望的武士 第八十三章 坑死人不偿命的朝廷【四更】 第八十四章 我指的,就是技术 第八十五章 欺人太甚 第八十六章 英国佬,要机枪不? 第八十七章 你们,退兵吧【四更】 第八十八章 接收德国铁甲舰【五更】 第八十九章 英国,德国,两难之地 第九十章 发飙了 第九十一章 我真的没有欺负日本 第九十二章 日本人在开会【四更求收】 第九十三章 张家也在开会【五更求收】 第九十四章 大丰收【六更求收】 第九十五章 那霸港的炮声(上) 第九十六章 那霸港的炮声(中) 第九十七章 那霸港的炮声(下) 第九十八章 晚一天,杀五千【四更】 第九十九章 俘虏,每个一两【五更】 第100章 飞龙汽车【六更求收藏】 第101章 车展进行中 第102章 女王,我们得好好谈谈 第103章 台湾,台湾 第104章 海外大移民【四更】 第105章 神奇的三分钟(上)【五更】 第106章 神奇的三分钟(下)【六更】 第107章 坚持T字位不动摇 第109章 你们,滚吧! 第108章 完美战绩 第110章 终于获悉战果【四更】 第111章 佐世保海战(上)【五更】 第113章 和谈? 第112章 佐世保海战(下)【六更求收】 第114章 割地,赔款 第115章 张林,何许人也 第116章 日本海军重建计划 第117章 辫子,剪掉 第118章 内燃机、魔晶、水晶 第119章 一起奋斗否? 第120章 美国人滚出夏威夷 第121章 张家海军,很强大 第122章 科隆群岛攻略 第123章 出征智利 第124章 闪击智利(上) 第125章 闪击智利(中) 第126章 闪击智利(下) 第127章 华人自治区 第128章 大蛟龙级建成 第129章 汽车战争 第130章 张家在劫掠我们 第131章 海外华工保护条例 第132章 颤抖的秘鲁(上) 第132章 颤抖的秘鲁(下) 第133章 利马条约 第134章 战后 第135章 疯狂的张林 第136章 张林威胁论 第137章 甲午之年无海战 第138章 失落的巴西帝国 第139章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蛋 第140章 帝国的机会 第141章 天变(上) 第141章 天变(下) 第142章 屠杀式战场 第143章 迟来的甲午海战(1) 第144章 迟来的甲午海战(2) 第145章 迟来的甲午海战(3) 第146章 迟来的甲午海战(4) 第147章 迟来的甲午海战(5) 第148章 迟来的甲午海战(6) 第149章 迟来的甲午海战(7) 第150章 华政府,成立 第151章 乖乖吐出来吧 第152章 万政之先,土改(上) 第152章 万政之先,土改(下) 第153章 与日谈判 第154章 城下之盟 第155章 军舰大甩卖 第156章 一不小心,吓到人了(上) 第156章 一不小心,吓到人了(下) 第157章 战列舰项目启动 第158章 登基,做皇上? 第159章 你们有种试试 第160章 张林,哪来的那么多钱 第161章 货币改革 第162章 五亿美金的巨额交易 第163章 满清卖台 第164章 台湾入华 第165章 世界军备竞赛(上) 第165章 世界军备竞赛(下) 第166章 这算是逆袭吗?(上) 第166章 这算是逆袭吗?(下) 第167章 马力全开 第168章 巨野教案 第169章 真的,是演习吗 第170章 血染旅顺(一) 第171章 血染旅顺(二) 第172章 血染旅顺(三) 第173章 血染旅顺(四) 第174章 血染旅顺(五) 第175章 血染旅顺(六) 第176章 血染旅顺(七) 第177章 血染旅顺(八) 第178章 血染旅顺(九) 关于书中几项常识性设定 设定之能源篇 设定之爆炸威力篇 设定之钱币篇 关于自建的几款高性能军舰 第179章 血染旅顺(十) 第180章 万忠墓、英雄冢 第181章 海参崴之殇(一) 第182章 海参崴之殇(二) 第183章 海参崴之殇(三) 第184章 海参崴之殇(四) 第185章 把大清朝留到几时? 第186章 兵势如洪:包围北京 第187章 大华谈判的惯用态度 第189章 停战协定正式签署 第190章 欲夺海参崴,先占元山津 第191章 打,狠狠地打(上) 第191章 打,狠狠地打(下) 第192章 疑云密布,危机四伏 第193章 完美伏击 第194章 扎斯利奇的抉择 第195章 装甲车,横冲直撞吧(上) 第195章 装甲车,横冲直撞吧(下) 第196章 双子风云(一) 第197章 双子风云(二) 第198章 双子风云(三) 第199章 双子风云(四) 第200章 双子风云(五) 第201章 举白旗,投降吧 第202章 大华造T1型坦克 第203章 进攻,全面进攻(上) 第203章 进攻,全面进攻(下) 第214章 淡定得令人心里发毛(下) 第215章 收复海兰泡(上) 第215章 收复海兰泡(下) 第216章 夜袭伯力城(上) 第216章 夜袭伯力城(下) 第217章 杀我华人者,杀一偿百(上) 第217章 杀我华人者,杀一偿百(下) 第218章 暴怒的沙皇(上) 第218章 暴怒的沙皇(下) 第219章 最后呐喊(上) 第219章 最后呐喊(中) 第219章 最后呐喊(下) 第220章 呐喊过后的平静 第221章 参合美西战争(上) 第221章 参合美西战争(下) 第222章 混乱的古巴战场 第223章 出人预料的选择 第224章 让美国人哭吧 第225章 美国可以答应任何条件 第226章 那就卖掉吧,都卖掉吧 第227章 哭穷 第228章 御驾亲临,莲妃千岁 第229章 有一个姑娘 第230章 造,让他造,可劲地造 第231章 清朝那些事儿 第232章 暗处的敌人在玩阴的 第233章 东征舰队终于出发 第234章 无休止的袭扰 第235章 路在何方 第236章 最后一击 第237章 东征继续 第238章 险峻的国际形势 第239章 海上狩猎(一) 第240章 海上狩猎(二) 第241章 海上狩猎(三) 第242章 海上狩猎(四) 第243章 海上狩猎(五) 第244章 中将,华军又来**我们了 第245章 飘扬的圣安德烈十字 第246章 是引诱,也是挑衅 第247章 **裸的屠杀 第248章 少将,俘虏说要见您 第249章 陆上战争迫近 第250章 炮距八千米 第251章 炮战继续 第252章 主炮对轰 第253章 新蛟龙出击 第254章 先毁三舰 第255章 再毁三舰 第256章 最后一战(一) 第257章 最后一战(二) 第258章 最后一战(三) 第259章 战争继续? 第260章 震怒!!! 第261章 直接吓死你 第262章 柿子当然得挑软的捏 第263章 博尔贾要塞 第264章 攻破博尔贾 第265章 报告旅长,我们抓了几个女人 第266章 血流成河 第267章 只是想安静地道个歉 第268章 打晕带走 第269章 虎帅,她,跪下了 第270章 狮子口阻击战 第271章 尸积如山 第272章 我们还有,迫击炮 第273章 咽喉 第274章 这份大礼,姑且收下了 第275章 尼古拉二世的无奈 第276章 一石多鸟 第277章 一万零五十六人 第278章 启动华产无畏号项目 第279章 和谈 第280章 飞机初战 第281章 我们,伤亡很大啊 第282章 伊尔库茨克条约 第283章 天然的不宜居资源区 第284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第285章 要亦可,不要亦可 第286章 致满清书 第287章 好肥的一群狗 第288章 缺钱啊 第289章 取消英租界,归还香港岛 第290章 初代技术? 第302章 这是赤LL的秒杀 第303章 亚拉巴马号的最后一搏 第304章 不降即死 第305章 美国南大门 第306章 拼的就是主炮 第307章 这次玩得有点大 第308章 给我全速开火 第309章 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 第310章 那就,开战吧! 第311章 蚊子再小也是块肉 第312章 结束篇 就到这里吧,感谢大伙的支持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231章 清朝那些事儿
《妖清》
作者:独孤冷者
更新时间:2024-01-22 05:31:30
字数:1135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妖清 !

    在张林忙于开发东北和将注意力倾注于古巴战场的时候,1898年的大清朝,却是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情——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如期发生,让张林再一次见识到了历史的惯性,同时也让张林看清了变法的实质——无非就是一群追名逐利之人玩起的一场政治游戏。历史是一个大舞台,不甘寂寞的人一旦登台露脸,总会倾尽全力地卖力表演,肆意地在历史画卷中涂涂改改,妄图着整个世界会因为自己而改变。可事实证明,英雄大抵是时势造就出来的,而历史大抵也由胜利者书写。

    后人们所知晓的历史之中,往往存在太多不被世人所知晓的真相。古往今来,曾在历史画卷中留下过灿烂一笔的那些造反者们,他们做那些惊天动地之事的初衷,或许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而已,根本无关那大无私的为国为民。人都有不安定因素,聪明的人往往喜欢打着为无私为公的幌子去满足自己的私欲,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更容易达到目标,而且还能凸显出自己的伟大。

    就拿这场戊戌维新运动来说吧,如果那些妄图变法的维新党人物,真的是想救整个中华民族于水火,他们转而投归已经崛起的大华即可,根本没有必要再去妄图拯救那已经不可救药的大清朝廷。即便是在前世没有张林存在的清末,维新党发动维新运动的动机也并不单纯——作为维新派的绝对支持者,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想借着维新派的力量得到一个皇帝的真正权利;维新党人物们,则是将自己升官发财以及施展自己政治主张的希望倾注在了光绪皇帝的身上,幻想着借此平步青云,并最终得到这个国家的权利。这场维新运动,与其说是一场救国救民之壮举,还不如说是一个无权皇帝与一群失意政客之间的一次狼狈为奸。不论是在前世还是今生,这场维新运动的实质,就是一场政治游戏。

    说得再直白一些,维新运动,就是维新党迫切地想要得到权利而发动的政治阴谋。洋务运动,让一大群洋务大臣得到了国家权力。那些初涉政坛的维新党,同样也幻想着通过一次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来得到这个国家的权力。洋务派、维新派,甚至是发起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他们的所作所为,真正目的都只有一个——权力!

    不得不说,慈禧这个老女人乃是当今清朝之中真正明白时局的人物,否则,她也不可能得到李鸿章等一大群实权人物的大力支持。维新之初,慈禧是支持变法的,因为她看到维新派提出的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等主张,确实是关乎国计民生,确实是能够富强这个国家。维新后期,急躁的维新派因为迫切地想要得到权利,实现“君主立宪”,甚至不惜发动一次针对大清权利中枢的政变,这才让慈禧这个老女人看到了维新派发动变法的真正动机——弱皇权,消灭专制。再开明的人,也不可能去支持一群想要推翻自己甚至是消灭自己的人。这就注定了维新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张林原本以为,大华帝国的存在会直接导致戊戌变法的不发生。而事实证明,张林错了。戊戌变法,如期地发生了。

    虽然整个的中国的形势已经因为张林这个变数的出现变得与历史走向大不相同,但戊戌变法的大致经过却是与历史上近乎一模一样。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参与者,同样的结局。

    1898年6月11日,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发动了这场政治改革运动。该变法主要内容为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不错,变法的内容乃是学习西方,而且要效仿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是学习正在迅速崛起并且已经打败了日本的大华。在这些变法者眼中,执掌大华帝国的华武大帝张林,只不过是一个乱臣贼子而已。

    张林,虽然自立为帝,但他却站在了整个封建制度的对立面。在这些妄图通过的方法图谋自救的清廷维护者眼中,消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改革是绝对不能在大清境内实施的,让所有人都上学念书的教育制度更是会让封建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农民免税、商业减税等农商政策更是会让整个大清王朝直接破产。所以,这些基本上出自地主阶级、官僚阶级、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人士根本没有办法学习张林。向张林学习,就相当于变相地认可张林,承认张林叛国的做法乃是正义之举,这将直接动摇整个大清王朝的根基。再说了,维新党如果真的动机纯良,并且真的想学习张林,还不如直接投归到大华的旗下来得直接。

    维新派妄想富国强国,但却是幻想着只通过一次改良来达到这一目的,其失败是必然的。其实在张林的眼中,大华的存在已经给那些企图拯救整个中华民族的仁人义士指明了一条很好的道路。这场跟闹剧近乎无异的百日维新运动,根本就不应该再次发生。

    可事实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维新人物,竟然全部都参与到了变法之中。

    戊戌变法的发生,而且与历史上一模一样,这让张林瞬间看到了变法的实质——权利追逐。没有崇高的为国为民,无关豪迈地富国强兵,一切,都是为了追权逐利。

    事实上,发生于1895年的公车上书也如期发生了。不过,公车上书,却根本不是康有为这个举人发起的举人联名上书,而是以翁同龢为首的大清高层发动、由京官组织的上书行动。当时,刚刚在南方实施叛乱并快速控制了南方的张林很快又凭借着强大的海军击败了日本,迫使日本帝国向当时的华政府投降,并逼迫日本签下了让日本丧权辱国的《甲午条约》。打败日本之后,张林撇开了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的大清,并以战胜国的身份与日本缔定了《甲午条约》,不仅迫使日本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更是从日本帝国获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这等行径,让整个大清朝既是畏惧又是眼馋。所以才有大批京官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对南方的张林“有所行动”——有些官员认为,既然清军的北洋也曾参与对日作战,故而大清应该也算是战胜国之一,理应与南方的华政府共享战胜日本的好处;以翁同龢为首的大清官员,则是认为应该立即出兵剿灭张林,消除南方祸患。可最终,这场上书因为官员们政见不一,吵来吵去也没个结果,便也就无疾而终了。

    至于康有为等举人,其实也有联名上书之举,只不过康有为等举人的联名上书,也不知道是没往上递呈还是被朝廷所阻,反正是没传到光绪皇帝那里。在后世之中,很多历史学者认为,举子们发动的联名上书,主要发起者根本不是康有为,当时的康有为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参与者而已,被后人不断谣传的公车上书,只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康有为在给自己做政治宣传。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所谓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作为历史事件其实并不存在,顶多只能称作“公车集会”或“公车拟上书”而已。所以说,举子们发起的公车上书的事情是有的,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并形成了对维新变法有利的社会风气应该也是有的,但是康有为只是顺势而为的其中一个微乎其微的人物。

    张林,一直都不太认可康有为。康有为此人一生共计娶了六位太太,在49岁的时候还娶了一位年仅17岁的美国华侨。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简直就是倒行逆施。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复辟失败后,康有为曾落魄上海,天天狎妓,却无钱偿嫖资,足见其品行之劣。而在1919年,年逾花甲(当时康有为61岁)的康有为竟然又娶了一位18岁的少妻,而且还是在家贫的女方家婉拒之后,仗着自己的钱势“坚持要求”。

    康有为的种种“劣迹”,让张林对这位维新领袖并无太多好感。在已经身为大华皇帝的张林眼中,康有为,这个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成功逃往了日本的维新派领袖人物,只不过是一个思想局限、手段下流的欺世盗名之人而已。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的这等大无畏的豪气曾让张林对谭嗣同极为敬重,甚至可以说是敬仰。不过,妖清时代的谭嗣同却是同样参与了变法。单从这一点,张林便可以肯定谭嗣同参与变法的真正目的,恐怕也不是为了所谓的救国。康有为参与维新,是为了从光绪皇那里得到权利,而谭嗣同,这位颇有游侠之风的人物,参与变法,恐怕有逐名之嫌。而在得知谭嗣同这位前世名满天下的变法第一烈士,竟然也曾开出过一份向英、俄出卖蒙古、新疆、青海国土,以筹款变法的策论的事实之后,张林对谭嗣同也就直接失望到了极点。还好谭嗣同没能涉足清廷的权力中心,否则中国的蒙古、新疆、青海等国土怕是真有可能被他给卖掉。后世都说谭嗣同“激进”、“不拘一格”,但其“激进”到想要卖掉中国的蒙古、新疆和青海,这种“不拘一格”未免有些过份。

    这些维新党不择张林而择光绪,有很大原因是想借着这场政治变动给朝廷换血,并借此进入满清的权利核心,或为名,或为利,或为权。所以,张林只得选择一种冷眼旁观的立场。在张林认为,如果这些维新党真的是想救国,想救这个民族于水火,他们就应该学习李恩富、严复、詹天佑等真正开明的国人,主动投归在大华帝国的麾下,务实地为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百姓做一些实事。康有为是个伪君子,谭嗣同更近乎是个卖国贼,这等维新党人,张林根本不会将其视为人才。或许,这些维新党却是有着独到的政治主见,但从21世纪重回这个时代的张林,根本不需要那些维新改革的政治思想。

    更何况,这些维新党妄图变法救清,就算是没有太多的私心在其中,就算他们真的都是可用之人才,但其变法的目的却是为了富强大清以对抗日益强大的大华。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维新派人士,全部都是张林的敌人。张林还没贱到去帮助自己敌人来对付的地步!

    没有张林的从中干预,妖清时代的戊戌变法,按照其原有的历史轨迹,到底还是失败了。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了,没有逃往日本,却是逃到了大华,并幻想着能够得到华武大帝张林的重用;戊戌六君子全部都被砍了头,谭嗣同到底还是写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诗句;光绪皇帝,则是被慈禧那个老女人给囚禁了起来,彻底失去了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变法之初,帝师翁同龢因为与维新派存在很大的分歧,惹得光绪皇帝在盛怒之下直接将其罢了官,落下了个“永不叙用,发回原籍”的下场。但是在要将翁同龢“发回原籍”的时候,却是发现翁同龢的原籍乃是江苏常熟,而那里,已经是大华帝国的统治区。最终,光绪皇帝将翁同龢驱逐出了京师,并下诏令其“此生不得再踏入京师”。

    这位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被自己的学生,也就是光绪皇帝,赶出了北京城。

    1898年8月,心灰意冷的翁同龢游历南方,并辗转来到了南京,在原两江总督、现大华任农业部部长刘坤一的引荐之下,得到了大华皇帝张林的亲自召见。

    而在那次召见之后,翁同龢得到了一份新工作——大华帝国皇家文化局局长。翁同龢乃是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书画造诣相当之高。作为守旧派的典范,翁同龢被张林任命为文化局局长,被委任保护华夏文物遗产之重任,也算是物尽其用。

    维新党之中,梁启超得到了张林的传见,随即被张林委任到教育部供职。这位曾在后世写下了《少年中国说》的维新人物,到底还是得到了张林的肯定。而且,梁启超今年才25岁,还能年轻,确实是个可造之人才。

    至于康有为,这位逃到大华之后就四处嚷着要面见张林的维新派领袖,这位欺世盗名的伪君子级的人物,直接被张林无视掉了。实际执掌教育部的教育部副部长严复曾就张林重要作为康有为弟子的梁启超却不任用康有为本人这个问题问过张林,张林直接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康有为,欺世盗名之辈,不足一用。”

    华武皇帝张林的一句话,让康有为彻底地与大华的权力体系无缘。而且,因为皇帝的一句这样的评价,让他在原本擅长的教育领域也无从插足。不得已,颇有经济头脑的康有为,顺应大华的工商政策,下海经商并成为了一名实业商人,此后在商海沉浮滚打,一直籍籍无名直至老死。康有为下海创业倒是有着两把刷子,通过实业经商,倒是赚了不少钱财,同时也为大华帝国贡献了不少GDP,倒也算是大华帝国民间资本家中的典范。不过,这位康有为大师直到临死之前还在念叨着一件事情:圣皇陛下何以用欺世盗名论我?

    戊戌年间大清境内发生的维新运动,虽受到张林的关注,但却是受到了张林的冷眼旁观。所以,发生在清廷境内的百日维新,对大华和张林而言,都算不得什么大事情,根本无关整个时局的发展。在张林眼中,戊戌变法的微弱影响力,甚至还比不上发生于万里之外的古美西三国战争。

    随着1898年12月份的到来,平静了将近一年之久的华俄战争终于再起风波。而对大华而言,这场原本几乎可以预知结局的华俄战争,却是因为两个变数的出现,开始变得不太乐观了起来。

    这两个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华俄战局的变数,分别是海军总吨位全球排名第二的法国,以及工业能力全球排在全球老一的美国。

    张林,似乎是低估了那些西方国家对于瓜分中国的野心。

    *************************************

    新一轮**即将来临,敬请期待!感谢书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感谢

    低调奢华t、

    潮汐游、

    我爱羊羊等兄弟(额,其中有姐们不?)的打赏。

    I1153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