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狭路相逢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更新) 第三十七章 (更新) 第三十八章 (更新)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一更) 第四十一章 (二更) 第四十二章 (三更)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一更) 第四十八章 (二更)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修)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补昨天二更)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77章 二更(福.利小番外)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补更)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后半段已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六章 (一更) 第九十七章 (二更) 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九章 第一百章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百零五章 (补更) 第一百零六章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八章 第一百零九章 第一百十章 第一百十一章 第一百十二章 第一百十三章 第一百十四章 第一百十五章 第一百十六章 第117章 后来1 第118章 后来2 第119章 后来3 第120章 后来4 第121章 后来(完)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五十七章
《[明]狭路相逢》
作者:山海十八
更新时间:2024-01-15 17:26:59
字数:1301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明]狭路相逢 !

    吴无玥翻着朱由检做的表格,这东西让他一目了然地看出了几位辽东主事者的不同。这几位最重要的分歧点集中在一个地方,就是以山海关为屏障,还是向前推进以宁远为屏障。

    熊廷弼两度守辽,他走的是固守的路子,后来提出了‘三方布置策’,要固守广宁,并且以天津的海路兵力从后方骚扰后金,同时拉拢朝鲜,让他们在后金的后方埋下一颗钉子,这个以辖制为主的策略,在当时还是十分符合实情的。而王化贞作战失利,广宁丢失之后,熊廷弼下令撤回山海关内。这次的撤退在有些人的眼中被看做是熊廷弼丧失了以往固守的土地,熊廷弼也被打上了溃败的烙印而下狱。

    但是接替他的王在晋并没有否认这一选择的正确性,也提出了要固守山海关,甚至在距离山海关很近的地方修建一座城池,这个做法过于保守,他也就被认为太过于胆小。

    “在这之后,袁崇焕就越级上书给了内阁,他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策略,不再是保守地守住山海关,而是要修建一条宁远防线。当时的首辅叶向高请孙承宗前往辽东考察,孙承宗看到了这个策略中的精妙之处,也是主张使用这个战略,他与王在晋就此事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一个一固守为主,一个却要向前推进构建一条防线。”吴无玥也听闻过传言中王在晋与孙承宗就此事谈了七天七夜,但是最终当时的天启帝还是选择了孙承宗的方针。

    “孙承宗作为帝师坐镇辽东后,那里有过一段时间的平静,可惜因为魏忠贤一党的倾轧,他不久就被罢官了。不过有一点不能忽视,孙承宗与袁崇焕不是没有分歧。那时袁崇焕在他手下驻守宁远,可是对于是宁远的防线到底修建多长多大,特别是在锦州的问题上,孙承宗并不是完全赞同袁崇焕的提议。所以直到孙承宗要离职前才同意了袁崇焕的主意,将宁远防线逐步扩大。”

    然后高第就接替了孙承宗成为了辽东经略,他坚持认为要退回关内,用山海关为界限守辽,而放弃宁远、大小凌河、锦州这一防线,孙承宗多年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其他人都退回了关内,只有袁崇焕拒不从命,率领着部下固守着宁远。而就在这时发生了努.尔哈赤挥师南下的战事,袁崇焕奋力抗敌,也在那一战里袁崇焕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才有了努.尔哈赤中炮后不治身亡。高第随即被罢免,王之臣成为了蓟辽督师。

    但是王之臣与袁崇焕不和,朝廷为了稳定局面,提出了关内由王之臣督守关内,而关外则由袁崇焕镇守。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袁崇焕正式修建锦州的防线。趁着袁崇焕修建防线,皇太极调头攻向了朝.鲜与毛文龙,决心把后方最大的威胁彻底拔除。

    “可惜事情发展到了今天这一步又回到了原点。”朱由检指了指地图上的锦州宁远防线,“这条放线在此次的战役中被皇太极毁去了七七八八,前面几年的功夫都白做了。要是重新修建,那么往里面投的钱,几乎能把整个大明的水利重新修建一边。但如果真的退回关内,谁也不敢保证万一山海关失守带来的严重后果,后金军队会不会直接冲入大明,直指京城。”

    吴无玥也叹了一口气,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其实还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关键是在国家的财政是不是应该向着辽东大幅度倾斜。

    要是重建宁锦防线,那么给辽东的预算会占了整个财政收入一大半,就算是在光景好的时候,也是一笔压得人喘不过起来的钱,何况是在这个灾荒不断的年月里。收入的总额是有限的,用在了辽东军费上,做其他事情的钱就少了,就算朱由检用内库去补贴,也要想想这么做是不是值得。

    但是不修建这道防线,固然在理性的分析上很正确,守在山海关,先稳定了内部,再解决后金。可是山海关距离北京太近了,要是一朝失守,后果谁也不能承担,就目前辽东的兵力,谁也不能作保几年内能完全太平。就是有人敢保证,但这个责任不是一个辽东督师能负担的起的,可能是以整个大明在进行一场豪.赌。

    “如今皇太极也不好过,这次是他成为大汗后的首次大失败。后金的几个大贝勒之间夺.权也十分激烈,他要想平息这次战败的后果也要两年时间,但这个时候我们就更加不能退了。”

    吴无玥也有些拿不准,如果在胜利的时候后退被视作是内里空.虚,万一皇太极又抽了,或者其他贝勒为了争功,再攻打一次大明怎么办?可这条防线现在已经被毁了,再造的代价若是建立在耗尽国内财政上,同样也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法。

    况且就他来看,恐怕这些年的天.灾不会停下来,还要耗上一段时间,那么为了保证百姓尽量少受到天灾的影响,就要投入更多的银钱。可还是那个问题,朝政坏了那么久,不能够在一瞬间就良性循环起来。就算有了多产的土豆等粮食,也不是在第二天就能收获几万亩,当中这段过渡时间最难熬。

    内忧外困正是如此,而平衡点太难找,此时袁崇焕如此一位做事风格有些自主而激进的人就不能用了,反而是要一个老谋深算的人才行。

    可是在人家刚打了一场打胜仗的时候,就做出撤职的事情来,难道不会让边关守军心寒吗?

    要知道绝大多数的人不会想的太.深,而是想到在当年大家要退的时候,只有袁崇焕选择了勇敢地留守,执意要寸土必争,要恢复失地,这样的精神是无所畏惧、以身报国的典范,要是做到这一步还是被朝廷撤换了,那么还要军人怎么做呢?

    可是大明不只是有一个辽东,更有太多吃不饱的流.民,说不定哪天就在一场大旱后揭.竿.起.义了。只能说面对千疮百孔的大明,若是堵住了一个大洞,也会被其他无数的小洞而冲垮,怎么同时填补才好,成为了让皇上与大臣头痛不已的问题。

    然而,没有等吴无玥说出心中的想法,屋外电光一闪,马上就是一道惊雷从天而降,瞬间一场倾盆大雨倒了下来。在这样的雨势中,雨化田却敲响了乾清宫的门。

    雨化田进门的时候,整个人完全都湿透了,明显就是被大雨淋了一个正着。“皇上,辽东传来了密报。”雨化田从怀中拿出了那封信,信封有些皱,像是被人用力的捏过一样。也是半潮了,让其上的墨迹有些化了开来。

    “辽东?”朱由检一时间不明所以,那里的事情应该是用塘报的军用路线,为何会通过锦衣卫的通信路线报了上来。锦衣卫所报之事,多半都有些见不得光,朱由检心中顿时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手指颤抖的打开了信纸,上面写了一行字,‘袁督师突发高烧,全身痉挛,疑患七日风,昨夜窒.息而亡。’

    朱由检眼神死死地盯在了窒息而亡四个字上,他反复地看了这句话三遍,然后茫然地抬起头,好像听闻了一个过于恶.毒的玩笑,傻傻地问向雨化田,“你确定是辽东那里传来的,不是你弄错了,会不会是谁在作假。”

    “皇上!臣已经盘问过了送信的锦衣卫。”雨化田还是第一次听见朱由检质疑他的话,他怎么可能在重大消息上出错,又怎么可能连消息的真伪都没有确认就上报,“辽东那里已经全面封锁了袁大人出事的消息,送信的人跑断了三匹马的腿,才在一天一夜中赶到了京城。那头顾忌因为刚刚取得前方大捷,若是这个时候爆出了督师身亡的事情,必然造成哗.变,后金说不定会趁.火.打.劫,哪怕他们自身撑不起一场战争,也要毁了大明的防线。也是这个原因,辽东那里的祖大寿做主,直接通过锦衣卫把消息传来过来,请皇上快做定夺。”

    朱由检仿佛对于雨化田的话置若罔闻,他的眼神仍然看着手中的纸条,将它捏的越来越紧,心中竟然在一时间闪过了许多片段,上辈子的记忆与这辈子的遭遇交织在了一起,袁崇焕死了,在这个时候死了,怎么可能死呢!

    袁崇焕才赢了宁锦大捷,他还没有提出那个有名的五年平辽,他还没有擅专地杀了毛文龙,甚至自己还没有亲眼见过这位历史上盛名与骂名共存的人,没有亲眼判断一下后来被粉的深刻,却也被黑的出奇的人物。他在史书上明明还有那样多的烙印与痕迹,就算自己想要撤了他的职位,也没有想过让这样一个人成为闲人,只是想要他在适合的地方发挥实力。

    “你是骗我的对不对?!”朱由检猛地抬起了头,眼神狠厉地刺向了雨化田,“雨化田,告诉我,你是骗我的,袁崇焕没有死,他不该死,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死了!”

    雨化田真的没有想到,朱由检在听了他的话后竟然会是这样的反应。那道看向他的目光撕开了以往的温和与伪装,只有深深的质疑。雨化田被这样的目光看得猛然心痛了一下,原来所谓的信赖不过都是假的,他半跪了下去,不愿意在正面看向朱由检,“皇上,臣担不起欺君之罪的指责。袁督师确实已经不治暴.毙了!”

    “暴.毙?!”朱由检咬牙切齿地念出了这个词,然后大笑了起来,不住地摇头,根本不愿意相信会有这样离谱的事情,“你告诉我什么叫做暴.毙,只有人为才是暴.毙,人好好的怎么可能早前几日还生龙活虎地上奏折说着辽东大胜,今日就死了?!”

    朱由检瞪着雨化田只想听到他给出一个其他的答案,他的心已经是一片慌乱,他不能接受袁崇焕就这样死了。

    如果除去魏忠贤是在掌控之中又有了意料之外,杜澄与素娥小人物的作用让人心惊,朱由检告诉自己要再谨慎一些。可是袁崇焕这样一个在历史上有着清晰记载的人,居然死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点,那么这算什么意思?

    他能够掌控在手中的东西究竟有多少,命运的残忍是不是才露出冰山一角。

    雨化田握紧了手中的拳头,努力咽下冒到心口的怒火,朱由检的这句话十分的诛心。因为朱常洵的上吊就算是暴.毙而死,藩王府被流.民洗.劫也是暴.毙而亡,那些都是朱由检不希望留着的人。这几天朱由检对于袁崇焕的去留也是忧心。可是难道这人会以为自己没事做,会为此就动手除去一个人吗!

    吴无玥眼看场面就要闹崩了,他并不懂朱由检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火,但是人死后要把问题处理了才是关键。他马上抢过了朱由检手中的纸条,看了之后截断了朱由检想要出口的更加嘲讽的话,“皇上,我认为袁崇焕很可能是因为感染了七日风而死的,这在战场上也不是新鲜事情,只是他作为督师生病的可能不太大而已。

    您看高热与全身痉挛都是七日风的典型症状,而且距离大战结束也正好过去了七日。很可能袁大人在战争中受了外伤,这个伤口虽然很可能不大,他以为没有事情,但是七日风有时候通过一个小伤口就会染上,一旦染上,要是突然爆发的话,那么神仙来了也是没有用的。皇上若是不放心,我马上就去辽东为袁大人验尸,但是现在的关键是您必须马上任命一位新的督师,在消息没有被后金知道之前,就让他走马上任,稳住现在一片大好的形势。”

    朱由检听了吴无玥的话后退了三步跌坐到了龙椅上,他低下了头,让人看不清任何的表情,他努力交握着双手来克制住忍不住泛起的颤抖,在沉默了许久之后,他用哭笑不明的声音说,“这个时候不能用别人了,只有重启孙承宗,他与袁崇焕在战略上接近,而且也是唯一能压住这个乱局的人。你马上去辽东把袁崇焕的死因弄清楚,朕这就下密旨,着孙承宗即日起督师蓟辽。”

    吴无玥退出了偏殿,留下了跪在地上的雨化田,还有瘫坐在椅子上的朱由检,半响之间就这样静默的相对着。

    朱由检的心绪已经完全混乱了,确实外人永远不会明白这个时候袁崇焕的意外之死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仿佛看到了九霄之外的神明露出了一个讥讽的嘲笑,好像在说区区一个凡人还想要逆转天意,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大明的气数已尽,不是他朱由检就能改变的。

    想要逆转既定的命运,那么上苍就告诉你,在人力的掌控之外,有太多的事情是凡人永远不能及的鬼神之力。

    袁崇焕这样一个历史名人已经死于非命,既定的历史与认知已经全部被打破,关键是此人如果真的死于破伤风,这样机缘巧合的理由,那么是不是上苍对自己的警告,即便做再多的努力,不过是命运的翻手之间,凡人的竭尽全力就烟消云散。

    屋外的雷鸣声又一次猛然响起,闪电的光也将昏黄的屋子照得徒然一辆,朱由检仿佛被这道光亮惊醒了一下,才在双眼失焦中看清了雨化田湿透衣衫上的滴水将地上打湿了一滩。

    如果自己记忆中的历史已经要开始面目全非,那么他曾经确定自己成为了史上的朱由检究竟是对的吗?还是说这个时空早就走向了历史的岔路。或者自己的灵魂真的是朱隐之吗。

    朱由检恍惚地站了起来,想到了什么后露出一个极为不安的表情,就像是要确定某件生死攸关的事情,疾步走到了雨化田的身边后半蹲了下来,想要看清对方的脸,更想要确认这个人是不是自己的幻觉。

    假设一切都已经走向了未知,那么雨化田就是他灵魂存在过的唯一真实的证明。雨化田的存在证明自己作为朱隐之生存过,自己的记忆不是一段虚妄。这个念头在见到雨化田第一眼的时候,就出现在了朱由检的心里,而到了此时此刻,突然间迅速地暴涨起来。

    朱由检几乎半是强硬地用手抬起了雨化田的下巴,让他与自己对视,贪婪地看着这张与记忆中电影片段中相似而又陌生的脸,“告诉我,你是雨化田对不对。告诉我好不好,你就是那个雨化田对不对?”

    雨化田忍着身上的潮意,衣服被全部打湿的感觉绝对不美好,长久跪在地上的膝盖虽然不算很痛,但是这样的姿势与动作他已经太久没有做过了。加上刚才朱由检言语中冰冷的怀疑,让他的脑子开始隐隐作痛起来,说不清心中是怒火多一些,还是伤心多一些。被猛然地抬起了下巴,雨化田几乎也是冰冷地看向了朱由检,沉默着没有说一个字。

    “为什么不说话,回答我的问题就这样难吗!”朱由检看到了雨化田变冷的眼神,一把拉住了他的衣襟,就像是着魔了一般,一定要得到一个答案。

    他无端来到这个时空,唯一能证明自己过去的人,却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人物,而现在对于无常的命运给的当头一棒,朱由检无法言语心中的痛苦与无措,他唯一能牢牢抓住的就是眼前的浮木。

    在两相直直的对视中,雨化田看清了面前的脸,相处了这么久,他直到今夜才看见了一个丝毫没有伪装的朱由检,这人到底要从自己身上确定什么。朱由检的神色过于复杂,掺杂着迷惘、绝望、痛苦与哀求。而他抓住自己衣襟的手,也渐渐失去了力气。

    朱由检好像因为没有能听到回答,身体失去了重心,向后一冲坐到了地上,只是呢喃着,“为什么不说话,难道一切都是假的,从来没有什么人定胜天。我不甘心、不甘心…”

    雨化田见到如此颓然的朱由检,刚才心中的怒火却一下子都消散了,反而涌起了一股不忍与心痛,才迟迟地开口,“皇上不是不相信臣嘛,何必再问这么多。臣从来就如此,为与过去别无二致,您如是有所质疑,臣也是无能为力。”

    朱由检听到这话,缓缓抬起了头,跟着雨化田的话重复了一次,“你从来就是如此,为与过去别无二致。”

    随即,朱由检又仔细地反复打量了雨化田,发现此人与心中的那个影子渐渐完全吻合到了一起,那些曾被演绎的形象淡去了,只留下了他这个真人的印记,心狠手辣也风华绝代。而刚才自己心中的那些迷惘与不安,被这个身影挤了出去,此刻眼前的人如同扎根一般,深深刻在了心口。

    朱由检半响后牵动了嘴角,想要露出一个微笑,身体又忽然前倾,一把抱住了雨化田。如果这个世界已经开始要脱离他记忆的轨迹,他只希望能够留住灵魂中唯一的真实,哪怕这份真实也同样的虚妄。朱由检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不要离开我,永远也不许你离开我。”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