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品驸马爷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三章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六章 第八十七章 第八十八章 第八十九章 第九十章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三章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五章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九章 第一百章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零二章 第一零三章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零五章 第一零六章 第一零七章 第一零八章 第一零九章 第一一零章 第一一一章 第一一二章 第一一三章 第一一四章 第一一五章 第一一六章 第一一七章 第一一八章 第一一九章 第一二零章 第一二一章 第一二二章 第一二三章 第一二四章 第一二五章 第一二六章 第一二七章 第一二八章 第一二九章 第一三零章 第一三一章 第一三二章 第一三三章 第一三四章 第一三五章 第一三六章 第一三七章 第一三八章 第一三九章 第一四零章 第一四一章 第一四二章 第一四三章 第一四四章 第145章 番外 正月三日雨 第一四六章 第一四七章 第一四八章 第一四九章 第一五零章 第一五一章 第一五二章 第一五三章 第一五四章 第一五五章 第一五六章 第一五七章 第一五八章 第一五九章 第一六零章 第一六一章 第一六二章 第一六三章 第一六五章 第一六六章 第一六七章 第一六八章 第一六九章 第一七零章 第一七一章 第一七二章 第一七三章 第一七四章 第一七五章 第一七六章 第一七七章 第一七八章 第一七九章 第一八零章 第一八一章 第一八二章 第一八三章 第一八四章 第一八五章 第一八六章 第一八七章 第一八八章 第一八玖章 第一九零章 第一九一章 第一九二章 第一九三章 第一九四章 第一九五章 第一九六章 第一九七章 第一九八章 第一九九章 第二零零章 第二零一章 第二零二章 第二零三章 第二零四章 第二零五章 第二零六章 第二零七章 第二零八章 第二零九章 第二一零章 第二一一章 第二一二章 第二一三章 第二一四章 第二一五章 第二一六章 第二一七章 第二一八章 第二一九章 第二二零章 第二二一章 第222章 完结章 第223章 番外-卧龙跃马终黄土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223章 番外-卧龙跃马终黄土
《一品驸马爷》
作者:春溪笛晓
更新时间:2024-01-16 09:04:11
字数:1020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一品驸马爷 !

    二十岁这一年,赵英为了麾下将士回京向户部“讨钱”。

    在路经回廊的时候,他听到有人在议论一个名字——

    临均。

    这个人,赵英自然是知道的。他父皇儿女众多,却只对临均爱重有加,几乎时刻把临均带在身边。没有人敢提起临均的身世,有好奇的人多问一几句,传入他父皇耳里之后当场被杖毙。

    他父皇的意思是,谁都不必知道临均是谁的儿子,只需要知道临均是他最重视的孩子就行了。

    据说只要谁被临均看好了,太子之位肯定会落到他头上——要不怎么连倨傲如他弟弟恭王赵深在他面前都格外乖顺。

    赵英回想起曾经见过的一幕幕,便觉得这些传言不听也罢。

    恭王与临均之间的情谊,绝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仅仅只为了“权位”二字。

    他们只是不相信皇室之中也有那样的情义罢了。

    正事要紧,赵英快步往前走,不再关心宫里的风言风语。

    他已经在心里做好了面对官吏刁难的准备。

    没想到临均出面帮了他一把。

    赵英对临均非常感激。他开口邀请临均过府一聚,心里却没抱太大希望。临均是御前红人,上赶着讨好他的人不知凡几,哪会和他这个常年镇守边关、毫无继位希望的皇子往来?

    但临均答应了。

    赵英不记得自己当时到底是什么心情,大概是高兴了一整天吧。到了傍晚,他迫不及待地让亲卫守在大门外,每隔一炷香就进来汇报有没有看见临均的身影。

    临均如期而至。

    真正见到了人,赵英又冷静下来。他没有表露心里的欢喜,而是把自己在边关遇到的难题一桩桩一件件地说出来,询问临均的意见。

    事实证明他这么做是对的,临均望向他的眼神亮了几分。

    到分别时,临均笑着对他说:“难怪珊姐他们都夸你。”

    原来,临均也是听说过他的。

    赵英再回到边关,忽然觉得北风不那么冷了,糙米没那么硬了,日子一下子有了滋味。

    他按照临均的建议着手改变边防布置,遇到施行不下去的困境又写信征询临均的意见。一来二去,他们每个月几乎都会有书信往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名声突然好了起来。

    妹妹阿蛮高高兴兴地向他邀功:“英哥,我在京城帮你!”

    阿蛮和临均的关系也非常好。

    阿蛮喜欢临均,一天到晚都追在临均身后跑。

    世道越发乱了,他父皇偏信道学,弄得道人的地位比文人还高,许多人都坐不住了。古怪的是他父皇也不求长生,只求寻天地、通鬼神。

    这一直是深埋在赵英心底的疑惑。

    三年之后,他回到京城,并在临均的支持下被他父皇封为太子。

    赵英心里有了个更大的困惑:为什么是他,而不是他别的弟弟?

    临均和恭王明明是最要好的。

    赵英借醉问过临均这件事。

    临均说:“他不适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临均脸上有几分并不明显的黯然。

    若不是他一直注视着,也不会发现临均那轻微的怅然。

    他成为太子以后,恭王自请离京,再也没有回来。

    临均没有去为恭王送行,反倒关心起他的婚姻大事。

    看着临均疲惫的脸色,他无法拒绝临均的任何安排。他娶了太子妃,并在次年有了长子。临均眉头舒展开。

    天下很快乱了起来。他父皇过去二十几年的荒唐,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补救的,他和临均都尽力了,却还是无法挽回败局。

    乱局久久未平。

    北狄时不时会过境烧杀抢掠,边关比之他当年留守时还要凶险。

    每每听到北边的消息,临均都会紧皱着眉头。内忧外患时刻威胁着大庆的安危,临均有时连着几天都睡不了一个好觉。

    有次赵英强迫临均睡下,却听临均在半睡半醒之间喊出一个名字。

    渊停。

    渊停,赵渊停。

    恭王赵深,字渊停。这个字,还是临均给他起的。

    这个弟弟之于临均,永远是特别的。

    在妹妹阿蛮吵着要嫁给临均的时候,赵英念头一转,便答应下来。

    与阿蛮成亲,总比继续惦念那个弟弟要好。

    男子和男子之间不应有“相恋”这种事。

    在操办完临均和阿蛮的婚事之后,赵英决定亲自出面平乱。

    临均并未反对,反倒提出随军同行的要求。临均虽然文弱,在军中的威望却不低,几乎可以充当全军主帅。

    没想到这一个决定让他后悔了十几年。

    临均在北地战死。

    当时有藩王勾结外敌,他和临均不得不分兵抗击。临均选的,是一个死局。临均用自己和麾下将士的性命为他争取了至关重要的宝贵时间。

    在那一场惨烈的战事里,他失去了长子,也失去了临均。

    他连临均的尸体都不曾见到。

    当他派去的人赶到时,战场已经被一场大火烧光。

    那儿空荡荡一片,什么都找不着了。

    朝中有了不少风言风语,都说他是忌惮临均而舍弃了临均。

    赵英在心里苦笑起来。

    要是临均想要,这天下就是给了临均又如何?

    可惜临均不想要。

    赵英像没事人一样,收拾着最后的残局。

    慢慢地,他有了好的名声,也有了坏的名声。有的人提起他都是夸赞,有的人提起他却是痛骂不已。

    他访过贤臣,也杀过功臣。

    慢慢地,他按照临均的期望成为了一位“明君”。

    即使每天夜里都会回想起做出分兵那一刻的颤栗,他平时还是没有表露丝毫异常。他善待皇后,善待皇室,先皇驾崩后的第三年,他又有了儿子,再过两三年,他有了个女儿,可以说是儿女双全。

    一切都顺遂无比,赵英想起临均的次数便少了。

    他的烦恼渐渐变成了儿子的无能。

    那么多人用性命换来的太平江山,怎么能交到这么一个荒唐的家伙手里?当年临均明明与恭王更要好,却还是从众多皇子里选择了他。他的儿子无能,他也应该壮士断腕,把儿子从太子之位上换下来。

    这一个念头一出现,便时常浮现在赵英心头。

    再后来,谢家的谢三郎出现了。

    赵英时常在小小的谢三郎身上看见临均的影子。

    不同的地方在于,谢三郎显然更欣赏他的女儿。看见这样一个后辈,赵英莫名地放下心来。

    要是有这样一个人在儿子身边帮扶着,他应该可以把江山交托给儿子。

    这种感觉很没道理,但他还是暂时换下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没想到,临均还活着。

    临均回来了。

    赵英分辨不出自己心里是喜是悲。

    大概是高兴的吧。

    他去见了临均,说了许多心里话。可真正埋在心底最深处的话,他又一句都没有说。

    只好还活着就好……

    即使他要和弟弟在一起,他也不会再暗暗阻挠。

    赵英让临均去了北疆。

    那个地方,他守过许多年,恭王也守过许多年。相比之下,恭王守得更长久。这个弟弟能给临均的,是一份纯粹的、圆满的感情。

    赵英还是和从前一样,做着所有人期望中的明君。

    即使他其实不怎么仁慈,也不怎么英明。

    身上旧创太多,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有时候实在疲乏得紧,他奏章也不看了,叫人给自己念来听。不管是南边的信还是北边的信,不管是南边的消息还是北边的消息,他都仔细地听着,没对任何地方、任何人表现出特别的关心。

    对于他来说,有些话即使永远不说出口也是不要紧的。

    预感到大限将至,他下令将一些人召回朝。

    他先见了端王,把一双儿女托付给这个弟弟。

    接着他见了恭王。

    他与这个弟弟聊了许多事,一直到最后,他才问了一句“谭先生如何”。

    临均给自己取了个名字:谭无求。

    无求无求,见此太平,已无所求。

    这名字的意思,他是懂的。他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让临均满意吗?按照临均的意思成为一个能举起屠刀的屠夫,也按照临均的意思成为一个能善待百姓的君主。

    能得临均一个“无求”,他理应高兴才是。

    只是高兴这种情绪,似乎早就从他身上抽离。

    在他亲口说出“分兵”两个字时,他知道自己正在让临均去送死——也正在让自己的心去送死。

    在那之后,他才彻底成为一个真正冷酷、真正无情的君王。

    至于那午夜梦回的一次次惊悸,根本不足为外人道。

    赵英的精神渐渐变差。

    他并没有倒下。既然决定不换太子,他自然要为儿子铺路。

    所以他拖着病躯一天天地熬着。

    意外地,他发现了儿子对谢家三郎的情愫。

    即使谢三郎已经是他妹妹的丈夫,儿子望向谢三郎的眼神依然灼热得惊人。

    儿辈之间的局面,一下子让他想起了从前。

    赵英不放心,把谢三郎叫到跟前,嘱咐谢三郎以后要劝儿子娶亲。

    谢三郎一口答应下来。

    赵英看得出,谢三郎此时对他儿子并无特别的感情,一如当年临均对他。

    赵英松了一口气,却又更为怅然。

    也许一旦登上帝位,有些东西就注定得不到了吧?

    在临终之际,看着儿女和谢三郎一起守在榻前,他神使鬼差地在交待谢三郎好好照顾女儿晏宁之后,又补了一句“也好好照顾崇昭”。

    谢三郎脸上带着一丝惊讶。

    赵英再也没有力气说什么,轻轻地闭上眼。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突然像是回到了许久以前的一个雪天,他在宫中迷了路,走了许久还走不出去。四周都是梅花,和风雪融为一色,到哪都是白茫茫一片。

    眼看天快黑了,母妃肯定还在等着他,他心里着急,快步在临终跑了起来。

    人心里越急,事情越做不好。

    跑着跑着他一个踉跄,冷不丁地栽倒在雪地上,尝了一嘴的冷雪。

    这时一声轻笑从头顶传来,但没有半分恶意。一个温暖的手掌把他从雪地里拉出来,笑着说:“怎么这么不小心,瞧你摔得,连眉毛都白了。”

    他看着对方脸上的笑失了神,任由对方替自己拍去额上脸上沾着的雪。

    等对方牵着自己的手往外带,他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你是谁?”

    隔了好久,那个人的声音才回答:“我叫临均。”

    这么简单一句话,他却好像一辈子都忘不掉。(www..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星球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大河网络 苏B1.B2-20235303 苏B2-20230047 苏ICP备2023041588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04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